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什么成为首霸?

以史之为鉴


“春秋”到底是什么?有一派观点认为,就是出自儒家经典《春秋》。《春秋》从时间上来说,起点是鲁隐公元年,这个时期标志王室衰弱的事件是周平王迁都洛邑,开始东周时代。然而当时周王室的组织结构不断膨胀,行政能力却在逐渐削弱,军队战斗力也在日益下滑。周王室直接控制的极大部分土地,已经分散到了世袭贵族手里。



在春秋初年,强国是鲁国、齐国、宋国、郑国和卫国,也就是孔子到过的那些宋国、卫国。这些国家大多代表老派、正统的诸夏文化,这种拥有宗法、礼制基础的国家,才是儒家最理想的合作对象。周平王想要有所作为,就要联合次等的贵族阶层的力量,打击这些老牌权贵。他找到的盟友是当时并不是大国的晋国、秦国这些国家。结果,晋国通过利用周平王的名义,实现了向四周扩张;秦国得到了伯爵的封号,却谁都没有帮助周平王。而周天子这种和诸侯结盟的做法,等于把自身的地位降低到了诸侯的水平。此外,诸侯和贵族把天子绑到了道德高地上,让他没法对旧体制做出改革。天子想扩大军备,贵族说不好,耀武扬威那是粗鄙行为,您需要的是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天子向诸侯国寻求经济支持,诸侯也说不行,这不符合礼制的规则。



除了这些内在矛盾,周王室还受到外族的威胁。那些原本被视为蛮夷的民族,代表就是南边的楚国和西北地区游牧民族戎狄的入侵。游牧民族来去不定,让周王室在部队征招和后勤补给上压力很大,疲于应付。

也正是是这些来自外部的危机,常常会强化内部的共同体意识。过去,中原的老牌贵族国家,号称以周王室为首的诸夏,就是王室的同宗、姻亲。诸夏一直内讧不断,在和游牧民族和楚国这种新兴力量的对峙里,诸夏开始彼此认同。

但是因为文化守旧繁杂,这些老牌国家很快就衰败了。周朝初期,鲁国的地理相对齐国优越。它处于后方,可以从容地搞礼法制度。而齐国处于东方最前线,要和很多外族斗争,政策上只能抓大放小。后来,齐国一路打到海边,反而成了防御上最安全的国家。而最让鲁国人骄傲的礼乐,拖住它的改革进程。周朝遗留下来的封建宗法体制,让鲁国和周王室一样,国内权力高度分散。这种守旧的国家,没法维持强国地位。宋国、郑国、卫国在黄河以南,这是当时最发达的地方。但是,当其他列强发展起来之后,传统强国成了夹缝中的国家。



再说齐桓公,他是五霸之首,也是最正宗的春秋“霸主范儿”。拥有稳固的后方,进,可以安心出击;退,有地理屏障可守。而且经过管仲的改革和开展最早的贸易战,齐桓公的霸主之道已经成熟了。



霸主政治,实际上是一个对西周的怀旧产物。在先秦时代,霸不是贬义词,而是一种道德上的肯定。霸相当于“老大哥”的意思。霸道的观念,有两条核心,就是“尊王”和“攘夷”。攘夷,我们说了,就是和戎狄或者楚国作战。尊王有点儿麻烦,因为周天子对新晋的强国很忌惮,经常给齐国制造麻烦,鼓动过郑国背叛齐国。而齐桓公所尊的,也不是具体的周天子,而是礼法。也就是说,要当霸主,不仅要有武力,还得有道德力量。比如,卫国受到戎狄攻击,国土沦丧。齐桓公就派军队把卫国的难民给保护了起来,还提供物资救援。他还支持过丢失国土的邢国整体搬迁他出兵替燕国打退了山戎进攻。燕庄公很感激,送行时送过了国界。齐桓公就说:按照礼法,天子不授权,诸侯相送是不能出境的。于是挖了一条沟,把燕庄公送到的地方,都割让给了燕国。临分手前还提醒燕国要按时向周天子纳贡。



