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生,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九十八天

《论语.雍也篇》第十八章: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解析:

孔子说:“人凭着正直生存在世上,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是靠侥幸避免了祸害啊。”

这一章,我思考了很久,在解析上来讲,这样解释会让人容易理解,可是仔细琢磨了之后,又觉得里面还有很深的意味。

“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有耿直、坦率、正直、正派的意思。“直”的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符合仁的品德。

与孔子一样的圣贤们都认为人想要活得坦荡,就应该要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也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够好好的生活。所以他们推行礼教,提倡忠孝仁义礼智信。

可是,在现实中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甚至得到了众人的追捧和赞扬,享受到了正直的人享受不到的权利财富。

于是乎,大家的心中会开始怀疑圣贤们说的话!到底是内心正直的人会活得好,还是那些内心被扭曲了的人会活得更好呢?

明明今年经历了一些事,闲暇时自己一个人坐着反思,突然他把身边走得最近的几个人这3年走过的路倒推了一遍,他深深的感叹了一下,什么事都逃不脱一个因果循环。

小江、小美、小林三个人都因为各种问题先后的离了婚。

小江离了婚之后为了气前夫,一方面,找了个有妇之夫迅速的同居了,小江找的情人并没有钱,但是对她还不错,所以她高调得人尽皆知。另一方面,为了显示自己的生活过得好,通过各种方式借贷,买了房子,买了车,还把店铺重新做了装修。

在外人眼里,小江离婚后的生活就是一片繁华美景。有爱、有钱,任性得肆意张扬。

小江也觉得自己很聪明,用别人的钱帮自己赚钱,只要房价再往上面升一升,把投资的房子卖了套现就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自己以后的生活也就不用愁了。

可是,偏偏这几年的楼市不温不火,小江买的房子因为选的位置问题不升反降,眼看着借贷的钱到期要还,小江没有办法只能靠刷信用卡,借高利贷的方式把前面借的钱还上了。

小江总抱着一丝侥幸,房价快升,或者店里能接几个大客户赚上一笔自己就能够度过难关了。可惜的是始终不能如愿,唯一让小江觉得幸运的是,因为自己的气势够大,外界并不知道她实际的经济状况,每次在急需周转的时候,都能够找到有人愿意借钱给她应急,虽然代价是要付出高昂的利息,但是总归能够维持下来。

借贷的事,撕开了口子就难以收手,加上小江的经营能力不强,消费也不节制,窘境日显。小江的债主们都发现了小江不能按期付息的情况,大家都逼着要拿回本金,结果小江没有办法,只能把房子卖了还债。可是因为透支太过厉害,卖房的钱分完了,还是还不完借下的钱。

小江又想,要不找个条件好一点的人嫁了吧!利用对方的经济能力为自己解决了这些麻烦。背着情人,到处寻找合适的对象。好不容易,人选有了,也谈得还不错,可是一个偶然对方发现小江的过往,迅速的断绝了关系。

欠了一堆外债,每个月还不完的利息,情人帮不上忙,生意又不好,嫁人又无望,现在的小江,每天都夜不能寐,脑子里一天到晚都想着要去哪里找钱,日子过得一地鸡毛。

小美与小江玩得很好,一开始看见小江拿着别人的钱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于是照葫芦画瓢跟着干,还经常与小江分享各种套现的心得,两个人滚着一起在借贷消费的路上狂奔,买车、买房、奢华的消费,玩得不亦乐乎。

可是当小江走入窘境的时候,小美同样的也陷入了泥潭。两个人半斤八两的对着长吁短叹。

还有一个小林,面对同样的生活变故,小林选择了脚踏实地的生活。为了能够更好的工作,她把孩子交给了父母帮忙带,自己一个人起早贪黑的工作,经营好自己的小店。与此同时,她还跟着别人学习做微商,一段时间后她也可以线上线下的同时经营自己的生意,收入越来越多的同时,交际圈也越扩越大。

两年后,小林遇到了一个欣赏她的男士,经过一段时间的真诚交往,最后重新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明明一开始觉得小江和小美能够用那种偷天换日的手段把生活过得繁花似锦,再看着小林每天苦哈哈的干活时,他总觉得小林很傻。可是现在看着小林的安定满足,再看看小江和小美的焦虑不安,他才发现,小林的做法才是真正的智慧。

人之生也,直!小林的活法就是这样的活法!所以她最终收获的是安定和幸福。

罔之生也,幸而免!小江和小美现在虽然没有出现太大的灾祸,真的只是因为她们生活在现在这样的社会中,她们的债主不能够对她们做什么太过份的事,但是并不代表她们这种扭曲的心理和错误的行为值得效仿。

“之乎者也”提醒我们,认清幸福的本质,才能让我们更加清晰的明白该如何生活才能让我们获得真正的快乐。

《论语》人生,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九十八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