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中外专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出谋划策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0月31日报道: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如何发挥龙头作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协同合作?在10月31日举行的“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上,以“创新协同共享”为主题,专家和嘉宾们共同研讨世界主要城市群、大都市圈的规划与发展,探索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规划方法和路径。

“世界城市日”是首个由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国际日。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之际,世博会组委会、联合国、国际展览局共同发布《上海宣言》,倡议将上海世博会闭幕之日(10月31日)定为“世界城市日”。自2014年起,每年的10月31日,各国都会以此为平台,深入讨论城市重大问题,探索城市发展的最佳路径。

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中外专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出谋划策

今年的“2019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围绕上海“新三大任务”的区域规划,专家和嘉宾们展开一场头脑风暴。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局长徐毅松作题为《国家战略与时代使命——新视角下长三角区域协同空间治理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应代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度、区域空间发展品质的新高度和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高度。“要在长三角区域、上海大都市圈和邻沪地区三个层面做好空间统筹协同,在长三角一体化地区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空间结构基础上,注入动能+、链接+、行动+、文化+、生态+、示范+的六大发展策略。”徐毅松表示。

来自美国、日本、法国等地的专家也分别就纽约大都市区规划、日本首都圈规划、巴黎大区空间经济战略规划、旧金山湾区区域合作等方面,梳理了经验,聚焦于世界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以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责任感,深入探讨城市发展的新方向、新规模和新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