你看,在诸侯眼里,齐桓公应该是个威严的好大哥,毕竟老牌的诸侯国,都是一个老祖宗,起码是亲戚关系。在齐桓公的时代,霸主们还想象不出改朝换代做皇帝。对他来说,能号令其他诸侯,让他们来开自己的会盟,就是人生的高峰体验了。然而,他的霸主政治,用现实眼光看,成本和收益不成比例,国内民众也看不到什么好处。后来称霸的楚国和晋国,道路就完全不同。它们的共同点是军事发达而文化落后,它们称霸的目的很直接,就是从同盟国身上吸血来发展自己。


满月已霜


准确的说,齐桓公并不是春秋首霸,郑庄公才是!


庄公三十七年秋,周桓王以郑庄公不朝觐为由,率领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军队讨伐郑国。双方在繻葛展开激战,最终郑庄公一举击溃含周王室在内的五国联军,一箭射伤周桓王、也一箭射落了周王室最后的威严。

郑庄公四十三年正月,郑庄公与齐僖公、卫宣公、宋庄公在恶曹结盟,彻底奠定了郑庄公春秋首霸的地位!


首席水军大都督


齐桓公发家史,史上第一“职业经理人”(手动滑稽)


齐桓公,又名“姜小白”。春秋时期,齐国的第十五位国君,晋文公合称为“齐桓晋文”。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开创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为春秋五霸之首。


1.不作不死的齐襄公——爱玩“德国骨科”

齐襄公,作为齐桓公的大哥,在历史和我们的小白一样“有名气”。


齐国的首任国君是姜子牙,因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成就大业,被封到了齐国这个地方。姜子牙一生雄才大略,贤明有德。可惜在后继的国君中,出了齐襄公这种顽劣的败家子。


齐襄公素以“荒淫无耻,昏庸无能”闻名朝野,在位期间,堪称各种作妖。不仅垂涎于美女的姿色,还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乱伦,玩上了羞羞的“德国骨科”。给自己的妹夫鲁桓公带了绿帽子以后,为了防止妹夫报复,还直接派人把自己妹妹文姜的老公也杀了。(齐桓公:爱是一道光,绿到你发慌~)


眼瞅着朝野变得一塌糊涂,说不定哪天自己大哥就要绿到自己身上来了,姜小白和自己的二哥公子纠商议以后,果断跑路。分别在自己师傅鲍叔牙和管仲的协助下,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管仲:猥琐发育,别浪!)


2.公子小白的逆袭:《奔跑吧,公子》

<strong>

出逃以后没多久,公子无知率先发难。干掉了荒淫无道的齐襄公,开始自立为君。

前人种田后人收,还有收人在后头。就在公子无知即位一周年之际,自己却又被别人干掉了。齐国短时间之内,一连损失两位国君,权力出现了巨大的真空。


齐国朝野群龙无首,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外逃难的两位公子开始了拉力赛:谁先跑回齐国,谁就能赢得齐国国君的奖励!历史上最早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公子》开播,首先开始动身的是姜小白。


就在公子纠还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姜小白已经遥遥领先了一大截~就在姜小白埋头赶路的时候,管仲却早已经埋伏在半路上的草丛里准备“打野”。就在姜小白路过时,管仲暗戳戳的瞄着,冲着小白放了个大招——一箭射了过去!

姜小白十分机警,当下一个“蛇皮走位”,有惊无险的被射中了衣服的带钩,随即演技大爆发,两眼翻白,躺在地上痛苦挣扎了一下,假死了过去(小白:其实我是个演员)。


管仲:???

