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的心腹李衛,擔任的陝西布政使,到底擁有多大權力?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說起清朝的封疆大吏,大家首先就會想到總督和巡撫,因為它們是地方上的最高軍政長官。但其實,除了總督和巡撫外,還有兩個官職稱得上是封疆大吏,它們就是布政使和按察使。

布政使最早是由朱元璋設立,全名叫做承宣布政使司,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現在的省長。但等到清朝時,布政使被設定為督、撫的屬官,專管一省的財賦和人事,與專管刑獄的按察使並稱兩司,布政使和按察使又俗稱“藩臺”和 “臬臺”。

從康熙六年開始,清廷在每省幾乎都設有布政使一名,官階為從二品。但江南省(後分為安徽、江蘇兩省)、陝西省(後分為陝西、甘肅兩省)和湖廣省(後分為湖南、湖北兩省)則設有兩布政使,分為正副,正布政使官階為從二品,副政使官階為正三品。



通常情況下,布政使具體職責有:承接上級指派的政務、法令宣達到各府、縣,督促其貫徹實施;管理府、縣各級官員,按期發放俸祿,考核政績;徵收全省各地賦稅,負責財政收支。統計全省各府戶籍、稅役、民數、田數等民事內容。

按照我們現在的官職來看,這個布政使就相當於是省財政廳廳長兼省委組織部部長,常務副省級官員,掌管一省的財政和人事,地地道道的實權派實權派人物之一。

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中,李衛原本是江淮地區的一個市井混混,後來還是皇子的雍正前往江南籌款時,李衛有幸結識雍正,並被雍正收留在身邊做了小廝。

幾年以後,李衛與王府的婢女小翠發生感情,這是王府絕對不允許的,因此雍正把李衛趕出家門,派往四川擔任知縣。

當然,雍正此舉也有監視年羹堯的意思,因為當時年羹堯與老八胤祀的關係有些曖昧,所以雍正就特意把李衛派到了年羹堯的身邊,監視年羹堯的一舉一動。

當時,年羹堯正在四川擔任陸路提督,官階為從一品;李衛還只是四川省的一個小知縣,官階正七品。等到雍正登基後,年羹堯被調任為川陝總督,而李衛則被提撥為陝西布政使。



當時電視劇中並沒有交代李衛這個布政使是是正職還是副職。但從情理上說,應該是正職,這樣一來,李衛在陝西境內,頭上就只有陝西巡撫這一個頂頭上司,再往上就直接向坐鎮在四川的川陝總督年羹堯負責。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單論陝西省內所擁有的地位和權勢,李衛可以排在第二位。

與此同時,當時雍正之所以將李衛排到陝西擔任布政使,目的就是協助年羹堯控制住陝西境內的人事和財權,再加上李衛是雍正的親信,連年羹堯都要忌憚三分,所以當時的陝西巡撫,又哪裡敢管李衛呢?

甚至而言,因為李衛是直接向雍正彙報工作,所以在很多事情時,年羹堯都不能強有力的約束李衛。所以,李衛這個陝西布政使所擁有的權力,要比其他省的布政使大太多,從某種意義上說,李衛雖然是陝西省名義上上的二把手,但其實是陝西省的一把手。


我是趙帥鍋




首先,我們看一下李衛崛起的過程。在電視劇中,李衛原本是江淮地區的一個市井混混,雍親王胤禛前往江南籌款的時候,認識了正在流浪的李衛。由於李衛非常機靈,雍親王收留了李衛,帶在身邊做小廝。幾年以後,已經成年的李衛與王府的婢女小翠發生了感情,這是王府絕對不允許的。由於李衛破壞了王府的規矩,雍親王把李衛趕出了家門,派往四川擔任知縣。當然,雍親王此舉也有監視年羹堯的意思,此時的年羹堯與老八胤祀的關係非常曖昧。為了監視年羹堯,雍親王把李衛派到了年羹堯的身邊,並且監視年羹堯的一舉一動。



