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音序F类)104句,生动有趣,写作时引用倍添文采

  1. 【发了酵的面粉——气鼓鼓的】气:双关,本指气体,转指怒气。形容非常生气。[例]“蟑螂”灰白的脸涨得猪肝般红,干瘪的肚子像发了酵的面粉,气鼓鼓的,嘴里直喘粗气,恶狠狠地拔出手枪,想来威逼根男。(刊)
  2. 【发面馒头——搁不住一咬】发面馒头:面粉发酵后蒸成的馒头,内部空隙多,松软。比喻承受不住一次打击。[例]城墙上的人一个个高兴地说:“闻名不如见面,陈诚的十一师原来也是发面馒头,搁不住一咬!”(周骥良《吉鸿昌》九)
  3. 【乏驴上磨——没精打采】形容精神萎靡不振。[例]周铁杉说:“你干嘛一天到晚像是乏驴上磨没精打采的?念了几年书,你丢了魂儿。”(张天民《创业》二五章)
  4. 【垡子地里撵兔子——没有大跑】垡(犳á)子:也叫垡头,翻耕出来的或挖掘出的土块。本指兔子在坑坑洼洼的垡子地里跑不快,容易被捉住;转指人容易抓住,跑不掉。[例]话没落音,就看从正面,“踏踏,踏……踏”来了几个人,龚得问:“谁?”就听答:“捻子。”“咋样?”“垡子地里撵兔子——没有大跑。”“你们咋样?”“罩里捉鳖——伸手可得。”(牛家锟《杀张胜、张可》)
  5. 【法场上的麻雀——胆子早吓大了】法场:刑场。指人亲历险境多,胆子早变大了。[例]马玉池看了信,把廖生军邀到一间密室里,坐下后,廖生军笑笑说:“马公受惊了吧!”马玉池说:“哪里哪里!法场上的麻雀——胆子早吓大了!哈哈……”(王英先《枫香树》一章)
  6. 【番薯脑子檀木心——太不灵】番薯:方言,甘薯。檀木:落叶乔木,木质坚实。指人心眼太死,不灵活。[例](胡阿大说:)“你真是番薯脑子檀木心——太不灵。管他国龙、国虎,人蛋、马蛋,这牢房外面是三丈三尺的高围墙,围墙外面又是铁丝网,再加上一丈深的壕沟,他能逃到哪个太阳山里去?”(戚天法《四明传奇》三回)
  7. 【幡杆灯笼——照远不照近】幡杆:一种垂直悬挂窄长旗子的旗杆。照:双关,本指照射,转指照顾。指照顾关系疏远的人,却不照顾关系亲近的人。[例]他心里倒是挺高兴的,可是还有点埋怨侄儿不照顾他,就叽叽咕咕道:“阿坚这孩子真是个幡杆灯笼,照远不照近!”(欧阳山《前途似锦》一)
  8. 【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都有】五味:指酸、甜、苦、辣、咸,泛指各种味道。形容心情极其复杂,难以名状。[例]他们互相默望着,心里都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都有,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欧阳平《黑凤凰》一七)
  9. 【反穿大皮袄——装羊】羊:与“佯”同音相谐。装佯:即佯装,假装。[例]你到底是真糊涂啊,还是假糊涂!你这叫反穿大皮袄——装羊哪!(杨明《二龙传》一五章五)
  10. 【反贴门神——不对脸】门神:旧俗贴在两扇门上以为能驱鬼辟邪的神像,多为唐朝秦琼、尉迟恭的画像。相传唐太宗生病时,听到门外有鬼魅呼号,后秦琼和尉迟恭立在门外守卫才无事,唐太宗便令画出两人图像挂在宫门左右,顺贴时两人脸面相对,民间代代效仿。本指两门神反贴时脸面不相对;转指双方感情不投合,或意见、观点不同。[例]杜宗文抬头望着闯王的脸孔说:“还有,潼关南乡的山寨同咱这儿的山寨不同。那儿一向是硬地,同你们没有拉扯,反贴门神不对脸,这你知道。”(姚雪垠《李自成》一卷六章)|风打头,雨打脸,一滴汗,一滴血的,俺是过苦日子过怕了,你说的那个道理,跟俺是反贴门神不对脸。(董均伦等《颜回解围》)|要和大伙儿聊家常、谈农活,人们话稠得说不完,而一问到王肉旦的死案,便都守口如瓶,不吭气了。他曾连着两次又去找过王罗锅,无奈王罗锅还是和他反贴门神不对脸。(崔巍等《爱与恨》二六章)|(老孙头说:)“反贴门神不对脸,我一瞅他就上火。难怪闻长山烦他。还向他张口要粮?宁可小孩烂死在炕角上。”(罗丹《风雨的黎明》二八章一)
  11. 【反贴门神——左右难】本指门神反贴后,左右难以对称;转指事情不好办,左右为难。[例]没人处寻思双泪也么涟,不晴不雨的奈何天。好可怜,反贴门神左右难,丑了怕你恼,俊了怕你嫌,就是这模样难更变。(清·蒲松龄《姑妇曲》)
  12. 也作(1)“反贴门神——左右为难”[例]兄弟很清楚,你现在是反贴门神,左右为难。(陈定兴《香港之滨》二章一四)(2)“反粘门神——左右难”[例]郭运起对袁文会收冯老辛做徒弟非常吃醋。他想,如果今天不见面,那就等于把事情挑明了,袁文会非跟他翻脸不可;如果来了,那就等于自己往下坡子轱辘,决不能吃这个哑巴亏。他反粘门神左右难。(张孟良《血溅津门》一章)
