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咸陽彬縣城關鎮徐家巷王大娘巧手樂度晚年

關中自古帝王都,十三朝古都所在的寶地,留存了豐厚的文化世人皆知,就連關中婦女們的手工也凸顯了曾經帝王都的霸氣與威武。零碎的棉布,被巧手的關中人做出活靈活現,憨態可掬,萌萌的卡通造型的童鞋,假如你沒有見到,你真的想象不出還有如此驚人的藝術珍品。

在彬州市的大街上,小編有幸遇到賣“貓兒鞋”(卡通童鞋)的一位老人家,一番仔細欣賞,與老人閒聊得知,這些栩栩如生的童鞋就是老人的老伴親手所作。

看著老人家在專心致志地擺著這些尤物,約摸著老人的家就在附近,隨口一問,老人非常爽快地講:“我家就在徐家巷六號就是,老伴正在家做呢,想看你就進家去看,就說我讓你過來的,我姓王。”遇到一位健談的老人,預感到這肯定是一戶非常溫馨的家庭,這麼多富有暖意的卡通童鞋的設計、製作者非得是一位能工巧匠的老人。

陝西咸陽彬縣城關鎮徐家巷王大娘巧手樂度晚年

——正在從防塵的塑料袋內取出工藝品的王老先生

帶著這種猜想,走進了徐家巷,進巷子不遠就看見六號,老人的家就在這裡。看到門是虛掩的,推門進去,果然不出所料,一位正在仔細勞作,鶴髮童顏、慈祥的大娘被小編打擾了。

陝西咸陽彬縣城關鎮徐家巷王大娘巧手樂度晚年

——慈祥的手工老人

得知來意,大娘準備收拾自己手頭正在做的鞋幫,不忍心過多攪擾老人的時間,讓老人家接著忙,說出也就是在她做活的時候,隨機聊一下,瞭解一下大娘卡通童鞋的情況。

陝西咸陽彬縣城關鎮徐家巷王大娘巧手樂度晚年

——這是一隻雙目炯炯有神的貓兒鞋

這隻貓兒鞋,老人用紅色的絨布打底,邊緣用藍色包裹著沿兒,凸顯了卡通貓兒的靈性所在;眼珠、眼仁、眼圈、眉毛,老人分別採用裝飾品,黑、白、紅、綠色巧妙的有機組合,愈發顯現了貓兒敏捷、靈動、傳神的特性;白布捲起來的貓鼻子,有別於秦腔戲中丑角的塗白俏皮的貓兒躍然眼前;黃色的絲絛組成的貓嘴與鬍鬚,更顯貓兒的可愛;淡紅色的額頭裝飾團團宛若孩童的“美人痣”,萌萌的貓兒就是如此的酷......

民間藝術家一般創作的關中文化——卡通童鞋,就是靠大娘的頭腦,一絲一縷的構圖,再付出實實在在的實施,一切都是渾然天成,雖沒有精細的紙質圖紙,更沒有現代化的電腦製圖,真的是高手在民間,老人確確實實是當之無愧的民間高手!

關中人對豬的寵愛更是由來已久,關中黑豬是大家看得見摸得著的客觀存在,但大娘經過自己縝密的思維構圖,神話一般地創造出紅豬的卡通童鞋,倍加地爭搶了人們的眼球。

淳樸的關中諺語——窮不離豬富不離書,昭示了古老民族對豬的尊崇,家有寶寶,腳蹬一雙紅色喜慶吉祥的豬寶寶鞋,憨態可掬的卡通童鞋護佑著寶寶如同豬豬一樣不挑剔食物,茁壯成長,是祖祖輩輩關中人由來已久的祈福。

陝西咸陽彬縣城關鎮徐家巷王大娘巧手樂度晚年

——紅色的豬寶寶卡通童鞋

關中人的巧手由來已久,大娘自由師從自己的母親,看在眼,熟記於心,口口相傳,眼耳並舉地掌握了卡通童鞋的真諦,家傳的手藝非一日之功。

卡通童鞋的種類各種各樣,貓兒、豬豬、獅娃等等,色彩也是多種多樣,黃色的獅娃童鞋,老人又是一種格調風格,純手工製作,絕對沒有一模一樣的雷同。

陝西咸陽彬縣城關鎮徐家巷王大娘巧手樂度晚年

——黃色的獅娃鞋又是另外一番神韻

稍有常識的人們都明白,只有純棉的布料才可以“打褙子”(關中人用以布料、麵粉漿糊粘在一起製作鞋子的材料),純天然的童鞋對小寶寶的粉嫩雙腳沒有一丁點的傷害。

老人為不會走路的小寶寶量身定做“軟底”童鞋,摸起來更是十分的舒適。養育了兩雙兒女和一大群孫子的老人,對小寶寶的鐘愛,從大娘用心的一針一線的製作過程就可以領略出,真心做出精美的關中文化代表作——卡通童鞋。

陝西咸陽彬縣城關鎮徐家巷王大娘巧手樂度晚年

——一針一線繡出的軟底童鞋

七彩的絲線,純棉布的材料,大腦中豐富多彩的構圖與數代關中人積累的成功造型,奠定了關中地區這一獨有的珍品,家有小寶寶,足蹬一雙卡通童鞋,讓精美的童鞋護佑、伴隨寶寶健康成長,是關中人對下一代珍愛的又一種體現。

陝西咸陽彬縣城關鎮徐家巷王大娘巧手樂度晚年

——溫馨的小院大娘滿滿的愛心做出又一個童鞋的組成部分

所有的童鞋,靠著大娘嫻熟的技藝,每隻童鞋的左右兩面、每雙童鞋的左右雙腳,務必不差一絲一毫,一種傳統的關中純手工童鞋文化,正在被與大娘擁有同樣技藝的老人們傳承著,年輕人,沒有人願意坐下來學習這種手藝,而大娘與她的同伴們只能是堅守著這種手藝,給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卡通童鞋手藝,最後的堅守著。

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關中人巧手製作的這種卡通童鞋,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目,應該沒有什麼逾越不了的門檻,小編以一位惋惜這門手藝無人傳承而痛惜的出發點,為大娘們的高超記憶喝彩,為彬州市有大娘們的傑出老人而點贊!

惟願我們精巧的卡通童鞋手藝傳承下去,讓更多地域的人們為自家寶貝,獲得一雙這樣精美的珍品;讓將來的家庭也有條件持有如此精巧的卡通童鞋;一種傳承悠久的手藝倘若於這代失傳,眼睜睜地瞅著失傳的過程,大家真的不覺得惋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