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羽打个樊城,降个于禁,杀个庞德就能威震华夏?

首席铲史官


关羽威震华夏,并非指打樊城、擒于禁。

威震华夏,主要指“敌后战场”的活跃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三国志》

显然,威震华夏,主要指的是“群盗”响应关羽,对中原形势造成了巨大的动荡。


梁、郏,离许昌只有一步之遥!

从曹操集团当时的一系列对话看,当时曹操集团的紧张程度,是官渡之战以来所未见的。

1、曹操本人想要迁都,被司马懿、蒋济劝阻。

2、满宠劝阻曹仁退军时提到:“自许以南,百姓扰扰····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国家所有。”

3、《魏恒海将军吕君碑》中提到:“···关羽猖獗为寇,荡摇边鄙,虏刘民人···群凶鼎沸,或保城而叛,或率众负旌自即敌门,中人以下并生异心···”

显然,许以南,百姓扰扰带来的恐慌,要远远大于水淹七军的战场损失。

因为,这使得这片关键区域的物资、兵源不但难以为曹操所用,反而极可能为关羽所用。

积极利用曹操失误,联络义军,陷曹操于内忧外患中

群盗四起,主要还源自曹操集团的失误,但也与关羽的支持有关。

曹操对汉中的连续用兵(征张鲁、征刘备),需要巨大的后勤补给。曹操在河南加重徭役,民苦不堪言。

为此,各处义士,发起了一连串的暴动,并得到了关羽的支持、配合。

218年,宛城候音叛乱;当时,候音就是提前与关羽联络,计划里应外合。“比曹公兵来,关羽军亦至矣”,发动叛乱。

219年,陆浑的孙狼起义,南附关羽,关羽更是授印给兵,让他“还为贼寇”,继续活动,声势浩大。

显然,这一连串的起义,正是“曹操加徭役,关羽煽风点火”的杰作。

此外,217年,耿纪、吉本等人在许昌的叛乱(南连刘备);219年,魏讽之乱(所动员的多是荆州故人),也都在这段时间发生。许多朋友把这两次发生在曹操老巢的“动乱”与刘备集团的长期“敌后工作”联系在一起。但是,毕竟目前我没看到令人信服的证据,且这些叛乱都迅速失败,与关羽威震华夏关系不大。

敌后战场义军的活跃与正面战场主力的胜利,构成威震华夏的威名

岳飞在被迫退军时,叹息“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岳飞的十年之功,并非指的是岳飞的郾城大捷。岳飞此时并不知道后面他会遭遇“莫须有罪名”,岳家军或许还有能力打中原,岳飞不必叹息“毁于一旦”。

真正毁于一旦的,是他耗十年之功的“联结河朔”。

由于岳飞“联结河朔”,他苦心支持、联络的这些义军的积极活动,金军在各处统治摇摇欲坠,许多守官甚至与义军达成默契:你们别闹了,只要岳飞一来,我就开城投降。

可是,岳飞退军,这些义军孤掌难鸣,被金军迅速平定!岳飞的“联结河朔”也就“毁于一旦”了。

关羽的威震华夏,有些许类似处。因为:形势同样十分有利!

正如满宠所分析的,如果曹仁放弃樊城,关羽一路北上,各处依附关羽的义军里应外合,黄河以南,确实很可能“非国家所有”了。

只是,关羽正面战场退军后,这些有利局面也就无从展开了。

青黄不接的曹操,助力了关羽的威震华夏

关羽之所以威震华夏,还在于:曹操力量此时正青黄不接。

曹操想要迁都避其锋芒,被司马懿、蒋济制止。

他们制止时,讲了水淹七军是天灾,讲了孙权可以利用,就是不讲曹军自己的力量!

就事实来看,于禁被歼后,曹操调拨的徐晃部援军,新兵居多。除此之外,曹操只能紧急从对东吴前线调集张辽等部来支援了!

这是因为:曹军此时正青黄不接!

汉末时期,世兵制盛行。(其他兵制也并存,但规模不大。)

在这种兵制下,兵士终身为兵,父死子继。

他们没有条件进行制度化的定期补充,而是主要依靠一次性招募。

曹军的第一代精锐,成军时间都在190年左右(曹操在190年亲自招募的丹阳兵、鲍信一次性招募留下的泰山兵(于禁统辖),196年徐晃带的白波军,199年张辽带的并州兵、200年张郃带来的冀州兵等。这些部队,加入时间有先后,但成军时间都在190年左右)。其它通过招降、招募补充的兵源,战力与这些精兵有差距。


此时,第一代创业老兵已经50岁左右,战斗力下滑,而他们的子辈,虽已成年,但战斗力、战斗经验却远远无法与他们的父辈相比。

30年后,243年,诸葛恪在主张北伐时,也做分析:魏军出现青黄不接,正是难得的北伐良机。可见:世兵制带来的周期性青黄不接,一直是曹魏集团的一个软肋。

由于曹军的青黄不接,使得关羽的胜利与中原的民乱,构成了关羽的威震华夏之威。

威震华夏,但涨得快,落得也快。

尽管曹操军力青黄不接,尽管曹操有一些失误(如迁徙淮南民,导致淮南民投孙权;如为战汉中引发中原民乱),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曹操集团的实力依然远远强于另外两家。