年羹堯在四川擔任提督的時候,李衛僅僅是四川省的一個知縣。 幾年之後,年羹堯被提升為陝甘總督。此時的李衛呢,已經從正七品的知縣成為從二品的陝西布政使,晉升速度如同坐直升機。雖然雍親王胤禛會暗中幫忙,但如果李衛自己的水平不夠,那雍親王再提拔也沒有。由此可見,李衛確實很有能力。我們仔細聊一下李衛擔任的陝西布政使,在每個省都有巡撫、提督、布政使、按察使和學政等高級官員。巡撫是全省的一把手,負責軍政民財各方面的工作。按察使主要負責司法和治安,屬於副省級。學政負責全省的教育工作,也算副省級。提督是一個省的最高軍事長官,負責管理全省的綠營軍。提督的品級比巡撫還高,但實權不如巡撫。



至於布政使,則是一個省的二把手,負責經濟建設、耕地、賦稅等工作,屬於常務副省級。在明朝統治的前期,當時沒有巡撫,一個省只有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布政使是全省的一把手,但進入明朝統治後期,巡撫和總督開始出現。不過,此時的總督和巡撫都是臨時性的。清朝入關以後,改變了明朝的制度,巡撫和總督開始成為正式的封疆大吏。在這樣的情況下,布政使淪為了全省的二把手,被俗稱為藩臺大人。布政使屬於從二品,已經屬於高官。李衛擔任陝西布政使以後,自然負責各方面的工作。 雍親王成為雍正皇帝以後,急於追繳國庫欠款,並且把公文下發給了全國各地的總督和巡撫。



李衛作為布政使,但是也得到了一份。此時,精明的鄔思道離開分析出了其中的原因。鄔思道認為:這是一個升官的信號,由於布政使的上邊就是巡撫,李衛肯定會被調往一個省份擔任巡撫。果不其然,幾個月以後,陝西布政使李衛被提升為江蘇巡撫。從表面上看,從布政使提升巡撫,僅僅提升了一級。但是在清朝統治時期,江蘇省的經濟總量是陝西省的好幾倍,江蘇省屬於全國最富庶的省份之一。從西北省份的二把手到東南省份的一把手,這並不是晉升了一級,而是跳級晉升。



在電視劇中,曾經出現了李衛審理案件的劇情。當時李衛已經擔任了江蘇巡撫,在大堂上,李衛當然坐在中間。但旁邊還有兩把椅子,分別坐著江蘇布政使和按察使。其他官員屬於巡撫的手下,只能站著。由此可見,布政使和按察使還是有身份和地位的。李衛在擔任陝西布政使的時候,由於自己有雍親王和陝甘總督年羹堯撐腰。估計陝西巡撫的日子不好過,面對強勢的布政使,巡撫的地位很尷尬。當然,這樣的情況不是很多。在正常情況下,布政使看到巡撫需要拱手行禮,而巡撫需要還禮,布政使屬於巡撫的半個下屬,更像巡撫的副手。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日堯居


乾隆曾經評價過雍正時期的三位人臣:鄂爾泰、田文鏡、李衛是我老爹最喜歡的三位大臣,但是從能力上來說,田文鏡不及李衛,李衛又不及鄂爾泰。

山爭叔叔當年飾演的《李衛當官》把李衛的形象飾演的惟妙惟肖,也讓我對那段歷史產生了興趣,《雍正王朝》更是全景展現在了我們面前!

《雍正王朝》中李衛的陝西的布政使權力究竟有多大呢?

  1. 大清朝的三品大員,封疆大吏!李衛從一名乞丐,被雍正發現帶到了身邊,又從雍正身邊的一名僕從當了官,從康熙年間一步一步成為雍正時期位極人臣的紅人,不得不說“時也命也”!當時,李衛被封為陝西布政使,是清朝正三品的官,三品就相當於一個省的常務副省長的職務,所以說,相當於主管著一方的建設和發展,足見這個職務的重要性!
  2. 一省之內,說一不二,主管經濟建設!清朝一省之內除總督外,下面還設“三司”,分別是布政使、按察使、指揮使,而布政使則是主管民政的任務。而當時四川和陝西是放在一起稱為川陝總督的,總督是年羹堯,所以李衛的陝西布政使就相當於陝西的一把手了,實實在在的“一省之內說一不二”!

