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鍾琪到底有多大的權力,那麼多人忽悠他,希望推翻雍正皇帝?

羽菱君


嶽鍾琪在當時之所以為人所知,除了其功勳及地位外,便是其岳飛後世的身份。

清初名將嶽鍾琪,岳飛的第二十一世孫,出身于軍旅世家。

他的父親嶽升龍在康熙朝時期參加了“平三藩”的戰鬥,並且隨同康熙北征噶爾丹,因功做到了四川提督一職,對於維繫四川、青海、西藏地區的安定做出了非常積極的貢獻。康熙皇帝對其的評價也是非常之高,稱其為:

“太平時節本無戰,上將功勳在止戈”

嶽鍾琪則是非常好的繼承了家族軍事指揮才能,並且在康熙朝時期就開始展露頭角。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準噶爾蒙古首領噶爾丹的繼任者策妄阿拉布坦打動叛亂,率兵攻進西藏,佔領了拉薩,殺死了當時西藏地區的實際控制著拉藏汗,同時進一步威脅到了青海以及四川西部地區。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將自己的兒子、十四阿哥胤禵(當時還叫做“胤禎”,雍正登基後改名為“允禵”)封為“大將軍王”,率領十多萬大軍開進西北,進行平叛。

此時的嶽鍾琪,以四川永寧協副將的身份參與到了這場平叛戰爭中,其作戰勇猛,指揮得當,一路上披荊斬棘,接連攻克敵方主力,給予叛軍以重創。之後,嶽鍾琪作為先鋒,一舉攻克了拉薩城,並且平定了城中動亂,確保了拉薩地區的穩定。

也正是因為嶽鍾琪在整個平定策妄阿拉布坦的戰鬥中的積極表現以及所立下的功勳,其也被封為左都督,並且成為了四川提督。之後,嶽鍾琪又先後指揮了多場平定少數民族叛亂的戰鬥,因功獲得了騎都尉的世職,相當於武官正四品的級別。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登基,嶽鍾琪也就此迎來了“人生巔峰”。

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的蒙古貴族羅卜藏丹津趁著清朝這面皇位更迭以及此前鎮守西北的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胤禵被調回北京,在這樣一個清朝對於西北關係的“真空期”,發動了叛亂,並且迅速控制了青海全境,並且再一次威脅西藏以及四川西部地區。與此同時,羅卜藏丹津還與此前戰敗的策妄阿拉布坦秘密勾結,大有合併一處的勢頭。而這對於剛剛登基,皇位尚未穩固、朝中反對聲音不斷的雍正來說,如果不能迅速而又徹底的平定叛亂,他的皇位將會面臨著巨大的威脅和挑戰。

於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任命自己的藩邸舊人,同時也是自己大舅哥的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同時任命嶽鍾琪為徵西副將軍、參贊大臣,協助年羹堯進行平叛。年羹堯率領西北大軍,前後只用了4個月的時間,就徹底平定了羅卜藏丹津的叛亂,並且全殲其部眾,俘獲其全家,羅卜藏丹津本人只得化妝成一婦人,逃出了青海,而整個平叛的過程不管是軍需糧草的消耗,還是部隊將士的傷亡,都是非常的小。也正是因為年羹堯以極小的代價平定了這場叛亂,幫助雍正穩固了皇位,雍正才會將年羹堯稱為“恩人”,更是加封其兩個一等公的爵位,其中一個給了年羹堯本人,另外一個給了年羹堯的父親,同時也是雍正自己的岳父年遐齡。

在平定羅卜藏丹津的叛亂中,嶽鍾琪也是居功至偉。作為年羹堯的副手,他非常積極有效的配合了年羹堯的指揮,並且身先士卒,作戰勇猛,所領部隊屢立戰功,特別是在圍殲羅卜藏丹津本人以及追剿其殘部的過程中,嶽鍾琪更是堪稱首功之人。於是,嶽鍾琪也被雍正封為奮威將軍,並其將其封為三等威信公,授太子太保銜,之後還將其任命為甘肅巡撫,轄管甘肅、青海兩地軍務政要。此時的嶽鍾琪儼然成為了西北地區僅次於年羹堯的“二號人物”。

然而,伴隨著西北平叛戰爭的結束,雍正與年羹堯本人之間的矛盾也愈發的尖銳。此時的雍正對於年羹堯的飛揚跋扈、居功自傲、目無君主、結黨營私、貪汙腐敗是極度的不滿,雖對年羹堯有過諸多暗示,只是年羹堯卻視而不見、不知悔改,最終,雍正下定決心除掉年羹堯。

雍正三年(1726年),年羹堯被雍正以“九十二條大罪”被賜自盡,而年羹堯此前陝甘總督的位置也就此交由嶽鍾琪來接任。

此時嶽鍾琪的位居總督級別的封疆大吏,同時獲封三等公的爵位,還節制了四川、甘肅、陝西三省兵權,手下軍隊數量多達十多萬人,是當時清朝數量最為龐大、戰力也最為出眾的軍隊。

其實,對於雍正來說,嶽鍾琪確實是接任年羹堯的不二人選。

一方面,嶽鍾琪早在康熙朝時期就開始在西北任軍職,並且是前後兩任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和胤禵(大將軍王)的重要副手,在西北地區的軍隊中有著一定的聲望,並且戰功也是非常的卓著,同時他對於西北地區的各種民族矛盾、軍事衝突、地理形勢等也都是非常的熟悉和了解。

另一方面,嶽鍾琪為人相較於年羹堯比較低調,並不囂張跋扈,這也讓雍正乃至朝中官員對其並不反感。

只是令人感到有點“諷刺”意味的是,當年嶽鍾琪的祖上岳飛,是為了保衛漢族人建立的宋朝,而與女真人建立的金政權較量廝殺,成為了一代“民族英雄”,而如今岳飛的後代卻在由女真人後裔滿洲人建立的大清王朝統領者軍隊,平叛殺敵,不知道岳飛如果泉下有知會作何感想。


“曾靜逆案”的爆發,嶽鍾琪也遭到了雍正的猜忌。

如果拋開出身於漢軍八旗的漢軍旗人不算,即年羹堯、洪承疇、尚可喜、佟圖賴、巴顏等人,嶽鍾琪絕對是沒有入旗籍的漢人中,擔任軍階最高、獲封爵位最高並且是統領兵馬人數最多的。

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儘管嶽鍾琪身居如此高位,但是遭到猜忌和懷疑也是不可避免的。雍正朝時期的嶽鍾琪是如此,清朝末年的曾國藩則更是如此,而在某種程度上,嶽鍾琪和曾國藩所面臨的境遇是相同的,不僅僅是有人懷疑,同時也包括了有人諫言和策反。

雍正六年(1728年),“曾靜逆案”爆發,便將嶽鍾琪推向了風口浪尖。

當時,湖南教書先生曾靜派自己的學生前往嶽鍾琪的大帳鼓吹“反清復明”,恢復漢人江山的言論。

而曾靜之所以找到嶽鍾琪,並策動其謀反,除了嶽鍾琪手中掌控著的十多萬兵馬外,便是嶽鍾琪“岳飛之後”的身份,他希望藉由民族矛盾鼓動嶽鍾琪造反,恢復漢人的江山。

只不過曾靜想錯了。

一來,嶽鍾琪從小接受的便是“忠君愛國”的思想,自他父輩開始已經在為大清王朝效力,並且獲得了極大的封賞與地位,讓嶽鍾琪造反斷不可能。

二來,嶽鍾琪並不沒有這份政治野心,也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他也不想冒這個險。

三來,嶽鍾琪名義上是西北地區的最高軍事行政長官,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軍隊、所有的官員自己是都能夠調度的,況且雍正耳目遍佈,控制能力極強,嶽鍾琪自知沒有這個把握去起事造反。

