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夫妇长寿有秘诀,他们说除了吃饭要讲究,还有这几句话要记牢


在山西运城的一个农村采风时,听村里人说这村里有一座地窨院,住着一对八十多岁的夫妇,他们的院子是村里唯一一座正儿八经的地窨院,因为其他家的院子多是靠崖院。向村民打听清楚那对老夫妇的具体地址后,我们几个人就过去了。来到那座地窨院的窑院顶上时,正看到院子里一位老奶奶弓着腰在院子里的水龙头下接水。我们在院子上面和老人家说明来意后,老人爽快的答应了。

走进地窨院的门洞,老奶奶已经回来坐到门洞里土灶台前准备做午饭,她对着在院子里扫地的老伴说,怕啥呀,这土院子再扫还能扫出个磁砖的效果啊。说完扭过头对我们说,孩子们啊,可别见笑啊,我们农村人天天呆在这土院子里,老是不干不净的,我这老伴知道你们来院子里,怕你们笑话,就非要扫扫地,我说再扫都是那土样子,你们说是不是啊?我们忙回答,我们也都是从小在农村长大,村里也都是这,确实不用扫。

老奶奶对我们说,老伴家姓张,她和老伴同岁,今年都87岁了。他俩一辈子就生活在这地窨院里,在这院里养大了七个子女,孩子们都已成家了,他俩连重孙子都有好几个了。这老村子离城里不远,却很僻静,而且他俩住惯了窑洞,冬暖夏凉的窑洞里,可比城里孩子们的楼房得劲几百倍。老奶奶做饭用的还是柴火土灶,她说这样做出来的柴火饭有烟火味,吃着才觉得香,而且最健康。


老奶奶说锅里熬的是大烩菜,有白菜萝卜豆腐粉条,她和老伴的年龄大了,平时都喜欢吃软和一点的饭菜,所以大烩菜一定要熬的透透的才能好消化。说着话,老奶奶掀开锅盖,把熬烩菜时捎带蒸热的一屉馒头先端出来,放在跟前的小饭桌上。老奶奶对我们说,不知道你们今天来,要不我就把冰箱里那几块猪肉和排骨给炖上。我们笑说吃过了,况且这段时间猪肉贵得很啊!老奶奶笑了,说再贵也不花我的钱,都是孩子们送的,招待客人不能不舍得!

老奶奶先盛了一碗烩菜放在小饭桌上,高声喊还在院子里打扫的老伴过来吃饭。大爷放下手中的扫帚,在小凳子上坐下开始吃饭,老奶奶才又转身给自己盛饭。大爷坐下后,边吃边对我们说他俩虽然身体还不错,没啥大毛病,只是牙口都不太好,吃不了太油腻的,肉也是很少吃,虽然孩子们也常买。老人说儿孙们都很孝顺,几乎是天天有孩子过来看他俩,送的好吃的就没有断过,不过自己和老伴都很忌口,该吃的吃,不该吃的一律让孩子们拿回去。

大爷说他家的门口还有片小菜园,种了不少菜。眼前小饭桌上这盘凉拌韭菜,就是院门口菜地里刚割的,另外那盘是腌的红薯杆,也是自家地里的。老人说,馒头自己蒸的,烩菜里的白菜萝卜是自家菜园里的,连粉条都是自家的红薯打成粉做下的,只有豆腐是孩子们买下送来的。老人笑说,城里人天天在超市里嚷着要买绿色有机蔬菜,我就不信能买下像我俩现在吃的这种,这才是纯绿色有机蔬菜。


老奶奶在那边接话说道,自己种的蔬菜,没有农药也不用化肥,绝对是有机蔬菜,吃着不花钱还放心。我俩虽一直在农村生活,可一日三餐吃的都很讲究,按时按点吃饭,每次吃饭时也都吃得很慢,而且只吃七分饱,只要吃饭注意好,这人就不容易出毛病。人活一辈,永远有干不完的事,但只要养成好习惯有个好身体,就啥都不怕了。我俩身体好,对孩子们就是个好事情,就给他们减轻许多压力,也是他们的福气了。

两位老人吃饭确实很慢,我们几个人不好意思再打扰,和二老告辞时,大爷非把我们送到院外,并对我们几个说,孩子们啊,咱们今天有缘,我送你们几句话:“人活一辈子,不管到啥时候,饭都要一口一口吃,路都要一步一步走,话要想好再说,路看清了再走,遇事不要急,水到渠自成”,你们可好好记住了,这可是我俩的健康秘诀和处事格言,是用八十多年的人生经历总结下来的!各位亲,两位老人的人生格言您如何理解?欢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