  3. 和年羹堯配合打好四阿哥的基礎實力!年羹堯和李衛都是老四也就是以後的雍正的班底,都是為了四阿哥爭奪天下而積蓄實力的,所以李衛在陝西布政使的位子上施展治理能力是一點阻礙都沒有,也是逐步讓年羹堯徹底控制整個西北的一步,也就是說雍正通過李衛和年羹堯把整個西北控制在了自己的實力之內,也為自己奪取最後的天下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所以說,從布政使的官職上來看是三品大員,從具體的職權就是民政,而從當時的背景來看,李衛的陝西布政使就是一方“封疆大吏”!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承宣佈政使,官名。從二品,掌管一省的財政、民政。明初,沿元制,於各地置行中書省。明洪武九年(1376年)撤銷行中書省,以後陸續分為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全國府、州、縣分屬之,每司設左、右“布政使”各1人,與按察使同為一省的行政長官。宣德以後因軍事需要,專設總督、巡撫等官,都較布政使為高。

清代始正式定為督、撫的屬官,專管一省的財賦和人事,與專管刑名的按察使並稱兩司。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後,每省設布政使一員,不分左右,均為從二品。

但江南省(後分為安徽、江蘇兩省)、陝西省(後分為陝西、甘肅兩省)和湖廣省(後分為湖南、湖北兩省)設有兩布政使。二司的長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稱藩臺、臬臺。一般省裡設有三司,承宣佈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第三個負責指揮軍事,很少參與地方政治,故很少提及。


承宣政令:布政使承接上級指派的政務、法令宣達到各府、廳、州、縣。督促其貫徹實施。

管理屬官:布政使管理府、州等各級官員,按期發放俸祿,考核政績,接得上報督撫。

掌控財賦:布政使負責徵收全省各地賦稅,負責財政收支。統計全省各府戶籍、稅役、民數、田數等民事內容。

三年賓興,提調考試

陝西布政使相當於我們現在管理人事和行政的省級大員,不僅是個大官,而且是個掌握著實權的大官。康熙年間,陝西的巡撫下僅設兩司,即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稱藩臺、臬臺,後來李衛管轄的浙江也採用了同樣的模式。因為李衛當時在陝西擔任陝西布政使,陝西又只有巡撫一個頂頭上司。這就相當於李衛背後的年羹堯直接把手伸進了陝西,可見陝西巡撫的生存多麼的艱難。而李衛正代表了年羹堯對西北版圖的把控。

李庭在《寓庵集》中這樣評價陝西的地理位置:“以形勢雄天下,其來尚矣!左達晉、衛,右控隴、蜀,冠蓋鱗萃,商賈輻輳,實西秦之都會也。”意思就是陝西的形勢、地理位置優越,不僅四面接通著各個重要關口,而且這個地方經濟發達。從這句話就可看出李衛當時的權力有多大了。


烏拉雜談


陝西布政使是一個省的二把手,從二品地方官,主要負責一省的財務和民政。我們就來說說李衛的升職之路和布政使的出現和發展以及所掌握的權力。


李衛是《雍正王朝》裡的一個經典角色,他的職場經歷可以作為現在很多職場人學習的典範。他對雍正的絕對忠誠和超高的情商往來與王侯將相之間,他從小乞丐到朝廷封疆大吏最後官至兩江總督,就是連朝中最受雍正器重的張廷玉都要給他面子,將來皇位的繼承人四阿哥弘曆在李衛毆打了曾靜之後,革了又十幾個官員的職位,唯獨對李衛隻字未提,後來還是雍正罰了他一年的俸祿。剛剛當上江蘇巡撫的李衛更是派兵直接衝入了考場抓舞弊案的考生,這可是雍正的哥哥三皇子胤祉都不願意官的事。


