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你必须承认,有些明星是注册过“专利”的。

咆哮专利,是他: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翻白眼专利,是她: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奶茶专利,是他: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以上都是公认,没有反驳空间。

但有一项专利,多年来竞争激烈,不分伯仲。

——“屌丝”

中国有太多关于屌丝的形象,且深入人心。

但要说最接地气,全方位符合这个网络流行词的……

Sir第一个想到他——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王大锤,从网剧《万万没想到》走红。

扮演者白客,流量“红利”头啖汤被他喝了。

但转头,他却离“屌丝”越来越远了。

先转型做演员,出现在《后会无期》《美人鱼》等片。

虽然角色依然粗糙邋遢,但电影感增强。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为什么Sir突然会提起他?

因为最近一个表情。

乍看,平平无奇——

全黑装束,零背景,他面对镜头。

从微张嘴的呆滞,到后来若有所思的抿嘴、眨眼、晃头。

最后,坚定直视。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看出了什么?

野心。

查资料才知道,出自他2019年主演的新片预告。

名叫《不止不休》

阵容很吸引——

监制贾樟柯,主演白客、张颂文。

而最先走到幕前的白客,显然野心最急迫。

他跨越一大步,想走出舒适区。

从网剧到电影,从粗糙到静心雕琢质感,卸下嬉笑标签,努力尝试现实主义表达……

演员路上,白客也要不止不休。

Sir今天写这篇,不止想介绍一部自己期待的华语电影。

更是因为。

我们可能又将迎来一位从作品中爆发的国产演员。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白客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时代的“二代网红”

配音出身,却靠网剧(视频)这个新载体出道、发展。

2013年,《万万没想到》第一季播出。

火大了……

豆瓣8.3,平台累计点击量5.8亿。小爱、孔连顺、本煜、叫兽易小星等人,声名鹊起。

主角王大锤,更成为一个时代符号。

叫兽易小星评价,这个角色鬼畜言行背后只有一个主题:我要红

你一定记得大锤的口头禅——

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升职加薪。

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但Sir至今仍觉得许多人小看了这部粗糙网剧。

虽然,剧中充满“湿傅”“我勒个去”“diaosi”“土肥圆”“我竟无言以对”等俗烂的网络用语(当然,现在全部out了)。

但内核呢?

它是经典的门徒,注入了周星驰喜剧的火锅底料——

热辣起来疯癫,凉下来只剩冷笑,小人物的无力感油然而生。

王大锤始终怀揣着“人生巅峰”的梦想。

但又一次次,被现实砸醒。

总有一些人不怀好意地提供给王大锤,弯道超车的机会。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结果,往往黄粱美梦,一事无成。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我们总说——喜剧的底色是悲剧。

但别忘了,悲剧本身也是一种力量。

无论是被老板利用、被美女奚落、被父王嫌弃、甚至被路人diss,连小孩都可以凌驾其上。

王大锤自有一种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精神。

打不死的小强。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他让“屌丝”一词变得丰富起来。

除了有让传统保守人士避之不及的市井气味,更有一种让人不得不正视的笃定。

当它成为一种自嘲的时候,共鸣自然交叉感染:

成功的意义,失败的苦楚,早就在追逐的道路上随着臭汗被蒸发掉了。

这过程,同样“屌丝”过的你,心领神会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屌丝,本身没有意义。

屌丝过后的成长,才是。

2019年,爆红6年后的王大锤,也急需成长。

新片《不止不休》,如片名所示——没有结论,只代表一种动态。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Sir很喜欢这款海报。

铅笔涂鸦,连人的面孔都被抹去,不需要王大锤(白客)傻乎乎微张的嘴巴,翕动的鼻孔,呆滞的眼神——都不要。

做减法,让喜剧朝着现实主义方向暗度陈仓。

这一次,“王大锤”有了新的身份和任务。

预告片,Sir就看到了现实题材的爆款意味。

身穿黑色帽衫的白客面容憔悴,生无可恋,画外音像潮水涌来,试图吞噬他,每一种声音都在说他。

但,也像在说屏幕前的你——

你能正常点吗?你不做白日梦会死吗?

你醒醒,你以为你是谁啊?

你在北京什么都不是,你要能成早就成了?

你看看你那些同学,你能现实一点吗?

……

杂音最终汇聚成一句话:不成功,不是人

的确,很适合白客。

但当白客回击,却发现他彻底变了。

与之前王大锤按照成功的标准努力靠拢不同,这一次,他冷冷反问:

“所以呢?”

