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從西九龍到屏山,景觀從高聳入雲的摩天大廈過渡到磚瓦漆黑的祠堂塔樓,彷彿一腳跨進時空蟲洞,從繁華的國際都市穿越到了古樸的南粵鄉鎮。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屏山位於新界西北,新界五大族之一的鄧氏,早在12世紀便定居屏山,先後建立三圍六村——上璋圍、橋頭圍、灰沙圍,坑頭村、坑尾村、塘坊村、新村、洪屋村和新起村。這裡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建築,也藏著香港人心中最高規格的宴席——九大簋(guǐ)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屏山傳統盆菜”的位置並不好找,西鐵天水圍站下車之後,還要七彎八拐步行10多分鐘,經過古色古香的鄧氏宗祠,才能看到粉色勒杜鵑託著馬賽克瓷磚上“屏山傳統盆菜”的路牌,蔥蘢的綠植把人引向更隱蔽的店面,白底紅字的招牌邊緣已經生鏽,拉開玻璃門,裡面別有洞天。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小小的櫃檯上擺著觀音像和福祿壽,各種各樣的杯盤碗碟、擺件茶壺,銅皮的、木質的、陶瓷的,帶著公雞、清花、萬壽無疆、蟠龍翻雲的花紋,把四面牆的櫥櫃壓得搖搖欲墜。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木盆木桶、瓶瓶罐罐高高地堆疊起來,一直頂到天花板,簡直會讓人誤以為這裡是一家古董餐具店,只有夾雜在其中的明星合影,暗示著這家小店並不簡單。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逼仄的店面盡頭是緊湊的廚房,幾口巨型炒鍋承載著主要的生產任務,難以想象幾人、幾十人、甚至幾百人的宴席,都可以在小小的空間裡完成。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老闆鄧聯興是塘坊村盆菜的掌門人,也是屏山鄧氏的第26代傳人。年過六十的他擁有與年紀相襯的肚腩,卻也有著與年齡不符的力道——與巨型鐵鍋配套,鍋鏟幾乎有一人高,鄧師傅翻炒起來卻相當從容。鄧聯興祖上三代都以柴火烹調傳統鄧氏盆菜,傳到兒子鄧建鵬,已經是第四代。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廣府人講究好意頭,以豬肉、魷魚、豬皮、腐竹為主料的盆菜,寓意“盆滿缽滿”,製作工藝複雜繁瑣,需要將各樣食材單獨烹煮後再層層裝盆,豬肉壯實彈牙,魷魚鮮香沁人,對於圍村人來說,盆菜不僅僅是鄉宴上讓人食指大動的美味,更是記憶中的

“年味”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盆菜是圍村春節必備的美食,也是南粵民間口口相傳的極奢宴席“九大簋”的最後一道菜,一同上桌的,還有陳皮鴨湯、了酸豬手、黃酒雞、南乳鴨、炸門鱔、雞汁燴花菇、魚肉丸、菠蘿紫薑,圍村但凡遇著新人結婚、孩子滿月、老人過壽的盛大場合,都要在祠堂裡擺九大簋,請鄉里鄉親吃上幾十桌。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在古代,粵人所言之”簋”指可裝五至六斤米飯的“大碗”,“九大”不但言其多,且有最豐盛、最隆重之意。九大簋中有九道菜,每一道菜都是精選當地最好的材料製作,依據地區風物的不同,菜式也各有千秋,大致有豬、鴨、雞、鱔、蝦、蠔、蔬、湯,闊氣地擺滿整張檯面,但沒有牛,因為牛是舊時耕地的主要勞動力。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廣東在歷史上地處南蠻,物資匱乏,曾經的香港也還只是貧窮的小漁村,普通人家過年能吃上盆菜已經算得上豐盛,只有富貴人家才吃得起奢侈的九大簋,大搞排場宴請四方。除了春節,一般人也只有在大戶人家結婚、慶賀喬遷或是孩子過滿月的時候,才有機會受到邀請吃九大簋。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一整桌九大簋,是九大簋的廚師也未必能享用的美味。在鄧聯興的記憶裡,父親鄧來發會為有錢人家烹製九大簋,把剩下的“腳”(剩菜)拿回家,家人吃得很開心。吃完前面八道菜,宴席上的賓客都已酒足飯飽,盆菜常常會被完整地剩下,鄧聯興也對盆菜的滋味格外熟悉。

