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冬棗成了致富“金種子”

在河口區義和鎮梁家村,婦女主任楊同花帶領三十餘名婦女組成合作社,不僅種出了無公害認證的生態冬棗,而且通過電商平臺賣到了全國各地,價格比大田冬棗貴一大截。冬棗如今成為了村民發家致富的“金種子”。

“乾點啥才能讓大家夥兒多掙點錢呢?”這是楊同花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然而現實是,村裡的大部分老爺們都出門打工了,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娘子軍”不僅幹不了重體力活兒,連致富的門路也很難找。作為婦女主任,楊同花為此沒少動腦筋。梁家村的水果種植遠近聞名,這個只有360戶人的村莊,卻有著3100畝的果園,僅蘋果種植面積就達到了2200畝。“一筐蘋果百十斤,一般的婦女根本搬不動。”眼瞅著種蘋果這條路不可行,楊同花又把目光對準了“老朋友”冬棗,一筐棗只有三四十斤,婦女完全搬得了。

說起冬棗,楊同花還有一段“心酸”往事。楊同花種了二十多年的大田冬棗,這些年,冬棗不僅價格始終上不去,“名聲”也越來越差。“一些種植戶盲目地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短時間內確實能夠防治蟲害、提高產量,卻導致了‘藥殘超標’等嚴重後果。”楊同花說:“前些年,很多人砍了棗樹改種別的。”

望著自家棗園,楊同花不忍心砍掉,卻又一籌莫展。就在此時,她聽說沾化的大棚冬棗取得了不錯的效益,便趕緊帶領村民去考察。考察期間,沾化滿地“生金”的冬棗大棚讓楊同花大開眼界,回來之後,便立即成立了合作社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很快大棚冬棗就顯現出了“錢”途:以今年為例,大棚冬棗把上市時間提前了20天,價格每斤多賣兩塊錢。

更重要的是,大棚冬棗把藥殘超標的問題徹底解決了。冬棗大棚最高溫度超過40℃,害蟲無法生存。同時,使用地膜除草,大大減少了農藥使用,就連施肥也是用豆餅等有機肥。為了進一步提升品質,合作社請來專業機構把關,從土壤、施肥、用藥到收穫全方位監測,真正種出了“無公害認證”的有機棗。

為了幫助村民們大力發展大棚冬棗,義和鎮給予真金白銀的支持——竹竿棚一畝地補貼1500元,鋼結構棚一畝地補貼5000元。另外,義和鎮聯合山東途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共建“互聯網+鄉村振興”綜合服務項目,發展本區域電子商務,對產品進行了統一品牌設計、統一包裝製作、統一融媒體宣傳。打造了義和鄉村振興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對每款產品設立質量追溯平臺,提升了產品品牌影響力。提起網上賣棗,楊同花直豎大拇指:“價格更高了,我們合作社一半的棗是從網上賣出去的。”

認識到大棚冬棗效益好,村民們踴躍加入楊同花的合作社,從最初的五六個人發展到現在二十多戶,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合作社60畝冬棗大棚,一年算下來純收入約60萬元。談到下一步的打算,楊同花信心滿滿地說:“全村大棚冬棗已有二百多畝,我們將繼續擴大規模,爭取打入更大的市場。”

(記者 王文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