嶽鍾琪為了自證清白,便當即將此事報告給了雍正皇帝。

雍正派人將曾靜抓捕並且押送到了北京進行親自審訊,曾靜也交代,自己是受到了呂留良的“反動”思想的影響,進而進言嶽鍾琪勸其謀反。於是雍正將呂留良扒墳掘墓、挫骨揚灰,全家人進行了流放,同時撰寫《大義覺迷錄》澄清事實,並且讓曾靜去給自己歌功頌德。

這件事情看似已經蓋棺定論,況且,曾靜本就是由嶽鍾琪自己親自告發的,可是雍正依舊對於嶽鍾琪起了猜忌之心,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不管是雍正皇帝自己,還是在朝堂之上的其他官員,就都開始了對於嶽鍾琪的懷疑與排擠。

雍正十年(1732年),策妄阿拉布坦的繼任者噶爾丹策零率部偷襲哈密,與嶽鍾琪部將進行了戰鬥,儘管噶爾丹策零的這次偷襲被打退,但是清軍這面依然損失了一些部隊以及大批軍需糧草。而就在噶爾丹策零撤退之際,清軍這面也沒有進行有效的追擊與殲滅,讓叛軍逃之夭夭。

得知此事後的雍正不僅下令將涉事的將領處死,同時斥責嶽鍾琪

“攻敵不速,用人不當”

這樣的一次小敗,實際上對整個戰局的影響非常有限,可是即便如此,以鄂爾泰為首的朝臣還是對嶽鍾琪進行了嚴厲的彈劾,而不用想也都能猜到,這背後必然是有著雍正皇帝的撐腰與暗示。這一招雍正在除掉年羹堯、隆科多等人時是屢試不爽。

就這樣起初被判為了斬立決,後來雍正念其功勳以及“岳飛後人”的身份,改為斬監侯,直至雍正去世,嶽鍾琪也沒有被處死。


乾隆年間,嶽鍾琪再度復出,不過在無人提及讓其謀反之事了。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乾隆皇帝登基。乾隆二年(1737年)的時候,被囚禁了數年的嶽鍾琪被乾隆皇帝放出,重獲自由,並且回到了成都養老。

乾隆十三年(1748年)“大金川叛亂”爆發,乾隆皇帝派去大軍竟然面對複雜的地形和民族矛盾,竟然對此是一籌莫展。此時的乾隆皇帝決定重新啟用已經賦閒在家、闊別軍旅長達十年之久的嶽鍾琪,並將重新提拔為四川提督,命其隨同大學士傅恆出征金川。

憑藉對四川地區的熟悉與瞭解,嶽鍾琪果斷而又迅速的平定了“大金川叛亂”,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褒獎。

而在此後西南地區的一些列鎮壓少數民族動亂的戰事中,嶽鍾琪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只是此時的嶽鍾琪也已經人到暮年,再加上權勢、地位也遠不能同雍正朝時期相比,如同“曾靜逆案”對其的諫言和策反,也就此消失。

乾隆十九年(1754年),橫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名將嶽鍾琪病逝,享年68歲,乾隆帝賜諡號為“襄勤”,也算是對其一生戰果與貢獻的高度讚揚。


雍親王府


1

嶽鍾琪任寧遠大將軍時,統領甘肅、陝西、四川三省軍務,手下兵力大約16萬。16萬部隊對整個大清來說好像不算多,但他是大清朝最精銳的部隊,戰鬥力最強。

康熙末年,大一統王朝基本定型,大規模戰爭很少了,養尊處優的八旗兵戰鬥力明顯下降。這時,西北準格爾部叛亂,撫遠大將軍胤禵率領20萬大軍平叛,部隊得到鍛鍊,戰鬥力沒有下降。雍正繼位後,年羹堯接任撫遠大將軍一職,又趕上羅布藏丹津叛亂,年羹堯率領部隊平叛,這支部隊再次得到鍛鍊。後來雍正與年羹堯翻臉,年羹堯自盡,接替年羹堯管理西北軍務的是嶽鍾琪,他的16萬部隊就來自胤禵當年的20萬大軍,這支部隊堪稱大清主力。

手握16萬精銳部隊,要造起反來夠雍正喝一壺的。雍正不可能不擔心嶽鍾琪造反。不然他不會免去胤禵的大將軍職務,不會賜死年羹堯。嶽鍾琪更擔心雍正懷疑他,要了他的命。



嶽鍾琪手握重兵,舉足輕重,雍正能意識到,反清復明人士也能意識到,如果能把他拉過來,大事一定能成,於是就有了拉嶽鍾琪下水的想法。

2

論權力嶽鍾琪是寧遠大將軍,權力不小,但他和撫遠大將軍年羹堯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那為什麼反清人士不找年羹堯偏偏要找嶽鍾琪策反呢? 這和嶽鍾琪的出身有關。

嶽鍾琪是岳飛的後代,岳飛是抗金英雄,而金國是大清的祖先。很多人想當然認為,岳飛是抗金英雄,嶽鍾琪自然應該是抗清英雄。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抗清人士要拉嶽鍾琪下水,嶽鍾琪願意嗎?嶽鍾琪雖身為寧遠大將軍,但他的部隊不像岳家軍、戚家軍只聽命於將軍,嶽鍾琪要是造反,能跟他一起幹的人不會很多。而且大清經過順治和康熙兩朝的治理,政權基本穩固,推翻的可能性很小。嶽鍾琪是清朝的封疆大吏,放著高官厚祿不去享受,偏偏去幹掉腦袋的事兒,他有那麼傻嗎?



抗清人士當然也不傻,知道嶽鍾琪會不會造反在兩可之間。在不清楚嶽鍾琪底細之前不能貿然行動,他們可以先試試看。

一天,一個人在大街上喊,“嶽鍾琪造反了!嶽鍾琪造反了!”大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最怕有人造反,這麼大的事,官府不能不管。抓來審問,原來是個瘋子。真瘋假瘋我們不得而知,因為既使現代醫學也無法證實精神病是不是裝的。不過有一點讓人懷疑,瘋子怎麼恰恰會喊嶽鍾琪造反,而不是喊別的什麼人造反呢?

這很可能就是一場有預謀的行動。雍正皇帝聽到有人說岳鍾琪要造反,一定會懷疑,殺掉嶽鍾琪分分鐘的事。嶽鍾琪被逼無奈就會造反,這叫逼上梁山。

3

嶽鍾琪比他的先祖岳飛政治上成熟得多。他沒有把事情壓下,而是寫好了彙報材料,第一時間上疏雍正表明自己沒有反叛之心。嶽鍾琪清楚,如果他把事情壓下,雍正的眼線很多,早晚會知道,雍正疑心很重,一定會殺了自己。



嶽鍾琪向雍正表白心跡,雍正如果不諒解嶽鍾琪顯得太小氣了,於是回說,我相信你是清白的,我可以對燈發誓我絕對不懷疑你,如果你不信我,我也沒辦法。雍正把嶽鍾琪的奏摺批得密密麻麻,寫得滿滿登登,就一個意思,讓嶽鍾琪相信自己沒懷疑他。可見雍正的良苦用心,他知道嶽鍾琪有多麼擔心,多麼害怕自己懷疑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湖南秀才曾靜要造反,打發弟子張熙千里迢迢來到四川策反嶽鍾琪。張熙見到嶽鍾琪後,說明來意。嶽鍾琪一聽說是來策反他的,非常緊張,馬上把張熙打入大牢,嚴刑拷打,逼他說出幕後指使。張熙被打得半死就是不招。最後,嶽鍾琪單獨召見張熙,說自己早有造反計劃,只是時機不成熟,所以這麼做是為掩人耳目。張熙信了,把自己的底細和盤托出。嶽鍾琪得到口供,再次立即上疏雍正皇帝表白心跡。雍正親自查證,發現屬實,再次給嶽鍾琪回話,說自己相信他的清白。