能請得起人吃九大簋,說明主人家極有錢,能受到邀請吃九大簋,也說明客人自己有身份,“九大簋”就在鄉宴主客間的互相吹捧中被演繹得越發神秘,1986年英女王訪粵,廣東省政府在白天鵝賓館設宴招待,呈上的正是九大簋。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久而久之,“九大簋”就逐漸演變成了廣府人口中頂級宴席的代名詞,“請你去吃九大簋”,意指請你吃豐盛大餐,城市中卻已很少有人知道,九大簋究竟是什麼。

鄧聯興祖傳的盆菜製法,需以柴火烹煮,而在市區裡要申請柴火牌照,無異天方夜譚,要吃到那一口記憶中的柴火香,只有長途跋涉回圍村。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90年代初,香港盆菜一度面臨衰微,父親只在節慶和重大場合為村民烹製盆菜和九大簋,並不盈利,同村也已沒有人繼續這一行當,鄧聯興擔心這傳奇般的九缽菜式就此失傳,毅然決定接手“單幹”,開餐廳,承辦各種鄉宴。

97年,香港餐飲業燃起了一股盆菜的風潮,鄧氏宗祠的盆菜宴經過媒體宣傳後廣為人知,當地自衛隊、治安隊都會免費宴請村民吃九大簋,最多的一次請了幾百桌,各大餐館、快餐連鎖店推出了各種各樣的盆菜,品種繁多,平民版、豪華版都有,甚至還會派人到鄧聯興的盆菜館來取經。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餐飲業要盈利,考慮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流水線的生產卻欺騙不了鄧聯興祖傳的舌頭。從小吃著父親做的菜長大,而父親的做法又是從爺爺那裡傳承下來的,這滋味絕非沒有感情的工廠所能複製,所以即便是有損利潤,他也不願減免工序、削減用料,依舊堅持採用古法烹製。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鄧聯興的盆菜館兼營盆菜和九大簋,九大簋佔到生意的七八成,“因為九大簋外面很少做,只有我這裡才有”。盆菜館每天7點開門,一直忙到7、8點才下班。

鄧聯興每天的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遇到九大簋的“大單”,更是需要凌晨2、3點就起來準備,鄧氏父子加上四五個女工,有人炒菜有人盛菜,有人包裹保溫錫紙收拾餐具,最後連同食物一起搬上貨車,一行人再浩浩蕩蕩驅車沿著鄉間小路,奔赴宴席現場。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除了費時,這更是一件累心勞力的差事,準備大型宴席雖然製作工序並不會增加,食材的重量卻相當驚人,大鍋翻炒時極考驗臂力,慢一些便會影響口感味道。鄧建鵬在學習烹製九大簋時,沒少遭到父親的訓斥,只能硬著頭皮當作沒聽見,內心對廚房充滿牴觸。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也許鄧聯興沒想到,自己會和父親當年面臨一樣的困窘——如今的圍村人有田有地,生活無憂,年輕人更渴望去大城市打拼,很少有人願意從事油煙滿面又粗重耗時的廚房工作,盆菜館工作時間長、強度大,連夥計都很難招,更別說學徒。曾經鄧聯興試著要求侄子學習製作盆菜,對方來了兩天就累走了,祖輩留下的技藝也許又要後繼無人。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也許是血液裡流淌著相同的責任感,鄧建鵬也得到了與當時的父親一樣的頓悟。一次,鄧聯興接受關於鄧氏盆菜的採訪,記者在一邊詢問鄧建鵬一道菜的配料應該下多少,他發覺自己並不知道如何回答,“如果我不學,這門手藝就要失傳”,鄧建鵬突然明白了父親的焦慮,開始認認真真鑽研廚藝。

這讓鄧聯興很欣慰,這份獨屬於圍村的味覺記憶,終於又可以薪火相傳。鄧聯興不知道下一代還會不會喜歡吃盆菜,但他相信,

只要圍村在,盆菜就依然會在。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曾經,光臨鄧氏父子的盆菜館的常客,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因為懷念記憶中小時候吃那一口富貴人家宴席的味道而來,如今盆菜館卻逐漸成了年輕人新奇的味覺體驗,明星高官都慕名前來,周潤發的六十大壽也選在這裡宴請親朋,時代縱使瞬息萬變,總有人選擇留戀不放手。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因為鄧氏四代的堅持,曾經只是美食符號的“九大簋”不再遙不可及,《中國宴·福壽康寧》中,歐陽應霽就選擇以九大簋招待遠道而來的好友劉儀偉。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這頓代表極致豐饒、傳承永繼的宴席,主客二人和廚師父子一道在鄧氏祠堂享用,這是數百年來鄧家人用食物祭祀祖先的地方,牌匾上書寫著“俎豆千秋”, 意指祖先將受後人代代供奉,永續不斷。

四代相傳的手藝,只為留下一份獨特的香港味覺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