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年少無畏的愛情:願我們成為彼此生命中的光

不知道是不是每個班都有這樣一個女生:相貌平平,成績中等,性格內向,穿著樸素,沒什麼引人注目的優點,也沒什麼引人注目的缺點。

突然有一天,校園欺凌者毫無由來地選中了她。

印象最深的一個下午,上課鈴已經響了,其他人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她一個人站在教室後面的大垃圾桶前,翻找自己被扔進去的書包、課本和文具。

十多年後,當我坐在電影院看《少年的你》時,想起了初中班上那個少年的她,她沒有像陳念那樣,遇到願意為她付出一切的小北。

保護者與被保護者的彼此救贖

《少年的你》中,女主角陳念是一心一意複習、準備高考的好學生,男主角小北是早早輟學、流裡流氣的小混混,這簡直是青春愛情片的標配。然而,如果將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簡單定義為“愛情”,那未免也太膚淺粗暴了。


《少年的你》年少無畏的愛情:願我們成為彼此生命中的光

《少年的你》


周冬雨飾演的陳念,身為校園欺凌的受害者,雖然看起來柔柔弱弱,卻有股子特別的韌勁兒。在距離高考只有一個多月的關鍵時期,她所處境遇的兩次重大轉折,都跟她正直善良的性格有密切關係。

一次是影片開頭,陳唸的同班同學胡小蝶,因不堪忍受校園欺凌,在學校跳樓。陳念為了保護她的尊嚴,當著全校同學的面,脫下自己的校服外套,蓋在胡小蝶的遺體上。就因為這件事,那些校園欺凌者轉而將她視為目標。

另一次是她放學回家路上,看到幾個混混在痛打一個不認識的人,她悄悄掏出手機報警,卻被那幾個混混抓住,搶了錢還摔壞了手機,也由此認識了當時被打的小北。


《少年的你》年少無畏的愛情:願我們成為彼此生命中的光

《少年的你》


此時的陳念身處校園欺凌的痛苦中,她父母離異,母親倒賣三無面膜,東躲西藏長期不在家,根本無法為她提供任何支持。反而是她救過一次的小北,成了接送她放學的守護者,而他破破爛爛的家,也成了她安心複習的避難所。

小北跟陳念同病相憐,13歲被母親遺棄後輟學,一直混跡於街頭,嚐盡了人間冷暖,習慣用玩世不恭的態度,來掩飾內心的脆弱。陳念是第一個真正關心他、在意他的人,相似的經歷和糟糕的境遇,使他們能夠深刻理解對方的痛苦,有了共同對抗世界的勇氣。

這就使他們的關係,不僅僅侷限於保護者與被保護者,更像是兩個人在互相保護、一起取暖。他們出現在彼此的生活中,彷彿一道光照進對方心中的深淵。雖然他們認識僅有一兩個月,卻足以產生如此震撼人心的感情——不僅是年少衝動的愛情,也是唯一的一線希望,暗藏著彼此救贖的絕佳契機。


《少年的你》年少無畏的愛情:願我們成為彼此生命中的光

《少年的你》


在電影最後,陳念所作出的兩難選擇,雖然看得出來,其中有部分是為了影片過審而對價值觀的正向引導,但由於此前對她這個人物的細膩刻畫,從而使她的轉變和抉擇令人信服。

欺凌者與被欺凌者的互相轉換

“校園欺凌”題材出現在青春片中,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只不過大部分都淪為男女主角相識、相愛的背景板,為他們的卿卿我我、恩恩怨怨製造一點無傷大雅的小挫折。

然而,《少年的你》絕非如此,導演對於“校園欺凌”這個社會議題有著深刻理解。

一直欺負陳唸的魏萊,長相漂亮,性格活潑,學習優異,家境優渥,很難想象這個已經拿著一手好牌的人,會如此冷酷。事實上,她父親已經一年多沒有跟她說話了,她身為欺凌者,同時也是父親長期冷暴力的受害者,或許這也是造成她如此行徑的重要誘因。

另一個欺負陳唸的女生小渺,她的角色轉變更加複雜。由於胡小蝶跳樓,她身為欺凌者遭到退學,她父親當著老師同學的面,在走廊裡毒打她。跟魏萊類似,這種暴力失控的處理方式,成了某種代際遺傳的表現,出現在小渺身上。

當陳念暫時獲得小北保護時,小渺莫名其妙成了魏萊的新欺凌目標,她甚至不得不向曾經欺負過的陳念求助。陳念出於善良和正直,也因為小渺曾經幫過她一次,她願意護送小渺回家。這時,欺凌者成了被欺凌者,被欺凌者卻成了保護者。

然而,當陳念再次遭到欺凌時,小渺為了以後不被欺負,不得不再次成為魏萊的幫兇。至此,保護者成了被欺凌者,被保護者反而成了欺凌者。

這樣的幾次轉變,實在意味深長,以飽滿豐富的人物塑造,呈現了欺凌關係中複雜的動機和微妙的心理狀態。

不是每個陳念都能遇到小北

以前看過一本斯蒂芬·金的創作手記,他提到他的處女作《魔女嘉莉》,原型是他的兩個女同學。學生時代她們穿得老土,皮膚不好,就被所有人欺辱。其中一人突然改頭換面、精心打扮自己,換來的不是友善,而是加倍的欺凌,他們恨她“越界”,等她恢復土氣的原貌,受到的欺辱也恢復原狀。成年以後,她們都死得很早,一個獨居癲癇發作,一個生完孩子後朝自己肚子開了一槍。

小說畢竟是小說,她們沒有魔女嘉莉的特異功能,沒有辦法向那些欺負她的人瘋狂復仇。正如電影畢竟是電影,現實中遭到欺凌的“陳念”,也不是每一個都能遇到她的“小北”。


《少年的你》年少無畏的愛情:願我們成為彼此生命中的光

《少年的你》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初中女同學,她雖然沒有遇到為她打架的“小北”,卻遇到了一個鐵腕班主任。之前我在一篇影評中,提過我跟這位班主任的恩怨,因此一直很討厭他,而他在這起校園欺凌事件中的反應,現在想來還是令人佩服。

當他得知這件事時,以一貫的強硬手段,私下找到幾個嫌疑人,很快審出了原委,通知了當事人的家長,並且花了半節自習課向全班訓話,要嚴厲遏制這種歪風邪氣,據說當時走廊上都回蕩著他的咆哮。

自此以後,直到畢業,果然沒有再發生過類似的事件,那個女生也交到新朋友,臉上多了很多笑容。

正如《少年的你》監製許月珍表示:

“青春決定了一個人的底色和一個人的未來,每個人的青春加起來就是整個社會的未來,這部電影同樣也是我們作為成年人,在反思能夠對正青春的少年做點什麼。”

是的,少年無辜且無助,而一個成年人對被欺凌者的幫助和保護,很多時候比我們預想的還要有效。

我願意做這樣的成年人,但願你也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