  13. 【犯人越狱——罪上加罪】指在原有的罪行上增加新罪。[例]大金牙好不高兴。翌日,他奉命去抓陈保长,忽然想到抓来之后,是会要当堂对质的,那么,纸糊灯笼一戳破,我可就犯人越狱,罪上加罪。(严亚楚《龙感湖》二五回)
  14. 【饭店臭虫——在家吃客】指主人反受客人招待,吃用客人的东西。[例]祝永康掏出香烟,双手递给万寿年一支。万寿年站起身,推托道:“这,这不像话,我是在家里。”祝永康笑道:“你才说军民一家,有啥里外呢?”万寿年接过香烟,道:“这成了饭店臭虫——在家吃客。”(陈登科《风雷》一部三章)
  15. 【饭甑里蒸菩萨——神气十足】饭甑:用陶或竹、木制成的蒸饭器具,似木桶,有屉无底。神:双关,本指菩萨,转指人的精神面貌。形容很有气派或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例]“你为什么要调到我们这个小城市里来?”“别人的事情你最好少问几句。”“喝,饭甑里蒸菩萨——神气十足。”(陈海萍《报复》)
  16. 【范进中举——喜疯了】范进: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中人物,五十多岁才考中举人,一看报帖,顿时喜得发疯。形容人高兴到了极点。[例]根栓顺势抓住老伴的手:“来,咱现在就扭秧歌。”一个拉拽,一个撕卷,把几个后生笑得前俯后仰。团支书说:“我看咱们队长是范进中举——喜疯了。”(王月林《禾场上的歌》)
  17. 【贩古董的——识货】本指贩卖古董的商人能鉴别古董,转指人有眼力能识别真假好坏。[例]慌得那拿盘的小妖,战兢兢跑去报道:“难,难,难!难,难,难!”老妖道:“怎么有许多难?”小妖道:“猪八戒与沙和尚倒哄过了,孙行者却是个‘贩古董的,——识货!识货!’他说认得是个假人头。如今得个真人头与他,或者他就去了。”(《西游记》八六回)
  18. 【方出壳的鸡仔——嫩得很】比喻初阅世事的年轻人经验少,单纯幼稚。[例](赵铁说:)“耿田哥,老主席,保安叔,我是方出壳的鸡仔,嫩得很哩,挑这副担子,肩膀辣呢。往后,你们得多指教。我一定努力学,努力干!”
  19. 【房顶的兽狗子——喝西北风】兽狗子:旧式房屋屋脊两端安置的形似狗的装饰物,姿态各异。本指房顶上兽狗子尽挨西北风吹;转喻人吃不上饭,忍饥挨饿。[例]桥隆飙见答话的人多了,更高兴了,又接着说:“没穷人种地,他们得饿成知了皮;当房顶的兽狗子——喝西北风!”(曲波《桥隆飙》二三)
  20. 【房顶开门——六亲不认】本指在房顶上开门,就可以不与任何亲人来往;转责人不通人情世故,不讲情义。[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天香更把脸一沉,“人家又当上大官,大老远从北京下来,为的是解决咱们两家的老大难问题;你房顶开门,六亲不认,那就出面把他噎回去。”(刘绍棠《鱼菱风景》七)|金磙子起了火,一把扯住两条缰绳,吼道:“你这个人真是房顶开门,六亲不认!你见死不救,就怪不得我手黑心狠。”(刘绍棠《狼烟》二八)
  21. 也作“房顶开门——眼里没有左邻右舍”[例](洛文)问道:“凤妹子,我姐姐还没做得饭吗?”青凤远远地白了他一眼,冷笑道:“你这个人房顶开门,眼里没有左邻右舍。”(刘绍棠《二度梅》二)
  22. 【房梁上搁尿盆——架子不小】原指以房梁为支架;转以嘲讽人自高自大,架子很大。[例]好小子!他不来,我去拜他去!我要看看他这个书记戴几品的翎子,骑马来的还是坐轿来的。房梁上搁尿盆——架子不小!(霍达《魂归何处·芸芸众生》)
  23. 【房上的草——哪边刮风哪边倒】本指墙上的草,风吹向哪边就倒向哪边;转喻人没有主见,左右摇摆,或哪边势力大就靠向哪边。[例]两天后,沈浮水把她找去,当面故意叱喝她:“女老板,我知道你是一棵房上的草,哪边刮风哪边倒。现在你对谁都溜沟子奉承人,有朝一日,环境一变,就又不是你了。”(李英儒《女儿家》一〇章六)
  24. 【房檐滴水——照道描】本指房檐上的水总是照老样子滴,转指按照同样的办法行事。[例]说话的妇女学着老头腔:“……我一大群孩子叫我吃这个!你们坏良心,将来你们的孩子也房檐滴水照道描!”(李準《一串钥匙》)
  25. 【房檐上的冰凌柱——根子在上边】冰凌柱:房顶上的雪融化,水从房檐滴下,遇冷结成的锥形的冰,也叫冰锥、冰溜。根子:双关,本指房檐上的冰锥根部,转指根源。指事情的根源在上层领导。[例]我实说给你,不要以为张县长说的是个人意见,就真是他个人意见,老百姓有句俗话:房檐上的冰凌柱——根子在上边哩!你心上放明白些儿。(王东满《漳河春》四)
