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体检都没事儿,却突然被告知“癌症晚期”,为什么?

由于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都会特别注意自身的健康问题,很多人都会年年体检,很多单位也会组织大家每年体检。但是很多人每次体检完都没有发现问题,却突然有一天被告知“癌症晚期”,究竟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面对复杂的体检项目,相信不少人都会一脸茫然。

每次体检都没事儿,却突然被告知“癌症晚期”,为什么?

每次体检都没事儿,却突然被告知“癌症晚期”,为什么?

那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体检项目呢?其实体检查什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不同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等,选择不同的检查项目。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专科医生的评估和建议,结合自身状况适当增添体检项目。

每次体检都没事儿,却突然被告知“癌症晚期”,为什么?

每次体检都没事儿,却突然被告知“癌症晚期”,为什么?

健康体检不等于癌症筛查,“常规健康体检的侧重点主要在体格检查、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和糖尿病等方面,而没有放在癌症筛查方面。”健康体检的常规设备难以发现早期肿瘤,人体肿瘤从一个正常的组织细胞,演变成一个直径0.5~1厘米左右的实体瘤大概需要8~10年。在这个过程中早期难以B超、X光所看到体检中人人要拍X线胸片。但事实上一个只有芝麻大小的肺癌通过X线胸片是看不到的。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90%可治愈据统计,我国新发癌症病例,只有10-30%属于早期癌,其余都是中晚期,往往是症状明显时才针对性检查被发现的。早期癌症治愈率高达90%,治疗费用也不高,可发展到了中晚期,很多患者只能依靠治疗维持生命,根本没有治愈希望,费用也往往是早期治疗的好几倍。

查癌靠常规体检,难!很多人常年参加单位体检之所以没早一点查出癌症,除了肿瘤早期隐蔽性较强之外,还与人们对健康体检防癌认识有误区常规查体缺乏针对性。

常规体检≠肿瘤筛查肿瘤的位置、大小、恶变速度等都会影响肿瘤的早期发现率,而最关键的是,常规体检不等于早期查癌,以健康检查代替防癌检查是错误的。常规健康体检目的在于用各项身体指标来进行个人的健康评估;而防癌检查是指在健康状况下或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医学检查,目的是排查早期肿瘤。

由于两者侧重的内容不同,因此常规体检中通常很少包含肿瘤筛查。

每次体检都没事儿,却突然被告知“癌症晚期”,为什么?

每次体检都没事儿,却突然被告知“癌症晚期”,为什么?

最好的体检是常规体检加防癌体检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防癌体检:

一、直系亲属中有人患癌的;

二、年龄≥40岁;

三、生活工作环境里有致癌高危因素

四、出现症状,如体重下降贫血乏力等

五、长期有不良嗜好比如饮酒抽烟熬夜者

要有选择针对性的筛查项目

比如

筛查肺癌:胸部CT薄层扫描;

结直肠癌:大便隐血试验、肠镜;

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

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食管癌、胃癌:胃镜、胶囊内镜,碳13呼气试验;

肝癌,胰腺癌:肝功能、B超,CT,核磁等;

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每次体检都没事儿,却突然被告知“癌症晚期”,为什么?

最好的体检是常规体检加防癌体检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防癌体检:

一、直系亲属中有人患癌的;

二、年龄≥40岁;

三、生活工作环境里有致癌高危因素

四、出现症状,如体重下降贫血乏力等

五、长期有不良嗜好比如饮酒抽烟熬夜者

要有选择针对性的筛查项目

比如

筛查肺癌:胸部CT薄层扫描;

结直肠癌:大便隐血试验、肠镜;

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

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食管癌、胃癌:胃镜、胶囊内镜,碳13呼气试验;

肝癌,胰腺癌:肝功能、B超,CT,核磁等;

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每次体检都没事儿,却突然被告知“癌症晚期”,为什么?

每次体检都没事儿,却突然被告知“癌症晚期”,为什么?

每次体检都没事儿,却突然被告知“癌症晚期”,为什么?

其实,很多疾病只需要一点点的防范动作,就可以将其扼杀在摇篮中,以至于很多医生、医学专家都表示:人类并非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预防胜于治疗,了解足够的体检知识,就是一个防范疾病来袭的绝佳方式。除了了解足够的健康知识,如何把健康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其实,只需要定期正确体检就够了。

每次体检都没事儿,却突然被告知“癌症晚期”,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