张辽等部尚未抵达,关羽就被徐晃所率的军队击败。

尽管关羽依然以水师围困襄樊,但攻城无力、打援失利,他已陷入被动。即使没有东吴来袭,但正如满宠所说:水会涨,但终会退去。关羽已经无法拿下襄樊,实现其宏图大业了。


当然,最致命的一击,还来自东方的盟友。

从威震华夏到败走麦城,不过短短几月。历史的戏剧性,在此表现得无以复加,令人感慨!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你以为二爷打的只是樊城,降的只是于禁,杀的只是庞德吗?不是,他是打出了三国最漂亮的战役之一,直接打得曹老板要搬家。

汉末三国时期有几场战役,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首先三巨头: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场战役是最出名的,官渡奠定曹老板的基本盘、赤壁确定三分天下、夷陵是季汉几乎全军覆没,先主仅以身退。

中间有汉中之战,是先主真正看到称霸机会的一战,是季汉走向巅峰的开始。

以上几场战役,都对三国时期的格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襄樊之战虽然在整体格局上不如前面几场战役重要,但影响也非常巨大,襄樊之战又被称作关羽北伐,你看这个定义就知道,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曹刘两句对峙的延续。

战争前夕

这一战的时间非常微妙,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刘开始了汉中争夺,2年后也就是公元291年5月,曹老板退出争夺,刘备入主汉中,7月称汉中王,然后没过几天,同7月关羽就开始北伐,展开了襄樊之战。

关羽为什么要急着北伐呢?原因很简单,我们先看一下拿下汉中之后的刘备军团是怎样一番景象。

五虎上将黄忠斩了夏侯渊、张飞怒怼张郃,差点毁了这位爷一生英名、赵云在汉水一战后被赞一身是胆。文官这边,法正深受刘备信任风头正盛,丞相这边也实现了隆中对所说的横跨荆益。

刘备论功行赏,关二爷当之无愧成了武将之首。面对大哥的信任和奖赏,二爷心里想着不赶紧立个大功,似乎有点对不起大哥啊。

另一方面,曹操虽然退出了汉中,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汉中施压,刘备虽然应了战争,但这一战太过惨烈,损伤也非常惨重。在这种情况下,虎视眈眈的曹操始终是心头大患,汉中之战明面上结束了,实际上暗潮涌动。

这时候关羽就站出来了,实际上对关二爷来说,只需要给曹操施加压力,让他对汉中私心,让蜀汉有喘息之机就够了。

襄樊之战

二爷气势汹汹就把大军开往襄樊。

曹老板这边什么情况呢,曹仁稀里糊涂就被二爷的军队围起来了。曹操赶紧派于禁督七军带3万人马前往支援,晚上做个梦的功夫,七军就被水淹了。

你纵观历史上防水淹城的战争,几乎都是有现成的大江大河,直接决个口子水就来了,比如曹操水淹下邳。但樊城这边是平地,要用水必须从远处引水过来,而且还要那么大的水才能淹城,这是谁也想不到的。

就这么出其不意,于禁的三万人马扑街了。

更要命的是什么呢,二爷进攻的时候就带着水军装备,于禁那边稀里糊涂被淹了,还在想办法逃命呢,关羽开着船就进城了。

水陆两军都来了,要不是时代所限,估计空军也不会少。

水淹七军后,于禁投降晚节不保,庞德大将军站出来,又被关羽砍了,庞德有多少人就不知道了,只知道他不是七军部队,而是一开始就跟着曹仁的。

这里需要注意,关羽斩庞德用了个“又”字,史书也这么记载的,就是说除了庞德之外,还斩了其他大将。

关羽这一战,降了于禁(五子之一),斩了大将庞德以及其他或有名或无名的将领,还杀死或俘虏曹军几万士兵。

后来徐晃带兵来跟二爷打,史书上是这样说的:

“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

军队人数是有限的,曹操确实是几十万军队,但几万人也不是说丢就丢的,士兵和将士的培养都是要花时间和金钱的。就更别说这一战失败对曹军士气打击有多大了。

曹老板被吓到什么程度呢,一方面,他把远在合肥的夏侯惇、张辽都拉过来帮忙抵御关羽,这两位可是镇守淮南防线的大将啊,曹老板都可以放弃淮南,但是要抵御关二爷。

另一方面,他正在酝酿迁都,打不过就跑啊。

而关羽这边呢: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羽遣别将已在郏下。

你看,关羽一人率军,打得曹操这边:五子良将降的降、败的败,大将死的死、伤的伤,军队被全歼、一败涂地,曹老板主动要求搬家,周围不论白道黑道,主动前来投靠。

这一战不威震华夏,还要怎样才能威震华夏?

