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未到傷心處丶


語文課程的性質:工具性、人文性。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課改”以來有人在強調人文性的時候,不恰當地“將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潑掉”。“孩子”即語文本體。這樣做又陷入了片面性,必然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兩敗俱傷。

工具性是語文課程的根本屬性,是設立語文學科的理由,也是區別於其他學科的獨特性。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歷練之。訓練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語”指口頭語言,“文”指書面語言)是語文科的專責。

人文性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屬性。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中豐富的人文內涵,決定了這一課程性質。人文性,可以理解為人性與文化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語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民族總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跡都珍藏在民族的語言裡。”(烏申斯基語)因此,語文作為學習母語的課程,必然具有人文性。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表與裡、皮與毛、血與肉的關係。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裡”。工具性是載體,人文性是靈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鮮活的生命。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與生俱來、相輔相成的。沒了工具性,便沒必要設語文課,人文性也無從談起;沒了人文性,語文課只有孤立的字、詞、句、篇,枯燥的、機械的語言訓練,語文課便失去了生機、情感和韻味。恰切的做法是在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過程中,在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積累語言、積澱文化的過程中,吸收人文內涵,培植人文精神。這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語文老師所總結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忙什麼啊


語文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它是語文科學又是教育科學,其目的在於指導學生進行讀、說、聽、寫的訓練,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課程的工具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人們以語言為工具進行思維,表達思想感情,與他人進行交流;各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聽說讀寫等語文基本功,因此語文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語言文字使人類幾千年的文化得以記載和傳承。由此可見,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指語文本身是表情達意、思維交際的工具。但是,如果語文教學把語文的工具性過分突出,以知識為綱要,以訓練為主體,把知識分解成一個個訓練點,寫作教學遵從“套路”、“模式”,一味地照搬模仿,這樣的語文教學將導致語文課程平淡無味,沒有血肉,結果學生也將被工具化,個性的發展被扼殺。

二、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語言不僅僅是一種系統符號,而是一種文化,它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是人類思想內涵的體現,與人是緊密相聯繫的,與人的社會歷史文化是緊密相聯繫的。語文作為人文學科,蘊含了豐富的文化知識、價值取向、人生哲理、民族精神等,它能在思想上給人以啟迪,在情感上給人以愉悅,能不斷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堅持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保證。因此,語文教學不能只是純粹的語文知識的傳授,我們可以從語文課程的特點出發,通過對字、詞、句、段、篇的充分挖掘,找出課文中蘊含的人文價值,引導學生對其正確感受和思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發展健康個性。

三、工具與人文的統一

工具性不能脫離人文性,我們知道,要做到對語言文字的準確理解是不能脫離具體的語境的,同樣要正確地掌握其內容,也不能脫離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人文性不能脫離工具性,語文課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脫離語文知識與語文能力的教學,即不能脫離文本來抽象、孤立地進行人文性教育,而應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的閱讀來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意義,通過感悟、薰陶來潛移默化地發揮作用、產生影響。

拋開工具性的人文性,往往只注重追求意趣、感悟境界,而忘卻了語文工具的掌握和運用。而拋開了人文性來理解工具性,往往會使語言抽象枯燥。語文教學,不能走工具性的極端,或者是人文性的極端,而應是兩者有機地融合。語文教材中涉及了大量豐富多彩的人文性內容,文本的表達方式也多種多樣。語文教學不僅要求學生理解生字詞,瞭解並掌握文章的表達方法等基本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能正確地理解、表達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並且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見解和創造性的思維。

四、如何在教學中落實

1、在閱讀教學中,掌握課文的重點字詞、文章的寫作技巧、表達的思想內容是教學的基本任務,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在於對課文的概括是否全面、正確,而應該注重讓學生去體驗和領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個體閱讀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建構起來的,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都不一樣,因此我們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不要去刻意追求“標準答案”。

2、在運用語言中,要從積累入手,將兩句話合成一句話,鼓勵學生多種表達,顯然這是語言文字的訓練,但將此訓練融入到情感體會之中,就將語文訓練與情感體驗結合得了無痕跡。語文教學過程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過程,是在特定的環境下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活動的過程,是人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我們既要努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又要把語文訓練與人文精神的薰陶結合在一起,以獲得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結合、共同發展效果。


老司機的滴滴車


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這一基本性質要如何理解呢?

首先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客觀的,早在語文課程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是在我們達成共識之前就已經確立的,從屬於課程本身,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這就是為什麼在新課標作出規定前,已經有大量優秀的教師上了那麼多精彩的語文課。

其實關於語文性質的探討自從有了語文課程之後就一直沒有停止過,特別是在新課標作出表述之後,大量不同的意見彙集在一起就會產生曲解甚至是誤讀,這就會給語文教育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對於語文課程性質的探討,最應該先從語文二字本身出發去思考。

