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後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他對互聯網就那麼恨

宗慶後70多了。按說像他這麼大的老闆年紀也不算大,人家特郎普不也70才當上總統嘛?這年紀幹這麼大的事,正合適。要是一事無成的小老百姓,這年紀就很大了。

中國人說別人年紀大了,意思就是跟不上時代了。顯然,我們還想承認宗慶後跟不上時代了,至少他還在一線管理著這麼大的企業,連個副手都沒有,一樣運行的蠻好。

儘管這些年互聯網經濟對傳統制造業衝擊較大,但宗慶後的娃哈哈還沒有太大的影響,現在依然是飲料行業中的老大。只是和互聯網大佬們相比,有一定差距罷了。

一段時間,好久沒有新聞的宗慶後,前段時間乘坐高鐵二等座引發全民關注熱議,一時紅遍網絡,令他始料不及。(就這事件,他也並看到網絡的重要性)最近,又因說馬雲的“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資源”)除新技術外,其它都是胡說八道,又引發廣泛的關注。甚至馬雲也隔空回應,“不是技術讓你淘汰,是落後思想讓你淘汰,是不願意學習、自以為是讓你淘汰”。說他思想舊了,就整個人沒救了,認為宗慶後的評論是“神邏輯”。

宗慶後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他對互聯網就那麼恨

那麼,宗慶後是真的老糊塗了嘛?我看未必,很多大勢還是清楚的,只是細節看不太明白,對虛擬經濟存在誤讀。至少,他對互聯網並沒有看太明白,對虛擬經濟的認知有較大的誤區。這種認識,在近日央視一節中談話中體現的更充分。

他說:全世界互聯網只有中國搞得最熱鬧,互聯網亂搞對中國經濟衝擊得太厲害了。

他這樣說,一方面,傳統制造業不景氣;另一方面,互聯網公司發展太迅猛,對傳統制造企業影響巨大,他心理也不平衡。渴望政府將網絡管起來,把稅降下來,把虛擬經濟的火壓一壓,調控房地產。救傳統制造業於水火。

宗慶後本身不上網,更沒有網上買賣的經歷,對互聯網經濟的體會來自於外在的觀察。看法偏執是很自然的。其實,馬雲很早就講過,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不是對立關係,企業家切不可活在昨天,抱怨明天。實體經濟只有經歷住新科技的挑戰、轉型和創新的洗禮,才能面對明天的太陽。

未來沒有傳統經濟與虛擬經濟之分,都是新經濟型態。由互聯網所產生的新經濟生態的變化、這是最核心的。說白了,實體經濟要創新,要淘汰那些落後的生產力,才可能與互聯網融合在一起。對於宗慶後來說,向前走一步,擁抱互聯網,娃哈哈絕不是今天這個樣子。

在傳統企業家中,海爾的張瑞敏是轉型最快的,認識的也是最明白的。但現在與互聯網企業相比,都有些落後了,包括聯想,更何況其它一般性製造企業。

宗慶後有點恨互聯網虛擬經濟,是因為他們打亂了傳統制造業的玩法,將傳統制造業置於危險的境地。同為杭州人,如果宗慶後放下身架,我是說年齡上的身份感。和馬雲深入合作,這馬雲和那麼多省份都有合作,為什麼不能跟自己家門口的企業合作?如果合作,娃哈哈在中國飲料界當然還能引領潮頭。他們都是家門口的企業,兩人沒有合作是很遺憾的。我想,原因可能在宗慶後,他沒意識到互聯網的價值,他要找馬雲,我想,馬雲不會拒絕。

全世界就中國互聯網最熱鬧不假,但引潮流還得是人家美國。這是好事,不是壞事。在宗慶後的眼中,這事不太好,對中國實體經濟影響太大,要政府打壓下才好。這怎麼可能?人家合理合法,蒸蒸日上,是一種新經濟的代表,傳統制造業只有擁抱他們才有未來。

以宗慶後為代表的老一輩製造業大佬,不能裝糊塗了,也不要恨虛擬經濟了。這些都不用,要全身心的擁抱互聯網,將傳統制造業升級才是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