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该如何给鱼催肥长膘呢?

秋季该如何给鱼催肥长膘呢?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多以晴天为主。从淡水养鱼的阶段来分,已是养殖鱼类一年中的生长后期。从鱼类生长特点来看,这正是长膘育肥的黄金时期,养殖户务必加强水质管理、科学投饲、预防鱼病、让鱼类增肉长膘,以增产增收。现将育肥期间应抓好的几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科学投饲是催肥促长的基础

首先,在秋季应看水施肥,培育水中生物饵料,以满足鲢、鳙滤食生长的需要。养殖后期,往往氮肥过量、磷肥不足,应适当增施磷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秋季气温开始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大,鱼类开始积累能量准备越冬。此时,一方面要保证投喂足够的青饲料,确保草鱼、鳊鱼青饲料的来源,以满足草鱼、鳊鱼对青饲料的需要。广开青饲料来源,可减轻对精饲料的压力,降低养殖成本,实现草食性鱼类的增产增收。

另一方面还须增投精饲料,可以加速鱼类长膘育肥的速度,便于鱼类储存足够的能量来越冬。10月份后投喂量适当增加,以保证鱼类育肥长膘的营养需求。

另外,投饲还要根据天气阴晴、水温高低、鱼类食欲盛衰适当增减,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鱼类的生长率。

二、调控好水质是催肥促长的前提

始终保持良好的水质,给鱼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促进鱼类长膘的关键所在。

一般应每7-10日灌注一次新水,每次换水量20-30厘米;二是每亩水面泼洒生石灰20公斤。生石灰可以中和酸性,提高pH值,释放营养素,改良水质和底质。以每月泼洒1-2次为宜。如是肥水塘或以投喂精饲料为主的鱼塘和配套禽畜场的池塘,水质容易富营养化,最好每亩塘用竹竿栏圈50-60平方米的水面,种上水浮莲和水花生等,以吸收过量氨氮,达到改良调节水质的目的。同时水花生叶还可饲喂草鱼。


而且到了秋季,精养密度较大、产量较高的池塘,由于投饵施肥量大,有机质含量多,鱼类活动频繁,极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

当池水中全日溶氧量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时,比溶氧为2毫克/升时鱼类消化吸收率提高了2倍。但如果水质较肥,池水中浮游生物(主要是藻类)十分丰富,这些藻类在夜间和早上日出前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在一日中的这段时间内溶氧最低。这常使许多鱼类急游水面,消耗大量体力,食欲不振,故有“一日浮头三日不长”的现象。

这时,早、晚尤其是下半夜要加强巡塘。投喂时,一旦发现鱼群吃食减少、吃食时间延长、塘中残饵增多,特别是草鱼衔草满塘游动而无吃草迹象时,则说明水中开始缺氧。如白天在水面可看到浪花,鱼群受惊后在水面可见明显的波浪,说明已经出现暗浮头 ,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很有可能泛塘。当发现鱼群出现浮头预兆时,需立即开动增氧机增氧,或注新水进塘,增加溶氧量。如又无新水灌注,又无增氧机增氧,则每亩用明矾5公斤或20公斤食盐化水溶解泼洒,或用增氧剂按说明使用,同时应注意捞净水中杂质残草,以减少污染净化水质。

三、分级轮养,捕大留小是催肥促长的必要条件

许多农户认为,入冬以后天气渐冷,多数鱼类停止生长,于是把大小鱼一网打尽,全部上市,这是很不科学的。如鳜鱼、加洲鲈、鳗鱼等适温范围很广,水温在10℃以内仍会觅食生长,仅是长速减缓一些罢了。

而且经过长时间的养殖,塘中鱼重量大小不一,如不及时捕大留小,则不仅使载鱼量增大,使之超过负荷能力,且大鱼与小鱼争夺饲料,使小鱼不能长大,因此要定期进行一次捕捞,把一定重量以上、适销对路的商品鱼捕捉上市,再补放小规格的鱼类,实行反季节跨年度养鱼,既可充分利用水面,又能在冬春季淡季时大量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