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畝萬壽菊美麗了鄉村也富起了村民

百畝萬壽菊美麗了鄉村也富起了村民

金秋十月,走進祥雲縣禾甸鎮後壩自然村,隨處可見火紅的石榴掛滿枝頭,美麗的萬壽菊迎著驕陽綻放金黃的花朵,微風徐徐,帶來陣陣花香,著實令人陶醉。

“這一片土地原來種植的是桉樹,對土地的破壞太嚴重了,前年我們改種了400畝突尼斯軟籽石榴,今年又在裡面套種了100畝萬壽菊,實現了立體化產業發展模式。”後壩自然村黨支部書記宋成德介紹到。茫茫花海蜂起蝶湧,遊人如織,彷彿一片美麗的織錦。

“萬壽菊是祥雲縣今年新引進的一個新興產業,它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為佳,祥雲縣境內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後壩村採取間套種的方式,不僅提高了土地產值,還美化了鄉村環境。”祥雲縣園藝工作站高級農藝師趙瑞昌介紹,萬壽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花大、花期長,故常被人們用於花壇佈景,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萬壽菊全身都是寶。花既可觀賞,又可食用;根可解毒消腫,用於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氣管炎,眼角膜炎等;葉用於癰、瘡、癤、疔,無名腫毒;花序用於頭暈目眩,頭風眼痛,小兒驚風,感冒咳嗽等。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後壩自然村立足鄉村振興,採取“黨支部+新興產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利用“石榴+萬壽菊”的間套種方式,不斷髮揮土地“疊加效應”,增加農民收入。萬壽菊平均每畝可採摘花朵3噸,按市場價每公斤0.7元算,每畝產值達2100元左右。

“我家今年種了5畝萬壽菊,前幾天我一次就採摘了2000公斤的花朵,賣了14000元錢。”宋成德說到。

萬壽菊不僅讓群眾富起了口袋,還為後壩村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萬壽菊是一種‘懶莊家’,種植管理起來既節省勞動力。”宋成德說,後壩村不僅把萬壽菊套種於石榴地裡,結合提升人居環境項目,利用村間房屋中的空地,群眾們還把萬壽菊種植在自家的房前屋後用來美化庭院,打造出一個花園式的鄉村。

“現在我們後壩村,到處都是萬壽菊,又好看,又可以賣錢,真呢是一舉兩得。”後壩村八組劉國旺牽著孫女徜徉在花叢中,溫暖的陽光映著他幸福的笑容。(雲嶺先鋒網 楊麗芳 楊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