張熙又不傻,怎麼輕易就相信嶽鍾琪的話呢?瘋子案傳得沸沸揚揚,給人無限的遐想,讓人們覺得策反嶽鍾琪的人很多很多,有人正在做,有人正準備做,說不定有人已經成功了,現在嶽鍾琪正做造反準備呢。張熙相信,反清起義必須時機成熟才能舉旗,起義之前嶽鍾琪需要保密,對自己動刑只是保密工作的一部分,是在以防萬一。可惜張熙錯了。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豫有得


據史料記載,嶽鍾琪是漢人,籍貫四川成都,原籍涼州莊浪(今甘肅永登)。據傳他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第二十一世孫,其父是四川提督嶽升龍。

嶽鍾琪出身軍人世家,自是謀勇出眾,在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中立過大功,受封三等公,年羹堯失勢敗落後,由嶽接任川陝總督。這個職位,按康熙十九年的定例,必須由滿八旗人員專任,因為西北邊防乃清廷重中之重,朝廷在此設有重兵,川陝總督是地方督撫、封疆大吏中擁兵最多、權勢最大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為滿八旗人員專缺,漢員嶽鍾琪卻破例得到這一位高權重的職位,表明他深得雍正帝的寵信與倚重。

正因為川陝總督手握重兵,權勢煊赫,身為漢人的嶽鍾琪又被雍正破格任用,坐上了這個顯赫的位置,因而招來了無數的嫉妒眼光與明槍暗箭。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打擊科甲朋黨的鬥爭還未完全結束,湖南失意文人曾靜致書嶽鍾琪,欲策動他起兵反清,雍正藉此大作文章,嚴加審訊,順藤摸瓜,四方株連,引出了載入青史、赫赫有名的呂留良文字獄。曾靜選擇川陝總督嶽鍾琪作為策反對象,自然事出有因。

《清史稿》載,曾靜,湖南郴州府永興縣人,秀才出身,中年後放棄了科舉之路,在鄉間設館授徒,鄉人稱其為“蒲潭先生”。曾靜不過一個落魄秀才,膽子卻很大,他著有一部叫《知新錄》的奇書,書中直指雍正為暴君,指出他有“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猜疑誅忠(誅殺年羹堯、隆科多)”、“好諛任佞”十大罪狀;曾靜主張“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倫”;他反對滿人統治,企圖恢復漢家江山,希望救民於水火中。

曾靜根據自己的觀點和對彼時社會的理解,判斷故宋鄂王岳飛後裔、川陝總督嶽鍾琪乃忠良之後(滿清又稱後金,和岳飛抗的那個金同文同種),相信他能幫助自己實現拯救百姓於貧困的政治目標,於是就派遣門生張熙帶著自己的親筆信和《生員應詔書》北上陝西策動嶽鍾琪舉兵造反。

張熙於雍正六年(1728年)九月抵達西安,並設法將書信遞交給了嶽鍾琪。曾靜在信中直言不諱地稱嶽鍾琪手握重兵,身居要地,當乘時而反,驅逐滿韃,為宋、明覆仇。嶽鍾琪看信後,驚恐萬狀,立即逮捕張熙,連夜親自審訊,為避嫌並摘清自己,他請陝西按察使、滿人碩色於暗室同聽訊問過程。

嶽鍾琪動用酷刑,幾番嚴刑拷打,張熙慘呼連連,幾度昏迷,也咬牙決不說出誰是幕後主使。嶽鍾琪見他是一條硬漢子,知道靠嚴刑套不出口供,於是改變策略,設立騙局,好酒好菜,以禮相待,表示自己早有造反之意,希望其師前來輔佐,還不斷賭咒發誓痛哭流涕,以示誠意。嶽鍾琪煞費苦心,想以誆騙的手段誘使張熙說出他師傅的姓名。張熙果然吃軟不吃硬。見嶽開誠佈公 ,他大受感動,一五一十說出了實情。嶽鍾琪馬上聯合碩色一起奏報雍正,雍正見奏也吃了一驚。他一面極力撫慰嶽鍾琪,祝願嶽“多福多壽多男子”,一面派遣刑部侍郎杭奕祿、正白旗副都統覺羅海蘭趕往湖南 ,會同湖南巡撫王國棟一起赴郴州永興緝拿曾靜等一干人犯。

杭奕祿和王國棟草草審訊了曾靜等人,隨即將其押往北京,由雍正帝親自審問,雍正對曾靜在《知新錄》中為自己羅列的十大罪狀一條條加以反駁。在此期間,雍正對嶽鍾琪大加籠絡,說他給嶽的諭旨都是真心話,“少有口心相異處,天祖必殛(殺死)之”。雍正皇帝對臣屬起誓,如同他當初對年羹堯一樣,以表示他對嶽絕對信任,進一步把心懷忐忑的嶽鍾琪徹底穩住。

史載審理曾靜案費時一年,到雍正七年十月出奇的宣佈將曾靜、張熙免罪釋放,命曾靜到江浙宣講皇朝恩德,然後秘密遣送回湖南,在觀風整俗衙門聽用。命張熙赴陝西宣講,然後押回原籍。

不久,雍正下令將曾靜的口供以及懺悔之言《歸仁錄》,編篡集成為《大義覺迷錄》,大量刊印,頒佈全國,以著力清除“華夷之大防”思潮,並以此洗刷自己得位不正之惡名,以鞏固其權力,故對曾靜投書策反嶽鍾琪一案做出如此出人意料的處理。

不過,在審訊曾靜時,曾供稱其思想主要源於呂留良。清史上著名的呂留良案由此而發生。呂案開清朝文字大獄先例,呂留良(已故)遭開棺戮屍, 他的子孫、學生、仰慕者或遭誅戮、或流放、或革職、或杖刑、或發往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呂案成為雍正時最大的文字獄。

嶽鍾琪畫像


其實,早在曾靜投書案發生前,升任川陝總督的嶽鍾琪已招來不少人的嫉妒,據說向雍正秘密參劾他的“謗書”就有一篋(藤箱)之多。當嶽受命接替年羹堯當川陝總督之際,議政大臣、署理直隸總督、隸籍漢軍旗的蔡鋌就上奏說岳“不可深信”,後嶽進京陛見,路經保定,蔡鋌對他說:“怡親王(十三皇子胤祥)對你非常不滿,皇上親信傅鼐讓我轉告你要留心”。十三爺胤祥是雍正最信任的兄弟,蔡鋌的意思無非是雍正對嶽有所疑忌,一番話使嶽驚懼不安,不知怎樣應對才好。

當時一個最喧囂塵上的倒嶽言論,說他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後裔,要替漢人復仇,必會起兵反對滿清(後金)統治。

不僅統治階層有此看法,社會下層也是如此認為。彼時四川民間流傳嶽鍾琪已遭譴責,其長子嶽濬業已被朝廷逮捕問罪。後來官府查訪後發現是瘋漢造謠,純屬無中生有,將瘋漢處死了之。但嶽鍾琪心中益發感到不安,於是主動請求辭去總督職務,雍正大加安撫,溫言挽留,說不要理會流言蜚語,那是“蔡鋌等鬼魅之所為” ,勉勵他繼續供職,“愈加鼓勵精神,協贊朕躬,利益社稷蒼生,措天下於泰山之安,理大清於磐石之固,造無窮之福以遺子孫也(《大義覺迷錄》)”。

當時,雍正正在籌劃討伐準噶爾部一事,他暗示嶽鍾琪,有要事和他協商。由此可見,雍正對嶽沒有任何猜疑,對他的寵信與器重一如從前。

嶽鍾琪身為陝甘總督,肩負大清西北邊境的安危,麾下擁有最精銳的滿漢八旗數十萬雄兵,確實是朝野矚目的實權人物,朝中有人因他是漢人卻位高權重而忌憚他提防他,民間則又以為他是嶽武穆之後所以必是忠義愛民、反對滿清暴政之人,對他寄予極大的希望。這就使他成為政治鬥爭與社會矛盾的一個“測量工具”,其實他本人並不樂意如此,也沒有充分意識到其特殊身份,從而一次次身不由己地被捲入波詭雲譎、錯綜複雜的權力鬥爭漩渦中去。

