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被限制消费仍有希望,为什么我身边的“创业者”们肯定没有

文【小鱼】

01

11月3日,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及罗永浩被限制消费。而罗永浩也在其个人微博发长文承认并回应了此事。

罗永浩被限制消费仍有希望,为什么我身边的“创业者”们肯定没有

罗永浩微博回应被限制消费

他阐述了自己为什么没有选择“破产清算”的方法避免自己登上“老赖”名单,而实质逃脱债务的原因——不想让曾经帮助他的人彻底失去希望,锤子科技会继续做下去。换言之,他坚持欠债还钱。

罗永浩被限制消费仍有希望,为什么我身边的“创业者”们肯定没有

罗永浩被限制消费仍有希望,为什么我身边的“创业者”们肯定没有

罗永浩自白

说实话,罗永浩的选择与自白让小鱼十分钦佩。他是名副其实的创业者。

科技圈的创业显然位于创投圈的尖端,动辄就是以亿为单位计算,无论从体量、资本、技术、商业模式等均非传统制造行业可比。

从小生长在“江浙沪包邮区”的小鱼,耳濡目染亲眼见证了八九十年代那批创业者的生命周期,近几年也目睹了身边一些同龄人的创业境遇。

他们或早已倒闭,上了限制消费名单;或仍在苦苦挣扎,为流动资金发愁;或仍然意气风发一片繁荣,却不愿意面对明天。

小鱼并非心理阴暗,只是由于对他们的性格脾气秉性都太过熟悉,也就忍不住内心默默预言着:

他们最终都只会失败,只因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致命缺陷。

到底是什么缺陷?等小鱼慢慢讲完以下这3个故事,你自然就明白了。

罗永浩被限制消费仍有希望,为什么我身边的“创业者”们肯定没有

02

小鱼的家乡是一个苏南小镇,小鱼的父母几十年前也是当时轰轰烈烈辞职创业大潮中的一员。最繁华热闹时期,小镇的大马路边上全在跑马圈地,一个个工厂、烟囱像雨后春笋般冒出。

我从小跟着父母出门跑业务顺带游玩的缘故,常常到访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客户或供应商场地。这些地方的乡村,几乎都是一个路子——当地一个大公司带动某个产业,围绕该产业其他小工厂蜂拥而上分一杯羹,好不欢乐

各个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之间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一个大家族的所有亲戚都在开工厂生产同样产品的比比皆是。借着亲戚、血亲的关系,一个乡镇上的各个企业相互拆借、相互担保从银行贷款,盘子越做越大。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句话用在这些民间企业身上毫不夸张。繁荣昌盛时客客气气,虽然三角债连环债欠账一堆,却也毫不担心。只要一个链接点崩塌时,却如多米诺骨牌,其他人要为自己看也没看就在担保书上签的字买单。银行总是第一个翻脸的。

罗永浩被限制消费仍有希望,为什么我身边的“创业者”们肯定没有

虽然小鱼素来对惺惺作态的所谓亲戚十分厌弃,也对父母似乎看得比命还重的“面子”无比痛恨,曾多次提醒警告,但我的父母显然还是没能逃过这个宿命。

风暴中心,当地最大的客户倒下了。原因很是荒唐——公司老板多次去澳门赌博,输掉了好几个亿,账面亏空补不回来了。

当然了,没出事之前,这个老板就以豢养小三、小四、小五,一掷千金、奢侈糜烂的生活方式闻名乡里。我早就打赌他要倒台,也不屑叫其一声表叔。然而繁花似锦时期,父母哪能听得进去?

后来他被公安机关带走,原因是他被查出在当地非法集资已久,出事后其一位财务人员不堪重压与负疚投井自杀。闹出了人命,老百姓们聚集大门要钱抗议,也算当时一大新闻。

罗永浩被限制消费仍有希望,为什么我身边的“创业者”们肯定没有

而我的父母不光拿不回上千万的欠账,还背负了因此倒下的另一个亲戚企业的担保贷款连带责任。这毕竟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在此期间,所谓亲戚的翻脸无情、无赖做派、落进下石、丑态必出,也算让父母彻底认清了处处维护的“面子”的代价。

此后的一两年间,我在上海又听说邻乡又爆出好几家大型企业的倒闭。原因竟如出一辙——企业接班人到港澳赌博输掉全部身家。

我认识的这些父辈创业者们或许都有激进扩张、好大喜功、显摆得瑟的一面。这也是人之常情。但太多的,尝到了甜头的叔叔伯伯们无一不曾以风流韵事、奢靡消费、一掷千金为荣为傲。

