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疏肝理气不效的时候,取《内经》酸甘养阴法

温病后期恢复阶段,某些久患胃病的人,或其它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期等,往往因胃阴被耗,津液虚少,不能濡润胃腑,融化水谷,而致胃的受纳,腐熟失常,胃气通降不利,反映胃阴虚的一系列症状。

此时若予辛香醒脾健胃之剂,不但胃纳少有甦醒之机,且因药性燥热,反而愈益耗伤阴液。但如从其病理表现着眼,采用酸甘化阴的疗法,每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胃病,疏肝理气不效的时候,取《内经》酸甘养阴法

药义分析

酸与甘合,不但可以加强养阴的作用,而且还能化阴生津。因为酸能敛阴生津,甘能益胃滋阴,酸甘配伍,一敛一滋,则可两济其阴,相互合用,更能促进脾胃先化阴液的功能,即酸得甘助而生阴。

同时由于某些酸与甘味药具有“酸先入肝,甘先入脾”的特性,因此、酸甘化阴法尤以养脾胃津液和补肝阴为其特长。

具体的说,酸味药入肝而能补肝,敛肝。凡肝虚而致厥气横逆,予疏肝理气药不效者,则当从《金匮》“夫肝之病……补用酸”之意,用酸味补肝之品,敛其横逆之势,也就是根据“肝以敛为泻”的理论指导,用酸敛药从补中寓泻,补肝体而制肝用。

《内经》说:“肝欲酸”,又说:“以酸泻之”,即属此意。另一方面,酸味能开胃气,少用之每能健胃开食。从临床观察,似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加的作用,尤其对胃酸缺乏所致的消化功能不良更有直接助益。

甘味药入脾而能补益脾胃,有甘缓养胃之功,故《内经》说,“脾欲甘”,“脾欲缓, 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如中虚肝气盛而乘胃者,尤当用甘味补脾养胃之品,培中以缓肝。

另一方面,甘味药能缓肝急,因肝为刚脏,其性苦急,病则表现肝气横逆或上逆,根据《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的理论, 治疗应采用甘味药以调肝缓急。由此可知,某些甘味药有补益脾胃和缓肝的作用。

如上所述,说明阴虚胃痛,病涉肝胃两经,肝胃相互影响同病,须用酸甘复法者,当选用入脾胃和肝经的酸甘类药,补养肝胃之阴。

根据肝胃两者病理变化的主次,治疗的具体目的要求而有所侧重,欲补肝者当用酸味为主,欲缓肝者当用甘味;欲补脾胃则当用甘味为主,欲开胃气则应佐用酸味之品。

胃病,疏肝理气不效的时候,取《内经》酸甘养阴法

辨证要点

凡阴虚胃痛,久延不愈,反复发作,脘部痞胀隐痛,或觉灼热而痛,噫气,干呕、泛恶,食少乏味、或嘈心如饥而不欲食,或以进食酸味和甜味为舒,口干、口渴,大便多见干燥,面白形瘦,苔薄欠润,或舌干质红苔少无津,脉细或兼弦、兼数而无力。

表现轻重不同程度的阴虚证候。经投甘寒滋养胃阴之法而胃阴仍然难复,症状改善不著者,则当采用酸甘化阴法进一步治疗。

阴虚胃痛虽然以胃阴不足为其主要特点,但往往可以发生错综兼夹的病理变化,一般常见的兼症有二:

1、胃阴不足,兼有虚火,此为气郁化火,或胃热内蕴,久而伤阴,亦可在胃阴虚的基础上导致火旺。

2、气阴两虚此为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而致津气俱虚。

在脏器关系上,则每易与肝相互影响同病。或为肝经气火久郁,横逆犯胃;灼伤胃阴,因肝旺而致胃弱;或因胃虚津伤,肝少滋荣,肝气乘客于胃。甚则肝阴胃液俱伤,或见肝阴与胃气两者交虚的错杂情况。

胃病,疏肝理气不效的时候,取《内经》酸甘养阴法

总之

酸甘复法虽然以养阴为其主要作用,但在治疗阴虚胃痛时,还当辨清其具体的病理表现,根据阴伤程度的轻重,区别单纯的胃阴虚,还是兼有虚火,或是气阴两虚,掌握肝胃之间的影响同病,虚实的夹杂并见,采取各种适当的治疗措施。

—般用于胃病的酸味药有乌梅、山楂肉、木瓜、白芍等,这几种药既可合用,也可按其不同特性,分别选择应用。

另外,甘味药则须根据病情,分别配伍甘寒、甘平及甘温等类药物。同时必须注意胃阴不足,胃失濡润,而致胃气失于和降的病理变化,适当佐入理气而不辛燥的玫瑰花、佛手(花)、川楝子、橘皮、竹茹、谷芽、麦芽等和胃调肝,并借以助胃运药,且能防止单纯阴柔呆滞之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