李衛本來叫“狗兒”,連一個正經名字都沒有就是混跡於街頭的小混混,靠著吹捧看官得點賞銀,但是小混混有小混混的俠義。他為了救下同行的小夥伴翠兒不惜與當地地方官撐腰的地頭蛇為敵。李衛辦事機靈又講義氣被雍正看中,把他和小夥伴“坎兒”“翠兒”都留在了自己身邊,取名為“李衛”,坎兒取名為“高福”。要說四阿哥府裡起名也真不錯,“狗兒”是忠誠的護衛就取名“李衛”,“坎兒”名字多艱難,就取名“高福”這樣的美好祝願。李衛在胤禛的府裡得到了施展的機會,並且從康熙五十年外調到雍正登基李衛從一個奴才級別,人們看不上眼的小人物升到了從二品布政使。


布政使開始於明朝,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裁撤三省,將六部歸於皇帝一人之手,地方行中書省自然被廢除,在地方設立了省一級的行政長官就是布政使,一般布政使設立左右兩名。後來隨著皇權的加強,中央又會派遣總督和巡撫到地方臨時辦差,總督,巡撫的職位雖然是臨時性的但是品地要高於布政使。後來清朝以後地方一級行政長官確定為“督撫”,總督和巡撫成為地方最大的行政長官,封疆大吏,布政使成為一省的二把手主管財,民政。朝廷的明令只會先發給地方長官總督和巡撫,然後由總督和巡撫再下發給布政使執行。所以《雍正王朝》初年清理國庫虧空的時候,下發給各個總督和巡撫的公文,雍正給李衛也特別關照的發了一份,鄔思道就預言皇上要升李衛的官。果然到京城以後,李衛從布政使升到了江蘇巡撫。


李衛從小乞丐到布政使再到封疆大吏的經歷給我們在職場有著一定的啟示

1;現在的年輕人們容易衝動,呆上一段時間覺得不滿意,覺得大材小用就要離職,但是離職後又陷入了迷茫,換來換去覺得還是原公司好。這時候我們就要學習李衛的忠誠,有很多人開始並不出色也並不起眼,但是他忠誠的和公司一起成長最後還是能有著不錯的發展。

2;辦事靈活,方法多變,學會推銷。李衛在推行攤丁入畝時加強團隊建設,運用多種營銷方式:比如對手下殺雞儆猴軟硬兼施,對百姓則換位思考(通俗話語寫通知),張貼告示,輿論導向(乞丐說書)。

3;情商高,會辦事兒。李衛在執行的時候面對官員的反對沒有打草驚蛇,步步為營處理了阻礙。對雍正的政策不遺餘力,尤其在雍正給他推薦尹繼善的時候,他說主子推薦的人才都是好的人才。年羹堯在西北囂張跋扈,他就建議雍正免了他的職位。



紅雨說歷史


在《雍正王朝》中,“狗兒”李衛真可謂是走了狗屎運。他是個小叫花子,偶然間遇到前來揚州籌款賑災的皇四子胤禛,遂入府伺候,跟隨左右。後來又被胤禛放了外任,從知縣做到糧道,從布政使做到巡撫、總督,成為雍正年間顯赫一時的封疆大吏。



而對於劇中李衛曾擔任過的陝西布政使,這個官職究竟有多大權力呢?



布政使這個官職從明朝就有了,明朝時的布政使絕對是地方上的高官。洪武年間朱元璋廢除了行中書省,將地方行省權力一分為三,由布政使負責民政,按察使負責司法,都指揮使負責軍事。宣德年間後,又在地方設總督、巡撫等官職,雖較布政使為高,但專管軍事。清朝時,總督、巡撫的設置始成定製,而布政使則降為巡撫的屬官,專管一省民政和財政,為從二品,俗稱藩臺。



也就是說,布政使是巡撫的下屬,但從品級上看,巡撫如果不加兵部侍郎銜,與布政使品級相同,都是從二品,而如果巡撫加了兵部侍郎銜,就是正二品,比布政使也僅僅高半個品級而已。可見,布政使跟巡撫之間最多也就差半個品級上下,而且也有單獨給皇帝上奏摺的資格,二人伯仲之間,也屬於極為高端的封疆大吏了。


達摩說


既然題主說到了李衛,那我們就先來捋一捋李衛的傳奇人生經歷吧!

