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患者罹患腦幹腫瘤,深圳二院勇闖生命禁區

發現腦幹腫瘤,陷入生命黑暗

香港居民馬先生今年38歲,半年前出現右側手腳麻木,當時沒有放在心上。後來逐漸出現右手、右腳無力現象,同時還有視物重影等情況。患者及家人在香港當地醫院行頭部核磁共振檢查,結果發現在腦幹處有佔位病變。

腦幹,雖然只有大拇指粗細的大小,但卻是整個大腦神經纖維集中通過的地方。裡面遍佈著影響人呼吸、心跳、清醒狀態、肢體活動的神經和核團,一旦收到損傷,是比老百姓所知道的"高位截癱"還要"高位"的損傷和後果。

求診深圳二院,重現希望曙光

患者在香港初步就診後,慕名來到"一關之隔"的深圳二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是廣東省高水平神經外科專科之一,神經外科專科齊備,手術難度、數量和質量位居廣東省前列。

為了規範診療神經系統腫瘤,二院神外每週的週二下午堅持開展神經腫瘤多學科聯合門診以及住院患者的多學科協作診療。馬先生和家人瞭解到這一消息後,慕名來到二院神經外科多學科聯合門診。來自廣州、深圳各醫院的神外、病理、影像、放療、化療、護理的專家們為馬先生制定了初步的診療計劃:完善13N-NH3,18F-FDG和18F-DOPA的PET-CT檢查和腰椎穿刺,根據檢查結果決定下一步診治。

患者第二天即赴廣州行PET-CT檢查,結果顯示可能為脫髓鞘瘤性病變,接下來在深圳二院完善磁共振檢查及腰穿檢查,經過院內多學科診療,初步擬診為脫髓鞘假瘤(不排除淋巴瘤),這意味著是良性病變,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長期緩解,預後可期,這樣的結果對患者來說,是莫大的好消息。

接下來,綜合考慮患者的生理心理因素,結合密切病情觀察,按照脫髓鞘及淋巴瘤的診斷給予激素治療一週,患者症狀改善,患者肢體麻木無力改善,原有視物重影情況減輕,複查核磁共振病灶明顯縮小,主治醫生和患者都受到鼓舞,患者帶藥回到香港繼續治療,但是囑咐一個月後再複查磁共振。

香港患者罹患腦幹腫瘤,深圳二院勇闖生命禁區

(廣深兩地專家為患者進行多學科診療)

病情出現反覆,重入生命黑暗

患者一個月後複查的磁共振提示病灶重新出現,並且較前增大,同時患者的症狀也開始惡化:精神變差,肢體活動變差,重影,頭暈症狀加重。香港醫生告知患者手術風險極高,並且需要等待一定時間。患者從香港再次來到深圳二院,經過與神經外科主任黃國棟教授,陳凡帆副主任醫師的溝通,準備採取多模態監測及技術集成的手術方式經左側顳下巖前微創入路開顱手術活檢+切除腫瘤,患者和家屬決定接受手術。術前診斷擬診:左側腦幹-丘腦佔位病變。

雖然二院常規開展腦幹腫瘤和病變手術,但畢竟在高風險區域進行操作,醫生和患者都要承擔極大風險。結果如何,拭目以待。

手術過程順利,重燃生命希望

腦幹手術,雖然在當前神經外科的理念和認識,設備和技術都大大提高的時代,不像以往完全是生命禁區,卻仍然是很多神經外科醫生望而卻步的禁地。手術中,神經導航、電生理監測、術中B超、黃熒光技術悉數上陣,術中CT等設備隨時待命,黃國棟主任、陳凡帆副主任醫師準確找到病灶,將腫瘤近全切除。

手術後第二天,患者神志清醒,顫顫巍巍抬起無力的右手,豎起了大拇指。手術一週,患者在扶助下可以下地行走。術後病理異位生殖細胞瘤,病理結果顯示腫瘤對放化療敏感,患者重燃生命鬥志,與病魔抗爭,希望患者有良好預後。

香港患者罹患腦幹腫瘤,深圳二院勇闖生命禁區

(馬先生患者術後一週情況)

香港患者罹患腦幹腫瘤,深圳二院勇闖生命禁區

(術前磁共振情況)

香港患者罹患腦幹腫瘤,深圳二院勇闖生命禁區

(術後一週患者磁共振情況)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健康宣教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