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新能源汽车:创新引领 打造“国际范”企业

松果新能源汽车:创新引领 打造“国际范”企业

10月25日,松果新能源汽车德州高新区基地注塑车间内,随着机械臂稳稳垂落质检承台,一件件无涂装彩色高分子复合材料车身覆盖件产品下线。

记者了解到,与汽车传统工艺相比,无涂装彩色高分子复合材料车身具有无需喷涂、内外同色、轻量化、强度高、高耐候性等特点,填补了新材料应用于汽车整车车身技术的国际空白。利用企业自主研发的模具,车身覆盖件可以40秒到140秒一次性注塑成型,不仅颜色靓丽、内外同色,而且抗击打、耐磨损,整个生产过程绿色环保。“一期工程2018年6月开工,建设注塑、车身、总装三大车间以及恩津特燃气发动机、三电系统等配套项目,预计今年12月份实现试生产。今年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目前已经完成28.5亿元。”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郑淳元介绍。

做强创新引擎,颠覆传统生产模式

在松果项目展厅,公司负责人向我们展示了刚刚通过韩国交通安全部认证的首批TORO车型试驾车。记者注意到,这几款精致时尚的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有些不同寻常:外壳均为“塑料”制成,其中一款新能源物流车采用液化天然气这种传统能源驱动。“汽车传统的工艺要经过冲压、焊装和涂装、总装等流程,我们采用无涂装彩色高分子复合材料一次注塑成型,结合专有的SUS框架底盘技术、自主研发的三电系统、SKD模块化工艺、智能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颠覆了传统生产模式,省掉了三大工艺,大大降低了项目的整体投资成本、降低了产品的零售价格和商品后续使用的维护费用。 ”郑淳元介绍。“松果拥有自主研发的完整的三电系统。由三星SDI提供电池芯的电池包技术,经过了国际安全认证,通过了4.9米高空坠体、浸泡盐水、高温、长时间震动等测试;自主研发的交流电机,能源转化率达到了94%;电控系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按照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进行调节,使车辆达到最优的行驶状态。 ”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厂长朴勋佑说。

松果新能源汽车还进一步优化SKD模块化生产工艺,将车辆分为46个模块,在德州高新区基地生产半成品模块核心零部件,将模块运至海外的SKD总装工厂,在那里完成整车组装,直接进入当地分销系统及售后系统,这一模式使其能够快速启动全球市场。尚未投产,松果新能源汽车已接到52个国家共计80万辆车的订单,总值近60亿美元。

全产业链发力,自成产业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松果新能源汽车入驻禹城市,“自带”上游产业,自成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主要由松果新能源汽车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落户德州高新区新能源装备产业园汇集而成。园区内,涉及车身、内饰、电机、电控、电池、物流等13个上下游产业,形成完备的产业链条。从零部件采购到市场销售、国内外物流,整个园区运转自成一体。

在新能源汽车这样的高新技术集成领域,如何才能对上游供货商零部件质量进行把控?松果新能源汽车的决策是“自己来”。其产品采用的燃气发动机,是其控股投资的松果恩津特研发生产的产品。“松果新能源汽车选择对主要供应商进行参股,非特殊情况下一般持股10%至30%,我们不寻求控股权,但必须‘知根知底’。 ”郑淳元介绍。

不过,按照汽车产业的一般规律,主机厂“一家家参股供应商”很难行得通。数据显示,一辆传统工艺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在3万个以上,供应商3000至5000家都是正常的。松果新能源汽车要实现上述参股计划,必须简化生产工艺,从而简化供应体系,而这又与产品的第二个不同寻常之处有关。“同F1赛车一样,我们的汽车底盘采用了SUS空间框架结构,使用不锈钢材质,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动力系统布局,实现‘需要发动机舱的传统能源汽车’与‘需要摆放电池组的新能源汽车’的并线生产,化繁为简,满足一条生产线生产数种产品。 ”朴勋佑介绍。

生产工艺上的化繁为简最终体现在供应链体系上。“我们将上游供应商压缩到1000家,加上B类供应商基本是2000家左右。 ”郑淳元介绍。目前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已注册企业24家,除松果新能源汽车外,松果恩津特项目设备已开始进场,金松果复合材料预计今年底完成厂房建设,而为项目配套的包装材料项目已投产。

瞄准前沿招引人才,做大做强总部经济

松果新能源汽车的产品主要包括物流车、轿车、特种车、大中巴车等类型,核心团队来自德国、美国、韩国等世界知名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凭借10年的技术储备,以及在韩国设立的10大专业研发中心,松果新能源汽车在国内首家实现了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全部正向研发,这为他们全产业链布局提供了可能。

实际上,松果新能源汽车的汽车工程、造型设计等多个研究机构和技术部门,以及全球第一个SKD总装工厂项目都不在国内。从造型设计到组装、销售,落户德州高新区的松果新能源汽车更像是一个“外向产业”。

项目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年内共有包括意大利、尼日利亚、韩国等9家海外总装工厂落户,目前接到的新能源汽车订单已超过项目未来2年产能。“目前,我们最核心的运营总部、技术集成及生产基地,均落户德州高新区。 3年内,包括外资、合资企业等总计会有超过60家配套企业落户园区,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郑淳元说。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群雄逐鹿”的当下,松果新能源汽车得以异军突起,离不开相关人才的储备,企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汽车是技术集成平台,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创新型企业,研发、生产、产品、市场、物流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我们需要的不是学术派,而是实战派人才。希望政府在人才引进政策上,能有所侧重,不以证书为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助力企业扩充人才版图。 ”郑淳元表示,即便目前项目还未真正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企业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在去年已步入正轨,定期组织培训,以工作实践磨炼员工的技术,逐渐形成扎实的积累。“汽车是非常大的产业,刚刚起步的松果新能源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郑淳元说。

记者|王德鹏 通讯员|白聪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