比如曾靜就一廂情願的認為,嶽鍾琪是岳飛之後,滿清皇帝是金朝女真人的後代,岳飛一生抗金,他的後裔不應該侍奉女真人的後代,於是希望嶽利用手中的強大兵力反對滿清,為祖宗報仇,為漢人雪恥。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其實有些過於天真。時過境遷,嶽鍾琪或許真是岳飛後人,但早就沒有曾靜那樣的想法了,他感激雍正的知遇之恩,發誓報效他,怎麼會因曾靜的投書或幾句什麼“夷夏之防”就置自己的身家性命與榮華富貴於不顧而悍然起兵造反......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雍正能順利繼位,離不開兩個人:一個是九門提督隆科多,另一個是川陝總督年羹堯。

這兩個人,一個被雍正親熱地稱為舅舅,另一個是雍正的大舅子,都是皇親國戚,都重權在握,也都是雍正的股肱大臣。可是,由於他倆自恃有功,做事飛揚跋扈。皇權受到影響的雍正,不能坐視不理。於是一個被幽禁而死,另一個被賜死天牢。

當時川陝一帶叛亂不斷,所以,雍正必須找個人來接替年羹堯的職務。

(嶽鍾琪劇照)

雍正思來想去,最後起用了曾作為年羹堯副將的嶽鍾琪。

說起來,嶽鍾琪出身於武將世家。

他的父親嶽升龍就因卓越的軍事才能,出任議政大臣、四川提督等重職。後來。嶽升龍隨康熙平定噶爾丹,屢建奇功。康熙不僅對他賞賜頗多,還賜給他“太平時節本無戰,上將功勳在止戈”的匾額。

嶽鍾琪自小耳濡目染,長大後不僅腹有才學,在排兵佈陣上更是很有見地。

嶽鍾琪展露頭角,是在康熙晚年。

康熙五十六年,準噶爾首領與沙俄勾結,入侵西藏,一些蒙古貴族和喇嘛也趁亂反清。

嶽鍾琪奉命征討,先以奇計撫定巴塘、裡塘等地,隨後又全殲叛軍將領。在平定準噶爾叛亂中立下了奇功,因此得到康熙讚賞,並被提拔為騎都尉世職。

雍正繼位後,青海蒙古貴族再度反清。

年羹堯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的同時,嶽鍾琪也被委以重任,作為副將軍跟隨年羹堯平定叛亂。

嶽鍾琪在攻打青海反清貴族的過程中,驍勇善戰,屢獻奇計,很快便收復青海的大片土地。

雍正龍顏大悅,封他為太子太保、三等威信公兼甘肅提督。不僅如此,為表器重,還親賜他金扇一把。

可以說,此時的嶽鍾琪,不僅是清朝勇冠三軍的高級將領,還深得雍正器重。而他之所以能得到這一切,憑的除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再就是對朝廷的忠心。

(年羹堯劇照)

所以,當年羹堯被囚後,雍正立刻讓他接手川陝總督的職務,如此一來,嶽鍾琪手中就掌握了川陝甘三省兵權。

可讓嶽鍾琪萬萬沒想到的是,他擔任要職後,卻屢屢有人以各種方式勸他造反,這可讓他猝不及防。

雍正五年,一個叫盧宗漢的遊民在成都街頭赤腳狂奔,嘴裡大聲喊著:“嶽公爺帶川陝兵丁造反了!”引得行人側目,議論紛紛。

嶽鍾琪聽聞後,大驚失色,急忙命四川提督黃庭柱將他緝拿,並嚴加審問,結果一查原來此人是個瘋子。

本來瘋言瘋語當不得真,可是嶽鍾琪唯恐雍正知道後,會對他有不好的想法,連忙寫了長長的奏疏,將此事上報給雍正。

雍正自然對他百般安慰,表示絕不相信瘋子所言。最後下旨以“造謠惑眾,誣陷大臣罪”把盧宗漢斬首示眾,如此嶽鍾琪才好歹放下心來。

誰知道事情還沒過去三個月,又有一個叫張熙的書生給嶽鍾琪帶來了一封信。

這信是張熙老師曾靜所寫,信中對雍正繼位多有指責,說他殺父、逼母、弒弟、殘兄,可謂罪大惡極。又說當年岳飛抗金,如今中原為滿人所佔,他亦應如岳飛一樣,為漢人報仇,反清復明。

由於有了上一次經驗,這次嶽鍾琪學乖了。他好酒好肉招待了張熙,故意遣退左右侍從,悄聲告訴張熙,他早有此心。嶽鍾琪取得張熙信任後,探得他背後指使人,立刻將之一網打盡。

隨後,嶽鍾琪為了向雍正表示忠心,他將張熙、曾靜等人押送京師,並向雍正面陳此事。

(雍正劇照)

那麼,為何這些有反心的人,不約而同,都會找到嶽鍾琪呢?

我認為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身份特殊。

嶽鍾琪不僅是漢人,還是岳飛第21世孫。

據史書記載,嶽鍾琪是岳飛第3子嶽霖的後人,因此漢人百姓多認為他亦如岳飛一樣“忠義愛民”。

滿清入主中原後,對漢人多有血腥鎮壓。所以,大家一廂情願地認為,嶽鍾琪勢必因家仇國恨,早晚都會顛覆清朝。

二、身居重職。

滿清一直實行“崇滿抑漢”的政策,凡是位高權重的職務,一向都是由滿人擔任。嶽鍾琪是第一個被任命為封疆大吏的漢人,因此朝中的滿人大臣對他妒忌有加,誣陷他的奏疏,更是在雍正的案前堆積如山。

雍正曾告訴嶽鍾琪此事,嶽鍾琪也知道朝中大臣多視他為眼中釘。因此,有人利用瘋子誣他造反,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手握重兵。

嶽鍾琪能調動三省兵力,這在漢人官員中算是唯一一個有實力與朝廷對抗的人,所以曾靜才會找到他,勸說他反清復明。

由於涉及謀反,儘管嶽鍾琪對清廷忠心耿耿,但他為了洗刷清白,不得不反覆向雍正表忠心。

儘管雍正也一再要他寬心,然而隨著叛亂解除、社會安定,雍正卻開始對他各種打壓指責,最後還是以“誤國負恩”的罪名,將他革職拘禁,貶為庶人。

嶽鍾琪儘管功勳累累,但由於他是漢人的身份,最後不但遭到雍正打擊,而且因為他的告密,引發文字獄,導致許多反清志士被斬殺,漢人因此對他多有詬病,從此揹負了千古罵名。

(參考史料:《清史稿》)