以挑战道德底线、公序良俗为乐的物质欲望扩张,让这一类创业者们滑向深渊成为必然。

罗永浩被限制消费仍有希望,为什么我身边的“创业者”们肯定没有

03

说完了比较年长的父辈们的创业故事,接下来要讲述的年轻创业者竟全部与培训行业相关。哈哈,当老师可真是小鱼所在这个家族的基因所在。

有一个年轻了十几岁的创业者长辈。他原是编制内的英语教师,却在“南海边被画了一个圈”的年代与自己妻子一起毅然放弃公职,去了南方。

辗转企业一圈后自立门户,他创立了自己的英语培训学校。一开始也是做得风生水起,名声在外,一度扩张了好几个分校,盘子铺得特别大。但很快就入不敷出,付不起租金,发不出工资,甚至抵押掉了自己唯一的房产来支付开销。

罗永浩被限制消费仍有希望,为什么我身边的“创业者”们肯定没有

无独有偶,另一个是老公那边的亲戚,80后女生。她是艺术院校毕业,不甘为人打工,毕业后不久便开了家琴行。可能一度觉得手中一大把预付款好烫手,没地花,开始扩张分校。三年前面临生源被抢,发不出工资,抵押个人房产的窘境。

这俩人虽然差着辈分与性别,共同点倒是十分吻合:

  1. 不具备数学与财务头脑——纯文科或艺术出身,对数字没概念,对盈利模式没有研究,最明显的就是把学生预付款当盈利;最关键的是他们并未意识到这点不足,也就想不到请专业的人来做这专业的事。
  2. 只会教书,不会管理——自己教学是一把好手,这或许正是他们有信心自立门户的根源所在。但如何组建团队,管理团队,通过他人的手达成公司整体盈利目标并不是他们的强项。特别巧的是,这俩人都为了省掉一个教师的成本而花大量时间坚持上课。人都说,你的时间花在什么上,你就是什么。如果没有把时间花在公司的整体运营上,也就难以有理想的产出。
  3. 个人高消费主义 —— 出门必定是五星级酒店,抽烟必中华,奢侈品不可或缺,即使是在发不出工资交不起房租的时刻。
罗永浩被限制消费仍有希望,为什么我身边的“创业者”们肯定没有

就拿这位女生来说,小鱼海外出差不止一次受托为她购置海蓝之谜等高端护肤品。一瓶15毫升眼霜动辄几千块。此外,她的朋友圈里隔三岔五就有去欧洲旅游的自拍,当然还有转手甩卖只背过一两次的那些个LV包包。

有一次过年时,听说她是借了亲妹妹的几百块钱给我儿子包的红包,我真的大跌眼睛。毕竟此前的一周,她还在越南的沙滩上享受阳光大海、春暖花开。当然了,房子抵押了是真事。估摸着,拿到银行的一大笔贷款又不知道如何花才好了?

如果他们无法理性控制对先到手的大把现金,沉迷于“盈利”的假象,真的很难想象他们能支撑多久。规模庞大如韦博,一旦资金链断裂,也只有跑路了。

一旦如此,这些”创业者"们会不会坚定地保证偿还工资、退赔学费,真不好说。

罗永浩被限制消费仍有希望,为什么我身边的“创业者”们肯定没有

04

除了以上几个例子,小鱼还有另外一些亲友也在构筑着自己的一方天地。虽然比不上高精尖的圈子,这些与我还算亲近的人确实属于当时当代潮流下的创业者。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在我的身边,给了我最真实的样本。

只是,没想到的是,跨度几十年,涵盖不同年龄层,这些创业者多多少少没能克服这样一个劣根性——挑战与自己的实力不匹配的物质欲望

小鱼并非倡导说创业就应该艰苦朴素,压抑自己。有欲望终究是件正常的事,也是好事,它能提醒我们更努力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与梦想。

罗永浩被限制消费仍有希望,为什么我身边的“创业者”们肯定没有

但如果你的欲望不能与自己的实力与现状相匹配,纵然你暂时手握大把现金,或是每月有工资到账,都终将无以为继。不管你是坑了亲友,骗了银行,还是借了网贷,撕破脸,是早晚的事。耍无赖?我不敢想。

起码被限制消费的罗永浩在现阶段用自己的方式体现了这个承担。如果你没有担当,更没有背负担当的计划,也别玷污 “创业者”这三个字罢。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对所认识的“创业者”们所持的偏见。

其实吧,上班打工也可以是一种创业。如果你用上创业百分之十的热情来上班,已然能过得很好啦。若有兴趣了解职场干货,把你的工作干成事业,欢迎购买以下专栏噢。


猜您还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