姜小白:基本操作,基本操作。


姜小白“死讯”传回来后,公子纠大喜过望。管仲和公子纠从而也被姜小白的“神操作”所麻痹,在回国的路途中开始不慌不忙的赶路。姜小白趁机日夜兼程,一溜烟跑回了齐国,再次证明了“最可怕的事情是,比你成功的人比你还要努力。”


公子纠赶回到齐国,发现自己的弟弟早就成了国君。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脚底抹油,又跑回了鲁国避难。(原来,这一时期,公子纠的日常工作是跑来跑去。)


3.管仲:一点微小的贡献,很惭愧~

被射上位的姜小白终于成为了齐桓公,长期在外颠沛流离的经历使得他深深感到国家强大的重要性。当他准备徒手建设国家之前,还要解决一件棘手的问题:二哥公子纠。

齐桓公随即派大军攻打鲁国,惩戒这个敢收留自己兄弟的国家。但是面对自己的二哥,又不想背上“杀兄”的恶名。采纳了大臣鲍叔牙的建议:逼鲁国杀掉齐桓公,交出管仲。

(政策解读:打死敌人除外患,打死兄弟除内乱)管仲在自己的好基友鲍叔牙帮助下,不仅没有像公子纠一样被杀掉,反而被齐桓公所委以重用。


面对成为阶下囚的管仲,齐桓公没有丝毫的怨恨和摆架子。不仅提前沐浴更衣,还要亲自出城迎接。君臣初相见,就谈了一整夜的“霸王之术”。子曰:士为知己者死。面对齐桓公展现的胸襟气度和远大的抱负,管仲深受感动,遂成就了历史上又一段君臣佳话。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

管仲曰:‘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战术后仰)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人君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管仲,号称“春秋第一政治家”,也是齐桓公背后的神秘男人。

在管仲被齐桓公拜为相之后,君臣同心,励精图治。

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富国强兵。

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这一时期,齐桓公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长、尽忠职守的出色人才。齐国的国力日渐强盛。最终,在管仲的辅佐之下,齐桓公就成了春秋乱世的第一位霸主。


管仲:一点微小的贡献,很惭愧。


4.周天子有话说:我怀疑你演我

北方的燕国深受游牧民族山戎的影响,曾经一度被打的差点亡国。

可惜这时候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老大”,面对燕国的求援,也只能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了。心急如焚的燕国,只好派人把求援的“鸡毛信”送去齐国,恳求齐国的相助。

齐桓公收到来信以后,表现的非常仁义,不仅派大军把解除了燕国的困境,还把山戎打到残血,差一点就直接来个“推塔”。(齐桓公:不服就干,越塔强杀!)


得知齐国紧急驰援燕国的事情后,天下列国纷纷为齐国“点赞”,夸赞齐国很有老大哥的风范。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对外正式举起了“尊王攘夷”的大旗,不仅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还成功使得列国诸侯对自己马首是瞻,彻底架空了周天子。

所谓尊王攘夷:

对外抵御游牧民族的骚扰,对内联合天下诸侯列国。

对上“罩”(架)“着”(空)周天子,对下帮助“小弟”,扶植自己亲信。


齐桓公:为了华夏文明,尊王攘夷!

(诸侯列国:疯狂点头ing)

周天子:小白,我怀疑你在演我~


5.最强王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齐桓公三十五年,齐桓公与诸侯国在葵秋这个地方举行会盟。

周天子派人对齐桓公赐“天子胙”(腊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这是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最高规格的赏赐,同时也是对齐桓公霸主地位的“官方认证”。


齐桓公:我让你们看看谁才是爸爸!


葵秋会盟时,齐桓公还颁布了“五禁条款”——实际上对自己成就霸业多年经验的总结,形成了系统化、理论化的体系,标志着“”齐桓公理论”的成熟(手动狗头)。


葵秋会盟上,齐桓公不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还得到了周天子派来的大臣与会和高规格礼遇,标志着齐桓公霸业达到了最顶峰。


史学那些事儿


作为春秋第一霸主的齐桓公,他的才干、性格、品行、德操,均没有什么明显过人的特别之处,甚至还有着斑斑劣迹,荀子说他和自家姑姨姊妹乱伦者七人,后来的大儒们也都羞于谈论五霸的故事。

但在齐桓公的时代,他的确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无论他怎样挥霍无度,他的国民们却并不觉得他奢侈。那么,作风毫不正派、毫不清廉甚至荒淫的齐桓公,究竟又凭什么可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呢?