要不是孙十万背刺,照关羽的势头打下去,还真不好说是个什么结果。



也可自话


这是事实,并非是关羽粉的吹嘘之言。

首先,据说关羽的前锋部队已经攻至颍川郡的郏县附近,严重威胁到了许都安危。


汉末三国时期的郏县,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许都就是现在的许昌市,当年是汉献帝御驾所在之处。

郏县距离许都只有百余里。现代人从郏县到许都,开车差不多要个把小时。古代人骑马的速度会慢一点,我就拿现代人的电动车来比,也只要四个小时。



试问,关羽的前锋杀到了郏县,而从郏县到汉献帝所在的许都又只要四个小时,如果你是曹操,你实话实说,你怕不怕?

基于此情况,所以当曹仁提出撤出樊城的想法时,满宠当即提出反对。而他反对的理由非常现实:如果我们现在不能在樊城挡住关羽,恐怕事后洪河(发源于伏牛山,淮河的支流)以南的地方都会丢!

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宠曰: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三国志·满宠传》

第二,魏国连遭惨败,全员士气低落,优质兵源紧张。

从汉中之战到关羽北伐,我们来替曹操和他的魏国算一笔账:

汉中之战,曹操损失了夏侯渊,兵力损失也是不计其数。后来曹操亲征也没打赢,退出汉中时又是仓惶而逃,部队损失严重。比如王平就率部投降了刘备。

襄樊之战,依据《华阳国志》记载,已知于禁七军约有三万人,关羽水淹七军,这三万多精锐就全报销了。

围樊城之战,庞德又被斩(庞德兵败是在于禁兵败之后的事,庞德不归于禁管辖,而是归曹仁节制。《三国演义》中庞德归于禁节制是错误的历史),魏军肯定又损失了一些人马。

把这些七七八八的损失总的一算,曹操当时最少损失了七八万人,而且还都是精兵。

纵然说,曹操家大业大,这点零碎损失他输的起。但是他的仇人也多啊。

比如说,东北的公孙恭要不要防?那也是拥兵八万的大军阀;东南的孙权要不要防?东吴可是拥兵十几万的超大军阀。并且,刘备还在汉中虎视眈眈关中,他手上起码还有十三、四万精兵。曹操要不要防他?


另外当时北方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叛民,比如孙狼起义,这都不提了。

把防御这些死敌的兵力全部扣除,可以看出曹操当时真的是没什么机动兵力。不然,他也不会让徐晃率新兵去救樊城。

(徐)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三国志·徐晃传》

徐晃到了樊城后,小挫关羽,在局部逆转了战局。但关羽有水军,他盘旋不退,徐晃拿他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最后,曹操被逼得没办法了,才想到了联络孙权偷袭南郡,再调防守孙权的张辽驰援樊城,这才算是彻底逆转了关羽威震华夏给他造成的颓势。

然而,让孙权偷袭荆州瓦解关羽的攻势,这无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把刘备的地盘送给孙权而已。这对志在统一的曹操来说,这是无奈之举,是下策,没什么好吹嘘的。


第三,曹操当时年纪大了,心态保守,这是导致关羽威震华夏的因素之一。

关羽被杀于公元219年12月,曹操病死了公元220年3月15日。也就是说,关羽和曹操是前后脚见阎王,关羽死后没多久,曹操就病死了。

曹操年纪过大,会给曹魏政权带来了什么负面影响?

很显然的——就是政策偏保守。

当时的曹操已经没有年轻时的那种冲劲和意志力了。说的不好听一点,年迈的曹操有点听风就是雨,遇事畏首畏尾。

如果曹操再年轻个十岁,他或许就不会有迁都的念头,而是整军备战,亲自到前线跟关羽死磕到底。如此一来,或许就不会有关羽威震华夏的史籍记载了,而是曹孟德大战关云长的史籍记载。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当时的曹操就是年迈,就是保守。

听说关羽无敌,他立马就想跑(陈群劝阻了曹操)。而他的保守差一点就毁了“一强两弱”的局面。

PS:若是孙权不偷袭关羽,曹操大概率会退守河南,力保河北核心区域。刘备和孙权也会分别取关中和淮南,将豫、兖、青、徐四州变为拉锯区域。如此一来,一强两弱的局面将被打破,成为名副其实的三足鼎立。只不过孙权打破了这种可能性,维持了一强两弱的旧格局。



总结。

汉末三国时期,人口锐减,精锐兵力是稀缺资源。曹军先败于汉中,再败于樊城,死伤七八万人,这是非常巨大的损失。此种情况下,关羽围攻樊城,前锋甚至直抵离许昌只有百余里的郏县,说他是威震华夏,一点都不过分。

后来刘备兵败夷陵,也就死了四万多人,蜀汉差点亡国;曹休兵败石亭,也只是损失了数万人,结果魏攻吴的局面居然被逆转。从这两个案例可以倒推,关羽生擒于禁,击破庞德,其实是一个不小的胜仗。


Mer86


首先你得明白什么是威震华夏?