關於語文,有的人理解是語言文學,有的人理解是語言文字,其中葉聖陶先生所說的“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是為大眾所接受的一種說法,《新課標》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那麼,怎麼理解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呢?一般我們也僅僅是理解為語文是我們用於溝通交流的工具,而對於人文性,我們也僅僅是淺顯地理解是純粹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有人曾經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做了個比喻,認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硬幣的兩面,這種理解未免太片面,看到工具性的一面就很難看到人文性的 一面,容易導致只看到性質的一個方面。周小蓬老師把語文課程的性質比作是橘子水,橘子和水除非人為因素,否則難解難分,這就好比哲學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響,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這種比喻是比較恰當地表現出了工具性與人文性之間的關係的。

一.如何理解語文課程具有工具性

首先我們都知道語文就是口頭為語,書面為文,那麼就不難理解語文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進行交流溝通的工具,生活處處皆語文,我記得恩格斯曾經有過表述,他說,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當中,已經到了有些什麼非說不可的地步,於是就產生了語言。語言是一套符號系統,是人類的思維和生活,工作的交際工具,語言的這一基本特性就決定了任何語言都具有這種工具性,而語文課程恰恰又是對語言的教授,那就註定語文課程具有工具性。

葉聖陶先生對於語文的工具性有明確的闡釋:“語文不是關於知識的學科,學習語文的目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會用語言文字,因為語言作為工具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而張志公先生對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這樣理解的:“語言是進行思維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學習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的工具 ,是進行各項工作的工具”,由此可以看出語文具有工具性這一重要的性質,也就要求各位老師在教授過程當中應注重培養學生掌握這一工具,並制定考核標準檢測教學成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熟練掌握這一工具。

二.如何理解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首先,語文的人文性是指其包含的思想感情和歷史文化,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為我們留下寶貴的傳統文化以及蘊藏在各種詩書中的思想感情,語文教育就是要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語文教材以及大量的課外讀物等,去深刻體驗我國獨特的語言文字的和優秀傳統文化,並從中獲得自身獨特的價值觀和素養,擔負起傳承我國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任。

其次,語文的人文性還體現在尊重和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到今天,已經從原來教師為主體的教轉變成學生為主體的學,語文的人文性就要求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進行教學,既要注重學生掌握語言這一工具,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個體獨特性,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指導。這是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帶有一定的育德功能。

最後,凡是教育就離不開人,語文教育也不例外,語文教育的對象就是人,所謂讀文是精神的內化,作文是精神的外化,教師教授語言的過程就是學生對知識的內化過程,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思想就是對精神的外化過程。因此,教師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表達積極向上的人文精神。

三.如何理解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就好比如鹽在水,我們在使用語言這一工具時其實就是在表達自己的思想,與人文性密不可分。

首先教師要充分理解什麼是工具性,什麼是人文性,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清晰準確知道語文哪些知識是偏工具性,哪些知識是偏人文性的。那麼,在教授過程中,就要注重二者的結合,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要求教師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不是每節課都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平分,而是每節課都要體現二者的存在,至於誰佔主體,還是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

上海特級教師錢夢龍指出,語文閱讀教學就是要讓學生知道,寫什麼,怎麼寫,為什麼要這樣寫,他還要求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這些教學思路還是符合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原則的。以魯迅先生的《記念劉和珍君》為例,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這篇文章寫了什麼,寫的是誰,這個人做了什麼,這是偏人文的,其次是作者是以怎樣的態度寫的這篇文章,這是偏工具性的,最後是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這是偏二者結合的。只有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才能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

關於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實際教學中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是,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高尚的愛國情操,是語文教學亙古不變的宗旨。


小胖農村


工具與人文的統一

工具性不能脫離人文性,我們知道,要做到對語言文字的準確理解是不能脫離具體的語境的,同樣要正確地掌握其內容,也不能脫離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人文性不能脫離工具性,語文課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脫離語文知識與語文能力的教學,即不能脫離文本來抽象、孤立地進行人文性教育,而應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的閱讀來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意義,通過感悟、薰陶來潛移默化地發揮作用、產生影響。

拋開工具性的人文性,往往只注重追求意趣、感悟境界,而忘卻了語文工具的掌握和運用。而拋開了人文性來理解工具性,往往會使語言抽象枯燥。語文教學,不能走工具性的極端,或者是人文性的極端,而應是兩者有機地融合。語文教材中涉及了大量豐富多彩的人文性內容,文本的表達方式也多種多樣。語文教學不僅要求學生理解生字詞,瞭解並掌握文章的表達方法等基本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能正確地理解、表達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並且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見解和創造性的思維。



晨風吹葉


小程序

“語文課程的性質:工具性、人文性。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課改”以來有人在強調人文性的時候,不恰當地“將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潑掉”。“孩子”即語文本體。這樣做又陷入了片面性,必然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兩敗俱傷。 工具性是語文課程的根本屬性,是設立語文學科的理由


麗娟日記vlog


工具:用以達到目的的事物

人文:字面釋義為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

,深度剖析則為指強調以人為主體,尊重人的價值,關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觀念

而語文最直面的表達方式是語言,而語言則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其它屬性則有歷史,文化,科學等等的傳承以及延伸,而這方面歸根結底便是人文了,綜上所述就能很直觀瞭解到作者所問,進而解其惑,知其理!



上車請當心下車請走好


工具性是要讓你去熟悉然後運用到你以後的生活 人文就是歷史與知識的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