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毛主席的足跡看黃河

1952年10月28日,徐州。在雲龍山頂,毛主席眺望著黃河故道說:清朝也想治理這個地段的黃河,可是,還是沒有治理好。現在我們建立了新中國,人民當家作主了,就要依靠人民的力量,把黃河故道治理好,變害為利。


跟著毛主席的足跡看黃河


1952年10月毛主席視察黃河。(圖片來自中國網)


黃河,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賦予了中國人民深厚的民族情感,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


黃河安瀾,國泰民安。


新中國成立以來,黃河在一代代領導人的胸中奔騰激盪。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考察黃河並主持召開座談會,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新的重大國家戰略(講話全文在2019年第20期《求是》雜誌刊發),為新時代黃河保護治理和發展擘畫嶄新的宏偉藍圖。


對黃河這條母親河,一代代領導人都有著深厚的感情。開國領袖毛主席,就留下很多精彩的黃河故事。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跟著毛主席當年的足跡看黃河。


一、沒有黃河,就沒有我們這個民族啊!

1936年,毛主席率紅軍東渡黃河。出征前,面對白雪皚皚的冰雪世界,他寫下了不朽詩篇《沁園春·雪》。其中“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指的就是黃河。


跟著毛主席的足跡看黃河


毛澤東書法《沁園春·雪》(圖片來自新華網)


1947年,在陝北佳縣,毛主席起草完《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心情難以平靜,專門帶著警衛員去看黃河。面對黃河,他心潮澎湃:沒有黃河,就沒有我們這個民族啊!


1948年,毛主席到達吳堡縣川口,準備東渡黃河。面對黃河,他思緒萬千,佇立良久,深情地說:這個世界上什麼都可以藐視,就是不可以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啊!


二、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對治理開發黃河極為重視。引黃灌溉濟衛工程,就是當時治理黃河的一項重大工程。


該工程(今河南新鄉的人民勝利渠),於1951年3月開工,1952年第一期工程竣工。這是黃河下游變為利河的開端,是新中國在黃河下游興建的第一個大型引黃自灌溉工程。


跟著毛主席的足跡看黃河


圖為人民勝利渠,受益範圍涉及武陟、獲嘉、新鄉、原陽、延津、汲縣和新鄉市郊區。(圖片來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1952年10月底至11月初,毛主席利用中央批准他休假的時間,先後來到濟南、徐州、蘭考、開封、鄭州、新鄉等地對黃河進行實地考察,發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

這句話後來廣為流傳,成為動員和激勵幾代人治理黃河的響亮口號。


10月26日,濟南。毛主席站在黃河大壩上,聽說這裡的黃河底要比濟南城裡的地面高出6至7米後,他心情沉重地說:這很危險。你們一定要把這裡的大壩修好、修牢固,千萬不能出事。


隨後,毛主席登上濼口大壩,他把目光投向遠方,一字一頓地說:黃河水氾濫會給人民造成危害,但我們治理黃河後,又能使黃河為人民造福。


10月28日,徐州。在雲龍山頂,毛主席眺望著黃河故道說:清朝也想治理這個地段的黃河,可是,還是沒有治理好。現在我們建立了新中國,人民當家作主了,就要依靠人民的力量,把黃河故道治理好,變害為利。

10月30日,毛主席前往1855年黃河在銅瓦廂決口改道的地方,即今蘭考縣東壩頭察看。他徒步登上黃河大堤,感嘆道:好一個黃河之水天上來!他還憂心忡忡地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河水漲到天上去怎麼辦?


河南陝縣,今河南三門峽市陝州區就有一首民謠:“道光二十三,黃河漲上天,沖走太陽渡,捎帶萬錦灘。”


隨後,他察看了歷史上黃河決口改道的地方,瞭解治理黃河的規劃。


跟著毛主席的足跡看黃河


圖為蘭考縣東壩頭黃河河道。(央視記者謝巖鵬拍攝)


30日下午,毛主席來到開封柳園口大堤。他站在黃河大堤頂上向北眺望,聽說這裡黃河水面比開封城地面高三四米,洪水時更高。他深有感觸地說:這真是懸河啊!並囑咐道:發大水時,有危險,黨政軍民要一齊上,萬萬不能出事。把黃河的事情辦好,我們都能睡個好覺。


跟著毛主席的足跡看黃河


這是“懸河”示意圖。(圖片來自大河網)


路上,毛主席還談了他的一個設想:南水北調,用長江的水來補充黃河。他說: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果有可能,借點來是可以的。


31日,毛主席登上鄭州邙山小頂山,察看邙山水庫壩址和黃河形勢。攝影師為我們留下了這歷史性的一刻。


跟著毛主席的足跡看黃河


1952年10月31日,毛主席在河南鄭州邙山小頂山凝望黃河。新華社發


跟著毛主席的足跡看黃河


這是67年後的小頂山,再從此處眺望,舊貌換新顏。(圖片來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過黃河到北岸後,毛主席查看引黃灌溉濟衛工程(人民勝利渠)工程渠首閘,並親手搖開了引黃灌溉大閘。


跟著毛主席的足跡看黃河


人民勝利渠位於黃河下游的最上端,與邙山黃河遊覽區隔河相望。圖為位於黃河北岸京廣鐵路黃河大橋以西1500米處秦廣大壩上渠首。(圖片來自新鄉日報)


在返回的專列上,毛主席非常高興,他說:變害為利,這是最好的辦法。從黃河到衛河,這條人民開發的新渠,改變了過去黃河下游只決口遭災、不受益的情況,起到了造福人民的作用。


三、要騎馬到黃河、長江兩岸進行實地考察

自從第一次考察黃河後,毛主席一直惦記著再次考察黃河。他還多次提出過策馬考察黃河的設想。

1953年、1954年、1955年,毛主席只要去河南,都關切地詢問黃河的治理情況。在他心目中,黃河是與人民連在一起的。


跟著毛主席的足跡看黃河


這是1955年4月17日,毛主席參觀治理黃河展覽。(圖片來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1961年3月,毛主席在廣州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到,他要視察黃河、長江。他說:我很想恢復騎馬的制度,不坐火車,不坐汽車,想跑兩條線。從黃河的河口,渦江而上,到她的發源地,然後跨過喜馬拉雅山,沿長江的發源地,順流而下。


1964年,年逾古稀的毛主席開始準備將第二次考察黃河的計劃付諸實施。由於種種原因,毛主席最終沒有實現第二次考察黃河的心願。


但可以告慰他的是,今天黃河安瀾的千年夢想已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中國人民手中成為現實。


跟著毛主席的足跡看黃河


2019年9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眺望黃河鄭州段。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2019年9月,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謀劃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經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樣,成為重大國家戰略。


伴隨著新中國浩蕩前行的步伐,黃河必將更好地造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