張生全精彩歷史


即使給嶽鍾琪十個膽子,他也不敢推翻雍正皇帝。


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

嶽鍾琪是愛國將領岳飛的後人,在雍正三年,他官拜川陝總督,而且還外加兵部尚書銜,不僅是朝廷的封疆大吏,而且他還是個手握重兵的將軍。

在年羹堯死後,嶽鍾琪順利接管年羹堯麾下的軍隊,直接管理陝西、四川和甘肅地區,可以說年羹堯的權力都比不上他。

可是好景不長,當時天地會為了推翻清朝,在各處散佈反清言論,並聲稱嶽鍾琪受先祖英靈感化,要率領大軍為漢人報仇。

這樣的言論嚇得嶽鍾琪趕快寫了封奏摺上呈給雍正,言辭懇切的說他不敢造反。雍正皇帝為了安撫他,沒有立刻罷免他的官職,而是讓他回去好好帶兵。

其實雍正沒有處理嶽鍾琪,主要還是因為葛爾丹還未被剿滅。

為此,在雍正七年,嶽鍾琪受封寧遠大將軍,親率十六萬大軍出征。

這一場大戰打了三年,嶽鍾琪不但沒有剿滅葛爾丹,還差點被葛爾丹打了個全軍覆沒。

如此一來,嶽鍾琪就沒這麼用處了。因此在雍正十年,嶽鍾琪失去了兵權,回到京城受審。此後,他一直被關押在兵部大牢。

在雍正十二年,兵部判決嶽鍾琪死刑,可是雍正皇帝覺得嶽鍾琪功勞還是有的,於是就將他判為斬監候。並一直關押在大牢,直到乾隆二年才被放出來。

嶽鍾琪的權力雖然很大,可是他不敢造反,而且也沒機會造反

嶽鍾琪的權力確實很大,在年羹堯死後,他的權力幾乎囊括了整個西北地區,而且還統領十多萬大軍。

這也導致不少反清義士一直在忽悠他造反,但他的野心沒那麼大,而且他也很清楚形式,不管別人怎麼忽悠,他始終不為所動。

在嶽鍾琪看來,推翻雍正皇帝,無疑是痴人說夢,雖然說他的權力確實很大,但他根本沒有推翻雍正皇帝的能力。

一旦嶽鍾琪有想要造反的想法,估計他麾下的將領沒幾個人願意跟著他走這條路,畢竟整個西北地區雖然駐紮了十多萬大軍,但是糧食補給卻主要靠內地運輸。

沒有了糧食和銀子,他拿什麼忽悠別人跟著他推翻雍正皇帝。

他的權力看起來很大,其實下面很多人都是朝廷安插過來的人,這些人在平時聽他的話,一旦發現他有問題,肯定會立刻和他對著幹。


因此,嶽鍾琪想要推翻雍正皇帝,一點希望都沒有。


東方大史


前言:滿清入主中原,定鼎天下,漢族人民群起反抗。到雍正時期,反抗的浪潮已經完全被撲滅了。歷經戰亂,人民渴望生活穩定,不願在發生戰火了。而滿清政府也採取了一些有利民生的政策措施,於是,社會逐漸安定下來。

在一些明朝遺民和一些不得志的漢族知識分子心中,依然存在著漢夷之分,一味固守著“夷狄之有君,不若華夏之無也”的狹隘偏執思想,因此,他們極力想要在統兵將領中去尋找代理人,來起兵推翻滿清的異族統治,恢復漢室江山。

就這樣,漢族將領嶽鍾琪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嶽鍾琪是雍正年間著名的軍事將領。嶽鍾琪曾經統領十萬大軍轉戰西北地區,平西藏、定青海,因戰功大而被清廷封為奮威將軍;當時,嶽鍾琪可謂是名震天下,深得雍正皇帝的倚重和信賴。

一些有志於反清的人,一直想鼓動嶽鍾琪起兵反清。這是因為嶽鍾琪時任陝甘總督,手握重兵;最被漢族知識分子看重的就是:嶽鍾琪不光是漢族人,而且他還是傑出的抗金將領岳飛的第21世孫。在他們看來,嶽鍾琪既然是岳飛的後裔,自然會以反清為己任,肯定是要繼承先祖的遺志,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

而當時的嶽鍾琪因為平定青海有功,雍正授予他三等公爵位。在年羹堯失勢後,嶽鍾琪更是被授予奮威將軍印,實授陝西總督,總管諸軍。

這是嶽鍾琪一生當中最輝煌的時期。不僅西北十萬大軍盡歸嶽鍾琪統領,而且陝西、四川和雲南等緊鄰西藏諸省,一切軍政事宜,都在他的管轄之下。權勢之盛,一時無兩。

因此,明朝遺民及不得志的漢族知識分子都對嶽鍾琪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企望嶽鍾琪能夠登高一呼,奮然起兵,來實現他們反清復明的目標。然而,嶽鍾琪是效忠於滿清朝廷的,這些人的幻想最終落了空,換來的就是清廷對呂留良等漢族知識分子的大肆屠殺,興起了恐怖的文字獄,摧毀了漢族知識分子僅存的一點兒骨氣。

結語:嶽鍾琪當時坐鎮西北,手握十萬重兵,管轄數省軍政事務,權力熏天。又是漢族將領,岳飛的後代,所以,才使一些反清的知識分子異想天開,幻想能夠勸說岳鍾琪起兵反清,恢復漢家江山。

當然,幻想只不過是幻想而已。


品茗讀史


嶽鍾琪是一位傳奇人物,“奇”在整個大清王朝兩百多年就他一位漢人大將軍(年羹堯是旗人)。雍正稱他為“當朝第一名將”,乾隆贊他為“三朝武臣巨擘”。

名將後裔,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名將

嶽鍾琪是宋朝名將岳飛的第21世嫡孫,岳飛第三個兒子的直系後裔。岳飛當年的抗金事蹟千古流傳,那首膾炙人口的《滿江紅》更是讓人激動不已。

但岳飛後裔的身份標籤,到了清代,卻成了讓岳家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包袱”,因為清朝皇室就是金國女真人的後裔。

嶽鍾琪從小就熟讀兵書,他的父親是康熙朝的四川提督嶽升龍。嶽升龍在任職期間,與年羹堯有很大仇怨,但嶽鍾琪卻與年羹堯合作比較好,還得到過年羹堯的提攜。

嶽鍾琪最初只是文官,後來改任武職。康熙讓他以遊擊身份進軍四川,而且很快就升他為四川永寧協副將。

康熙五十九年,沙俄扶持的準噶爾汗策旺阿拉布圖入侵西藏,殺死拉藏汗。康熙命嶽鍾琪為前鋒,追隨定西將軍噶爾弼入藏平定戰亂。嶽鍾琪沒有按常規方式正面作戰,而是挑選三十名精通藏語的士兵化裝成藏民,偷襲叛軍駐地,大獲全勝。隨後,收復拉薩,嶽鍾琪因功被提拔為四川提督。

戰場上大顯身手,嶽鍾琪扶搖直上

雍正元年,盤踞青海的羅卜藏丹津倚仗他強大的勢力發動叛亂。在禮貌性的勸說過後,雍正調集軍隊,前往青海平叛。年羹堯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嶽鍾琪聽從其調遣。

嶽鍾琪率領六千人馬,由四川松潘一路北上。與此同時,年羹堯組織兵馬迅速收復西寧外圍各據點。

叛亂以郭隆寺周圍最猖獗,年羹堯會同嶽鍾琪,在此佈下重兵。郭隆寺的戰鬥打得異常激烈,羅卜藏丹津倚仗熟悉地形的優勢,重創清軍,但清軍也用火攻戰術,沉痛打擊叛軍。戰後,年羹堯也感嘆:“自三藩平定以來,未有如此大戰者!”

大戰過後,叛軍向西逃竄,年羹堯命令岳鍾琪立刻率軍由西寧出發,尋找叛軍主力決戰。對此,嶽鍾琪提出不同意見,他認為,與其到處找叛軍主力,還不如派遣精銳部隊直搗叛軍根據地,以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

兩位將軍的意見很快傳到京城,經過朝廷的一番討論,雍正採納了嶽鍾琪的方案,並命他全權負責此次軍事行動。

雍正二年二月,趁著春草未生,嶽鍾琪率五千騎兵,兵分三路,突然撲向柴達木。十二日從西寧城向西急行軍,於十三日黎明,在荒原上遇見羅卜藏丹津的主力部隊。

嶽鍾琪此舉完全出乎叛軍意料,羅卜藏丹津的部隊從夢中驚醒,連戰馬都來不及備鞍,無法出戰。隨後,叛軍全線崩潰,四散逃命,羅卜藏丹津換上女人衣服溜之大吉,準備投奔準噶爾汗國。

嶽鍾琪窮追不捨,每天奔襲一百五十公里,兩天後,追到桑駱海也不見羅卜藏丹津的蹤影,只得凱旋收兵。嶽鍾琪從出發到大獲全勝,在很短時間內就將青海土地全部收復。

平定青海叛亂,這讓雍正相當高興,他宣佈此戰“成功之速,為史冊所未有”,對年羹堯進行重獎,嶽鍾琪也被封了三等功。

此後,年羹堯與雍正關係惡化,隨即開始禍不單行,他被調離陝西后,嶽鍾琪接任川陝總督,手握三省兵權。

按照清朝的慣例,川陝總督一般是滿缺,即由旗人擔任,有時甚至是覺羅。為什麼此職位專由滿人擔任?