在解释威震华夏之前,一定要联系关羽襄樊之战的天下形势来说明,公元219年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仅仅在刘备于汉中之战击败曹操2个月后,当时的曹魏无论是在西线的汉中,中线的上庸,均败于刘备之手,处于战略守势,而刘备恰恰处于战略进攻姿态。



无可否认,虽然刘备集团节节胜利,但是实力无法与曹魏集团同日而语,曹魏仍是三国中实力最强大的集团,接着关羽在东线开始发动襄樊之战。

襄樊之战不是一二天就开打 ,而是有一个过程,在赤壁之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曹魏襄樊地区与蜀汉荆州地区的交界线在当阳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荆州到宜昌当阳一带,关羽是怎么一下子就打到襄樊去了,而且还是水陆并进?



换句话说,关羽之所以能打到襄樊去,是因为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在节节向北推进攻打曹魏,从当阳到襄樊还有数百里呢,关羽一直在水陆并进,攻打曹魏的地盘,步步蚕食,终于在219年7月,推进到襄阳和樊城地区。

于是襄樊之战就爆发了,关羽迅速击败吕常和曹仁,并将他们包围在襄阳和樊城,曹操见关羽强势,于是派出于禁率领七军三万多人的精锐部队前往襄樊救援。于禁是当时曹操手下除宗亲之外的官职最高的领兵大将,率领的还是曹魏留守中原的中央军,同时也是曹魏的精锐部队。



曹魏的兵分为中央军、边防军和郡县兵,吕常和曹仁所在的襄阳和樊城等于是边防军和郡县兵,当时曹操将中央军的主力都带到汉中参与汉中之战,正在返回洛阳的路上,换句话说,于禁手上的三万精兵,是曹操未到洛阳前的唯一主力军队。

可是于禁的七军和庞德的军队,居然不堪一击就失败了,如果曹操率领的主力不到的话,等于是曹魏中原地区的兵力空虚了,曹操在情急之下让徐晃率领新招募的士兵,迅速到襄樊前线集结,准备抵御关羽。



再来说威震华夏,华夏就是中国,泛指中原地区,威震华夏就是威震中国,或者威震中原。

当时的中原是在曹操手中的,以汉献帝所在的许都和曹操的大本营邺城,及事实上的首都洛阳构成的三角地带为核心地区。



守卫这些核心地区的3万中央军主力已经被关羽歼灭,如果关羽攻破了襄樊地区,那么曹魏的核心区域直接暴露在关羽的威胁之下,所以曹操一方面让徐晃率领新招募的军队前往襄樊地区阻挡关羽,一方面自已率军亲自到达摩陂(河南郏县东南)守护,摩陂在洛阳与许都之间的位置。

看出来了吗?曹操非常担心洛阳与许都的安危。之所以选择守在摩陂,是做最坏的打算,一旦关羽突破了徐晃的防线,同时攻破了襄樊,那么曹操只能自已上了,在洛阳与许都之间,可以同时救援洛阳与许都。



因为关羽一支军队的战争行为,就导致曹魏整个帝国的军事部署发生改变,这在战争史上,都是较为少见的,关羽一个人的战争行为,而且是没有援兵的战争,就牵制了曹魏帝国的大部分精力和资源,这是相当不容易和历害的,放眼整个三国,又有谁能达到关羽的水平呢?

这还只是外在的军事行为,由于关羽的襄樊之战,导致曹魏中原地区,也就是邺城--洛阳--许都这个核心三角地带控制之下的民变及叛乱四起,而这些民变及叛乱全是打着关羽的旗号发动的。



218年十月,宛城守将侯音、卫开联合关羽发动叛乱。农民起义首领孙狼在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联络关羽发动叛乱,219年魏讽在邺城发动叛乱,打出的旗号还是关羽。这些叛乱全是在曹魏的核心区域发生的,若是没有关羽在攻打襄樊,这些叛乱是不会发生的,反之,这些叛乱发生是因为关羽引起的,这就叫威震华夏。

换句话说,关羽的战争行为,不仅在军事上牵制了曹魏帝国的大部分军事部署,而且在政治上,引起曹魏核心地带此起彼伏的民变和叛乱,导致整个中原地区人心惶惶,都担心关羽会带来威胁,这就叫威震华夏。



就连不可一世的曹操也担心关羽的威胁,有准备迁都以避开关羽锋芒的意思,虽然被劝住了,可是关羽带来的这种震憾就是威震华夏,连曹操都有这种想法何况手下人及曹魏统治区的官吏和平民呢。

威震华夏四个字,在整个三国时期,只有关羽获得这个评价,也只有关羽的襄樊之战,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是最能打击曹魏的战争行为,威震华夏四个字,关羽当之无愧。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关羽在襄樊战役中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逼得曹操都想迁都逃跑,一时间威震华夏。但是很快就在曹操集团和孙权集团的夹击下跌落巅峰,落得个败走麦城的悲惨结局。为什么关羽在襄樊之战的表现被称为威震华夏,这场战役在当时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

