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人所經之地——略陽青泥嶺

青泥嶺,也稱泥功山,在略陽縣西北白水江鎮北,距縣城65公里,歷周秦漢唐宋至南宋德佑元年,元至元十二年(1275)廢長舉縣前,一直是興州長舉縣領地。因“懸崖萬仞,嶺多雲雨,行者屢逢泥淖”而得名。

歷代詩人所經之地——略陽青泥嶺

青泥嶺雄踞秦隴蜀咽喉,陝甘川通道,一直是周秦漢唐至北宋嘉佑二年(1057)間的大官驛道。為陳倉道、故道和嘉陵道、陳平道(沮水道)、金牛道的分界。嶺上曾設有驛站,名青泥驛,西北通河池驛(今徽縣),東南接長舉驛(今略陽白水江長豐)。據現存北宋《新修白水路記》摩崖碑石載:青泥驛曾置郵兵驛馬156人騎,歲驛廩鋪糧5千石,畜草一萬圍,另有執事役夫30人。如此規模,為中國交通郵政史上所僅見。

歷代詩人所經之地——略陽青泥嶺

詩仙李白曾經此嶺後,寫下了“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蜀道之難 ,難於上青天的千古絕唱。

唐肅宗至德元年(756)五月,玄宗李隆基避安史之亂逃蜀,五月二十四到河池郡,就是從“青泥坂上到三蜀”,於七月二十八抵成都,後又經此嶺返回長安當上太上皇。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詩聖杜甫曾自同谷入蜀翻越青泥嶺,有“泥功山”詩一首: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

泥濘非一時, 版築勞人功。

不畏道途永,乃將汩沒同。

白馬為鐵驪,小兒成老翁。

哀猿透卻墜,死鹿力所窮。

寄語北來人,後來莫匆匆。

中唐詩人元稹於元和五年(810)貶江陵士曹參軍,自長安東南入商山路,過丹鳳,經武關驛後至青雲驛,有樂府長詩《青雲驛》一首,詩中回憶青泥嶺:

昔行蜀門下,有驛名青泥。

聞名意慘愴,若墜牢與狴。

雲泥異所稱,人物一以齊。

宋至和元年(1054),張方平赴益州任,至興州,有《青泥嶺》詩一首:

鬥峻凌宵出混茫,東秦西蜀此分疆。

縈紆繼澗千靈曲,回合危巒萬疊蒼。

煙外孤村通鳥徑,雲間盤道繞羊腸。

朝家方面非輕寄,何事徘徊望故鄉。

宋紹興元年(1131)五月和十月,抗金英雄吳玠在大散關和尚原兩次擊潰金兵進攻後,終恐距蜀地遠,糧道不繼,難以持久。於紹興二年冬移營至青泥嶺下二里的仙人關。四年(1134)二月與進犯的金兀朮十萬步騎血戰數日,敵敗退鳳翔,不敢再妄動,蜀地得以保全。紹興九年(1139)六月二十一日吳玠病逝於仙人關。吳玠死後,經青泥嶺抬往河池安葬時,據史載,晴天,而嶺上泥濘仍可“沒踝”。

青泥嶺山勢峻危,嶺上驛路泥濘險阻,百步九折,跋涉極為艱難。歷代詩人經此嶺,在其詩作中,都著重就嶺上驛路的縈迴和山勢的峻危,來表現人行其上的艱難情狀和畏懼心理,把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困危之狀如在眼前。

歷代詩人所經之地——略陽青泥嶺

正因為青泥嶺舊路高峻,泥濘險阻,北宋至和、嘉佑間,利州路轉運使已請開了河池驛(徽縣)至興州長舉驛全長51裡有半的白水路,減舊路33裡,廢青泥一驛。“一旦避險即安,寬民省費,斯利害斷然易曉。”此後秦隴蜀間古道即廢棄青泥嶺險段,改走白水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