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曾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何为情痴?

红楼之内,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二人没有奇缘,偏生却又相遇,若说是有奇缘,最后却化作水中月、镜中花。《红楼梦》中的贾、林二人两小无猜,他们的爱情虽没有实现生死相随,但结局已经相去不远。如果曹雪芹能活着写完红楼的结局,也许宝玉也会追随黛玉而逝去。

“人间自是有情痴”,痴情者往往会变得难以理喻,出现令人心神俱裂的行为,生死相随,通常是他们的最终结局。人们总在感叹,不应为了感情而失去理智,然而当面对那些如同疯魔的痴情者,人们也不得不对其肃然起敬。所以元好问在看到大雁自杀殉情时,才忍不住道出了“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感慨。

汤显祖曾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何为情痴?

《红楼梦》

金庸曾借元好问的词和故事,刻画了《神雕侠侣》中那对大雕殉情的场景,同时也塑造了杨过、小龙女倾城绝恋的故事。像是杨、龙那样的痴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吗?恐怕是不多见吧,不过谁也不能排除没有这样的人。曲人鲍天佑就曾经塑造过这样一个痴情女子,而此女在历史中确实有其原型。她便是《王妙妙死哭秦少游》中的妓女妙妙。鲍天佑是元代的杂剧家,遗留下来的作品残本仅有《史鱼尸谏》《曹娥泣江》《宋弘不谐班超(与汪勉之合作)》《投笔哭秦少游》《比干剖腹》《杨震畏金为富不仁》这些剧目大多都是残本,无一完整,而且都是悲情作品,无论含义和情感,皆如“老蛟泣珠”,低吟沉郁,重而不闷,辛而不酸。所以他笔下的痴情人,越发显得情深义重。

汤显祖曾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何为情痴?

《神雕侠侣》

《王妙妙死哭秦少游》一剧主要是讲妓女王妙妙与秦观的一段情缘,秦观死后,此女千里哭丧,最终为秦观殉情。女主人公妙妙在历史上却有其人,但只是个名不经传的歌姬,在宋人的笔记小说里连她的名字都没有详细记载,所以鲍天佑特别为她起了名字。她是秦观一生所遇见的众多女人之一,与秦观的真正情人楼东玉和陶心儿相比,她几乎不值一提,她能在历史中留下一个小小身影,并为后人传诵,原因大概就在于她的痴情吧。秦观是宋代的风流人物,乃苏门四学士之一,好诗文又多情。试想,能写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的男人,就算女人没有见过他,也会被他的才情所迷。

汤显祖曾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何为情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他一生只有一个正妻徐文美,但秦观却不爱她。也许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得来的妻子,他痛恨这段婚姻,也因此冷落了娇妻。是以秦观把词文给了很多名妓,却从不肯对妻子稍加辞色。婚姻生活的不顺令秦观流连在外,写出了无数风流词作,亦迷倒了远近的名伶。身居长沙的名妓王妙妙与秦观素未谋面,却因他的词而对他倾心不已,在她的心目中,秦观是个完美的神。她所唱的曲子均是秦观所作,长沙人皆知名妓妙妙的偶像是秦观。秋香因为一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而爱上唐伯虎,妙妙当然也能因“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而爱上秦观。会甜言蜜语、风花雪月的男人,总是比木讷的男人更胜一筹。

汤显祖曾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何为情痴?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不久,秦观被贬谪到长沙,听闻此处有这样一个仰慕他的歌伎,便隐瞒身份接近妙妙,问她为何因为三两句词而爱上一个陌生男人,这样岂不太草率?万一秦观长得貌丑如猪,妙妙岂不是吃亏?妙妙却说,如果能见到秦观的真人,无论怎样,就算做他的妾侍,她也心满意足。如此情真令秦观不禁暗暗咋舌,遂表明了身份,与妙妙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己,甚至赠词答谢她的情意。然而好景不长,秦观需再次南下,不能携她同行,两人只有分别。在临走之前,秦观还写下“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词给妙妙,言明归期不远,定会来接她一起回乡。谁知此去一别千里,妙妙再闻秦观的讯息,才知秦观去世,二人已是天人永隔。

汤显祖曾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何为情痴?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山盟海誓亦不过如此吧。一个女子为了心爱的人伤心而死,魂去了黄泉路上,亦要寻得爱人。纵使此刻海不枯石不烂天与地不贴合,其情亦可使天地四时为爱情无分身份等级,即便妙妙是一个歌伎,身份远不及《红楼梦》中的痴儿女,也之哀痛。不及金庸笔下的神雕侠侣,但是她的情深亦能创造无比的哀恸,足以让她为爱情牺牲的精神到了无人可比的境界。王妙妙因爱秦观的才而爱其人,宁选择圆满亦不要分离,她当然值得后世赞赏,也难怪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称:千古女子爱才者,唯长沙歌伎王妙妙是一绝。

汤显祖曾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何为情痴?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汤显祖曾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爱情升华到了极致,生死的界限就会变得模糊。按中国人的说法,今生不能结缘,来生也要续缘,缘定三生即是如此。如果没有生死相随的意愿,便不能称为至情至圣。虽然为爱生死相随,可歌可泣,然而活在现实的人们,大多也做不到这种程度。是以才越发显得王妙妙的一往情深。“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在情痴面前,任何人都会为自己的渺小而自惭形秽。

· 《红楼梦》

· 《曹娥泣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