  26. 也作(1)“房檐上的冰溜子——根儿在上边”冰溜子:即冰柱。[例]徐东同志冷眼瞧着满堂乱晃的人头,一张张涨红的面孔,一圈油光捧场喊好的嘴……心想:所谓匪患,那是“房檐上的冰溜子——根儿在上边”。这根子,就是这些“上层人物”。(梁信《龙虎风云记》一四章三)(2)“房檐上的冰槌——根子在上面”冰槌:即冰柱。[例]我路威看得一清二楚,这是房檐上的冰槌——根子在上面。就像脚镣的铁环一样……(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四)
  27. 【房檐上的草——刮来的野种】本指房檐上的草,是由风刮来的野草种子长成的;转以责骂人是从外地流落来的。[例]他来到大江面前,一手就掐住了大江的脖梗子,从鼻孔眼里冷笑一声说:“哼,他妈的!我当是谁了,原来是房檐上的草——刮来的野种儿。”(鲍昌《庚子风云》一部一三章)
  28. 【房檐上的大葱——叶黄根枯心不死】心:双关,本指大葱的心,转指人的心志、思想、愿望等。指失败了并不甘心,或某种愿望或念头始终不会放弃。[例]民间有一句俗语,叫“房檐上的大葱,叶黄根枯心不死”,搞创作的人,“忌笔”的决心和抽烟人忌烟的誓言一样不可靠。(张笑天《家务清官·自序》)
  29. 【房檐上玩把戏——不要命】把戏:杂技。责骂人有意冒大的风险,连命都不要。[例]老乔的话对着哩,咱们都是一些摸牛尾巴的大老粗,啥也不懂,就敢揽那玩艺?再说今年这年成,困难比河里的石头子、砂子粒儿还多,再修水库,真成了房檐上玩把戏,不要命了。(聂海《靠山堡》一〇)
  30. 【房檐上玩把戏——活闹玄】闹玄:玩弄手段迷惑人。玄:与“悬”同音相谐。形容某种行为举动十分危险。[例]周世善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嘟哝哝地说:“这可是房檐上玩把戏,活闹玄的买卖;闹不好,还要把命搭进去哩。”(聂海《靠山堡》二四)
  31. 【房檐上种菜——真有园】园:菜园,与“缘”同音相谐。指真的有缘分。[例]“这还不是老天保佑,与你秀姐有缘?”“有缘?房檐上种菜真有缘(园)?能到了这步田地?”(焦广文等《风雨鸳鸯》)
  32. 【房檐头上逮鸡——不好捉摸】捉摸:双关,本指捕捉,转指猜测、思量。指对事情思量不透,没有把握。[例]说到要翻老帐,这可就把大家难住了。小五说:“年长日久的事了,到底还有没有老账?就说是有,又放在哪里?我看是房檐头上逮鸡,就怕不好捉摸了。”(刘江《太行风云》二九)
  33. 【房檐头上的泥娃娃——没路可走】指身陷绝境,走投无路。[例]他就像完全到了发疯的地步,蓦地从炕上跳到地上,捡起一根松柴点着,一下扑到有新脸前看看,把头抵住有新的小脸蛋,说:“实在舍不下你,儿啦!爹是房檐头上的泥娃娃,再没路可走了呀!”(刘江《太行风云》五)
  34. 【房子塌了问瓦匠——蒙对门儿】蒙:胡乱猜测。指碰巧猜中,或碰巧找到所要找的人。[例]罗章一听:这回可好,房子塌了问瓦匠——我可算蒙对门儿了。(黄佩珠等《少西唐演义》四三回)
  35. 【纺花车摆到正当院——亮亮本事】指当众显露本领。[例]咱今天就来个以酒论英雄。你喝两杯酒我给寨子乡加一分,喝20杯我给寨子乡加10分。咋弄?纺花车摆到正当院——亮亮本事。(王留庆《斗酒》)
  36. 【纺丝吊面——布里儿】吊:给皮桶子加上里子,缝成皮衣,这里指用纺丝做面子,棉布做里子。布里:与“不理”同音相谐。指不予理睬。[例](杨忠说:)“进了此门就是内廷了,想不到你七品前程如此造化。今日对了圣心,派你入宫,将来回到家乡里说古去罢。是不是?老黑呀,怎么我合你说话,你怎么老纺丝吊面——布里儿呢?”(《七侠五义》六回)
  37. 【放到案板上的肉——提起一条,放下一堆】本指肉提起就垂着,放下就瘫着;转喻人无所作为,只能听任别人摆布。[例]杨林信一听乱妮的话,赌气地说:“好,你反映吧。我反正是放到案板上的肉,提起一条,放下一堆。”(聂海《靠山堡》一五)
  38. 【放狗撵兔子——快对快】指以快制快。[例]徐景隆在张鹏手下当差二十多年,学到了一套“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能耐,忙点头哈腰地献计说:“兵家常说‘兵贵神速’,咱们得放狗撵兔子——快对快,不然黄瓜菜——凉了。”(刊)
  39. 【放过的爆竹——声势已尽】指人完全失去了声威和气势。[例]那会计主任,一来怕老袁的凛凛有威,难于欺蒙;二来老袁是现任的巡按,大权在握,不比王巡按纸糊老虎,并且是放过的爆竹,声势已尽了的。便立刻软了下来,自行掏包缴清了案。(龙公《江左十年目睹记》一〇回)
  40. 【放虎归山——自留后患】比喻对敌姑息纵容,自己给自己留下祸患。[例]曹操与众谋士均系过人之才,竟不虑到这一步,放虎归山,自留后患。(周大荒《反三国志演义》七回)