清代名臣———李衛

由徐崢主演的電視劇《李衛當官》,劇的中李衛,留給人們的印象滿是機智幽默、談笑風生、鬥智鬥勇,但又不失有情有義、善良正直的這樣一位大臣。但真實的歷史中,李衛又是怎樣的了?
(李衛劇照)

首先李衛當官,並不是靠傳統的科舉考試,進而入仕做官,他是通過捐資(清朝時期,捐納成了與科舉相互補充的一個重要制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花錢買文憑”)

獲得了一個員外郎的身份,隨後才步入仕途。雖然他享年只有僅僅51歲,但卻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清朝歷史上最繁盛的三代王朝。

康熙二十六年,李衛出生於一個江蘇豐縣一戶家境比較富裕的人家,但他可沒能好好的利用手中的這筆“資源”,從小就不愛看書,學習成績也不咋地,還經常逃課,在他眼裡,覺得讀書簡直就是在折磨自己,讀了幾年之後,實在讀不下去,便退學了。

但他雖然讀書不行,家底卻很殷實,(1717年)李衛拿著家裡的銀子買了個五品員外郎來當,後來憑著自己做事圓滑、頭腦靈活,深受上層領導喜愛,很快便入朝任兵部員外郎一職,不久之後又任戶部郎中。

但李衛的官涯生活中,平步青雲、扶搖直上的是在——雍正王朝期間!

1722年,愛新覺羅·胤禛繼位,年號雍正。雍正即位後的第一年:

1723年,李衛便被提拔為直隸驛傳道,不久後又被任命為雲南鹽驛道

1724年,李衛被任命為陝西布政使

1725年,李衛被提拔為浙江巡撫

1726年,李衛兼任兩浙鹽政史

1727年,李衛又繼續被提拔,擔任浙江總督

1728年,雍正令李衛前去江南松江赴工勘察海塘土改易石工程,並作為江南總督範時繹的幕僚

1729年,李衛被封為兵部尚書,不久加太子少傅

1732年,李衛又被任命為署理刑部尚書。不久後李衛出任直隸總督

1736年,兼管直隸總河,裁營田觀察使

1738年,李衛李衛因病去世,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諡敏達!

短短的十幾年時間,李衛從一個縣區五品小小的員外郎,做到了朝廷的一品官員、封疆大吏,升遷速度可謂是“一年一換”、“連跳三級”,扶雲之上。
(李衛當官)
劇照

如果非要找個人,和他的升官發跡來比較的話,我覺得乾隆朝的寵臣——和珅,和他有的一拼,而且兩人都不是通過正規的科舉考試步入仕途,李是通過捐資; 和珅是通過“拍馬屁”上位,但李衛是一個堂堂正正、不畏權貴、有情有義的重臣,而反觀和珅卻是一個貪汙腐敗、權傾朝野、任人唯親的“狡猾”臣子!

李衛任這些所有的官職中,可以說任陝西布政使期間,是他官涯中重要的轉折點!

1724年,李衛任陝西布政使並負責鹽務相關事業

布政使是個什麼官職了?

明初,太祖朱元璋廢宰相制度以後,沿襲了元朝的行中書省,但不久之後,也就是明洪武九年(1376年),撤銷了行中書省這個官職,以後在全國推行承宣布政使司,官位為二品大員,主管一省的財政、民政。
(明太祖——朱元璋)


但到了清朝之後,清代始正式定為督、撫的屬官,專管一省的財賦和人事,與專管刑名的按察使並稱兩司。所以布政使在清代相當於一個一省的“二把手”,因為一省的最高長官為巡撫大人。

但李衛在陝西任布政使期間,對於陝西巡撫來說,感覺有一點“喧賓奪主”的味道在裡邊。

雍正的三大心腹大臣———隆科多、年羹堯、李衛,其中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算得上是皇親國戚,早在雍正即位之前,兩人就你來我往、密切合作; 雍正二年(1723年)年羹堯任撫遠大將軍、總覽西部一切大事,陝西巡撫、都督都得聽從他的管理。而李衛與年羹堯的關係又甚為親密,得到了背後年羹堯的支持,再加上李衛同時兼管鹽業,掌管一省的財政、經濟,這樣一來,李衛在部分上控制了陝西巡撫,相當於操控了陝西的實權。
(年羹堯劇照)