在《管子》这部书里面,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齐桓公打算通过增加税收来充实国库,他就去咨询管仲,两人间这样交谈:

桓公:“我打算对我国居民的房屋进行征税,来充实国库,你觉得怎么样?”

管仲:“这就等于是叫房屋涨价,让大家都住不起,最终会把建成的房屋都毁掉。”

桓公:“我打算对山上的林木征税,如何?”

管仲:“这就等于是在鼓励大家快速砍光尚未成材的树木,很快就荒成一片秃山。”

桓公:“我打算对牲畜征税,如何?”

管仲:“这就等于滥杀牲畜,不让它正常的繁殖。”

桓公:“我打算征收人头税,如何?”

管仲:“这就等于让人们故意隐瞒人口的实际数字。”

桓公:“我打算征收车马税。”

管仲:“这就等于是把有车的人都赶到国外去。”

两个人就像说相声一样,齐桓公每说一句想要征税的话,立马就被管仲当场否决掉。

收这个税也不行,收那个税也不行,最后,齐桓公急了,不征税,那我们这个国家的财富从何而来?你还叫我怎么当国君?

管仲听了,不慌不忙,说了这样一句话:“唯官山海为可耳。”

“官山海”,这个词就出自《管子》,什么意思呢?

齐国在今天的山东靠海一带,土质碱性,不适农耕,如果和其他诸侯国一样去拼农业,则处于劣势,毫无竞争力。但因为靠海,先天的渔、盐资源非常丰富,这种优势则又是别的诸侯国所不具备的。

盐,作为生活的必需品,谁都少不了。管仲主张利用这一自然资源优势,控制食盐专卖,通过商业活动从中谋利,而不直接征税。

这样,表面上没有加重任何赋税征收,纳税人也不觉得有什么负担,政府却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又控制了食盐流通的各个环节。

一般来说,国家机器是不从事生产的,一旦脱离了税收,便无法继续支撑运行。但管仲自有高招,他不但不增税,反而还减税免税,在桓公上台后第十九年,实行了大减税政策,成为税率最低的国家。

这样一来,到齐国发展,就成为当时天下各国商人们无法拒绝的最佳选择,有钱人纷纷跑来齐国投资,齐国焉能不强?

另一方面,齐国专卖的食盐,高价流入各国,各国的黄金也就潮水般涌入齐国。齐桓公大赚特赚了天下各国诸侯们的巨额财富,阔绰到足以让他买来第一霸主的地位,却没有向他的人民多要一分钱。

这就是利用自身优势资源赚取他国财富的典型案例。

在强国如林、大国争霸的时代,一个好的君主,不是说性格好、道德高、有修养、有礼貌、善良仁慈,就是好了,这些都是虚的。管仲非常清醒,他是最务实的人。

一个执政合格的君主,或许有着诸多的标准,但最基本的两个硬指标则是:

1. 对内:是否能够让你管辖范围内的人过的更幸福。

2. 对外:是否有能力有本事赚到其他外国君主的钱。

因为在竞争的局面中,君主的对手,必须瞄准其他的君主,你没有能力赚他,他必然赚你。

即使缩小到最小单位,拿我们每一个独立个体的人来说,也还是这个最基本的道理:1.你能不能让你的家人过的更舒服;2.你能不能在外面赚到更多的钱。而并非总是在家里找你老爹要钱。

不管你是何种性格,也不管你信奉什么理念,能达到这两个标准,就是合格,否则不及格。不及格的也就自然而然的会被淘汰。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缺点,甚至恶习,但这并不妨碍你成功。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其实也还都有着上天赐予我们的与众不同的优点。

发现自己的优势,才可以在竞局中脱颖而出。


山东尹氏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齐桓公首先称霸,原因是:

1、齐国就是大国,本来就经济富庶,资源充足,合理运用,称霸顺理成章!

