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從古至今,我們從不乏對玉的讚美之辭,不論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還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玉,始終代表著一種中國精神。袁嘉騏大師認為,

玉器是通過提升玉石的美質,創造出自然美與藝術美的完美結合,是“天人合一”的藝術創造。中國玉器蘊含著中華民族崇高的精神境界,哲學境界及藝術境界,中國玉器創造出一個個時代文化與時代精神的大美。那麼,玉器要如何雕刻,才能充分發揮它的特點,提升它的美感呢?下面我們跟隨袁嘉騏老師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主講人介紹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袁嘉騏,國家一級美術師。玉雕專業本科學科帶頭人及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北省綠松石雕非遺傳承人。1994榮獲國務院政府津貼、1996年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2004年評選為首屆“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稱號”。2006年當選為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委。2015年聘為由文化部主辦、中央美術學院承辦“中青年非遺傳承人高級研修班”玉雕專業導師。2016年榮獲由世界手工藝理事會評定的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聘為中國輕工珠寶首飾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注重玉雕創作中的“因材施藝”

美玉無言,需要玉雕師的巧手匠心,賦予它生命的靈性。初次接觸一塊玉石,我們要怎樣創作,才能在最少浪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給予它獨特的美感呢?下面我們分別從形、色、質、化腐朽為神奇、結合工藝流程五個方面來看。當然,在實際的創作過程中,這五項不能完全割裂開來,需要根據玉石本身的情況,有所側重、全面考慮

從玉石形的角度設計

“因材施藝”的第一步,是相玉。相玉,是藝人在雕刻前,要把石頭放在案頭,一直看著,來確定雕刻的題材、構圖等方面。通過相玉的過程,感受玉的長勢與特色,即玉的“形”,發揮玉的自然美感。也就是許多玉雕大師常說的“一相抵九工”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以上面這塊原料為例,袁嘉騏老師看到這塊原料,結合他在曾經的知青生活中看到的清晨牧童去放牛的場景,以這塊玉石原本的形狀為牛群和孩子們背後的山峰,雕刻出了這件作品。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再來看袁大師的作品《推敲》,在一塊傾斜向上生長的山形的戈壁玉上,袁大師借玉的長勢雕刻了一個山寺的寺門以及幾位小心翼翼不知該推門還是該敲門的前來借宿的僧人。將“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意境表現出來。

從玉石色的角度設計

在和田玉的創作中,一般來說都會把和田玉的糖色和其他顏色全部去掉,只留白色部分。但是袁大師則認為,糖色也是和田玉的一部分,並且也非常美麗,應該利用糖色的反差,來襯托白玉的美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上圖是袁大師的作品《雪霽》,表現了劉邦征戰北方的場景。它是由一塊質量極高的新疆糖白玉雕刻而成,與眾不同的是,袁大師將白色部分作為襯景,只雕刻糖色部分,既形成了色彩反差,又保護了原料。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再來看袁大師利用

和田青花料雕刻的作品,表現了“舌戰群儒”的場景。袁大師利用原料本身“三段式”的色彩,以黑色為背景,表現濃重的夜色,再雕刻軍旗、營帳,描繪出緊張的戰場氛圍。

從玉石質的角度設計

“質”一般是指單色的玉。比如深色的玉石適合做比較有力度的題材,而淺色的玉石則比較適合做秀美的題材。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上圖是袁大師化用“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詩句,描繪了孩童放學的場景,整個氛圍比較輕鬆活潑,適合用這種白色的玉石來雕刻。

化腐朽為神奇

所謂“化腐朽為神奇”,在玉雕上是指將原本質量不太好的原料,加以藝術創作與加工,從它本身的特點出發,弱化缺陷,突出優點,來提升它的價值。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第一屆國家工藝美術大師王樹森大師是一位承上啟下的玉雕巨匠,可以說將“化腐朽為神奇”做到了極致。他利用瑪瑙自然固有的顏色,雕刻出了這件“天人合一”的作品,現在仍作為國寶被珍藏。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王仲元先生是第二屆國家工藝美術大師,他也非常擅長“化腐朽為神奇”,他用被棄置的瑪瑙廢料雕刻的 “龍盤”和“蝦盤”,如今都作為國寶,被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收藏。

