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北走出的这位新晋中央委员,不简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马正武、马伟明同志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其中,马伟明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从湖北走出的这位新晋中央委员,不简单

马伟明简历

马伟明,1960年4月6日出生,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江苏省镇江市扬中人。

现任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82年毕业于海军工程学院,1987年于海军工程学院获船舶电气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3年至1996年在清华大学攻读并获电机专业博士学位;

1996年评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9年获国家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6月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从湖北走出的这位新晋中央委员,不简单

马伟明 资料图 新华社

据公开资料,马伟明多次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为我国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被评为人民海军7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获八一勋章。

今年国庆节前夕,马伟明刚刚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在洗漱间改造的实验室里解决了世界性难题

20世纪90年代初,在恩师张盖凡教授的指导下,马伟明带领课题组,用仅有的3.5万元,研制出了两台小型十二相发电机,在洗漱间改造的简陋实验室里开展研究。

整整6个春秋、1800多个日日夜夜,实验记录和报告堆满了半间屋子,在对数十万组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他们终于从根本上解决了“固有振荡”这道世界性难题。

马伟明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再接再厉,先后研制出世界首台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系统和高速感应发电机系统,全面装备我国现役和在造的新型舰船,牢牢确立了我国在舰船发供电系统领域国际领先的地位。

2001年,41岁的马伟明当选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可谓功成名就。许多人劝他该放松一点了,不要再这样拼命,他却说:“我们这代科研工作者赶上了国家科技创新的好时机。只要稍微歇口气,别人就会跑到我们前面去。如果我现在不拼命,国家选我这个年轻的院士又有什么意义!”

从湖北走出的这位新晋中央委员,不简单

马伟明(中) 兵工科技资料图

“要做就做最前沿的!”多项创新成果属国际首创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是舰船由机械推进向电力推进转变的一次技术革命。10多年前,马伟明的目光就瞄准这一目标。

当时,国外的技术路线是中压交流。经过反复研判,马伟明提出了中压直流技术路线,先后3次召集国内顶尖专家研讨,得到的几乎是一片否定声:“凭我国现有的条件,这条路肯定是走不通的。”

“要做就做最前沿的!为什么非要等外国人做成了,我们才开始跟着做?”面对质疑,马伟明经过深入分析,毅然决定坚持往前走。

10年攻关,10年艰辛。不服输的马伟明,硬是把这一世界公认的核心重大技术难题成功解决了,而世界同行才刚刚反应过来。此时,马伟明已在这个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实现了我国舰船动力的跨越发展。

在研究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的同时,马伟明又瞄准了一项国际科技领域的尖端技术——电磁发射技术,同样又引发了一轮质疑风波。

马伟明认定,中国需要这项技术,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坚持下去。8年之后,包括40位两院院士在内的100多位专家来参加科技成果鉴定会。面对马伟明的创新壮举,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激动不已,泣不成声。

从湖北走出的这位新晋中央委员,不简单

马伟明 资料图 央视新闻

除了研制出世界上首台能同时发交流和直流两种电的双绕组发电机,近几年,马伟明带领团队在该技术领域取得全面突破,创新成果进入“井喷期”,多型装备和技术属国际首创,让中国潜艇真正拥有了中国人研发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等。

国之栋梁!致敬!

长江融媒出品 记者:董晓勋 李玉莹 综合新华社 制作:王戎飞 校对:童永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