2、以管仲为相,从军事、内政、生产等全方面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是齐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3、顺应当时政治形势,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这样的口号极具影响力!

这就是我的回答,欢迎采纳!





海贼说历史


“(春秋)五霸”的概念是《孟子•告子下》提出的,但孟子没说“五霸”是哪五位。墨子、荀子、左丘明,一直到汉代的史家们都提出了各自的猜测,给出了“五霸”的多个版本,不管哪种版本,有两位是不缺的,一个是齐桓公,一个是晋文公。齐桓公的地位是孔子钦定的,他在《论语•宪问》里说,“管仲相恒公,霸诸候,一匡天下,民到今受其赐”——孔子说的是齐桓公称霸,其实是在表扬管仲,后面还有半句是“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到了孟子这里,就和孔子唱了反调,他说,“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觉得春秋时的“霸主”们僭越了周天子的权限。站在孟子这边,周王仍是东周诸侯们的共主,有周王在,“天下”的秩序应该由周王维护,齐侯不能抢了周王的风头。至于为什么会轮到齐桓公,他没说。

而从孔子的评论看,齐桓公称霸,百姓是有受惠的。此外,孔子还觉得,虽然称霸的是齐桓公,重要的原因是他有管仲。后者的功劳是成功解决了公元前656年,《公羊传•僖公四年》中,谓周王室差点因为“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危机,否则孔子担心的,像楚人(南夷)或北狄一样“被发左衽”的状况就会发生。也就是说,正是在这两项阻击南夷和北狄的事迹,构成了齐桓公霸业的基础。

但孔子也没有说得很明白,因为他说的其实都是齐桓公在管仲帮助下崛起的结果,至于为什么是齐国,而不是春秋初期“小霸”的郑国,或者周公后代的鲁国,他也没讲。换个角度,就算管仲再贤明,光靠他一个人也是不够的。总之,即便后人都学着孔子称颂管仲,开了后来包括诸葛亮在内历代“贤相”叙事结构的模板,这当中还是缺了点什么。

管仲拜相

究竟是春秋时的孔子,还是战国时的孟子看得透,我们先回顾一下齐桓公的事业。


由弱而强看齐国

齐桓公刚上位那会,齐国依然很弱。弱到什么水平呢,沦落到给一篇中学古文当背景的程度。那篇课文开头就是“十年春,齐帅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著名的《左传•曹刿论战》(这个题目是编课文的人起的)。这段留下“肉食者鄙”、“一鼓作气”等著名成语的故事结局我们都知道,在这场“长勺之战”中曹刿率领鲁国军队“遂逐齐师”,这篇的主角是曹刿,齐师只是背景。后来的叙述者总以齐国将来崛起后的强大,来解读这段往事,认为这衬托了鲁国和曹刿以弱胜强的勇敢和智谋。实际上,在世传署名管仲的《管子•轻重》中,也提到了场发生在齐桓公上台第二年的战事,齐桓公认为鲁国是齐国的“蜂螯”,一直攻击齐国项背,所以才要反击。管仲劝过他实力不强不要妄动,桓公不听,一交锋,还是输了,反被后人留在中学语文课里。

《管子》

“曹刿论战”的故事

齐国为什么很弱,原因很简单,东周刚开始的时候,郑国是周王室的肱股,实力超强,往东向宋国、陈国拓地,后者则向东退却,沿着黄河、淮河一线把压力传递给齐、鲁。这种过程就像挤牙膏一样,位于“牙膏”开口处的齐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节节败退。齐桓公刚即位的时候,接手的就是这样一个局面。