  41. 【放了气的皮球——软了】软:双关,本指柔软,转指软弱。指人信心动摇,态度变得软弱了。[例]一顿义正词严的申斥,那个熊也似的家伙,活像是放了气的皮球,软了;活像是霜打麻叶,蔫了。(刘子威《在决战的日子里》七章)
  42. 也作“放了气的猪尿泡——软了”尿泡:膀胱。[例]冯老殿见龙眼说的心里话,没半点虚假,他听后就像放了气的猪尿泡,一下子就软了。(王英先《枫香树》八章)|马连福进屋来,朝孙桂英扫了一眼,就像放了气的猪尿泡,一下子就软了。(浩然《艳阳天》一一章)
  43. 【放屁崩了脚后跟——倒鞋霉】鞋:与“邪”同音相谐。形容运气坏得出奇,倒霉到极点。[例]她装出一副可怜相:“唉,我真他娘的是放屁崩了脚后跟——倒邪(鞋)霉!听到别人一说也不知是真是假,就跟着随便说了几句。谁知道这叫造谣哇。”(王树梁《山林支队》七章一〇)
  44. 【放屁拿手抓——连个热气都赶不上】指运气不佳,什么好事都赶不上。[例]“唉,我这也是放屁拿手抓,连个热气都赶不上,人的运气就是这么回事,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柳溪《警世奇案》六)
  45. 【放屁踢响瓜——赶对点】指事有凑巧,正好赶上时候。[例]他一边走,一边大声嚷似地说:“这不是放屁踢响瓜——赶对点了吗?你们说说,这是怎么回事?”(王波《女秘书去毛家湾》)
  46. 【放屁听响声——臭美】讥人自以为美或能干而得意忘形。[例]别……放屁听响声——臭美!当心老“公”听见叫你小子再进宫。(王东满《大梦醒来迟》二章)
  47. 【放羊拾柴禾——捎带】指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顺便解决另一个问题,或做某件事时顺便做另一件事。[例]乔保还告诉他,这下车把式撤不了,“三件宝”也保住了,还可以放羊拾柴禾,发动一些人出外揽活,捎带挣点别的“外快”。(聂海《靠山堡》二〇)
  48. 也作(1)“放羊的打捆柴——捎着办”[例]高宏声感冒住了医院,放羊的打捆柴——捎着办了。他把包皮也割了。(李占恒《中尉们的婚事》五章)(2)“放羊拾柴——捎带”[例]乙:你一家人的生活,不是过得很好吗?!甲:耳听不如一见,有空请你。放羊拾柴——捎带到我家观光观光。(庄稼汉《七大八小》[相声])(3)“放羊娃拾酸枣——捎带活”[例]真是个生铁秤锤,老实疙瘩。你回来摸揣几个瓜,还不是放羊娃拾酸枣——捎带活?不点拨你,你就不开窍!(刊)
  49. 【飞出笼子的雀儿——爱怎飞就怎飞】比喻人摆脱了束缚,获得自由。[例]“亏得土改队的胡同志撑着我,要不,离不开。”细芳在哥哥的面前,无拘无束地说,“我如今像飞出笼子的雀儿,爱怎飞就怎飞,谁也管不着。”(陈残云《山谷风烟》一四章)
  50. 【飞蛾扑火——自讨死吃】飞蛾:蛾子,有扑火的习性。飞蛾向火焰扑去,必定被火焰烧死。指自招祸害,自去送死。晋·支昙谛《赴火蛾赋》:“悉达有言曰:‘愚人贫身,如蛾投火。’诚哉斯言,信而有征也。……烛耀庭宇,灯朗幽房,纷纷群飞,翩翩来翔,赴飞焰而体焦,投煎膏而身亡。’”[例]我一向找他不着,他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元·杨显之《潇湘雨》二折)
  51. 也作(1)“飞蛾投火——反受其殃”[例]这唐僧转步回身,将财物送还员外。这一去,却似飞蛾投火,反受其殃。(《西游记》九七回)(2)“飞蛾赴火——自戕其命”戕(狇犻ā狀犵):杀害。[例]张目道:“小相公请回,莫在此飞蛾赴火,自戕其命”(《禅真后史》三四回)(3)“飞蛾扑火——自损其身”[例]天师骂道:“你这贼妖婢,敢在我跟前使甚么飞刀之计,我叫你飞蛾扑火,自损其身。”(《三宝太监西洋记》二五回)(4)“飞蛾扑火——自取其灾”[例]但湘东当乱离之余,究竟不遑西顾,纪之冒昧东进,正不啻飞蛾扑火,自取其灾耳。(蔡东藩《南北史演义》六五回)(5)“飞蛾扑火——自来送死”[例]月明说:“这两个人,岂不是飞蛾扑火,自来送死。来人!把他两个人捆上。”(《济公全传》二二七回)(6)“飞蛾扑火——自找送死”[例]你们南唐这帮战将,还妄想吞并我大宋江山?真是飞蛾扑火,自找送死。(张贺芳等《呼杨合兵》一二回)(7)“飞蛾扑火——自送其死”[例]贤弟,“孤树不成林,单丝不成线”。你一人赶奔长安,岂不是飞蛾扑火——自送其死?(黄佩珠等《续少西唐演义》二五回)(8)“飞蛾扑火——自己烧身”[例]喔,你是想到吴国去,是不是?你今天是飞蛾扑火,自己烧身,可不能怨我啊!(费骏良等《闯昭关》)(9)“飞蛾扑火——自烧其身”[例]圣上虽然也不罪下官,还防国丈不肯宽饶,所以打发她回归单单国去了,免得飞蛾扑火,自烧其身。