李庭在《寓庵集》中,這樣評價陝西的地理位置:“以形勢雄天下,其來尚矣!左達晉、衛,右控隴、蜀,冠蓋鱗萃,商賈輻輳,實西秦之都會也。”

由此可見陝西的地理位置是有多重要,所以李衛在陝西任職期間,是雍正親旨前往,他的一言一行,都在雍正眼裡看得清清楚楚,而李衛也沒有辜負雍正的期盼,在陝西緝拿私鹽販賣,打擊豪強地主,把陝西的經濟可謂是搞得“井然有序、風生水起”。
(李衛當官劇照)

李衛在陝西布政使這職位上任期一年後,就被雍正提拔為浙江巡撫,穩穩的做起了浙江的一把手,後來更是平步青雲。所以說,李衛在陝西任布政使期間,可以說是他官涯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了!


文史金蟬


“布政使”一職源於明朝,意為“朝廷有德澤、禁令、承流宣播,以下於有司”,明時他為明朝“承宣佈政使”的最高長官,主管一省的民政事務,類似於我們現在的省長。


“承宣佈政使”源於元朝的“行省”。洪武九年,朱元璋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設府、直隸州,府以下有縣、屬州,各直隸州以下有縣,自此明朝形成了一個以省府州縣四級制與省州縣三級制並存的地方行政區劃。

不久,朱元璋為防止地方權勢過於集中,於是在省一級上分設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掌各省民政、軍事、司法等權力,其中都指揮使司掌軍事,最高長官為都指揮使、承宣布政使司掌民政,最高長官為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最高長官為按察使司。自此,明朝的地方一級行政區劃以分置都、布、按三司為定製。



明朝宣德三年,明朝將全國統一兩京、十三承宣布政使司,關西七衛,俄力思軍民元帥府,斡難河衛。其中13個承宣布政使司分別為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等承宣布政使司。

清立國後,清朝繼續延用“承宣布政使司”制度,但與明不同的是,先是“承宣布政使司”改稱為“行省”,且自康熙六年開始,清不再設左、右布政使,而只單獨設一個布政使。同時布政使不再是主管一省的最高民政長官,而是作為巡撫的屬官,他負責協助巡撫處理一省或數個府的民政、財政、田土、戶籍、錢糧、官員考核、溝通督撫與各府縣等事務。


如此,李衛所擔任的“陝西布政使”一職就是協助陝西巡撫治理陝西的從三品官員,為一省的封疆大吏,地位僅次於陝甘總督、陝西巡撫,為陝西排名第三的實權派地方官員,權力還算是比較大的了。

但是因題主也說了是想問《雍正王朝》中李衛擔任的“陝西布政使”權力有多大?這裡只能說比現實中的要大,以電視劇中李衛受雍正的寵信程度,他到陝西擔任布政使並不是為了協助陝西巡撫幹活的,主要的任務是盯著陝甘總督、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盯著他是否有沒有造反的意圖,所以當時的李衛擁有直達上聽的權力,任何事情可以直接予雍正說,並在緊急時刻可直接接管陝西的軍政事務,這等權力已經和與陝甘總督的權力差不多了。



如此,若是要問《雍正王朝》中李衛在擔任陝西布政使的權力有多大,只能說很大,雍正賦予李衛的權力,不亞於賦予年羹堯的權力。


澳古說歷史


看《雍正王朝》,複習歷史知識點(3)。在《雍》劇裡,李衛自從被年羹堯帶出雍王府候,一路仕途特別順利。先是從最基層的“七品芝麻官”知縣起步;然後做了四品糧道;接著是正三品的布政使;再然後是從二品大員江蘇巡撫,最後正二品兩江總督。


按說這是算是從基層“熬”上來的,但是絕對沒那麼簡單,因為真正在清朝從七品芝麻官“熬”成正二品大員,可能性非常小。所以這背後雍親王和年羹堯的背書很重要。

李衛擔任的陝西布政使是個多大的官呢?