襄樊战役的过程

襄樊战役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帐下头号大将关羽从荆州发起的针对曹操防区的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关羽从荆州南郡出发,向曹操控制的襄阳和樊城进攻,驻守此地的曹仁坚守待援。得知消息的曹操随即派遣于禁领兵救援,关羽利用连绵大雨和汉水暴涨的战机,提前准备了舟船,乘曹魏军队被淹之机迅速进攻,不仅俘虏了三万多曹军,还迫使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投降,斩杀了被俘之后不愿归降的大将庞德。一时间关羽所部威震华夏,曹仁困守孤城,汉献帝所在的许昌就暴露在关羽面前。

  • 第二阶段:听闻关羽“水淹七军”的消息,曹操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迁都逃跑,避免汉献帝被关羽夺走。但是经司马懿等人献计,利用孙权集团与刘备集团的矛盾,尤其是孙权与关羽的矛盾,坚守待变,果然孙权集团乘关羽北上后方空虚之机,吕蒙“白衣渡江”偷袭关羽老巢,直接导致关羽腹背受敌,最终败走麦城被俘身死。

从两个阶段来看,关羽在史书中被称为威震华夏的事迹就是襄樊之战的第一阶段,而后一阶段就是关羽败亡的末路罢了。那么为什么一场先胜后败,而且总体上来说关羽大败亏输,刘备集团损失惨重的战役,会对关羽评价如此之高呢?

水淹七军的巨大影响

襄樊战役的第一阶段的核心就是“水淹七军”,关羽在这一阶段让于禁和庞德率领前来救援的“七军”除了被俘的三万人之外,几乎可以算全军覆灭。这一战役从战术层面来说打的很精彩,足以体现关羽个人的军事指挥能力,但是从更大的方面来说,这一战对曹操和刘备集团来说的确都有巨大的影响。


  • 政治大局:此战的直接影响就是荆州郡的“三分天下”格局被打破,荆州在赤壁之战后演变成了一个“三分天下”的格局,荆州的长江以北一带被曹操集团占据,长江以南的六郡之地则被刘备和孙权双方“友好”瓜分。但是“水淹七军”之后,曹操集团只有曹仁的几千人困守孤城,关羽已经突破曹操的荆襄防线,随时可以威胁近在咫尺的许昌。而许昌城里可是住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金字招牌——汉献帝刘协,因此曹操集团非常恐慌,一旦汉献帝被夺走,这就是让曹操失去了赖以起家的政治招牌。

  • 军事格局:赤壁之战后,虽然三分天下之势还不算特别明朗,但是曹操集团已经很难跨过长江已经可以算是板上钉钉了。因此曹操转而经略关中、汉中,孙权则攻略交趾、合肥;而刘备则与孙权达成平分荆州的协议后,立刻进军益州,随后与曹操争夺关中。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已经在汉中之战中击退了曹操,而孙权也平定了交趾转而在合肥一带向曹操集团进攻。一时间曹操集团全面转入守势,防御的三个重点就是在关中防御刘备从汉中北上,在合肥防御孙权北上,在荆襄战场则防御关羽和吕蒙的两军北上。可以说在漫长的防线上,曹操集团在任何一个点上都不敢有大败,因为一旦出现惨败,则很可能导致整个防线的崩盘,到时候就很可能要打破“三足鼎立,曹魏最强”的格局了。也正因如此,曹操在汉中不敢和刘备死磕,主动撤出。同理关羽在荆襄战场的大胜,就足以让曹操担心整个防线全面崩盘,刘备和孙权两路齐出,曹操就力不从心了。

  • 曹操的夺权计划:曹操虽然最终没有直接篡位,但是他在赤壁之战后就明显开始着手准备让曹氏取代刘氏。因此他开始放缓了进攻其他割据势力的脚步,除了关中之外,其他地区的争夺曹操都没有尽全力,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内部稳定方面。但是因为曹操从赤壁之后的转入守势,曹操控制区域的不稳定因子就开始活跃起来,特别是关羽“水淹七军”之后,许昌震动,已经出现了反叛作乱,响应关羽的军事行动。这样的声势可是曹操占据中原以来极其罕见的,由此可见当时关羽的军事行动产生的巨大影响。

襄樊战役的深层影响

襄樊战役除了上述几点影响之外,其实从曹操、孙权、刘备三大集团的战略取舍上可以看出它的深远影响。

  • 刘备集团“隆中对”战略的破产:关羽的军事行动一如诸葛亮在“隆中对”战略谋划中设想的,刘备占据巴蜀,另遣一上将从荆襄北伐,两路并进,兴复汉室。可以说关羽发起的这一战役就是“隆中对”的军事推演的实际执行。其结果不仅可以证明诸葛亮“隆中对”战略的可操作性和对曹操集团的威胁,同时也可以反证关羽这一军事行动带来的威震华夏的深层含义,那就是曹操集团在面对“隆中对”中预想的进攻战略是非常棘手的,因此整个曹魏集团和当时的天下群雄都被这一深层次的影响力所震撼了。但是关羽对隆中对的理解可能在军事战略层面是吃透了,但是政治外交层面似乎还没弄懂,虽然他凭借军事能力做到了威震华夏,貌似创造出了两路并进,兴复汉室的战略态势。但是隆中对所提的战略前提:“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却被关羽忘的一干二净。