(《五虎平西》三五回)(10)“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例]且不说拜上帝会并无反逆之迹,就算其真铤而走险,还不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我大清武功赫赫,二百年江山安若磐石。(顾汶光等《天国恨》一卷二二章)(11)“飞蛾扑火——自送死”[例]那两个家伙早被一声枪响堂前兵器声惊醒了,操起一支长枪和一支梭镖,又想出去助战,又怕飞蛾扑火自送死。(罗旋《南国烽烟》一)(12)“飞蛾扑火——自找死”[例]他猛感到,正在山本气头上回去,无异于飞蛾扑火——自找死,不如找个地方躲几天,看看动静再说。(田东照等《龙山游击队》三章三)(13)“飞蛾投火——自取灭亡”[例]“你这是飞蛾投火,自取灭亡!”赵六晃着头冷笑着说,“不错,你的闺女我们卖了!你的丈夫被我们送到法院,判了徒刑!”(张孟良《儿女风尘记》一部一三)(14)“飞蛾赴火——自速其灾”[例]〔净带占丑〕满腹神机难缓死,浑身是口不能言。〔先下生〕飞蛾赴火,自速其灾。下官未遇之时,受此二人无限荼毒,若非吕公,亦不免转死沟壑。不想今日都犯在我手里。(明·郑若庸《玉诀记》三二出)(15)“飞蛾扑火——自速其祸”[例]林公羼言道:“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去报官呢?”春发答道:“客官那里知道此间之事,报官请兵,犹如飞蛾扑火,自速其祸!前面许家阪的许大郎,也因秦昌屡次借粮,悄悄地赶到府里报案,派来百来个官兵,到来便需索百端,一切供应,所需极大,临了儿被强盗杀得大败而逃。”(《林公案》一五回)(16)“飞蛾投火——自取焚身”[例]要不亏两个骡夫沿途保护,他还不知跑到哪里才止。偏偏的又投入这凶僧的一座恶庙,正所谓“飞蛾投火,自取焚身”。(《儿女英雄传》八回)(17)“飞蛾投火——自来送死”[例]你等这些小辈,岂不是飞蛾投火,自来送死!放着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找寻。(《济公全传》二二九回)(18)“飞蛾投火——自焚其身”[例]若是硬打,那就是飞蛾投火,自焚其身。(郭明伦等《冀鲁春秋》二部一五章)(19)“飞蛾投火——自焚身亡”[例]哥哥一心要去,怕是飞蛾投火——自焚身亡呀!(李振鹏等《五困瓦岗寨》一九回)(20)“飞蛾投火——白去送死”[例]到现在姑娘确实进退维谷。回对松关?已被唐营夺了去,岂不是飞蛾投火,白去送死吗?(刘林仙等《薛丁山征西》七一回)(21)“飞蛾投焰——找死”[例]寻上门去吗,落到储正斌手里,等于飞蛾投焰,找死。(东方木《双枪王八妹》一五)(22)“飞蛾投灯——自寻一死”[例]素寒平常寡言寡笑的,现在冷笑了:“你不要睁着眼做梦!那你就是飞蛾投灯,自寻一死。”(李英儒《上一代人》三七)
  52. 省作(1)“飞蛾儿扑火”[例]我知道你是沛公之臣,亦为喉舌之士,你来我跟前,如何说得过,你正是飞蛾儿扑火。(元·李文蔚《圯桥进履》三折)(2)“飞蛾投火”[例]赵庆听了,吐舌摇头道:“闻得开封府包相爷甚实利害,况公子又是他侄男,小老儿如何敢飞蛾投火呢?”(《龙图耳录》四六回)
  53. 【飞机上吹喇叭——空响】空:双关,本指天空,转指凭空,白白地。响:与“想”同音相谐。指凭空地胡思乱想。[例]正在开展激烈的辩论,以海老虎阿荣为代表的大多数人,坚决支持党小组所提出的经过群众评论的三千八百担的任务数,可是出网师阿兴却认为这个数字是飞机上吹喇叭,空响。(报)
  54. 【飞机上放腰水——尿哩高】放腰水:方言,小便。尿哩高:方言,尿得高。责骂人架子太大。[例]范骡子的酒劲又上来了,他晃着手里的电筒,径直照到了呼国庆的脸上!说:“姓呼的,你、你行、行啊。你是……飞机上放腰水——尿哩高!蝎子贴膏药——又黑又毒!……”(李佩甫《羊的门》五章四)
  55. 【飞机上挂暖壶——高水瓶】暖壶:热水瓶的俗称。瓶:与“平”同音相谐。指在学识、技艺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有时含讽刺意味。[例]小花明,白净净,水灵灵,天生丽质,人很聪明,手巧心又灵。从小跟奶奶学会一手剪纸功夫,那真是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什么“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王母献寿”……一把剪刀就像魔术师手里的道具,神了!(淮安等《柳暗花明》)