因為川陝佔據有利地形,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陝西又是漢唐的龍庭所在地。在此統兵,必須是滿清的內部人員。

因此,嶽鍾琪以漢官擔任川陝總督,可謂出盡風頭,也很遭人嫉恨。蔡珽就多次在雍正面前打小報告:嶽鍾琪不可信。雍正把圖裡琛調到陝西,給他的秘令中也交代,嶽鍾琪與年羹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要他密切監視嶽鍾琪。

雍正沒有充分信任,導致嶽鍾琪位高卻不權重

策旺阿拉布圖去世後,雍正與準噶爾汗的矛盾開始公開化,經過一番廷議後,清廷決定作戰爭準備。隨後,雍正設計了兩路進兵的方案,任命傅爾丹為靖遠大將軍,由北路進攻;任命嶽鍾琪為寧遠大將軍,由西路進攻。雍正希望兩路合圍,直接端掉準噶爾腹地伊犁。

這時的雍正,對嶽鍾琪整體上還是信任的。但朝中有許多臣子對嶽鍾琪並不放心,多次上表彈劾,連嶽鍾琪都有點害怕。

赴戰場前,嶽鍾琪回京述職,想跟雍正作個說明,順便輸誠。雍正為了打消他的疑慮,派胤祥去安撫嶽鍾琪,還準備拉他入旗。胤祥到了嶽鍾琪府上,沒有明說,只是旁敲側擊地暗示他入旗。

也不知嶽鍾琪是政治上遲鈍沒聽出來,還是故意不想入旗,反正是拒絕了胤祥。胤祥跑去跟雍正說,嶽鍾琪不想入旗。雍正聽了這話,心裡肯定會有所想法,拉你進組織你不進,你嶽鍾琪想幹嘛?

到了西北戰場,嶽鍾琪雖是大將軍,但並不能為所欲為,雍正鑑於他的漢人身份、多人彈劾以及年羹堯事件的影響,對他的兵權進行嚴格限制。

這個時候,軍機處已經成立。雍正的意志,由軍機處發出,源源不斷地傳到嶽鍾琪的軍營。嶽鍾琪每作出一個部署,雍正都在嚴密地注視著,他手中的十幾萬精兵,看似人多勢眾,實際上都受雍正牽制。

當時,許多人看著嶽鍾琪位居大將軍,手握大軍,就以為他能夠與朝廷叫板,可以左右局勢,這實在是高看了嶽鍾琪。此外,嶽鍾琪又是岳飛後人,而岳飛抗的金人又是滿人的先祖。基於這個原因,一些反清復明的力量想拉攏他復興大明。其中,有個叫曾靜的讀書人,真的派人去陝西,妄圖策反嶽鍾琪。結果,曾靜以失敗告終,還給嶽鍾琪帶來一身麻煩。

秋媚說:嶽鍾琪有大將軍之名卻無任意用兵之權,有嶽武穆之才卻無“飢餐胡虜肉”的壯志,有忠君報國之志而無反清復明之意。


秋媚讀史


因為嶽鍾琪的祖先是岳飛

嶽鍾琪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軍事將領,自稱是岳飛的第21世孫,出身武將世家,是個官二代。其父嶽升龍康熙朝的四川提督,曾隨軍參與過平定吳三桂和噶爾丹的戰事。

嶽鍾琪的家世算是相當不錯的,家境也比較殷實,在他剛剛成年之時家裡給他拿錢捐了個官,因此嶽鍾琪最開始是做文官。

不過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嶽鍾琪非常熱愛軍事,而這時又恰逢西北戰事吃緊,於是嶽鍾琪就相仿班超,投筆從戎,當了一名武將。

(嶽鍾琪畫像)

因為親爹就是個高級軍官,所以嶽鍾琪一開始就被授予遊擊一職,起點比較高。當然嶽鍾琪的軍事才華也確實很厲害,他曾跟隨大將軍王胤禵和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征戰青海,並且戰功卓著。到雍正三年時,年羹堯被刺死,嶽鍾琪接任川陝總督。而在此之前他已經被封為三等公爵,人生到達了巔峰。

在清朝中期,漢人封公者屈指可數,只有年羹堯和嶽鍾琪曾獲封公爵。但年羹堯屬於漢軍旗人,而嶽鍾琪則是純漢人,他獲封三等公已經是相當出格的事情了。要知道,曾經幫助清廷力挽狂瀾的曾國藩,在攻克天京後也不過只是得到一個侯爵,清末重臣李鴻章生前也僅僅是一個伯爵,死後才被追封為侯爵。相比之下,嶽鍾琪的待遇已經非常不錯了。

但是嶽鍾琪畢竟是個漢人,而且他還是岳飛的後代。岳飛是什麼人?南宋著名民族英雄,在明代岳飛的地位極高,明代的武聖就是岳飛,全國各地的嶽王廟數量跟孔廟不相上下,就連東廠大堂都供著岳飛。

岳飛之所以被漢人所敬重,就是因為他孤身抗金,力圖恢復中原,被漢人視為民族英雄,而金人就是滿洲人的祖先,因此嶽鍾琪備受許多滿洲權貴的忌憚。

當嶽鍾琪當上川陝總督後,權傾西北,因此遭到許多旗人的攻擊,而嶽鍾琪也是如坐針氈,處事小心翼翼。(《雍正王朝》中的嶽鍾琪形象)

雍正六年,一個叫曾靜湖南秀才,受呂留良華夷之辯思想影響,派其學生張熙前往西安找到嶽鍾琪,希望嶽鍾琪能夠繼承先祖的遺志,起兵反清,為宋、明二朝復仇。

面對前來遊說的張熙,嶽鍾琪差點就嚇尿了。先不說岳鍾琪對大清有多麼忠心,就算嶽鍾琪想造反,他也沒那個實力。

中國的封建制度發展的清朝已經十分完善了,地方武將傭兵作亂的事情已經很難發生了。而且清代防漢如防川,軍權一般都是握在旗人手中,即便是嶽鍾琪手中掌控有川陝兩省的綠營,但是當地的八旗並不歸嶽鍾琪節制,嶽鍾琪如果造反,跟送死沒啥區別。

嶽鍾琪在看過張熙送來的書信後,立馬將他綁了起來,嚴刑拷打,詢問事後主謀。可張熙就是寧死不招,嶽鍾琪於是假意同意與張熙合作,將他請到客室中會談,並立刻通知陝西巡撫滿人西琳前來在鄰屋旁聽,為自己作證。

而張熙畢竟是年輕,不知是計,於是將曾靜給說了出來。在獲得口供之後,嶽鍾琪立即將張熙押赴進京,而朝廷也尋去派人去湖南抓捕了曾靜。這件事就是著名的“曾靜大案”。

此事爆發之後,雍正對於嶽鍾琪進行安撫,加封他為寧遠大將軍,賜少保銜,但是雍正對於嶽鍾琪的信任已大不如前。

雍正十年,雍正以嶽鍾琪以誤戰機為由將他削官降爵召回北京受審,而兵部對嶽鍾琪的審問長達兩年時間,最後判了個“斬決”。

雍正拿到審判決議之後,猶豫了半天,最後念在嶽鍾琪往日戰功上,改判為“斬監後”。

乾隆上臺後,嶽鍾琪被釋放出獄。到乾隆十三年時被任命為四川提督,重出江湖。此後嶽鍾琪帶兵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亂。乾隆十九年,嶽鍾琪病逝於四川任上。

