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 永 远 别 对 生 活 冷 感 |

“靠男人”真的是个很微妙的词。

我见过太多想靠男人,结局却把自己弄得无比凄惨的例子。道理也很简单,一旦靠男人,就是将命运的决定权放在对方手上。运气好些的,可以幼稚地幸福过完一生,运气不好的,事例太多了。

但也不止如此,港真,到底是有点骨气,大家都一样读书工作过来的,你干的事我为什么干不来。“靠男人”简直是对个人价值的质疑。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潘玉良画作

但细到生活柴米油盐,常常还是得“靠男人”,比如搬搬抬抬。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弱弱地说:发挥性别优势(当然也有去健身房的女朋友一个人换水完全没问题,我应该也得去练练了)......

在被体恤或照料而浑身舒展的瞬间,只好放下所有设下条框,默默承认,相互依赖也没什么不好嘛。

说起来,也有一个挺“玛丽苏”,但我依然买账的故事。女人沦落青楼,被逼上绝路,却逆袭为闻名海外的大画家。

最近我在看《画魂》。1994年的老片子了,巩俐演民国最著名的女画家——潘玉良。很久以前就想跟你们谈论她。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巩俐版《画魂》,巩俐饰演潘玉良,李嘉欣也饰演过,可你看过潘玉良的自画像就知道,她根本没她俩貌美,样貌普通但才艺出色的女子。

潘玉良真是猛人。

她本身就很犀利,但我不得不说,她之所以变成今日的她,一部分得感激男人。

在民国女性画家里,像潘玉良这样出身低微,算是绝无仅有,留下名字的民国女艺术家,大都出身名门大家、书香门第。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巩俐版《画魂》

像蔡威廉父亲是蔡元培,关紫兰出生上海富贵人家,师从陈抱一,孙多慈的祖父孙家鼐是清末重臣。含着金汤匙出世,家族也不吝啬培养,从小浸染艺术修养

就拿关紫兰来说,从中华艺术大学毕业,去日本留学又有两位日本前卫画家的点拨,长得也着实清秀美丽,妥妥的人生赢家设定。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关紫兰

她的画倒有放诞无拘,也有胆气,有时又温婉脱俗。自信和胆气必然是出自于才学,恐怕也与教养分不开。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关紫兰画

方君璧也是出身望族的民国女性画家,兄弟姐妹都有留学史,后来毅然投身革命。她的画就更大气,有东方气韵一些。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方君璧画

但从一堆民国画中,你一眼就能认出潘玉良。

潘玉良画的裸女图最出名,西方同期也有许多裸女绘画,但她笔下的女性,太具标识度。毫不畏缩,不露羞,亦不屑于调情,都只为自个儿绽放。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穿红色旗袍的裸女》, 潘玉良, 1955

她画的也不一定是奇女子,只是陌生人,却能画出性情与生猛。和男性视觉下的裸女,或端庄、或优雅、或挑逗、或性感,都不一样。这些女人,似乎根本不在意被观看。只是肆意地舒适地做自己。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窗前的女人》, 潘玉良, 1946, 这幅可以看出受野兽派影响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交谈中的女人》, 潘玉良, 1958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猫观女人体,来自浙江美术馆

对比一下男画家的裸女画。莫迪利亚尼笔下的裸女色彩浓艳热烈,笔触和线条干净利落,嘴唇和两颊画家特意用鲜红,多少洋溢着情欲。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侧卧的裸女》, 莫迪利亚尼

而潘玉良笔下的裸女,有偏印象派的画法,也有偏国风的半写意,当中女子,大都神态放松惬意。像这一幅里,女人摊开臂膀躺在床上,远处窗帘被风吹拂开,恬静又幽远。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侧躺的裸女》, 潘玉良, 1943

与男性所画的神圣的女人不同。女人画的女人,同样神圣,只不过是基于自由的神圣。

当然,潘玉良天赋异禀,但这个青楼女子从社会最底层熬出头,到扬名海外的女画家,我必须得说,感谢她的男人。

能看到她的才能,任她自由舒展,并给予支持的男人。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画魂》剧照

在那个年代,一个青楼女子根本没有其他出路。如果没有遇上潘赞化,艺术史上甚至都不会有潘玉良,她也许为了生存一生在底层挣扎。

潘赞化的确是难得的良人,早早就察觉潘玉良的天赋,替她赎身,出钱出力让她学习艺术。也从没碍于男人的体面,让她远离教书的男先生,又或阻挠她对裸体模特写生,他给这位未来艺术家以最大程度的自由。

《画魂》里,学校被禁止用裸体女模特,潘玉良偷偷到澡房描绘女性。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画魂》

女人们当然不肯成为模特。潘玉良被赶出澡房,于是干脆回家,对着镜子画自己的裸体。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画魂》

尽管世人众多龃龉,往她顶上扣了荡妇的帽子,丈夫一路支持她画画。

但后来潘赞化也耐不住了。潘玉良的自画像获了奖,潘玉良准备展出自己的裸体像,丈夫极力反对,怕落人口实,怕她要吃官司,潘玉良就一句话“那我不管,最多我也去吃官司。”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画魂》

一点天真和倔强,那不是为了要争些什么,只是纯粹的热爱。

在今天的语境里,潘玉良很容易被解读成女性意识的觉醒,但潘玉良完全没想过这些,所有一切都只是源于她爱艺术而已。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庭园聚会》, 潘玉良, 1959

再到后来,潘玉良在国内饱受非议,被迫远走法国,几个国际大奖都拿过,在法国算是小有名声。但她却一直坚持不卖画,还托朋友在她死后把全部的画运回国内。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画魂》

民国时期的女性画家灵魂里大抵都有这种艺术追求,她们打破常规,干出格的事,只是为了守护她们也无法完整描述的净土。这种纯粹最打动我。

现在潘玉良的大部分画都展览在丈夫潘赞化的家乡,安徽省博物馆里。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红衣自画像》, 潘玉良

今天民国女性画家的作品仍然值得被艺术史惦记,不是因为政治正确。是那种抹去所有符号后,还是能出挑的那种好。

中国人去学西方的油画,这本来多少是带点“学徒气”,很难超越西方画家,可神奇的是,民国女性画家们,把自己的性情融到了油画里。才华傍身,只要给她们些许甘露,就可以萌发一整个森林。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潘玉良的静物画

回到最开始的话题。女人可以靠男人么?

说实话,我真心感激有人助潘玉良。在那个年代,青楼女子只有慢慢消耗完自己青春一条路可选。没有丈夫,她不可能读书学画,更不可能去巴黎研修。

想起身边朋友的故事。她丈夫财务状况自由,所以朋友才更有自由,去做自己喜欢的、哪怕薪酬没那么高的职业,某种程度上算不算靠男人?

放到她的故事里,我又觉得不是。不过刚好是有一方条件更好,而我愿意助你。再去想是不是靠男人,倒像过份斤斤计较,很多东西没法算。

无论在哪个年代,我想比“有没有男人可帮”更重要的是,自身要保留底气。是不是有一点别的追求,脱离了母亲和妻子的身份,还有些别的东西值得依仗和期盼吧。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来聊个五毛钱的天

来聊聊,你们和爱人之间的财务分配?

就是我好好写稿的最大动力啦~

[About Miss F ]

和你一起收集生活灵感

我是F小姐,专栏作家

在这儿,跟你分享好物、艺术和生活之美

业余观察繁华世象

如果你对生活冷感,请到F小姐处挂号治疗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女人的路,无非是无路可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