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臺經濟掘金產業互聯網“藍海”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記者陶俊潔 劉玉龍 閆鵬)相比電子商務、社交網絡、在線旅行等消費互聯網領域已誕生了多個國際領先的平臺企業,產業互聯網領域仍是一片“藍海”。記者近日調研瞭解到,物潤船聯、上海華能電商公司等產業互聯網先行者通過發展平臺經濟,積極推動物流、能源產業的生產、交易、融資、流通等各個環節的數字化、平臺化、智能化和國際化發展。

“互聯網+”高效物流貫通“黃金水道”

產業互聯網區別於消費互聯網,泛指以生產者為用戶,以生產活動為應用場景的互聯網應用。

萬里長江素有“黃金水道”之稱,自古便是貫穿東西部的流通大動脈、水運大通道。2018年長江干線年貨物通過量達26.9億噸,穩居世界內河首位。

不過,奔騰的“黃金水道”仍存在信息不對稱、資金流通不暢、運輸方位不清、到貨不及時等問題。

“以往,貨主既要憂心找船、找車,又擔心貨物安全;同時,貨運公司運力空轉、低價競爭情況普遍。”江蘇物潤船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光輝說,“互聯網+”高效物流是為長江航運水道“疏淤通堵”的一劑良方。

據朱光輝介紹,得益於交通運輸部、國家稅務總局以及沿江城市實施的“互聯網+”道路貨運行業發展規劃,物潤船聯正在運營的“互聯網+多式聯運”智慧物流服務平臺被外界形象地稱為貨運版“滴滴打船/車”。

以平台经济掘金产业互联网“蓝海”

圖為物潤船聯稅務辦稅大廳延伸點

記者瞭解到,物潤船聯在國內率先開展無車承運、無船承運、多式聯運試點,及無車(船)承運企業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互聯網物流平臺第三方稅務代徵試點,幫助個體承運人解決無法開具運輸勞務發票問題。截至目前,平臺已聚合了超過12萬條船舶、8萬多輛貨車,為8萬多家企業、500餘萬個體運輸戶提供船舶(車輛)動態追蹤、票稅服務、在線監管、智能配貨等一站式服務。

“發展‘互聯網+’高效物流、創新智慧物流營運模式,是統籌推進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經濟政策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寧濤評價認為,物潤船聯以“互聯網+大數據+多式聯運”為核心路徑,實現了物流交易數字化、運輸流程標準化、貨物運輸透明化。

以生態型智慧供應鏈平臺服務電力供給側改革

專家分析,平臺經濟將會因為更高的生產力組織形式、資源配置、交易效率而得到快速推進,併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引擎。

上海華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構建生態型智慧供應鏈平臺的實踐印證了這一點。

隨著電力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化,電價下行和煤炭的供給側改革對火電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經營挑戰,電力企業構建高質量的現代供應鏈體系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據中物聯的統計,我國大宗商品的物流成本比國外發達國家高出至少30%。

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海華能電商公司系統性地構建了完善的能源大宗商品智慧供應鏈集成服務體系,助力華能集團及整個電力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上海華能電商公司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黃雲飛介紹,以物流為基石、供應鏈管理服務為引擎、供應鏈金融為抓手、智慧供應鏈平臺為支撐,該公司積極參與內蒙、河北、山東、江蘇等地電廠燃料的一體化提質增效方案實施試點。

以平台经济掘金产业互联网“蓝海”

圖為華能大宗供應鏈生態服務體系示意圖

“建立共贏式的能源產業鏈生態,提高了煤炭運輸組織效率,優化了稅賦成本結構,簡化了物流中間環節,提高了物流金融融通效率。”黃雲飛說,在北方坑口電廠的試點中,電廠燃料的總體物流成本降低了7%~13%,度電效益提高1%以上。

據瞭解,上海華能電商公司還積極推進電動新能源卡車在燃料物流運輸中的應用,促進運輸載具的再電氣化。

黃雲飛說,通過發展平臺經濟,構建智慧供應鏈體系,目前上海華能電商公司已匯聚了全國22個省市、1000餘家供應商、10萬餘的認證服務商、50萬的雲端車船,累計交易金額超600億元,破解能源行業成本高、效率低、融資難等痛點、難點問題。

“互聯網+”監管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平臺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監管創新。具體看,互聯網平臺上參與者的經營活動是跨行業和跨區域的,一個部門或一個地區的監管力量難以應對,傳統的垂直監管模式和監管手段已不能滿足現實需要,亟須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網絡化與智能化監管水平。

多位受訪人士表示,建立與平臺經濟相適應的“互聯網+監管”體系,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運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手段,可以最大程度地破解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監管困境。

“傳統線下監管模式難以監管網絡平臺風險,只有加快建立鼓勵創新和有效監管並重的體制機制,創新監管理念和方式,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才能推動形成有利於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與合力。”中物聯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流通分會副會長周旭說。

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凌建議,一方面要“立足平臺管平臺”,突出平臺監管的特殊性,搭建“監管部門+平臺企業”的協同監管平臺,在事前審批、事後處置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面向數據和流程的事中監管;另一方面,要“立足數據管風險”,依託數據分析實現有效的行為監管,打通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孤島,將原先分散在各政府部門的數據彙集納入監管平臺,通過搭建數據監測模型,強化對平臺經營過程的風險預警和及時干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