放在基層,就算是分管人事和財政的常務副省級,不但是個大官,還是個地地道道的實權派。因為清朝督撫並行,總督通常管幾個省,所以在具體某省,巡撫的實權較大,巡撫下面設“三司”,即承宣佈政使(管民政)、提刑按察使(管刑獄)、都指揮使(管軍隊)。

但是在康熙年間的陝西,只有“兩司”,即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稱藩臺、臬臺。但是布政使和別的地方不同,有正副布政使。相同的情況還有後來李衛去當巡撫的江蘇。


劇情中並沒有講李衛當陝西布政使的時候,是正職還是副職。但應該是正職。因為二月河未必知道當時陝西的布政使還分正副。所以李衛當時在陝西,頭上只有巡撫一個頂頭上司。再往上就直接向年羹堯負責了(康熙晚年,陝西歸四川總督管,所以四川總督又叫川陝總督)。所以陝西巡撫那日子可見過得得有多麼不舒坦。

這也是《雍》劇為什麼要把李衛放在陝西布政使這個位置上的原因了。因為這就相當於年羹堯把手從四川直接升進了陝西。表面上只是多了個李衛,實際上是年羹堯逐步控制西北的這麼一個進程。

李衛在陝西當布政使本質上就是在替年羹堯(胤禛)控制住陝西的人事和財權。

所以這權限真不是其他省的布政使坐得那麼尷尬的。其他省的布政使如果關係到頭了,那就是一個省的二把手,跟一把手巡撫的關係,那叫一個尷尬,一個難處。而李衛則不一樣,什麼事直接彙報到年羹堯處,一把手巡撫想管都不敢。

但相對年羹堯,李衛更是雍正的人,做事更對雍正負責,做任何事情必然還要向雍正彙報。


所以後來將李衛調到江蘇當巡撫,實際上也是雍正上位後,徹底將西北放權給年羹堯的具體表現。因為指著年羹堯去打仗呢。

而另一方面,雍正剛繼位,需要大刀闊斧改革。所以把李衛調到江蘇,還是希望李衛開始真正獨當一面,推行新政。


炒米視角


布政使屬於從二品,實際的權利是很大的。<strong>

單以布政使這一職位來說,主要負責一省的財政和民政。清朝設有十八個省,每個省都設巡撫,也就是現在的省長,下屬布政使、按察使分別掌管財政民政;和刑事。

^上圖為清朝二品文官官服胸前圖樣

布政使的具體工作有

一、宣佈政令:承接上級指派的政務法令下傳到各個州府縣衙,並且督促實施;

二、管理下屬官員:負責下屬官員俸祿的發放以及考核他們的政績,整理之後上交領導;

三、掌管財政賦稅:負責徵收全省各地的賦稅,以及其他財政支出收入,統計全省戶籍,民數,田地的數量等。

歷任布政使犯下最大的罪

清朝第一貪案,甘肅捐監案,就是甘肅布政使負責的,一省的捐監都是由布政使全權負責,貪汙數量多達1.5億兩白銀,整個甘肅省的財政都由甘肅布政使說了算,可見布政使的權利之大。

再說身為陝西布政使的李衛。

看過《李衛當官》的朋友,對於李衛和雍正的關係有一定的瞭解,拋開正史不說,《李衛當官》還是相對的還原了當時的官場關係。

李衛擔任陝西布政使最主要的原因是雍正信任李衛,希望他去監視身為陝甘總督的年羹堯。那麼李衛上任之後,最直接的權利範圍就是整個陝西省的財政都歸他管,再有,因為李衛屬於天子門生,誰都需要給他面子,雖然按照職位,巡撫是一省之長,但因為情況特殊,巡撫有事也需要跟李衛商議一下。

所以,擔任陝西布政使的李衛,名義上的陝西省的二把手,但是實際權力應該和一把手也就是陝西巡撫齊平了。

關注小太陽,每天都有新鮮的歷史知識雙手奉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