  • 促使曹孙修好:关羽在镇守南郡以来,似乎就傲的没边了,不仅对内时常摆出头号大将,二号人物的架子,对蜀汉的其他将领看不上眼。而且对东吴政权老大孙权的求亲举动也是肆意羞辱,完全没有政治眼光。结果襄樊一战虽然大胜曹军,但是也让躲在后面孙权集团份外眼红,一是眼红荆州之地被分走的一半,另一个是眼红刘备集团接连大胜,短期内吞并益州,占据汉中,如今又打破荆州“三分天下”的格局,眼看就要乘胜进占中原。孙权集团从政治大局上已经有了遏制刘备集团过快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关羽的傲慢,就更让孙权有了联曹遏刘的动机。于是赤壁之后一直处于敌对关系的曹操集团和孙权集团默契的开始了对关羽的夹击。这一局面的形成也足以证明关羽在襄樊战役中水淹七军对曹操和孙权两大集团的巨大冲击,致使双方放下仇怨,共同对抗威震华夏的关羽。

终上所述,关羽发动的襄樊战役,不仅仅在于围了樊城,降了于禁,斩了庞德。而是从政治、军事、外交等等各个方面促动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割据集团,直接导致了这些割据集团改变了当时和后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战略。由此可见关羽此战的影响力之大,史书称之为威震华夏并非阿谀之词。

围炉品茗人


你以为这事简单啊?如果你家最牢固、最重要的一块砖头,突然掉下来了,你是不是得惊恐万分,难道是8级地震来了???

襄阳的重要性,于禁、庞德的重要性,就是曹魏这个大房子的大砖头。

关羽这个老爷们,一下子把这两块大砖头干碎了,威震华夏是必须必的。

先看樊城。襄樊,襄樊,是襄阳和樊城的合称。两个城,是荆州南郡和南阳郡交界的大城市。如果襄阳和樊城被关羽攻破,则曹魏等于敞开中原大门,近的许昌,远了邺城,都会成为关羽的威胁范围。尤其是许昌,当时是曹魏的政治中心,汉献帝就在那。名义上的天子,同样有政治影响力,不容有失。如果汉献帝被关羽抢走,那曹操拥有的政治优势会化为乌有。襄樊和许昌的距离很近,这才让曹操有迁都的想法。

再看于禁和庞德。于禁是文武全才,带兵能力之强,让曹操也佩服不已。庞德是舍生忘死的猛将。两人,都是万人敌。特别是于禁,强将手下无弱兵。即使是他,带整编3万精兵,同样在关羽面前,一击而溃。这说明关羽之强,说明荆州兵实力之强。当然,关羽借助了天时,借助了老天下大雨。但是,关羽是异地作战。襄阳是曹魏苦心经营多年的老根据地,是前线。

细看一个诡异的情节,为什么刘备不全力配合关羽?如果关羽成功,攻到许昌,抢到汉献帝,关羽会怎么办?他会不会坚持拥护汉朝呢?

必须会啊。作为一个天天看《春秋》的人,会把忠字作为人生目标。

如果汉献帝在,关羽肯定会把他排在刘备之前。

这就是刘备的尴尬。

所以,关羽在荆州打得热火朝天,而益州一片安静。

而东吴呢,同样的尴尬啊。关羽如果成功,他们也难受啊。

是联合蜀汉,还是联合曹魏,真得好好想想呢。


萧十三郎说三国


关羽发动了襄樊战役,降了于禁,斩了庞德,其影响的确巨大。

想了解其原因,还是从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局势来分析。

从赤壁之战延续到湘水划界,荆襄九郡被三家瓜分:

曹操占据了南阳、襄阳、章陵三郡及江夏郡的江北地区;

刘备占据了南郡、武陵、零陵三郡;

孙权占据了长沙、桂阳及江夏郡的江南地区。

在荆州这一地区,三国势力犬牙交错,摩擦不断。但都是小打小闹,互有胜负,在一段时期内,基本没有改变大的战略格局。三方势力处于暂时均衡状态,保持着相对的军事默契。

汉中之战,从217年刘备主动发起,到219年五月曹操主动撤兵结束,持续了两年的时间。

刘备方面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已经到了“男战女运”的程度;曹操方面大将夏侯渊阵亡,损失更大。可以说,双方都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候。

刘备取得胜利,自然十分高兴,急急忙忙进位汉中王,庆祝一下;曹操退兵,也想休养生息,准备做一下彻底的休整,疲劳、紧张的神经想放松一下。

孙吴方面,由于湘水划界,暂时达成了战略妥协,可以说不费一枪一箭就要回了长沙、桂阳二郡,与刘备保持着唇亡齿寒的战略默契。曹操从汉中撤兵,重新保持了对孙吴战略压力,致使其暂时不敢有大的战略行动。

在三方都想喘一口气的时候,关羽突然发起了襄樊战役,这出乎魏蜀吴三方首脑的意料,让他们都极度紧张起来。特别是曹操,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关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攻到了襄樊城下。旗开得胜,水淹七军,擒获于禁、斩杀庞德。震惊了魏国上下,逼迫曹操有了将许都迁移的想法。

