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恢复留级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吴霞体检及AI教育


任何一件事,都有利和弊。教育恢复留级制,我认为利大于弊。

国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孩子上学不交学费、教材费,教辅资料征订也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采取自愿原则,这对每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项福利。但孩子无论成绩怎样,在校表现如何,都可以顺利升级,没有任何顾虑,则给学校管理和教师授课带来很大麻烦。

不计成绩高低,自然升级,造就了一批孩子的惰性

一件事得来太容易,就不会再付诸努力了。九年义务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无论学生学习与否,掌握的知识多还是寡,都不影响学生进入高一年级学习。这样造就了相当一部分孩子的惰性,使他们的所学与所在年级不相称,后续学习跟进困难。

老师从事初中语文教学,我发现,七年级刚入学,检查作业,就有一批孩子写不完作业——写一点糊弄事儿,或者干脆不写。学生不完成作业,既要采取措施,让没完成作业的孩子补作业,又不能影响教学进度,这就是一组矛盾。停课写作业,就听不了新课;继续听课,那补作业的话就成了一句空谈。学生不完成作业,采取措施不得力,学生感觉到老师的两难,那下一次不完成作业就更没有顾忌了。

大多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监管不得力,发现孩子懈怠的苗头,思想上又重视得不够,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懒散的毛病,学习一落千丈。不良习惯养成后,孩子自己是很难纠正过来的。或者受到一些触动后,逼着自己紧张了那么一两天,之后觉得太苦,又依然如故了。老师是学习的监督、管理者,但现在的孩子,动不得,说不得,不痛不痒地讲一番道理,孩子未必听得进去。

因为升级没压力,家长对孩子教育就不重视,加上孩子年龄小,自制力不够,老师手中又没有惩戒权,可想而知,孩子的学习会疏懒到什么地步。所以,自然升级,是滋生惰性、造就差生的根源。

不论学生表现如何,都可以继续学习,养成了一些坏习惯。

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受国家法律保护。在法律保护下的学生,就嗅出了自己的优越。迟到,批评几句就上课去了;课间打闹,左不过写张检查;再严重了,回家反省几天。反正总可以轻松地再回到学校,返回课堂。老师批评,明理的,低头听着,回头认个错;性子野的,顶撞你了,骂你了,大不了回家反省,回来做个检查,就又回复到从前了。没有留级制度,没有开除,学生在法律的保护下没有多少顾忌。这给学校管理和老师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发展埋下诸多隐患。

留级制度可以给基础薄弱,心理发育滞后的孩子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有利于他们的长期发展

留级制度可以给那些生理年龄符合,但基础薄弱、心理发育滞后的孩子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有利于他们的长期发展。有些孩子,年龄和周围的学生一致,但由于种种原因,学习落下了,心理上也不够成熟,这样的孩子退一级夯实一下基础,培养培养情智,对继续的学习更有帮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做不同的安排,符合科学的培养理念。

总之,恢复教育留级制,既有惩戒作用,又兼顾了不同的发展群体,应该是利大于弊。


楼台明月


现在的教育是六岁的儿童上一年级。有的刚刚满六岁就上了一年级,上一年级以后发现接受能力差,考试慌张不稳定。想留级学校不允许硬着头皮上了二年级,同样的接受能力不够,又因为一年级考试没考好,小孩有了自卑心理,甚至讨厌学习,不想去学校。我小叔有一个孩,因为一,二年级基础不好,现在初中了,三年收的数学题还不会做。我娘家的侄子,以前是可以留级的。读完二年级因为基础不好,复读了二年级。后来上初中成绩都是遥遥领先的。支持恢复留级制度利大于弊。


用户102902830843


留级制恢复利大于弊,孩子小智能结构发育不是同步的,心智发育都有差别,特别理解能力不一样的,现教材改的乱码七糟,美其名曰开发孩子智力,其实在那折磨孩子呢,出些脑筋急转弯题,我一同事孩子爸是国家前五重点大学高材生,小四级数学急转弯题愣是解不出来,开家长会大家提出来,班主任老师说现在数学课本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讲,还在好我们都有答案,我们也是对付着讲,以后家长遇到孩子不会做的题你们就让孩子上学问老师吧,我给他们讲,听说现在小学课本改了,那还好些。


广东一漂流


留级与不留级的差别:留级,指各种原因导致学习差,继续升级有可能持续落后 。不留级指无论学习好坏,全部升级,好者保持,差者继续。后者很难赶上。甚至影响一生!留级,学校家庭,共同寻找原因,改正,纠正,再加学生努力,可以彻底改观!或能后来居上!我举一例:在七十年代初期,我家生活极度贫困,爸妈,兄弟姐妹七口人,春季青黄不接,靠吃返销粮和野菜度日。爸爸是生产队指导员,披星戴月干!妈妈白天生产队劳动 ,晚上纺线,织布,每天干到深夜!因贫穷,操劳过度 ,妈妈病了 ,无暇顾及孩子们。弟妹们贪玩,学习下降。三弟小学三年级,老师决定留级。我家接受了,但心里很难受!后来,妈妈病好了,弟妹们也知道用功学习,以后,相继考取县一中,二中,分别考取河北医科大学,清华大学,解放军重点大学,及研究生!成长为专家学者,及部队高级干部!所以,有时,给孩子们一个改变时间,对国家,对家庭,对孩子都是有利的!!