  56. 也作“飞机上挂暖瓶——水瓶高”[例]下课后,炮排长靳开来竟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指导员,你讲得很不错!飞机上挂暖瓶,你水平高得很!放心,啥时打起仗来,我们保证跟着你这当指导员的屁股后头,一个劲地往前冲!”(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四)
  57. 【飞机上扔相片——丢人不知高低】丢人:双关,本指丢弃相片中的人,转指丢脸。讥讽人说话或做事欠考虑,丢尽了脸面。[例]那些青年人,逗笑从来不把个分寸,当着一地干活人冲着宋老大就喊叫:“宋大叔,你真是飞机上扔相片——丢人不知高低!宋家庄的人叫你给丢尽了,两毛钱都花不起!”(兀好民《宋老大吃烙粉》)
  58. 【飞来峰的老鸦——专一啄石头的东西】飞来峰:在杭州灵隐寺旁,多奇峰异石。老鸦:乌鸦。本指飞来峰的乌鸦只会啄食石头,转以责骂某人是蠢货。[例]若是朱淑真的父母是个有针线的人,一去访问,便知细的,也不致屈屈断送了如花似玉的女儿,只因他的父母又是愚蠢之人,——杭州俗谚道:“飞来峰的老鸦,专一啄石头的东西。”——听了皮气球之言,信以为真。(《西湖二集》卷一六)
  59. 【肥汉相博——只落得一声儿喘】博:同“搏”。相博:摔跤。指劳而无功。[例]听说罢气的我心头颤,好着我半晌家气堵住口内言。直将那仓库里皇粮痛作践,他便也不怜,我须为百姓们可怜,似肥汉相博,我着他只落得一声儿喘。(元·无名氏《陈州粜米》三折)
  60. 也作“肥汉相搏——落得一声儿喘”[例]独角牛肥汉相搏,呵吁他则落得一声儿喘。(元·无名氏《独角牛》四折)
  61. 【肥皂泡——吹得再大也要破】吹:双关,本指吹肥皂泡,转指吹嘘、吹牛。破:双关,本指肥皂泡破裂,转指牛皮吹破。指牛皮吹得再大最终也要破灭。[例]肥皂泡,吹得再大也要破。你的后台和后盾都远隔重洋,只好过过嘴瘾就是。(武剑青《云飞嶂》四章)
  62. 【肥猪拱庙门——十分好的运气】本指神庙的运气太好了,有肥猪送上门做供品;转指人运气非常好。[例]月容把整叠银元依然放在桌上,却拿了一块在手,缓缓地轻轻地在桌子上敲着,带了一些微笑道:“这也是合了那句话,肥猪拱庙门,十分好的运气。趁着这好运气,我倒要去想一点儿出路。”(张恨水《夜深沉》二四回)
  63. 【肥猪拱庙门——自来】指自己送上门来。[例]我高声道:“你们知道我当秘书了?我告诉你们,天下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我不能永久倒霉。许多人想走赖夫人这条路子,花钱受气,总走不通,你瞧,我这里可是肥猪拱庙门,她自来……”(张恨水《八十一梦》一五梦)
  64. 【肥猪跑到杀场里——寻的挨刀子】指自找倒霉。[例]赵玉昌靠在门上,心惊胆战地只怕一会儿开会时刘元禄供出自己来。怎么办呢?到庙里打听吧,岂不是肥猪跑到杀场里,寻的挨刀子!(胡正《汾水长流》二二章)
  65. 【肥猪往屠夫家里跑——送上门来货】屠夫:指杀猪的人。指自己找上门来送死。[例]孙在涛如今当了还乡团……他回来好嘛,他回来正是肥猪往屠夫家里跑,送上门来货,杀着当菜吃。(陈登科《活人塘》四)
  66. 也作“肥猪拱门——送来了”[例]“哟,肥猪拱门,给我送来了。”徐芳一抬腿把彭九绊住,关祯过去也把他绑了。(单田芳《燕王剑侠》二八回)
  67. 【沸了的一锅水——热气腾腾】热气:双关,本指沸水的热气,转喻热烈的情绪和气氛。指气氛十分热烈。[例]整个儿屋内像沸了的一锅水,热气腾腾。张福如一个人闭着眼倚在墙壁上,显得有点孤单。(杨明《二龙传》二章一)
  68. 【坟地改菜园儿——拉平】本指把坟头削成平地,转指把双方的关系摆平。[例]林家遇有粮税减免、地亩争执之类的事情,反倒要去求他。因此,这两家的关系,近年来早已经是坟地改菜园儿——拉平了。(吴越《括苍山恩仇记》四回)
  69. 【坟头上耍大刀——吓鬼】讥讽某人的手段并不高明,只能吓唬鬼,吓唬不了人。[例]他这一着虽然厉害,但也只是坟头上耍大刀——吓鬼罢了,咱们大家心一齐,他那鬼花招就耍不成啦。(报)
  70. 【粉牌写字——可以抹掉】粉牌:方言,指黑板。指可以完全勾销,不算数。[例]唉!官场中的事情就是这样变化多端,不但口头答应可以不算,就是见诸文字公布的东西还不是粉牌写字——可以抹掉。(鄢国培《漩流》一七章一)
  71. 【粉球滚芝麻——多少沾点】本指多少总要沾上一些芝麻,转喻多少有一点牵连。[例]糯米四一听,越思越想,心就越发毛。……农力吉下来那回,叉了他韦耿田一杠子,他能不记仇?再说,解放以来,哪回运动,也都粉球滚芝麻,多少沾点。看来,是少不了挨整的罗!
