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田”一週年,科創板正重塑A股

“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要堅守定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強化信息披露,合理引導預期,加強監管。”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在上海考察時對科創板發展提出要求,並強調了科創板支持“硬科技”企業上市的定位。

2018年11月5日,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傳來“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消息。中國資本市場觸及基礎制度變革的一場增量改革隨之啟動。

2019年11月5日,科創板正式提出將滿一週年。在這一年中,科創板實現了很多制度層面的突破,發行註冊制、放寬漲跌幅、市場化定價,證監會與交易所角色轉變,投行、基金角色重塑,投資者更加“波瀾不驚”。

“符合預期、基本平穩”,這是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科創板提出一年之際給出的八字評語。

雖然正式交易剛滿百天,科創板帶給存量市場的巨大改變早已發生咋潛移默化之中。困擾市場多年、曾經似乎不可能解決的堰塞湖幾近消失,炒小炒新熄火,新股破發一步之遙,而IPO沒有叫停。與此同時,橫亙多年艱難推進的證券法修訂、集體訴訟制度等也有望藉助本輪改革窗口再次破題。

“以增量改革帶動存量改革,充分發揮科創板的改革試驗田作用,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以此帶動資本市場的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這是科創板的使命,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又一次重大改革契機。

從試驗田到推向全市場

提出一年、交易百天,時間雖短,但科創板形成的改革預期早已延伸至創業板、新三板以及其他層次的資本市場。

易會滿11月3日接受專訪時表示,總結科創板一年來的突破,主要有兩個方面。支持了一批符合科創定位的企業上市,是其中一個重大突破。

截至近期,上交所已經受理168家企業科創板上市申請,已審核通過84家,證監會註冊60家。他認為,經過一段時間,相信科創板會培育出偉大的科技公司。

而科創板最大的制度突破,是試點註冊制。易會滿認為,這是整個資本市場改革的方向標,處在資本市場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位。

科創板改革肩負著兩大使命,一是通過資本市場的力量推動經濟創新轉型,二是用這塊“試驗田”推動資本市場基本制度改革。

作為增量改革試驗田,科創板的“試驗”主要是在六個領域。

第一,新股發行市場化定價,由市場供求決定價格;第二,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參與的詢價定價配售機制,推動投行成為真正的投行;第三,放寬漲跌幅限制,檢驗投資者交易是否理性;第四,市場化的轉融券機制,促進多空平衡;第五,創新退市方式,優化退市指標,簡化退市環節;第六,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由交易所審核。

科創板運行至今,有哪些可以推廣的經驗?第一財經近日邀請十餘位業內專家對此進行了圓桌討論,觀點豐富。比如,重陽投資總裁王慶認為,科創板快速開板,開市交易後運行平穩,可複製或借鑑的經驗包括註冊制、審批流程、強化中介責任、取消上市前五個交易日漲跌停板且放寬之後漲跌幅限制、完全市場化的上市詢價規則這五個方面。其中,註冊制帶來的效果將是信息不對稱減少,監管成本和包袱下降。

這些經驗將如何推廣到全市場?對於這一問題,市場一直存在爭議。

有觀點認為,不需要太多強調板塊差異,可直接將科創板的註冊制、市場化定價等經驗複製到創業板等其他板塊,促進形成市場競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但也有觀點稱,不能將科創板的東西簡單複製到創業板,兩個市場存在不同的市場定位。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就認為,科創板更強調企業的科技內涵,研究、開發和創新在企業發展當中的地位和作用,側重在推動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產業的發展;創業板更多則是從企業的成長階段來定位。從企業的成長形態上來考慮,科創板和創業板有相通之處,進一步市場化的總體精神是一致的,但是在發行方式、信息披露的重點,以及定價方式等方面的具體做法更應該強調差異性。

易會滿11月3日也對這一問題做出了回答。“發揮科創板試驗田作用,不是簡單照搬照抄。我們將統籌各層次市場的功能定位,結合市場實際,在充分評估論證、確保市場穩定前提下,穩妥有序推進改革。”來自監管層的表態,一錘定音。

他表示,首先要穩步推行註冊制,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更大程度提升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加快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結合證券法修訂,研究逐步推開。

其次,在發行承銷環節,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形成以機構投資者為參與主體的詢價、定價、配售等機制,實現新股發行市場化定價。在交易環節,放寬漲跌幅限制,配套完善盤中臨時停牌、“價格籠子”等市場穩定機制。優化融資融券機制,促進多空平衡。

另外,在持續監管環節,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和針對性,樹立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監管理念。併購重組由交易所審核,涉及發行股票的,實施註冊制。在退市環節,創新退市方式,優化退市指標,簡化退市流程。

開啟全面深化改革

除了將制度、機制層面的經驗向全市場複製,科創板帶來的深遠影響超出想象。實際上,僅與一年前相比,A股市場就已經在多個領域悄然發生了改變。

目前,IPO堰塞湖消解,一些新股瀕臨破發,而股票發行節奏保持穩定。截至10月31日,證監會IPO排隊企業423家,與高峰時的800多家相比已經減半。其中,主板166家、中小板88家、創業板169家。

值得注意的是,排隊企業中,271家為2019年新申報企業,佔比64%。而2017年及以前申報的企業總計44家,僅佔10.4%,這當中還有多家是因為訴訟等事項久拖不決的疑難企業,比如喬丹體育。

另外,近期多隻新股出現瀕臨破發的情形。渝農商行發行價7.36元/股,上市當日未封住漲停,上市次日跌停,第三日繼續下跌至7.66元/股,距離破發一步之遙。麒盛科技發行價44.66元/股,上市首日大漲後連續兩日跌停,“新股不敗”的神話正在被打破。

這在三年前還是不可想象的。彼時新股排隊積壓,市場談註冊制色變,改革投鼠忌器,遲遲難以推進。股票發行節奏也大受掣肘,多次IPO暫停破壞穩定預期。

如今,堰塞湖的消失也為註冊制實施創造了條件,科創板實施註冊制,證明註冊制不是衝擊股指的洪水猛獸。相反,在投資渠道較少、直接投資標的稀缺的當下,讓更多優質企業更快進入市場,恰恰是滿足投資者需求的舉措。

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易會滿對IPO常態化問題態度堅決。他認為,歷史上9次IPO暫停,市場不好叫停、市場好就提速,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使得發行節奏受到“綁架”,所以,今後證監會將堅持IPO常態化,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且保持監管定力。

隨著科創板經驗向全市場推廣,新一輪改革窗口也隨之打開。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之後,再融資、併購重組等許多領域政策收緊,如今則在審慎放鬆,在嚴監管下給予更大市場自主性。

同時,記者獲悉,證券法修訂在加緊推進,有望於註冊制授權到期前取得實質進展。

“今後是存量和增量的共同改革,情況更復雜、要求更高。”談及如何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易會滿表示,將堅持底線思維,用增量帶動存量,同時考慮存量實際情況,在整體市場預期穩定的大環境下穩步推進。

他的這一表態,也是對資本市場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概括。據他介紹,證監會近期明確了12個方面的改革任務,部分論證充分、條件成熟的改革舉措已陸續出臺,目前正抓緊制定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計劃,要儘快出臺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規則,推動證券法修改,加強資本市場法治供給與投資者保護,加快轉變證監會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