嶽鍾琪的一生比較坎坷,仕途幾經沉浮,但結局總算是善終。比起年羹堯,嶽鍾琪要低調許多,也要聰明許多。(《雍正王朝》中的嶽鍾琪與年羹堯)


千佛山車神


要說岳鍾琪有多厲害,其實在那個特殊時代而言,也不算多麼厲害,可是至於為什麼曾靜等人要慫恿他造反,顯然是看重嶽鍾琪的身份以及地位,但是他們卻忽略了很多現實因素,導致最終嶽鍾琪不僅不參與,還直接把曾靜處理了。

至於事情的來龍去脈,需要我仔細分析一下,要不然三言兩語並無法說清楚。


一、嶽鍾琪的厲害之處

嶽鍾琪(1686-1754),四川成都人,他的父親是四川提督嶽升龍,嶽鍾琪是岳飛的第二十一代後人,可以算得上是武人世家,所以嶽鍾琪也繼承了先輩的優良基因,從小就開始習武練習打仗,為後來的事業打下基礎。


雍正元年,嶽鍾琪平定羅卜藏丹津的叛亂,立下赫赫戰功,這場戰役,嶽鍾琪只用15天時間,就將面積約60萬平方公里的青海土地全部收復,由此可以看出嶽鍾琪在軍事能力上的天賦以及厲害之處。

雍正三年,年羹堯因為過於囂張跋扈,被雍正收拾,嶽鍾琪原本就是跟著年羹堯的,如今年羹堯倒臺,嶽鍾琪順利成為替補,接替年羹堯成為川陝總督,手上擁有十萬重兵,可以說一時間權利達到了頂峰狀態。

除了“武”方面的天賦,嶽鍾琪在文治上也頗有成就,比如雍正五年,雍正命令岳鍾琪在川陝兩省推行“攤丁入畝”制度,取得一定成績,也因此讓一部分文人不滿。

於是雍正六年,一個叫曾靜的“生員”找他的學生張熙給嶽鍾琪寫信聲稱嶽鍾琪是岳飛的後代,希望擁立嶽鍾琪造反。這件事把嶽鍾琪嚇得不輕,立即將此事上報雍正,並且把曾靜抓捕處決。

鑑於嶽鍾琪的表現,雍正也並沒有對他治罪,可是雍正心裡已經不相信嶽鍾琪,在雍正七年,嶽鍾琪被任命為寧遠大將軍,率領十萬大軍出征葛爾丹,原本以為會大勝而歸,結果這一仗打了三年,不僅沒有勝利,還差點全軍覆沒,最終雍正以“誤國”之罪將嶽鍾琪審訊並且在雍正十年關押在兵部大牢,一關就是兩年。



雍正十二年,兵部判決嶽鍾琪死刑,可是雍正看在嶽鍾琪這些年南征北戰的功勞上免除他死罪,只是判了斬監候,一直關押在大牢裡到乾隆二年才被乾隆放出來。

乾隆三年,嶽鍾琪被重新啟用為總兵,參與平定“大金川土司叛亂戰役”,並且取得勝利,得到乾隆重用,最終嶽鍾琪於乾隆十九年病逝,享年68歲。

嶽鍾琪一生被雍正稱為“當朝第一名將”,還被乾隆稱為“三朝武臣巨擘”,可謂評價之高,足以說明嶽鍾琪能力不一般,確實相當厲害。


二、曾靜為什麼要忽悠他造反?

其實曾靜忽悠嶽鍾琪造反的原因實在太簡單,首先就是嶽鍾琪的地位顯赫,當時嶽鍾琪屬於朝廷當中漢人最大的官員,也是漢人唯一擁有兵權的大官,所以曾靜最開始看重的就是嶽鍾琪的漢人身份。

因為當時清朝滿人對漢人一直心存戒備,從來不會重用漢人,從而很多漢人官員都得不到重用,內心淤積不滿,就想找機會造反,剛好如今嶽鍾琪的出現,滿足了這部分人的內心需求,所以忽悠他造反。


關於清朝的輕視漢人的行為,直到後來曾國藩時代才得以改進,在此之前,都是相當嚴重的一個問題。

除了嶽鍾琪是漢人這個身份外,第二個就是嶽鍾琪是岳飛的後代,岳飛當年是被金人所害,滿清就是後金人,所以在名義上這一點是行得通的。當時還有一定的社會背景,因為雍正當時清理八爺黨,鬧得沸沸揚揚,民間都說雍正殺兄弟,太過於殘暴,需要有人取而代之才能保證天下太平。

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下,才會出現曾靜敢於冒著生命危險來勸說岳鍾琪,可是嶽鍾琪最終沒有同意,這其中原因就值得我們思考了。


三、嶽鍾琪為什麼不同意造反?

嶽鍾琪也是在官場摸爬滾打那麼多年,還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上司年羹堯被雍正處決,他比曾靜之類的讀書人更加明白官場的殘忍以及惡劣情況,所以斷然不可能輕舉妄動,在他拒絕曾靜之前,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他具體深思熟慮的是什麼呢?那當然就是實力問題,要造反最需要考慮的就是造反能否成功。嶽鍾琪對自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先前的年羹堯,可謂功高蓋主,實力滔天,可是依舊被雍正搞定,說明大清朝政府不是吃乾飯的,這個皇帝更不是開玩笑的。



雍正早就借鑑年羹堯之事的經驗教訓,對嶽鍾琪從一開始就有所防備,嶽鍾琪手下的將領都是滿人八旗子弟,根本不可能聽從一個漢人的命令起兵造反推翻他們滿人的天下,這是其一,此外嶽鍾琪身邊被雍正安插很多眼線,比如曾靜叫張熙寫信給嶽鍾琪,在嶽鍾琪還沒有上報雍正之前,雍正的眼線早已告知雍正,造反成功的概率幾乎為零,根本沒有必要嘗試。

綜上所述,嶽鍾琪當然選擇繼續效忠於雍正享受榮華富貴,而不是跟著一群窮書生去送死,這一點誰都都能想清楚。


結語

嶽鍾琪是個明白人,自己有多少能耐,他自己最清楚,別人之所以認為他多麼厲害,也僅僅是想利用他而已,嶽鍾琪自然不會上當!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小心駛得萬年船,這就是歷史給我們的啟示!



嗔痴歷史觀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嶽鍾琪有多大權利?把這問題整好了,題主這問題也就差不離了。

嶽鍾琪的權利

那麼嶽鍾琪的權利大嗎?你快拉倒吧,他其實就是雍正手底下一個能把大片刀玩出花活來的棋子而已,他的帽子再高,分分鐘鍾就能整趴下。

說道這裡,估計有些小夥伴要反對了:“這老梁你可就睜著眼珠子說瞎話了,瞅你這意思,他沒權利?那人家手底下十六萬大軍,難道是兵馬俑,一堆藝術品,杵那讓你瞅的?”

別介,您這話就有點子過激了,您說的這都是表面的東西,咱整點實際的。先往了遠了說,那腦瓜頂上長反骨的吳三桂,造反的時候那大頭兵比康熙手裡的兵多老多了,最後被摁下去了吧!

為嘛呢?簡單,咱造個房子還得有地基,沒這地基您這房子再華麗,分分鐘鍾就得讓大風給您吹趴下了。吳三桂這是大明的叛徒,是他親手扼殺了大明的江山,把自己個的前主子弄死了,就為了討好自己個的新主子。就他辦的這點子事,大華夏老百姓就瞧不起他。而他打的旗號還是反清復明,沒這根基他能贏,快拉到吧!

