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釣起“罕見”筍殼魚,撈起就貶值,網友:煤油味太重

沙塘鱧有兩種,一種就是本土沙塘鱧,這種魚個頭小,但肉質好吃頗受市場歡迎;還有一種就是養殖的沙塘鱧,也叫筍殼魚,是一種引入養殖的外來魚種。

喜歡釣魚的朋友都知道,大部分外來物種到了我國的自然水域,就會變得“如魚得水”,加之性情兇猛,不用多久就會氾濫成災。

珠江釣起“罕見”筍殼魚,撈起就貶值,網友:煤油味太重

在我國眾多吃貨的嚴防死守下,能氾濫成災的外來物種大多不好吃或不能吃,肉質粗糙難以下嚥,清道夫魚就是例子。

相比起羅非魚、清道夫,筍殼魚也算好吃,肉質細嫩略有土腥味,肉質彈軟入口緊實。

珠江釣起“罕見”筍殼魚,撈起就貶值,網友:煤油味太重

昨天,福建釣魚人在珠江流域一位釣起一條罕見的沙塘鱧,這魚重達四斤以上,不知道是不是本土的物種?

筍殼魚從東南亞引入養殖,在雲南、廣西、福建地區很常見,這種魚經濟價值很高,市場上賣到二十多元一斤,比本土的鯉魚、草魚、鯰魚更受歡迎。

珠江釣起“罕見”筍殼魚,撈起就貶值,網友:煤油味太重

在市場上,筍殼魚大多半斤左右,能長到四五斤重的極為少見,很多人看後都說,這條魚堪稱沙塘鱧之王。

隨著放生的流行和養殖的普遍,珠江流域中的魚類品種太多了,經常有釣友釣起不知名魚種,大多數都是不為人知的外來物種。

珠江釣起“罕見”筍殼魚,撈起就貶值,網友:煤油味太重

有網友認為,這魚雖然難得,可是在珠江釣起來就貶值了。隨著環境的破壞,珠江水域大不如從前,雖不說外來物種氾濫,就是本土的鯽魚、鯉魚也不好吃,因為這些魚都有煤油味。

珠江釣起“罕見”筍殼魚,撈起就貶值,網友:煤油味太重

魚有煤油味是怎麼回事?知道的朋友說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