  72. 【粉刷的乌鸦——白不久】比喻伪装难以持久。[例]你不要高兴得过早,你是“粉刷的乌鸦——白不久”,早晚要露真相的。(黎汝清《万山红遍》三一章二)
  73. 也作“粉刷的乌鸦——白不长”[例](鱼炮说:)“常言道:鱼恋鱼,虾恋虾,乌龟王八结亲家,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有什么花招就让他去耍吧,翻不了天!”(戴子炳说:)“那,那我们也得表个态嘛。”鱼炮一挥胳膊,断然地说:“粉刷的乌鸦,白不长!”(唐亢双等《闹海记》一二)
  74. 【粪堆上开花儿——臭美】用于讥人显示自己漂亮或能干。[例]“呸呸!没话找话,耗子磨牙!百花齐放,你这是放的个臭美,闹了个粪堆上开花!”愣姑娘又脆嗓刮声地登登往前一站。(康濯《东方红》一章一)
  75. 【粪坑里的搅屎棍——闻不得,舞不得】闻:与“文”同音相谐。舞:与“武”同音相谐。指既不能文,又不能武。[例]花母鸡说:“你这杀才,自幼只知寻花问柳,胸中点墨全无,如今落得个粪坑里的搅屎棍——文(闻)不得,武(舞)不得。不找几个识文解字的贴身随从,你咋去作他娘的官呀?”(王成君《萧让三戏“混毛虫”》)
  76. 【粪坑里的蛆——没骨头】蛆:苍蝇的幼虫,体柔软,多生于粪便等污物中。骨头:双关,本指骨骼,转指骨气。指人品质不好,没骨气、没品格。[例]乔治和玛莉都瞧不起她,说她粗野,管她叫“没福气的野孩子”。小红薇一点不示弱,她歪着头,翘着小鼻子,跺着小脚丫,称呼乔治和玛莉是“粪坑里的蛆——没骨头”。(柳溪《功与罪》五章一)
  77. 【粪坑里竖旗帜——蛆要造反】责骂无能之辈或卑劣小人要招惹是非,制造麻烦。[例]英翠说:“他如果只知道挣钱,忘了我怎么办……”英翠娘道:“嗬,当真是粪坑里竖旗帜——蛆也要造反了?他敢!我虽是寡妇,我这几个兄弟可是听我的……不过呢,话也说回来,挣钱,好事呀。”(田雁宁等《都市放牛》一章三)
  78. 【粪坑里头撑船——粪涌前进】粪涌:与“奋勇”同音相谐。指鼓起勇气向前进。含谐谑意味。[例]大家一定要齐心合力,来一个粪坑里头撑船——奋(粪)勇(涌)前进。(陈泽远《钱皇后的酸甜苦辣》二)
  79. 【粪桶改水筲——断不了臭气】水筲:水桶,用竹子或木头等制成。指人的某种坏习气仍未去掉。[例]前些日子同志们对他的资产阶级商人习气进行过批评,可他总是留恋过去,真是粪桶改水筲,断不了臭气。(姜树茂《渔港之春》八章三)
  80. 也作“粪桶改水桶——臭气还在”[例]赵好佬厌恶地瞪她一眼,烦躁地转过身来,对秀女叹道:“这人是粪桶改水桶,臭气还在,有什么办法。我看,今天已经批评过了,就先这样罗,等研究之后,再加强教育吧。”(周肖《霞岛》一〇章)
  81. 【风吹墙头草——东吹西倒,西吹东倒】本指墙头上的草随风倒伏;转喻人没骨气或主见,见风转舵。[例]俚语有云:风吹墙头草,东吹西倒,西吹东倒。观五代时之将吏,正与俚语相符。(蔡东藩《五代史演义》二九回)
  82. 【风吹下巴——随便开口】开口:双关,本指口张开,转指说话。指说话随便,不多考虑就开口。[例]要是排里规定从咱班调人,咱就坚决服从,现在,你班长风吹下巴——随便开口,发扬风格,也得有个时候呀。(刊)
  83. 【风地里的一盏灯——谁知道啥时灭】比喻老年人随时有可能死去。[例]甭到乡政府去!甭叫下堡村的人笑咱!俺爸老哩,土埋到脖颈上来哩。他是风地里的一盏灯,谁知道啥时灭呀?你兄弟嫩苗嫩芽,和他较量做啥哩?(柳青《创业史》一部二〇章)
  84. 【风里杨花——滚上滚下】本指杨花随风上下翻滚;转指人心性不定,感情、态度等变来变去。[例]你那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儿,你说我不知道?想着你和来旺儿媳妇子蜜调油也似的,把我来就不理了。落后李瓶儿生了孩子,见我如同乌眼鸡一般。今日都往那里去了?止是奴老实的还在。你就是那风里杨花,滚上滚下,如今又兴起如意儿贼歪刺骨来了。
  85. 【风里摇摆的葫芦——胡乱点头】本指葫芦被风吹得上下摇动,转指人不问情由地随便表示赞成。[例]面对着这件愚昧可笑的蠢事,良心和道德不允许他像风里摇摆的葫芦一样胡乱点头,也不允许他像烂泥里的泥鳅一样悄悄滑脱,他决心竭尽全力来阻止这一悲剧的出现。(竹林《苦楝树》二五)
  86. 【风匣板修锅盖——受了冷气受热气】风匣板:风箱板。比喻接连遭受到各种欺侮或欺压。[例]何秉忠刚受游击队的训斥,本想回来向主人诉说苦衷,得到一些安慰,没料又是劈面三斧头。这真是“风匣板修锅盖,受了冷气受热气”。(严亚楚《龙感湖》三六回)
  87. 【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受气:双关,本指受风箱两端进出气流的冲击,转指受指责、欺压。指两方面都受到冷遇或指责。[例]差不多的一个星期里,阿蝉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顿顿将饭做好,叫这个吃,这个不吃,端给那个,那个不理,她说:“你不吃,也得给孩子吃,不吃饭哪里有奶?”(贾平凹《白夜》)
  88. 【风筝断线——不知去向】指中断了联系或线索而不知某人的行踪或去处。[例]起先,他认为捉贼比箩里捉鱼还容易,谁知到处找遍了,贼头目风筝断线,不知去向。(严亚楚《龙感湖》五五回)
  89. 【封了嘴的八哥儿——一声不吭】八哥儿:一种鸟,能模仿人的某些话音。讥讽人一句话也不说。[例]李旦眼望群臣,说道:“看来,长安危在旦夕。众爱卿有何良策,能击退北国兵马,夺回潼关?”众臣你看看我,我瞅瞅你,一个个都像封了嘴的八哥儿,一声不吭。(黄佩珠等《薛雷扫北》八回)
  90. 【疯狼跑进了羊群里——乱得没法儿收拾】本指羊群里一片混乱,无法收拾;转指社会动乱,难以治理。[例]记不清哪一朝哪一代了,反正那时节群雄割据,天下大乱,河西一带更是疯狼跑进了羊群里,乱得没法儿收拾。(陈钰《河西地蹦子》)