嶽鍾琪也一樣,他就沒那推翻雍正的土壤。您如果覺得這對比不夠恰當,咱再說這近的。近的有年羹堯,年羹堯的權勢比他嶽鍾琪大了不少吧,手握的大頭兵比他嶽鍾琪多吧,權利也是大大的。結果呢?雍正要他命,那也是分分鐘鐘的事。為嘛呢?他就沒那根基。

那麼這根基說了半天,到底是個啥玩意呢?咱細細的說道說道。

根基

首先這十六萬人裡邊,有多少是綠營的,也就是漢人組成的兵,又有多少是滿人組成的八旗兵,您想過沒有。咱打個折那八旗兵不多,就四分之一吧,十六萬這就得是四萬滿人。您覺得這四萬人會聽嶽鍾琪的話造雍正的反嗎?這不是開玩樂呢嘛?

這就成了十二萬,而且邊上還蹲著八萬多隻眼睛盯著你,隨時隨地的準備掐一大脖子,弄死你。

第二,那滿清滿打滿算十二個皇帝,從開頭到結束,他就沒有一個完全相信漢人的,時刻提防漢人勢力的崛起。您覺得這嶽鍾琪作為一個漢人,而且領導了那麼些個大頭兵,作為猜忌心最重的雍正會傻不愣登的沒有啥防範措施?這想多了吧!

給你整幾個副將,天天擱大帳裡邊瞅著你,就看你有啥違規的舉動,你以為那密摺制不會在嶽鍾琪的身邊發生?想多了吧!

打仗他們聽你的,可你想出點啥花活,你覺得他們會讓你?至於這些監視的人是漢人還是滿人呢?你猜?猜不著吧!而且這些人的家口你覺得雍正會不會賺到手心裡,等結果?

所以真要造反了,指不定這嶽鍾琪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第三,這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你這十六萬人,啊,不十二萬人人吃馬嚼的這得消耗多少毛毛錢。雍正啥也不做,蹲地頭上把你的糧草,軍餉這麼一掐,你就等死吧!

有人說,那你多儲存一點,整個一年半載的糧草不就玩了嗎?說的到輕巧,雍正給你發放糧餉的時候,會讓你鑽這個空子?再說那會滿清那套運作體系,上邊給你發三月的東西,到手裡撐死了就兩月半,整不好就倆月的,你給俺儲存儲存。雍正能一口氣給你發一年的?絕對不可能啊!還有那管後勤的官,您覺得雍正會不會安排自己的人?

當然,咱就回過頭來說,就算是你敢多要。他雍正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你想幹啥?你劃不出個道道來,你就得擱大牢裡想想這是咋回事?是不是自己個腦抽了!

所以嶽鍾琪看的明白,蹲滿清手底下當個官還成,真要造反,沒那土壤。

這就為嘛,那麼多人忽悠嶽鍾琪,愣是沒有忽悠的動他。

那麼這些忽悠他的人,看上了嶽鍾琪那幾點了呢?

第一這不用說了吧,嶽鍾琪手上有兵,而且這些個兵還是滿清地頭上最精銳的兵。因為這些個兵天天的擱那和噶爾丹打仗,他不精銳都被噶爾丹給滅了不是。

這第二呢?是因為嶽鍾琪是岳飛的第二十一世孫。岳飛人家是抗擊金人一大悍將名將,而這金人就是滿人的前身。所以這幫人理所當然的認為嶽鍾琪和滿人是死敵。

基於這兩條,所以很多人來忽悠他。

那麼嶽鍾琪的反應如何呢?

咱聊聊具體的事。

話說在雍正五年的時候,在大街上有一個鼻涕掛臉上,衣服都遮不住腚的男子,兩手巴掌各拿一塊大石頭,揮舞著烏龜拳,一路的狂奔。咋說呢?您要是這麼跑,一般人就認為,你這就是個腦仁不正常的瘋子。但架不住這貨嘴巴里瞎嚷嚷:“嶽鍾琪率領川陝大頭兵要造反了!”

齊活就這麼一句話,除了時間,人物地點事件都給你整出來了。

就這事不用他說話,衙門口的人直接就把這人抓了,一審問,結果這就是一瘋子。

可當時就把個嶽鍾琪給嚇的一哆嗦,回頭立馬就給雍正上摺子來澄清這事和他無關。雍正也立馬給他回覆,那硃批在嶽鍾琪的摺子上整的密密麻麻,其實就一個意思,俺相信你。

瞅見沒,寫的密密麻麻。大傢伙覺得雍正相信了嶽鍾琪嗎?對頭,這心裡還是有猜忌的,不然一句話的事,咋就寫那麼多,這不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但那個時候,他還要用到嶽鍾琪,所以他雍正就把這事給忍了,但也埋下了後邊的禍根。

當然這事,還是小一點,第二年,也就是雍正六年的時候,一把大的還等著嶽鍾琪。有一個秀才叫曾靜。派自己個弟子張熙給嶽鍾琪整了一封信,要嶽鍾琪反清復明。

這傢伙下去,嶽鍾琪有點懵圈了,回頭這就騙這幫人,假裝同意,把這些個人的口供都騙了出來,一傢伙就捅到了雍正的手裡邊。雍正到好,表彰了嶽鍾琪,還給他加了官,封為寧遠大將軍,加少保。

而曾靜這倒黴孩子被雍正放了,當成了宣傳大使,宣傳雍正的好。回頭到了乾隆繼位的頭一年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這曾靜給咔嚓了。畢竟乾隆是滿清十二皇帝中玩文字獄玩的最純熟的一個主,不拿你曾靜開刀,拿誰?

後來的事

回頭咱說這嶽鍾琪,這會的他那已經是被雍正架到了火山口上,隨時準備嘣上天。但這時間點上,雍正手上的戰事也多,只能擱那用著。

到了雍正十年的時候,嶽鍾琪手底下的一員將領就因為沒有乘勝追擊準噶爾的軍隊,讓這幫子叛軍帶著大量物質跑了。這事就讓嶽鍾琪吃了掛勞了,被雍正嚴厲的斥責。

好吧,回頭軍機大臣鄂爾泰就上本彈劾嶽鍾琪,這一傢伙就把嶽鍾琪的三等公爵和太子太保的銜給削了,交給下邊討論如何處罰,當然那大將軍印還掛著。

其實大傢伙也知道,這討論,不能一傢伙打死,得慢慢來不是。沒幾天的功夫,雍正又讓嶽鍾琪擱京城裡趕,把那大將軍印丟給副將管理。

好吧,嶽鍾琪那是踩著風火輪迴來的,在北京城那剛一露頭,還沒說話呢?那鄂爾泰的摺子又來了。

得,這回嶽鍾琪直接就去了大牢裡邊待著了,這一呆就兩年啊!

到了雍正十二年,這判決才下來,你都不知道在,這決定是斬立決,這事可大了。雍正接到這決定之後,改成了斬監侯,還是死刑,就是緩期執行而已。光罰銀子就罰了七十萬兩。

得,這又擱大牢裡候著吧!這一候著,就候到了乾隆二年,中間就隔了三年。在乾隆的手裡頭就把這嶽鍾琪給放了。

為嘛放了呢?畢竟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從根上講人家嶽鍾琪沒啥大毛病不是,而且那會的乾隆手底下的戰事他不少啊!

當然,您以為放了,這就官復原職了,您想多了,這一傢伙就擼成了庶民,擱成都養老去了,先搓搓嶽鍾琪的銳氣,畢竟是前任皇帝手下的官不是。

到了乾隆十三年,滿清平定大小金川好多次,都沒整出個結果,人死了不少,錢花了不少,事卻越弄越大,得咧,這乾隆又想起了嶽鍾琪。這就給了總兵的銜,後來又整了個四川提督的帽子扣上了,這個時候的嶽鍾琪已經是六十二歲了。

得嘞!這大小金川的事,就在嶽鍾琪的手上擺平了。後來西藏那珠爾墨特叛亂,嶽鍾琪在六十四歲的時候擺平的。接著重慶剷除邪教陳昆,這個時候的嶽鍾琪已經六十八歲了,結果事平了,在回來的路上死了。

事就是這麼個事,嶽鍾琪和雍正之間那是充滿了猜忌。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