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何執意不肯過江東,杜牧不懂,但王安石很明白

項羽為何執意不肯過江東,杜牧不懂,但王安石很明白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唐·杜牧《題烏江亭》

杜牧的詩說出了無數人的遺憾,千百年來,每當提起西楚霸王項羽之死,總有人感慨道:“要是當年項羽過了烏江就好了”。

這一觀點隨著《史記》中項羽末路英雄的人設塑造,愈發深入人心,似乎只要項羽踏上了烏江畔的那艘小船,一切就都會不一樣。

項羽若是不自刎,是否有機會翻盤呢?

一、烏江

公元前202年,烏江畔。

二十八騎楚軍如流星飛電,馬不停蹄地衝向烏江岸畔,在他們身後,是五千名精銳的漢軍追兵。

劉邦早已承諾,斬殺項羽者,賞千金、封萬戶侯。

這份豐厚的獎勵調動了漢軍的積極性,五千追兵人人懷著殺心猛追項羽,只盼著項羽一死,他們便能拿著獎賞衣食無憂的度過餘年。

這場追逐賽很快就進行到白熱化的階段,這時雙方人馬突然發現,不知不覺中他們已到達烏江旁,而雙方卻都沒有船隻。

項羽為何執意不肯過江東,杜牧不懂,但王安石很明白

眼看著雙方即將迎來一場決鬥,據說,一位烏江亭長卻如及時雨一般出現了,對項羽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雖然歷史上的項羽早已做出自己的選擇,但我們不妨按照杜牧的思路假設項羽上了船,那結果又會怎樣呢?

按照最理想的情況,項羽人品爆棚克服了重重阻礙,成功回到江東。那麼此時項羽會發現,“捲土重來”的美好理想,永遠與他此時的慘淡現實透著格格不入。

二、天時

當初項羽之所以能振臂一呼,率八千子弟渡江出征,因為他佔著三個有利的條件:

項羽為何執意不肯過江東,杜牧不懂,但王安石很明白

第一,暴秦無道,民不聊生。

項羽起兵反秦,同時還打出了為楚國復仇的旗號,可謂是師出有名,符合天下人心,這是項羽佔了天時的有利條件。

然而,等到項羽敗退烏江時,暴秦的統治早已被推翻了,天下大勢已變。

為楚國復仇的旗號自然無從提起,而剛剛奪取了大半個天下的劉邦並沒禍害江東百姓,因此即使項羽回到江東,也很難在接下來的楚漢之爭中佔據天時了。

三、地利

第二,彭城位置,四通八達。

彭城周邊便利的水利運輸條件讓江東地區物阜民豐,從而為項羽起兵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項羽為何執意不肯過江東,杜牧不懂,但王安石很明白

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從來不僅僅是兩軍廝殺,而是經濟實力、人才儲備等各種綜合因素的大比拼。

項羽能夠與劉邦爭鬥多年燒錢無數,靠的就是江東。

不過,當項羽烏江戰敗時,江東卻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江東了。

據史料記載,直到文景之治時,江東地區還因為遠居一隅,在史書上留下了“地廣人稀”的記載。

不難看出,項羽時期的江東沒有經過漢初的休生養息,只會更加人煙稀少,這也就是說當初項羽能夠完成楚漢之爭,實在是拼盡了江東的所有資源。

因此,如果項羽真的重回江東,等待他的將是一片貧瘠的土地,根本無法支撐一支足以與劉邦抗衡的軍隊。

項羽為何執意不肯過江東,杜牧不懂,但王安石很明白

同時,江東的地理優勢在於河道發達,便於運輸糧草發展商貿,但是它本身也是“四戰之地”,易攻難守。如果項羽想要固守江東的話,那江東的地利優勢也就不復存在了。

四、人和

第三,項羽佔據了人和。

眾所周知,項羽起家的本錢是項梁攢下的,江東子弟之所以願意追隨項梁渡江西征,這既是因為項梁自身的威望,也是因為他尊奉楚王凝聚的人心。

不過,這份無形資產卻在項羽手中被玩壞了。

當初自詡為正義之師的江東子弟們悲傷地發現:

項羽屠咸陽、燒宮室、坑殺降卒,是為不仁;違反“先入咸陽者王”的承諾,是為不信;殺子嬰,弒義帝,是為不忠;趕走亞父范增,是為不義。

項羽為何執意不肯過江東,杜牧不懂,但王安石很明白

江東子弟的三觀讓項羽弄崩潰了,人心也就跟著散了。

更為重要的是,項梁項羽起兵之初,曾得到江東閩越政權的大力支持,然而等到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分封諸侯時,擁有原始股的閩越政權首領卻連個諸侯王的影子都沒見到。

項羽這種參股卻不分紅的行為徹底得罪了人。

東閩越政權,等到楚漢相爭時,原本支持項羽的閩越政權迅速倒向了劉邦陣營。

由於閩越政權控制了江東地區,因此如果項羽兵敗後重返江東,其結果無異於自殺。

正因如此,北宋的政治家王安石才會看著杜牧的《題烏江亭》微微一笑,然後揮毫寫下《烏江亭》,旗幟鮮明地表示項羽兵敗烏江時已經天時地利人和盡失,即便過江也很難翻盤成功。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宋·王安石《烏江亭》

項羽為何執意不肯過江東,杜牧不懂,但王安石很明白

同樣明白眼前形勢的還有項羽,於是項羽只得在烏江岸畔與漢軍展開一場生死決鬥,然後在“天亡我也”的哀嘆中自刎而死,成就了一段悲劇英雄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