白客这次扮演一个调查记者。

2003年,高中文凭的东北小镇青年韩东,离开家乡北漂,做实习记者。

韩东,谐音“寒冬”。

气质阴冷,不再装疯卖傻。

题材,也是进击的现实类——

调查乙肝患者体检请人代检的现象

全世界的乙肝患者八成都在中国,人数接近一亿,成为最常见也最容易被歧视的群体。

百度百科有专门“乙肝歧视”词条,最严重是就业歧视。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所以,催生了乙肝代检产业链。

最初,试图脱“小镇青年”的出身,以“记者”的身份介入,作为城市精英,居高临下地审视、判断。

如果报道顺利出街,他就能一战成名,成为新闻界的新星,顺利转正,买车买房成家立业了……走向人生巅峰!

有虚荣心驱使。

可随着调查深入,他的良知被唤醒。

当乙肝患者因为生理的疾病而被机会拦在门外时,韩东也被心理上的硬伤折磨,步履维艰。

因为,调查别人的过程,也让他认识自己。

韩东与绝大多数的乙肝患者都是一类人:不完美、不成功的普通人

故事梗概,让期待再+1。

纵观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都是在做“否定再否定”的功课。

比如《我不是药神》。

程勇当然一开始并没有想过济世扶贫,他只想赚钱,可现实“诡异”地让他成为白血病患者的“神”,是“匮乏”与“苦难”在“造神”。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而Sir作为媒体人,对《不止不休》也有更深的感触。

没有一个调查记者在黑暗中匍匐探索时,是仅靠“无冕之王”的荣耀支撑自己。

所以Sir还想到另一部电影,201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

波士顿环球报专栏的编辑罗比·罗宾森(迈克尔·基顿 饰)与他的同事们决定揭开雪藏已久的丑闻真相:天主教牧师性骚扰孩子。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加缪在《鼠疫》里写到:“报纸只关心大街上发生了什么,对于人们家中的事则不感兴趣。”

这是纸媒时代的心照不宣:公共话题才应该被报道,丑闻就应该被隐藏在家里最阴暗的角度。

聚焦小组要做的就是“不正确”的事。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有一个细节,让Sir感受到调查记者心中真正的荣耀。

克服各种阻力,最终将报道在最后一刻交付印厂。

报纸印刷出来后的清晨,一个记者亲自把报纸扔在同社区的猥琐牧师家门口,让“丑闻”出街又“回家”。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没有台词,没有特写。

这个镜头,就是调查记者的写照——

无需喊口号,无需表立场,全靠一点一滴扎实细致的问询、采访来接近最大值的真相。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Sir希望,调查记者韩东和“王大锤”是一种延续。

对于现实世界那些“正确”,王大锤可以用嬉笑、自黑消解;但也有人像韩东一样坚定地直面、反问。

至于白客,希望成为一个更演员的演员。

那么,走出喜剧,去现实主义题材里去磨炼、感受。

不一定能达到巅峰,也不好走,但它更有创作的价值。

现实题材的《不止不休》让人期待,还有两个绕不过的名字。

监制贾樟柯。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21年前的“小武”,就是没有勇气走出山西县城的小镇青年。

今天,韩东替他走出第一步。

作为华语文艺片领域的大拿,贾樟柯除了自己搭建自己的“山西宇宙”,一直都在扶持新人作品,而他自己也偏爱现实生活的光与影。

比如韩杰的《Hello!树先生》、权聆的《忘了去懂你》等。

《不止不休》的导演,叫王晶,不是香港那个,实打实算贾科长的“学生”。

曾是《天注定》《山河故人》《江湖儿女》等片的执行导演。

这是王晶第一部剧情长片。

除此之外,还有今年文艺片领域风头最劲的男演员,张颂文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Sir早就安利过,在娄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上映时:今天,必须挺一个非著名演员。

表演上,张颂文绝对是白客的一位好老师,强对手。

他的绝活——

在角色里隐藏自己,在细节中突出角色。

好的细节,往往指向细节之外。

比如,踮脚。

说明唐奕杰娶回心仪娇妻的嘚瑟劲儿,又暗藏自卑,为日后的婚姻灾难埋下伏笔。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比如,挺肚子。

张颂文为角色故意长起来的肚腩,在KTV唱歌那场戏,比肢体其他部位都要率先跃入眼帘,“官气”扑面而来。

野心勃勃王大锤,不做网红做演员

或许,张颂文扮演的就是发掘韩东的资深老记者。

有他在,白客感受到压力,也有被激发潜能的机会。

Sir希望他们的对手戏能好看。

当然,还有背后一众野心勃勃的团队——

出品方陌陌影业,首次主控制作电影,而且还不是有社交话题、互联网气质的喜剧题材,偏偏要试水现实主义。

合作方贾樟柯给予护航支持,除了亲自监制,派出亲徒弟,也将御用班底召唤出来。摄影余力为、录音师张阳、灯光黄志明等。

风格初见。

至于品相,只能等到明年秋季看了。

但Sir想提前回答“王大锤”的问题:所以呢?

英文片名:The Best is yet to come。

最好的还在路上,因为已经跨出了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