关羽此举,可谓威震华夏。

就当时的势力而言,曹魏无疑是最大的,势力最大,地域宽广,但也面临着四面防御的压力。

曹操并不惧怕阵地战和军事对抗,怕就怕关羽这样孤注一掷的单方面突破。

就当时曹仁驻守襄樊的势力而言,并不足以抵挡关羽的进攻。

襄樊一旦失守,关羽乘势进军许都,的确后果很严重。

但此时,曹操已经从汉中撤军,可以腾出手来调兵遣将,围歼关羽。

同时,曹操采纳司马懿的策略,联合孙吴抄了关羽的后路。关羽军最终做鸟兽散,襄樊战役前期的成果犹如昙花一现,很快就衰败了。

总而言之,关羽没有遵守战争的规则,不宣而战,在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时机发起了战役,闪电战取得了辉煌的开局;同样是因为违背了战争的规则,在不具备实力的情况下,冒然挑起了事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结果是以失败而告终。

华丽的开场,不如低调的谢幕,笑到最后才是胜利者。


豹眼看历史


我是历史笑春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关羽能够威震华夏,是当时的形势造成的,当然,这个形势也有关羽的功劳。

这要从关羽攻打襄樊的前后说起。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曹军撤出汉中。六月,刘备命令刘封、孟达攻占上庸。七月,孙权准备进攻合肥,曹魏被迫将主力调往淮南防御。就在这个时候,关羽抓住有利时机,留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自己亲自率领三四万水陆大军攻打曹魏的重镇襄樊。

可以说,关羽进攻襄樊的战机选择得十分恰当。在这个时候,曹操的大军还在关中没有撤回来,而留守的曹魏主力又东调准备迎击孙权的攻击,襄樊一带曹魏的实力一时空虚,战机稍纵即逝。

而襄樊对于关羽控制的荆州十分重要。江陵孤悬于长江北岸,背后又有东吴的压力。古人评价说,襄阳江陵步道三百里,江陵无襄阳受敌不立。如果控制了襄樊,关羽的荆州就可以利用汉水与汉中相联,在战略上就能够处于不败之地。

同时,襄樊又是军事地理上的要点,是控制南北交通的要地。自襄樊往西直到陇西,都是险要的秦岭和大巴山地,往东则是桐柏山和大别山地,直到巢湖才有缺口。因此,襄樊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刘备集团要想北伐,就必须先控制襄樊。

当时曹魏在襄樊的兵力部署为:征南将军曹仁守樊城,将军吕常守襄阳。平寇将军徐晃驻守宛城。后来,曹操又派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率领七军来增援樊城。这些人马中,徐晃所率领的部队大部分是新兵,不能立刻投战斗,只能声援。主要的参战人马为襄樊的数千人马和于禁的三万多人马。双方的兵力大致相当,曹军要略多一些。

而在这次战役中,关羽利用自己拥有的强大水军优势,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曹仁为了取得掎角之势,让于禁驻扎在樊城的北面十里的地方。可是于禁不知地理,将部队驻扎在低洼之处。八月,由于连降大雨,汉水暴涨,平地水深数丈。于禁的七军都被水淹。关羽乘势用水军进攻,于禁投降,庞德被擒,不屈被杀。

然后关羽乘胜围攻樊城,由于曹仁坚守,一时未能攻下。这个时候,曹魏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付芳都投降了关羽,陆浑的孙狼等也杀官造反,响应关羽,关羽一时威震华夏。

这个时候,曹操的形势极为不利。曹操自关中回撤,十分缓慢,主要的原因是曹操身体状况原因。而曹操的带兵原则,大军绝不可能让外姓将领统帅。因此,能够和关羽对阵的只有曹仁、夏侯渊和夏侯惇三位大将。这三位大将中,曹仁被围樊城,夏侯渊已经战死汉中,而夏侯惇也是身体不佳。这时,曹操竟然一时陷入无人可派的局面。

在这个时候,曹操不得不考虑迁都来回避关羽的锋芒。但是在关键时刻,司马懿等人劝阻了曹操,建议用孙权来夹击关羽。同时孙权也来信以讨伐关羽自效。双方一拍即合。

不久之后,东吴的吕蒙派兵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关羽在回荆州的途中,士众离散,被迫走保麦城。最终为东吴擒杀。

虽然关羽最后失败了,但是他在襄樊之战中的表现仍属上佳表现。水淹七军的战例在战争史是依然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威震华夏的英姿依然光照史册。

我是历史笑春风,喜交往,爱朋友,希望能够和大家共享历史的乐趣。欢迎关注我和我的文章,多提宝贵意见。


历史笑春风


威震华夏,主要指威震中原地区。关羽威震华夏是名副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第一,水淹七军使曹军损失惨重。

汉中之战,曹操无功而返,实力受损。紧接着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包围了樊城的曹仁数千人。于禁率领“七军”紧急增援。这“七军”有多少人呢?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后来被“水淹七军”,全军覆没,被俘虏了3万多人!大家想想,光俘虏就3万多人,那些战死的、淹死的,少说也有一两万人。所以于禁的人马,应该在5万人左右。

