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走出国门,PVC项目快人一步

本文援引于报告《2019年中国PVC(聚氯乙烯)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客服邮箱:[email protected] 您可进行邮件咨询。

全文字数:2226字,精读时间:4分钟

平凡的身世背后,PVC为何独受青睐

2019年9月9日凌晨,中工国际乌兹别克斯坦PVC生产综合体建设项目烧碱装置预开车成功。PVC作为全球第二大通用塑料,其交易与使用数量巨大,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国际交流与贸易往来中具有重大意义。同时,PVC价格低廉且应用场景丰富,广受建筑、电力、农业、汽车、服饰、日化品和食品等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青睐。长期以来,房地产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增长推动上游PVC材料供应方的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的日益密切,中国各行各业的企业积极在海外大规模进行生产园区的投建。PVC作为基础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广泛受到各界人士的持续关注。

PVC行业定义及技术分类

PVC,Polyvinyl Chloride,即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式为。与PE(聚乙烯)、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和ABS(丙烯腈(Acrylonitrile)、丁二烯(Butadiene)、苯乙烯(Styrene)三元共聚物)并称为五大通用塑料,并以极高的性价比,广受人们青睐。

得益于材料本身优良特性,PVC通过改性和进一步加工可制得品类丰富的PVC产品,包括型材/异型材、管材、薄膜、软质品、涂层制品(即人造革)泡沫制品和透明片材料,为涉及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建筑、电力、农业、汽车、服饰、日化品和食品等行业。

中国PVC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PVC行业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原材料和化工机械供应商;产业链中游环节参与者主要是PVC生产企业;产业链下游需求端主要涉及PVC应用领域。

上游:

PVC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原材料供应商和化工机械提供方。

现阶段,中国PVC生产企业主要采用"电石法"或"乙烯法"自行生产VCM(氯乙烯)单体,并进一步合成PVC,故分别以电石或乙烯作为上游主要的原材料。其中,中国PVC头部企业以自产电石为主,避免了部分中间交易环节。

中游:

中游主体为PVC生产企业。在地域分布方面,中国PVC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呈现明显的"北多南少"的分布趋势。在企业分布方面,中国PVC行业呈现较低的集中度,CR10不足40%。截至2018年底,中国PVC生产企业共75家。

下游:

下游需求企业主要为PVC制品及其下游具体应用领域。PVC应用领域极为广泛,按消费量计,以房地产和电力行业为主。随着中国对外贸易与交流愈发频繁,中国电线电缆出口数量及金额大幅增加,推动中游PVC包材需求持续增加。

中国PVC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得益于下游房地产及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PVC材料及其制品需求旺盛,推动中国PVC行业迅速发展。同时,上游原材料相关烧碱行业的持续增长,为中游PVC生产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给,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按照产量计,过去五年,中国PVC行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629.6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1,870.2万吨,年复合增长率3.5%。另一方面,PVC产业链整合与集中部署的日益推进,新型改性产品的陆续推出,未来PVC的应用场景和经济价值不断增加,将推动行业持续发展。因此,经过2019年新增产能陆续投入使用,未来五年内PVC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中国PVC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 宏观经济增长驱动行业发展

PVC作为中国五大塑料消费品之首,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因此,PVC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涨势呈现较大的相关性。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愈发频繁,大量海外优势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陆续涌入中国,推动中国经济及包括PVC生产及各应用领域内诸多行业的快速发展。

· 烧碱行业持续景气,匹配产能协同发展

受益于烧碱行业的旺盛需求,PVC作为氯碱工业下游产品,充足的原材料供应支撑了行业的持续发展。无论是"电石法"还是"乙烯法",氯碱工业均为PVC产品提供(Cl)氯元素来源。烧碱行业的稳步发展主要源于下游主流应用氧化铝及造纸工业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烧碱行业长达十余年的繁荣为其相关氯气及其下游PVC行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有效维持PVC行业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中国PVC行业发展趋势

· 产业链一体化

随着去产能、环保等政策陆续实施,PVC行业未来将延产业链方向深入挖掘,建立综合性化工园区,探索一体化商业运营模式,具有突出的协同效应。PVC企业可通过向产业链上游的电石、氯碱工业的原材料供应端延伸,与原材料生产企业相整合,建立并共用配套的基础设施、利用管道运输实现高效的物料交流,将相关企业整合融为一体。

· 工艺和产品高端化

受下游主流需求增长乏力影响,中国PVC产量和消费量上升空间有限,未来行业将注重于发展先进PVC工艺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价值量,实现产业进一步升级和高附加值发展。目前,中国在医用PVC材料生产加工方面仍处于空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增长空间。

深度见解

PVC作为中国第一大塑料,为下游建筑、电力、农业、汽车、服饰、日化品和食品等行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受房地产及基础建设的稳步增长作支撑,中国PVC产量不断增加,推动行业迅速发展。然而,随着环保政策的收紧,PVC生产过程中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的弊端日益显现,减缓了行业增长的步伐。近年来,各大高校和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促进PVC生产及改性工艺不断精进,在附加产品价值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环境效益,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