李守成李医生


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了。以前学生不听话被老师揍了,学生回到家里还要揍家长揍一顿,现在刚好相反。以前是学生要学,现在是教师求他们学。以前是要求学生要听老师的话。现在老师必须听学生的话。举两个例子:一学生上课玩手机,老师下去收缴了手机,学生一句话:你马上给回我,否则我从这楼上跳下去?结果大家都会知道的。一学生在课堂上睡觉,老师以为他生病好心地告诉他:不舒服就回去看。结果学生一句活:我一回去,我要你去求我来学校。老师无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


踏雪无痕179379551


说实话,我很怀念学生时代的留级制度。虽然我没有留过级,但我的两个弟弟都受益于留级制度。不然,他们现在恐怕都是社会盲流了。

男孩本来就发育晚,刚开始上学都不开窍,成绩当然不太理想。如果一个年级知识掌握不好,又往上升,那孩子永远是班里垫底的。学习跟不上去,父母着急,孩子也有压力,对学习也逐渐失去信心。他一生的命运恐怕就从小学开始就决定了。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相隔一年,他们的理解能力就会挺高很多。如果能有机会让他留级,孩子可能从此以后就进入奔跑的状态。不但可以甩掉学渣的帽子,还可能反超别人。我的弟弟们就是这样,在小学时留级把基础垫定好了,所以后面才坚持到大学毕业。

我个人支持恢复留级制,多给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尽管孩子们都不喜欢留级,但长大了,他会感谢父母或老师为他选择的那一次留级,因为从那以后,他读书的命运才得以改变。


yang410738573


溜级对于个人而言增加了成功的几率,但同时也容易形成员老派,稍把握不好可能会一直溜下去!对于总体来说稍有不公平之理,以前实行溜级的年代,有许多有官系的甚至一个年级念好几年,我的一个同学光初三念八年,我五年兵都复员回来了,人家还在中学读书,人爹有钱!那个年代按指标。如果没有指标界限稍差点,如果有指标,那肯定对在级生有打击!……


李文彬531


我举个例子,一棵树上结了很多果实,有好的就有不好的,你让不好的不结了吗?还是让他们晚一季结,其实顺其自然更好,强扭的瓜不甜,谁也知道这个道理,在这里既然这是一个话题,多数评论都是老师支持留级,我一个家长,说说自己的观点,留级不科学,为啥这么说,就拿现在的学习来说,现在的小学生天天学习到晚上10点是件很正常的事,多数学习不好的孩子是由于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督促孩子的学习,现在哪个孩子傻,都冰雪聪明,本来困难的家庭家长为了生活陪孩子的时间就少,如果再留级,那么他们的生活质量是不会提高的,反而会更差,因为孩子的学龄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且不说自尊心受打击,就是家长也抬不起头,条件好的送各类辅导班,条件一般的就靠孩子自己自觉,孩子都很好,说不定在其他方面都有特长,回想当年,多数学习不好的孩子反而走向社会也都有很好的发展,一个留级,让孩子们走向社会的路又变得窄了,不一定在学习上好才是好孩子,其他方面有特长照样能弯道超车,别把孩子们一棒子打死,说留级就留级,留级对于我们那个年代是很丢人很困难的事情,家长因为孩子留级会哭会流汗,扪心自问,谁希望自己的孩子留级,如果没有希望的那就不留级,我相信没有希望自己孩子留级的家长,可能有些教育工作者说利大于弊,哪来的利大于弊,是对孩子好,还是对留级的家长好,说给孩子一个教训,后面会更努力,这不对吧,看什么孩子,当然了,给些教训是正常的事情,我认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更有效,哪个班里也有差等生,没差生怎么才能显出优等生,有好的就有不好的,协同发展更好,他学习不好,论体育论特长,孩子不一定不强,学习就剥夺了孩子一年的光阴,人生有多少个一年,请家长和老师们手下留情,给孩子们一个其他渠道弯道超车的机会,别死盯着成绩,我相信,学习差的孩子走向社会并不一定比你差。善待别人的孩子就是善待自己的孩子。


用户1988669857239


我是小学教师 ,教龄39年 ,100%赞成留级制度。但小学最多留两级 ,初中只能留一级。允许满16周岁孩子选择中职教育。


新天地151630335


首先应梳理一下利有哪些,弊在哪里,如何趋利避害,才是稳妥的。

留级,其利在于让智力发展稍迟缓的孩子,或者应年龄小一些不良习惯尚未有效改正造成跟班学习困难,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造成基础不牢因的学生,提供一个补救或再造的机会。

在我一生教学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允许留级的。相信跟我同辈的老师们都目赌过无数经过留级而能重新跟上学习进度,最后成功的案例。无疑,允许留级,其利颇大。

而其弊则是与其利相对的,严禁留级,就使得如上列举的种种问题学生,再也没有了补救的机会。他们越到了高年级,尤其进了初中,上课就越如听天书,然后变成问题少年的几率大大增加。这些都将由我们家庭和社会来承当。我就亲眼目睹一个成绩差的儿童初中弃学流入社会成为问题少年的。我常想这么多年的不准留级,让多少可再造的儿童失掉机会啊。

由此看来,不准留级的弊真的太大了。就如前面有回答说可能毁掉一个人一个家庭。

当然了,允许留级也是有弊端的,比如增加国家财政投入,加剧应试教育的竞争等。而这是可以解决的。

如为免国家增加投入,可由家长自行负责多读一年的费用。

至于加剧应试竞争,那应是在中考阶段。

其实禁止留级最受影响是在小学阶段,展现恶里是在初中阶段。我儿子在乡镇中学,讲述的学生水平情况不想复述了。想想单用纪律去约来一群学不进去的学生有多么困难。

因此至少应尽快在小学阶段恢复留级,初中阶段严控留级。因为小学生年小受各种外在因素影响大,学生之间差距更大,而且学的又是最基础的东西。

而初中生比小学生懂事多了,自控力也强多了,只要经小学的留级,到进入初中不至于太差,还是能通过加倍努力赶上的。

因此窃以为,当前尽快恢复小学阶段留级是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