與工藝流程相結合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上圖為4000年前出土的微雕玉器,在中上部寬度僅有0.1毫米的位置就有7根雕刻的線。難以想象古人在當時設備條件極其落後的環境下,要付出多少時間才能完成這樣精細的雕刻。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上圖是70年代的玉雕工具,那時工具並不先進,單單是學習工具的使用與修理就要花費很大氣力,一個小小的工具,花費一整天的時間來修理,可能只需要用兩分鐘。因此,在七八十年代,做玉雕還是非常困難的。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現在隨著技術的進步,設備的升級,想要做好玉雕容易了許多。但是,袁大師說,作為現代的手藝人,我們依然需要

懷著敬畏之心,去重視手藝本身

讀懂玉雕的“藝術語言”

形式美

形式美已成為美學中的一個獨立範疇。並自覺地、理性地上升到藝術的本質高度。它憑藉視覺上對:旋律美、節奏美、色彩美、光感美、線條美、構成美等的研究及感受,並將形式美的規律運用到設計實踐中。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在設計玉雕作品的時候要有“經營”的思維,要經營構圖以及形式美感,比如橫向構圖一般用來描繪恢弘大氣的場景。就如同袁大師上面的這件作品,通過線條的流動,表現出整體的韻律感、流動感、形式感。

意境美

意境是客觀的生活、景物與主觀的思想,感情相融的產物,它是藝術的靈魂。玉器設計中呈現出引人入勝、攝人心魄的詩情畫意、情景交融,借物抒情的意境美。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袁大師非常喜歡在作品中化用古詩詞,比如上圖的這件作品就是化用了“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首詩。利用這種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句,有助於欣賞者代入作品意境,增強作品表現力。

玉器設計當創新

無論時代怎樣變遷,歷史如何發展,玉那至尊、至愛、至善、至美的地位永遠存在於我們每個中國人心中。古之“感人心者,莫先乎於玉”。 所以中國玉文化不僅屬於歷史,它更應該屬於今天,屬於我們新時代。

與時俱進,必然需要創新。玉雕這一傳統技藝要在現代的滾滾浪潮中站穩腳跟,也離不開創新。袁大師說,中國玉器和中國玉文化是民族文化之魂魄,不同歷史時代承載著不同的精神符號和文化信息,這是中華玉文化歷經數千年而不衰的核心原因所在。而現在大量充斥於市場的玉器商品,文化功能萎縮,普通消費者對玉器的認識大多停留在膚淺層面,一棵白菜就是“百財”,猴子子背猴子就是“輩輩侯”,瓶子裡插三杆戟就是“平升三級”,諸如此類。市場上將博大精深、神聖、典雅、崇高的中國玉文化變為祈福功能,保平安功能及仿古工藝品的庸俗化玉器商品。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玉不琢,不成器。”袁嘉騏大師告訴你好玉應該怎樣“琢”

圖為袁大師創作的紅色題材作品

大師寄語

琢玉最大的特點是“因材施藝”,是通過提升玉的美質,創造出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是“天人合一”的藝術創造。而這一切都源自於琢玉人發自心靈的情愫,及琢玉人自身的品格、學養、天賦。近年來我更偏愛創作反映當代文化,生活的題材,反映當代人文精神與核心價值觀。而人文精神的終極關懷是對人,對人性,對生活中的真、善、美來由衷的禮讚。而探索傳統玉器文化與現代人文精神的契合點,探索當代玉器藝術全新的審美語境和全新的精神空間,創造玉文化新時代風采是我們琢玉人的終極宿命與天職。玉是修煉的踐行,琢玉是心靈化的藝術。

年輕的設計師們未來的路還很長。想要成為一個玉雕藝術家,首先是要沉澱,沉澱自己的文化內涵,沉澱自己的造型能力。其次是心要靜,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做玉更要沉得下心。我希望年輕的設計師們進入這一行,能夠沉下來,創造自己的人生,創造自己的財富。

大師在最後說道:“大琢由心至,意韻仍天成。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琢到用心動情時,美麗的玉石會說話……”寶石君覺得,這句話可以給許多年輕的設計師一些啟發。就像琢玉時要剝去皮色一樣,我們也要剝掉自己的浮躁,用心感受,用心創作。也許當你真的琢到“用心動情”時,你就會獲得那份“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小驚喜。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摘於:GI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