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等爆款的“仿品”來襲,是蹭熱度,還是想複製成功?

11月2日,陳情令南京演唱會正式落幕,每一位演員都以劇中角色的身份向所有人道一句“告辭”。一時間,告別的不捨、未來的期許在一瞬間悄然釋放。



《陳情令》等爆款的“仿品”來襲,是蹭熱度,還是想複製成功?



而在告別還未結束之前,想要複製成功的氣息就已經襲來,“升級版《陳情令》”的字眼吸引了無數觀眾的視線,也令所有人都不禁發問:“複製成功,就真的能夠成功嗎?”





《陳情令》等爆款的“仿品”來襲,是蹭熱度,還是想複製成功?

不管題材是否相同,都能被劃到一列

10月31日,芒果tv舉行了“2020年視頻招商會”,多個待播出、待制作的綜藝節目與影視劇一一亮相。然而,相較於項目本身,宣傳冊中的宣傳標語卻更為引人注目。



根據Priest的修真類作品《六爻》改編的影視劇,被稱為“升級版《陳情令》,最熱門仙俠雙男主,IP爆款預定”;以小學生家庭為焦點的《起跑線》,被稱為“現實主義都市民生話題劇,小學版《小歡喜》”;描述青春生活的《少年巴比倫》被稱為“中國版《請回答1988》”;以美食與宮廷為主題的《尚食》,被稱為“明朝版《大長今》”……



《陳情令》等爆款的“仿品”來襲,是蹭熱度,還是想複製成功?



對此,部分觀眾認為:“作為招商會,為了能夠讓投資方更直觀的瞭解項目,用已有爆款來吸引眼球其實也可以理解。”然而也有觀眾直言:“製造噱頭吸引冠名商無可厚非,但是這樣的投機取巧只讓人覺得內容沒有創新,而且也降低了觀眾的期待。”



以Priest的《六爻》為例,小說的定位更傾向於修真,而非仙俠。人物的設定與人物的走向與《陳情令》也截然不同,但僅僅因為同為“雙男主”,影視化版本便被打上“升級版《陳情令》”的標籤。



《陳情令》等爆款的“仿品”來襲,是蹭熱度,還是想複製成功?



再比如,《我有特殊溝通技巧》被打上“中國版《當你沉睡時》”的標籤,許多網友直觀看去都以為是韓劇《當你沉睡時》的翻拍,但其實該作品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了南星市公安局重案大隊刑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攻堅克難偵破了一系列故意殺人、謀財害命、生產製造違禁藥物特大案件的故事。



《陳情令》等爆款的“仿品”來襲,是蹭熱度,還是想複製成功?



諸如此類的宣傳標語讓人深感製作方的“偷懶”,許多宣傳標語以相似類型的作品作為噱頭,令所有人“望文生義”的同時,也讓還未開始的作品輕微蒙塵,與此同時,跟風與想要複製成功的想法,不言而喻。





《陳情令》等爆款的“仿品”來襲,是蹭熱度,還是想複製成功?

一直覆盤,難以超越





而這樣的“偷懶”,其實一直都存在。



回看這幾年的影視行業,無論是“旺季”還是“淡季”,幾乎每一年都有引發劇烈反響的“爆款劇”產生。2012年的《甄嬛傳》、2014年的《古劍奇譚》、2015年的《琅琊榜》、2016年的《歡樂頌》、2017年的《我的前半生》、《人民的名義》、2018年的《鎮魂》、2019年的《都挺好》、《陳情令》。



《陳情令》等爆款的“仿品”來襲,是蹭熱度,還是想複製成功?



