战场欺骗和突然打击,朱可夫在诺门坎战役中一战成名

战场欺骗和突然打击,朱可夫在诺门坎战役中一战成名

作为二战风云人物,朱可夫的指挥才能一直被广为赞誉。但他从一名骑兵成长为苏联国防部长,其中的经历和坎坷却并不为人所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1939年苏日在诺门坎爆发的一次边境战争,使朱可夫名扬天下,不仅让他跻身苏军最高领率机关,还为他日后指挥苏军在二战中打败德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坎坷的经历丰富的基层经验,朱可夫依靠优秀的军事素质成长为苏军高级指挥员

朱可夫的童年并不快乐,家庭和环境的因素,因为个头的原因,他一直都被小伙伴排挤,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村里的一个猎户带去打猎,从此跟猎枪结上了缘,一生再也离不开武器了。

战场欺骗和突然打击,朱可夫在诺门坎战役中一战成名

参军以后,朱可夫历经了从一战的洗礼到普通士兵的历练,并在几个贵人的帮助下成功走出困境,当然这里面必须有他不懈努力和出类拔萃的成绩支撑。成为苏军排长以后,朱可夫的军事生涯从此步入辉煌。

朱可夫从进入军营那一刻起就一直与骑兵打上了交道,但他并不满足于骑上战马效力疆场,相反,他不断地从书本和课堂中汲取知识,从而成为了苏军第一批机械化部队试验团,从此以后,他从团长师长到军长,一直干到军区副司令员。

战场欺骗和突然打击,朱可夫在诺门坎战役中一战成名

从战斗员到指挥员,诺门坎战役,朱可夫凭借高超的指挥艺术让日军从此不敢再抬头北望

1938年底,朱可夫晋升为苏军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员,主管军区骑兵部队的训练事务,同时还负责一个独立坦克旅的训练工作。对于朱可夫来说,热爱坦克和热爱骑兵一样重要,他对此乐此不彼。但在他内心却并不平静,因为在他上任之前,日本关东军一直在跟苏联找麻烦,先是在中俄边境张鼓峰地区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试探性作战,结果日军惨败收场,但苏军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张鼓峰战役的失败并没使日军死心,他们妄图借苏联和欧洲战场动荡的机会再发动一次对苏军的全面进攻,试图封锁苏军对中国抗日战场的支援。

战场欺骗和突然打击,朱可夫在诺门坎战役中一战成名

1938年,朱可夫担任第6骑兵军军长时,斯大林为了掌握中国战场对日作战情况,也是想在战场上让朱可夫亲自了解日军作战的方法和要领,派他到中国考察并担任军事顾问。这段经历对于朱可夫来说,为日后诺门坎战役埋下了伏笔。

1939年4月开始,日本又不断在中蒙边境排兵布阵,苏军认真汲取张鼓峰战役经验教训,迅速选派朱可夫为苏军诺门坎战役最高指挥官,全面负责打击日军事宜。

虽然朱可夫参加过一战,但那时候他刚入伍不久,对战场调兵遣将是一张白纸,虽然也多次参加过苏联国内战争,但对于战胜号称世界军事强国的日军还是心有顾虑。为此,他没有照本宣科按书本上那套来做,而是采取欺骗和伪装加上突然打击等战略战术来达成战役目的。

在朱可夫面前面临两大难点,一是运输保障,二是兵力不足。但他同时也认识到日军面临的困难比苏军还要大,为此,他只认结果不认过程,提前命令部队作好了相应准备。为了达到战役欺骗目的,他提前半个月发布苏军士兵防御纲要,让日军以为苏军在诺门坎地区主要精力放在防御上面,从而做好了进攻的打算。

战场欺骗和突然打击,朱可夫在诺门坎战役中一战成名

而另一面,朱可夫命令苏军强大的装甲部队和炮兵群利用黑夜掩护,秘密行进到日军不易察觉的山腰地带,隐蔽运输和集中兵力成为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让人叫绝的是,为了达到掩人耳目,朱可夫还让战士们使用了各种音响器材,制造苏军天天在附近运动和工人日常上班的状况,时间久了日军就习以为常。这些欺骗战术在日后攻打柏林时也广为利用。

精妙的战略战术,指挥若定的战斗作风,朱可夫诺门坎一战成名,为他日后参加二战打下坚实基础

诺门坎战役最终以苏军取得重大胜利,日军惨败告终,朱可夫也一战成名。但诺门坎战役胜利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苏军取得了胜利,而是这场战役对于轴心国妄图打通欧亚大陆的连接通道希望破灭,也让德意日三国相互呼应的企图落空。

战场欺骗和突然打击,朱可夫在诺门坎战役中一战成名

对于苏联来说,诺门坎战役使苏军可以专心致志应对来自德国的挑战而不须两线作战,同时也进一步检验了苏军为即将到来的苏德战争,在指挥体制和装甲打击上摸索了经验。而对于日本来说,这场战役从此打消了日军北上夺取西伯利亚资源的妄想。

相对于苏日两国,这场战役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而对朱可夫本人来说,诺门坎战役是他军事生涯的里程碑,回到莫斯科,朱可夫就被斯大林召见,并委任为苏联最大军区基辅军区司令员,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奖励,也是对苏军参战将士的鼓励。

在朱可夫回忆录里,他对诺门坎战役的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先是参加过诺门坎战役的部队后来在抗击德军的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最关键的作用就是装甲突击力量和突然袭击以及声东击西战术的运用。

战场欺骗和突然打击,朱可夫在诺门坎战役中一战成名

而对于装甲部队在诺门坎战役中的突击作用,朱可夫不止一次认为建立装甲集团军的重要性,但一直没有得到苏军高层认可,直到莫斯科战役后,他的这一建议才被引起重视。另外一个收获让朱可受益巨大,无论是日军北上进攻还是后来的德军闪击苏联,他都表现出了临阵不乱和后发制人的战略战术,这个战争法宝被他运用到二战中的每个战役,包括他在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和攻打柏林战役时,使用的探照灯强光心理战,背后都有诺门坎战役战略战术的影子。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作者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