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讀研毀半生"是真是假?答案很現實

前不久一個學弟跟我說,她的老鄉學姐研究生畢業離開學校的那天,跟他說“後悔讀研,應屆讀研毀半生!”,搞的這個學弟一時不知所措,雄心壯志的考研烈焰瞬間被學姐的冷水澆滅了一半。接著,學弟就給我講了他學姐的故事。

他的學姐家庭條件一般,本打算大學畢業就去工作,但因為學姐生性好學,十分努力,最後獲得了推免的資格,起初她想直接放棄,但是導員和她身邊的好友都勸她,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別人求之不得,你怎麼能說放棄就放棄呢?舉棋不定的她跟家裡說了這件事,她父母說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她把研究生讀下來,就這樣,她選擇了讀研。

讀研這三年,學校裡面,風平浪靜,學姐依舊靠著她的努力席捲著獎學金;但是學校外面,卻是暴風驟雨,學姐不知道她所處的行業正一步步走向寒冬。等到學姐參加招聘的時候,原本一線城市那些唾手可得的高薪崗位,不但數量急劇縮減,而且薪資水平也降低到遠不盡如人意的程度。學姐當初心想的去大城市拼幾年掙高薪,再回老家找份穩定工作的夢想破滅了。

身邊的朋友跟她說,“雖然現在薪資水平一般,但是以你的能力拼幾年,你一樣能掙到高薪啊”。學姐沒有回話,只是一聲苦笑,拼幾年?畢業的時候已經26,還沒有男朋友,父母的年齡也大了,再在外面拼幾年,那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呢?誰能給她一個有保障、說得準的可靠未來呢。一切都是猜測,一切都是賭,沒有人能給出保證。

面對行業寒冬的現狀,沒有人能改變現狀,即使優秀如此的學姐也是一樣,為了不給父母增添負擔,她選擇了回家鄉工作,選擇了一個當初她本科畢業就能進去的國企。而且研究生薪資就比本科生每月多1000元錢。學姐想不明白,難道這就是讀研三年的意義?就是為了多這1000塊錢?所以也就出現了開頭,學姐對學弟說的那一席話,“應屆讀研毀半生”。

聽了學弟的講述,我也想起了當年一位老師說過的一席話,“年輕的時候,想幹什麼就去幹,你的世界還沒有人依賴你,照顧好你自己就行了;但你年齡大了之後,你的世界就必須裝進你的父母和你的另一半,還有你的責任,你需要對他們負責”。

所以我很理解這位學姐的心情,也能理解她的選擇。但是我想問,就因為這,應屆讀研就會毀半生嗎?

我想人生之所以奇妙,就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學姐想到的是去大城市的一籌莫展,去大城市的孤苦伶仃,去大城市的996。如果是因為擔心996或是工作負擔過重,我們什麼也不說,因為這是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高壓現象,996和工作負擔重成為一種常態。所以因為這個選擇回到家鄉,回到小城,我表示理解甚至還很支持。

但是如果不是因為這些,單純因為現在的薪資低於預期,或是還是單身一人,我想我們還有辦法。大學教會我們的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發散的思維和高遠的眼光。現在的薪資並不代表永遠的薪資,它的漲幅完全依賴於你的工作能力,如果你是優秀的人,你的待遇也同樣會成為優秀。

一個很現實的例子,之前有個師兄,研究生畢業去了一家上海的國企,年薪不到20萬,很多人可能會說,這不是屈才了嗎,這研究生讀的太虧了。但是這位師兄在這家國企,兢兢業業地幹了三年,拿遍了所有公司的新人獎項,然後他選擇離開,跳到了北京的一家互聯網巨頭公司,年薪翻了五倍。

也許你會說,這是男生,過了三十依舊魅力無限,女生的青春就那麼幾年,經不起這麼折騰,我也確實無話可說。且不提女生應不應該事業心強的問題,但我相信一件事,在更好的地方,一定會遇見更優秀的人,也許她的他就在那裡等你。而回老家,可以相親找到另一半,也許是合適,但卻不是匹配你靈魂高度夢想中的那個他。

學姐說的話,是基於她的認知和她的實際情況,但不代表所有人。在現在的情況下,讀研不能說是最好的選擇,但一定是個好的選擇,所以即將考研的你,堅定信念,相信未來無限;正在讀研的你,努力拼搏,創造美好明天。也許你缺的不是能力,你缺的可能就是一顆等待幸福降臨,等待機會出現的耐心。

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遠方,行萬里路才能回到內心深處;未來不是歲數,未來是迷霧,讀萬卷書才能看清皓月繁星。願你得償所願,願你人生無限。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歡迎轉發評論

我是董師兄,考研領域專欄作家,考研院校專業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