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祥雲縣探索轉移就業渠道拓寬群眾富路

本報訊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祥城鎮毛粟坡村段連就在離家不遠的農業種植業專業合作社打工,月工資2000元左右,加之其他收入,一年收入逾2萬元,實現了一人就業一戶脫貧的願望。

祥雲縣以引導和幫助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為導向,搭建平臺提升服務質量,強化培訓提高就業能力,注重實效開展精準服務,持續推動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切實促進有外出就業困難的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實現就業,推動就業扶貧工作紮實開展,使不少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像段連菊一樣,在家門口打工闖出了脫貧致富路。

按照搭建平臺提升服務質量的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工作要求,祥雲縣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服務市場橋樑作用,著力構建就業服務長效機制,為用人單位和求職人員,搭建供需平臺,促成縣內企業就業意向人員就近轉移就業。同時,充分利用基層就業宣傳引導作用,以就業扶貧為抓手,支持鼓勵返鄉人員留鄉創業,促進全縣農村勞動力選擇就地就近就業。

祥雲縣立足“提升技能,充分就業”的目標,採用用工企業下“訂單”,培訓機構列“菜單”,政府為培訓“買單”的“三單”模式,結合全縣發展特點及群眾願意積極開展就業技能培訓。依託職業教育和專題培訓等方式,積極開展引導性培訓,為農村勞動力提供就業政策諮詢、就業指導、就業轉型引導等服務,切實提升農村勞動力就業能力。

祥雲縣以送崗位、送培訓、送服務“三送”活動為著力點,開展“一對一”服務,進一步做好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幫助農村勞動力特別是有外出困難的貧困人員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同時,積極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轉移就業百日行動”等專項活動,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通訊員 徐燕 陳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