大家不要以为5万人很少,实质上在古代特别是三国时代,5万人绝对称得上大军了。5万人马的存在或损失,对全国的战略态势都有重要影响。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一共才5万人。刘备入川,兵马还不到5万,可能只有3万。汉中之战,蜀汉参战的还不到7万人。夷陵之战,蜀汉也只有5万人。全军覆没以后,蜀汉差点亡国。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证明,关羽水淹七军,兵不血刃消灭了曹军5万人,在当时绝对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胜,对曹魏的军队是非常重大的打击。

因为这五万人,几乎是曹魏在中原地区仅有的具有作战经验的军团。被关羽歼灭以后,曹操不得不紧急征兵,重新训练。后来徐晃增援樊城的十二军,以及曹操准备亲征的军队,都是临时征召的新兵。

第二,关羽在敌后有很多帮手。

关羽威震华夏,不仅仅是因为水淹七军,更因为在曹魏统治的中心区域有很多势力接受关羽的官职,打起关羽的旗号,响应关羽的号令。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梁、郏、陆浑,都是古代地名,都在河南地区,梁是古梁国;郏在古郑国;陆浑,春秋时代的陆浑戎居住在现在河南嵩县东北一带,汉代在这里设置陆浑县。

这些河南的大盗巨匪武装势力,都接受关羽的号令,直接威胁许都的安全。只要关羽攻下樊城,兵锋直指许都,整个河南就都是汉家的天下!这就叫做威震华夏!曹操能不害怕吗?


上将嗳福斯


关羽能威震华夏一是因为战果巨大,二是打的地方好,三则是这个时间点也掐的好,所以才有这么大的效果。

首先要说一下,关羽取得的战绩可不像题主问题里这么轻描淡写,他是先击败驻守襄樊的曹仁,然后全歼了前来增援的于禁所部,然后包围樊城。

曹仁是曹操手下最亲信的大将之一,在赤壁战败后,曹仁奉命驻守南郡,牵制孙刘联军,和周瑜在南郡相持了一年才撤走,期间周瑜也没少在他手里吃亏。而于禁则是五子良将之首,曹魏外姓大将里的第一人,当时外姓大将里唯一一个假节钺的武将。

可以说曹仁和于禁都是曹魏军中顶尖的大将,然而先后被关羽在几个月时间内一一击败,这个战绩可以说非常不错了。

而且关羽不仅仅是将他们击退,而是利用汉水暴涨之机一举歼灭了曹仁和于禁两部,光俘虏就抓了3万,算上死于水中和被杀的,那这个数字就更大了。

和《三国演义》里动辄几十万大军不同,在三国时期几万人已经是非常巨大的数字了。像官渡之战,袁绍拥有河北四州,也不过出动10万大军。而刘备占据益州以后,他的机动部队也不过5、6万人。

所以关羽这一战消灭的魏军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几乎可以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相媲美。

其次,此次北伐襄樊的时间点控制的很好。

关羽北伐襄樊,正是刘备和曹操在汉中展开激战之时。结果曹操在汉中战败,而曹仁也被关羽击败。曹操撤到长安以后,曹仁派人前来求援,曹操命于禁和徐晃前去救援,于禁所部七军是曹军主力,而徐晃的部队则以新兵为主。可见此时曹操兵力也是捉襟见肘,不得不以新兵仓促上阵。

在于禁战败以后,曹操除了将自己直接统辖的徐商、吕建等部增援徐晃外,只能抽调驻守合肥、居巢的张辽所部前来增援。张辽镇守合肥是防御东吴攻击的,此时虽然孙权已经和曹操达成共同攻打关羽的协议,但是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曹操不可能冒险将张辽调来。

所以此时曹魏连续经历了两次大败,正是最虚弱的时候。

第三,樊城距离许昌太近,一旦失守许昌就很危险了。

襄阳、樊城往北就是宛城,再往东北一些,就是许昌了,距离很近。而宛城在襄樊之战前,就因为侯音之乱被曹仁屠城,曹魏在这一带的统治可以说并不稳固。因此一旦樊城失守,那么魏军很难在许昌以南组织起防线,甚至许昌也有被攻克的危险。

而且关羽如果攻占襄樊,那么蜀军就可以从汉中顺水南下和关羽会师,蜀汉的荆州和汉中两地将联在一起,可以发起更大的攻势。

所以在关羽水淹七军以后,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等人纷纷投降关羽,而“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梁、郏、陆浑都是许昌周围的地方,这么多地方同时发生叛乱,可见当时很多人都对曹魏失去了信心。

所以满宠才会劝曹仁不能放弃樊城,认为一旦放弃樊城则许昌以南全部将会失守,只能坚守樊城,以牵制关羽。

结语

正是因为关羽北伐襄樊重创了魏军,威震华夏,此时曹操又没有足够的兵力反击,所以才会“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和手下商量迁都以躲避关羽。应该说关羽仅靠小半个荆州就打的曹操如此狼狈是很难得的,可惜最后因为孙权背后一刀,关羽功败垂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