但机会总是伴随着挑战,当战火逐渐由郑国推到齐国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流亡人口和商业机会,也在一波又一波向着齐国涌来。首先,短期内,最远离诸侯内乱的齐国虽被鲁国逼迫,但也获得了源源不断的避乱人口。比如陈国公子完,卫国公子开方,都自西向东地迁入了齐国,先后改变了齐国的命运。其次,周、郑地区突然增长的人口,在食盐、穿衣方面的需求,刺激了齐国本地鱼盐、纺织方面的生产,《史记·货殖列传》就有“齐冠带衣履天下”的说法。出售的是海盐和纺织品,换回的就是粮食,《轻重》甚至提到,齐国人用“工雕文梓器”(加工木器)都可以换取“天下之五谷”。

所以,齐国富强的背景,固然离不开管仲的管理才能,但背后更重要的,其实是充足的劳动力和新兴的市场需求。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里用一句“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彊兵”来称管仲功绩,还是比较客观。这里还顺便也道出了齐国地理局限对齐国未来命运的影响,“区区之齐在海滨”,富裕可以,扩张没戏。

平心而论,管仲只是使齐国富裕起来,不再被鲁、宋等西部国家东侵(前680年,齐国组织了“鄄地会盟”,和西部国家订下和平条约),还能向北攻打山戎、孤竹,拓宽一点土地(前663年,北伐山戎,打通了向北获得马匹资源的通道)。可要成为霸主,还得配上一个相当的对手。


亦敌亦友是楚国

如果说,周王室和郑国沿着黄河东迁,是东周时代第一次人口迁移,那么由楚国东进导致的淮河流域各国骚动,就是东周第二次人口大迁移,这两拨浪潮的终点都是黄、淮下游的齐国。

随着东亚人口格局的变化,楚国所控制铜料的最大买主——周人——从渭水流域向黄河中下游的迁移,让楚国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运输路线。从南阳盆地到渭水流域,原本是西走蓝田-商洛之间隐秘的快捷通道,现在必须往东改道。楚国除了输出铜料流入周、郑,连齐国都很可能分到一杯羹,还要输入海滨地带的物产,取长补短。《轻重》就有“楚有汝、汉之金,齐有渠展之盐”的对举。齐国故都临淄出土的陶罐上,还有“楚贾购□□里豆”字样。所以,楚国东进作为这个东亚物质交换格局调整的结果,就和齐国发生了既远且近的联系。

有两个故事说出了齐国和楚国的这种微妙关系。《轻重》有一则管仲和齐桓公的轶文,桓公想去朝觐周天子,但没钱准备贺礼。管仲给他想到一个来钱的办法,“使玉人刻石而为璧”,按照石璧大小定价,大的千钱,小的五百。借周王之口说,要见天子的“不以彤弓、石璧者,不得入朝”。于是发生了“天下诸侯载黄金、珠玉、五谷、文采、布泉,输齐以收石璧”的盛况,结果就是“石璧流而之天下,天下财物流而之齐。”这个故事叫“石璧谋”。

“石璧谋”故事不见正史,情节也不够冲击,所以没有在古典时代广为流传。然而,关于“石璧”的故事,在春秋时期并不鲜见,另一个流传甚广,古今齐诵的传说——“和氏璧”——你肯定听过。《韩非子·和氏》说,楚人卞和找到一块石头,觉得石头里有璞玉,就拿去献给楚王,两位楚王不信有玉砍掉了卞和两条腿。直到楚文王即位,终于从卞和的石头里开出了“美玉”,雕琢成了举世著名的“和氏璧”。和氏璧在战国时名声大振,在“完璧归赵”的故事里又扮演了一回主角。