  91. 【蜂蜜拌白糖——要多么甜,有多么甜】形容人心情非常愉快,感到非常得意。[例]一路上,赵连科精神抖擞,特别带劲。想到“狐狸”当面许的愿……心里如同蜂蜜拌白糖,要多么甜,有多么甜。(王厚选《古城青史》三八回)
  92. 【缝衣店里的营业员——左也衣,右也衣】衣:与“依”同音相谐。指什么都顺从。[例]“行,我囡就领大军同志去,去找他们!”媛妮就像缝衣店里的营业员——左也衣(依),右也衣(依)。仿佛,即便是美索要天上的星星,她也会马上去帮她摘下来。(张作为《原林深处》三章)
  93. 【凤凰飞在梧桐树——自有傍人话短长】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傍人:旁人。指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自会有人说长道短。[例]我和你同胞共乳一爷娘,幼小攻书在学堂,受尽寒窗十载苦,龙门一跳见君王。你去时人前夸大口,还家只得探花郎。凤凰飞在梧桐树,呸,自有傍人话短长。(元·关汉卿《陈母教子》二折)︳这个姐姐是个夫人,你也是个夫人,这个姐姐,似凤凰飞在梧桐树,自有傍人话短长。(元·无名氏《村乐堂》三折)
  94. 也作“凤凰飞上梧桐树——自有傍人道短长”[例]〔韩魏公云〕衙内,不妨事,你只与学士计较,老夫和吕丞相先回去也。〔诗云〕衙内心中莫要慌,天章学士慢商量。〔吕夷简诗云〕凤凰飞上梧桐树,自有傍人道短长。(元·无名氏《陈州粜米》二折)
  95. 省作(1)“凤凰飞在梧桐树”[例]哎,不索你个将军争竞功劳簿,抵多少凤凰飞在梧桐树。(元·张国宾《薛仁贵》一折)(2)“凤凰飞在梧桐上”[例]韩信他驱兵领将,直会的真龙出世假龙藏。杀得个满身鲜血卧沙场,才博的这一方金印来收掌。你你你今日也理当,怕不做凤凰飞在梧桐上。(元·无名氏《赚蒯通》四折)
  96. 【佛顶珠——虽拨不动】佛顶珠:佛像头顶上的明珠。本指佛爷头顶上的明珠,即使拨它,也不会动;转喻人消极怠工,支使不动。[例]凡纳婢仆,初来时,曰“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曰“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不动”。此虽俗谚,切实事情。(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九)
  97. 【佛龛里的灶王爷——关上门金口玉言】佛龛:供奉佛像的小阁子,多为木制。灶王爷:也叫灶神、灶君,旧时迷信人家供在锅灶附近的神,认为是一家之主,掌管着一家的祸福财气。金口玉言:旧称封建皇帝讲的话,这里泛指说了算数、不能改变的话。指在一户人家里,或在自己人面前,说出来的话最有权威。[例]这时候,他一声令下,老伴鹅儿黄和三个女儿,虽不是跪接圣旨,也都低眉顺眼,不敢牙迸半个不字儿。生人冷眼一看,真当他是佛龛里的灶王爷,关上门金口玉言。(刘绍棠《吃青杏的季节》一)
  98. 【佛爷的眼珠——动不得】动:双关,本指触动、转动,转指行动、活动、动弹。指人不能走动。[例]女同志们一进门,八婆说:“稀客,请坐。”艾红说:“没空!”八婆说:“贵足踏贱地,有何见教?”喜枝说:“……快收拾收拾打蚂蚱去。”八婆说:“我这里是佛爷的眼珠动不得。”(李英儒《上一代人》一八)
  99. 【扶起牛粪砌宝塔——一派瞎胡拼】拼:拼凑,与“评”近音相谐。指全是胡乱评选的。[例]“因为薛萱如虽然脾气‘拗过山’,可‘偷偷改’的劲儿也满不弱。经我那一拦,驾驶作风大改观,红五月竞赛中,不评上‘三八突击手’了么?”“扶起牛粪砌宝塔,一派瞎胡评。”我嘴里否认着,胸口热烘烘。(李岸《第二次爱情·灯》)
  100. 【蜉蝣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蜉蝣:昆虫名,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翅两对,生存期极短,仅数小时至一星期左右。撼:摇撼,摇动。讥讽人不自量力。[例]皆赖圣人在位,天下太平。颇奈北番虏寇无礼,侵犯边境。某想虏寇乃是蜉蝣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元·无名氏《射柳捶丸》一折)
  101. 【斧头劈木柴——一斧子一块】比喻说话句句真实可靠。[例]为首的蒙面人走了上来,先端量了一下厉大胡子、老马夫和袁涛,看伤势还不算太重,就对惊恐万状的巴占江说:“不用怕,俺们穷人说话是斧头劈木柴——一斧子一块!”(吕伟等《血路》三四)
  102. 【父子两个比巴掌——一个样】指两人在某一方面完全相同。[例]算了吧,馋猫眼前怎么剩得了鱼!你我是父子两个比巴掌,一个样噢!(丛正里《虎啸泉城》一四)
  103. 【富婆开窑子——图个快活】窑子:方言,妓院。指图的不是金钱,而是一时的快活。[例]方金龇牙咧嘴地骂道:“臭婊子,你这个臭婊子……”他嘴里骂得很凶,但握刀的手腕打起了哆嗦。老金道:“我不是婊子,婊子是靠这赚钱,我不但不赚,还倒贴!老娘是富婆开窑子,图个快活!”(莫言)
  104. 【缚在线上的蚂蚱——跑不了】跑:双关,本指逃走,转指逃脱、解脱。指解脱不了关系或逃脱不了责任。[例]糯米四这一问,肥八心里想:原来今晚的会也没有通知他来的,一定是来探听风声。这个见利心动,见风钻洞的家伙,要是不用火给他烤一烤,他就会钻得更深。……于是,便在糯米四悬着的心上加上一截砖头:“可不,这回我看你是缚在线上的蚂蚱,跑不了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