當觀眾為新鮮內容不斷歡呼的同時,無數製作方也在為無數個爆款作品不斷覆盤,從各方面進行縝密的分析,希望能夠從它們的成功裡面提煉出精華,從而學習與複製。然而,“提煉精華”需要的時間太“長”了,因此,“直接照做”便成為了更多製作方的選擇。



《甄嬛傳》播出後,“大女主”的關鍵詞被“提煉”出來,於是,相同套路的《羋月傳》、《武媚娘傳奇》、《如懿傳》等作品一部接一部;《歡樂頌》播出之後,“女性視角題材”成為熱門話題,於是題材相似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接連亮相;《鎮魂》、《陳情令》接連被稱為“夏日限定”之際,無數個“雙男主”都在路上了……



《陳情令》等爆款的“仿品”來襲,是蹭熱度,還是想複製成功?



這些“類似”作品裡有已經播出的、也有正在準備的,有優質的、但也有不盡如人意的,雖然結果截然相反,但難以複製曾經的成功卻是一致的。



就像《羋月傳》、《如懿傳》雖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與可觀的熱度,但所有觀眾最想念的依舊是《甄嬛傳》。雖然女性視角題材作品一部接一部,但觀眾最直觀想到的依舊是《歡樂頌》。連續兩年出現的“夏日限定”雖然皆為雙男主戲,但題材與故事截然不同,除了雙男主這一共同點之外,其餘所有都並未有相似之處,嚴格按照故事類型來講,其實它們並不算同一題材。



《陳情令》等爆款的“仿品”來襲,是蹭熱度,還是想複製成功?



由此可以看出,覆盤永不停歇,但成功卻永不會被完美複製。



其實同一個題材,可探討的東西有不少,但因為爆款案例已有,許多製作方只想一味的複製,無論是故事的內核,還是人物的衝突都難以逃出已經畫好的“圈”,當同一個“圈”裡面的作品多到一定地步的時候,審美疲勞必然不會缺席,由此而來的觀眾望而卻步自然是意料之中的。





《陳情令》等爆款的“仿品”來襲,是蹭熱度,還是想複製成功?

被爆款“裹挾”,難有好內容



當你選擇一個“命題作文”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在與“好內容”背道而馳了。



某種意義上來講,複製“爆款劇”與翻拍“爆款劇”殊途同歸,它們都是“籠罩”在曾經的熱度之下,通過不同的途徑,用不同的手段,希冀能夠獲得一樣的成功,但就如同我們曾經說翻拍劇難以成功時所提及的那樣,這樣的複製也難以獲得預想的成績。



首先是因為珠玉在前,與其看同一套路的“未知”,不如看經典的“輝煌”;其次則是隻想走捷徑,內容層面根本就經不起推敲,再則就是觀眾因為審美疲勞而生出的逆反心理,令此類作品再難有更多的曝光與傳播。



《陳情令》等爆款的“仿品”來襲,是蹭熱度,還是想複製成功?



而近幾年深受觀眾追捧的“正午陽光”,其成功的原因除了對內容與製作的用心,“不沉溺於過去,只向前看”的制劇風格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細數近五年的爆款劇與大熱劇,正午出品的影視作品可謂是佔據了一大半,權謀題材電視劇《琅琊榜》、諜戰題材電視劇《偽裝者》、女性視角題材電視劇《歡樂頌》、當代題材電視劇《大江大河》、宅鬥題材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都挺好》,每一部作品拎出來都值得許多製作公司覆盤,而每一部作品的題材與風格都大相徑庭,但最終的結果令絕大部分人都滿意。

《陳情令》等爆款的“仿品”來襲,是蹭熱度,還是想複製成功?



而同為2019年話題劇的《長安十二時辰》,雖說劇情與節奏方面略帶瑕疵,但總體而言,給了觀眾不少驚喜,從口碑方面來看,8.3的豆瓣評分雖不能代表一切,但也可窺見許多觀眾的觀看反饋與意見,該劇所談及的方向有別於這兩年的大熱題材,但也正因為如此給了不少人新鮮與驚喜。



由此可見,“不一味複製‘爆款劇’、,只盡力製作‘爆款劇’”,才可能得到所有人預想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