卞和献宝

楚文王在位的时间和齐桓公初期相当重合(至少有十年),恰好经过了齐国开始崛起,走向富强的一段时间。卞和也是在楚文王时熬出了头,而他的玉璧恰恰就是一种石头和“玉”的混合物。从“石璧谋”的案例看,石璧本身没有价值,只是通过象征意义获得了一种相当于流通中介的价格。因此,并非楚文王突然张开了“慧眼”认得了和氏璧的价值,实际上,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楚国向东迁移的过程中,逐渐加入了一个最初由齐国约定的价值交换网络当中。(现在,我已经无法直视大量出土的先秦时期的玉璧了。)司马迁说“齐桓公始霸,楚亦始大”,就是这个相辅相成的意思。

《史记•楚世家》还显示,直到楚文王时,楚国的事迹才多了起来,比如“伐申过邓”、“伐蔡”、“陵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这些对楚东小国的倾轧都是楚文王干的。为什么要东进呢?《货殖列传》记录了楚国和齐国之间另一条贸易路线:“陈在楚、夏之交,通鱼盐之货,其民多贾”。也就是说,楚国是齐国鱼盐、纺织物品的大宗需求者,前者要么通过郑国,要么通过陈国和东部的齐国交换。为了这一目的,楚国就必须打通和齐国之间的申、邓、蔡、陈等小国,客观上,楚国东扩为齐国又一次送去了繁荣必须的人口资源,也保证“黄金、珠玉、五谷、文采、布泉”流入齐国。

说实话,楚国本质上和齐国并没有绝对冲突的关系,经济上其实多能互补。但楚国倾轧淮上诸国的具体行动,的确破坏了郑国东扩后,业已趋向稳定的黄、淮格局。这让齐国又爱又恨。


齐桓公靠什么成就霸业?

公元前657年,齐桓公攻打了依附楚国的蔡国,间接地和楚国发生了一生中唯一一次正面交锋。《左传•僖公四年》提到此事时,给出了“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齐桓公也知道其实没有什么伐楚的必要性,就通过“召陵之盟”稍稍约束了一下楚国向东的步伐。而此时执政楚国的楚成王,也并没有对中原的企图;他还在为更好地控制长江下游的铜矿生意,履行周惠王当年下达“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的指示。(当然,“南方夷越”很快将给齐国带来另一波吴、越人流,这是后话。)但这场事实上没有打成的“大战”,经过孔子的渲染——桓公的霸业不靠打仗,靠会盟——就成了齐桓公和管仲的一大功绩。

在和楚国对峙前,齐桓公还重建了被狄人攻灭的刑国和卫国,这是他捍御“中国”的另一件功劳,但这些狄人的到来还只是一个开始。而桓公因为在周襄王即位的事情上投了关键的一票,得到襄王授予号令诸侯的权力,终于成为了孔子那个“有功”,孟子那个“有罪”的“霸主”。往后没几年,管仲先桓公而去世了。

没有获得王位的另一位周王子,姬带和狄人联合(还是上次那批狄人),掀起了周王室内部的冲突。那些来自太行山以西的高原狄人,好像另一管“牙膏”一样被源源不断地挤到了黄河下游平原。这些接二连三的事情让失去了管仲的老年桓公有些手忙脚乱。频繁的伐狄、救周,很快耗尽了桓公最后的岁月和齐国在管仲管理下积累的经济实力,那里曾有楚国和中原诸国不可忽视的贡献。

公元前644年,五个儿子争位,导致一代霸主齐桓公因饥饿而死。在管仲的操持下,齐桓公的一生成功吸纳了周、郑东进引发的第一波人口东迁,也顺利化解了楚国调整贸易路线造成的第二波东迁浪潮,并两次完美转化为自身崛起的人力、经济资源。可以说,周室的孱弱和东周以来黄淮平原人口、物质交换格局的变迁,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努力维护黄淮下游旧有的政治秩序——这一点上,孔子要比孟子更有见识。但由太行山西部人群推动的第三波狄人东迁(频繁出战的压力,很可能是齐人厌战而易主的深层原因),最终拖垮了黄河最下游的春秋第一代霸主。

接下去,狄人为何要东出太行?这个问题要让接着称霸的晋文公来回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