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谋士排名如何?你认为最厉害的是谁?

魔方游戏笑谈小镇


三国时代是我国一个群英辈出的年代,谋士名将如云。如果一定要给这些谋士们排个名的话,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把第一名的位置给这个人!

在我的心中,谋士第一不是诸葛亮,不是司马懿,而是贾诩

他的很多计谋改变了历史走向。当董卓被诛杀之后,凉州军陷入了混乱,贾诩一句话点醒了,准备疯狂逃命的李傕郭汜。让他们带着军队,重整旗鼓,最终控制了朝廷,这才导致了群雄并起,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

在成为张绣的谋士之后,他两次打败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力排众议,建议张绣投降与张秀有杀子之仇的曹操,而不是去依附袁绍。贾诩是一个心理学大师,他看透了袁绍兵多将广,他志得意满,张绣若是此时投靠,必然不会受到重用。

而曹操则不同,虽然曹操的儿子被张绣的手下杀害,但是曹操此时兵微将寡,此时投靠曹操,那绝对是雪中送炭,曹操肯定不会计较张绣的过往,必然予以重用。再者贾诩也看出官渡之战曹操虽然弱势,但是赢面却很大,所以他力劝张绣投靠曹操。

后来发生的事情,印证了贾诩的猜测,全部都是正确的,他的举动保全了张绣的官位与爵位。在归顺了曹操之后,贾诩有了更大的舞台发挥,在打马超韩遂的时候,贾诩也屡屡有奇谋妙计。

曹操视贾诩为心腹,曹丕也非常的推崇贾诩,曹操曾经就身后事咨询贾诩,贾诩已经猜到了曹操的心意,故意假装沉默不语。曹操怪而问之,他这才说在想两个老朋友,刘表和袁绍。此语一出,曹操更加坚定了立曹丕为世子的信念。

可以说,曹丕能够登上皇位,军功章里有贾诩的一份,这一句话也确保了贾诩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所以说贾诩是三国时代谋士群里谋国谋身实现双赢的第一人。

其次,我认为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一个战略大师,他的隆中对绝对切中当时的要害,如果刘备在荆州军团安排一名老资格的文臣压制住关羽,代替关于处理外交事务,很有可能整个三国的局面都会发生改变,蜀汉帝国能够从荆州以及岐山两个方向威胁曹魏,这远比诸葛亮六出祁山成功率要大很多。

第三是曹魏鬼才郭嘉

这也是一个心理战专家,在曹操还是一路诸侯的时候,多此凭借郭嘉对敌人心理的准确判断,成功的打败敌人。在决定北方归属权的官渡之战中,郭嘉再次料敌决胜,他的十胜十败说切中袁绍的要害,鞭辟入里,更是使得曹军的士气来了一个涨停板,为最终打败强于自己的敌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只是天不假年郭奉孝早逝,否则我们很期待郭奉孝与诸葛孔明的斗智。

第四名,超级忍者司马懿

司马懿最大的谋略就是能忍,忍常人所不能忍,他与诸葛亮的对抗就是这种忍术的最高体现。他明知自己的才干,不如诸葛亮,就采用拖字诀,不和蜀汉军队正面冲突,利用强大的国力拖死蜀汉。

诸葛亮送来女装羞辱他,他也只是付之一笑,风轻云淡。而在政治上,他对付政治新兵曹爽更是将这种忍术使用的炉火纯青,装傻充愣,使得曹爽得意忘形,最终给予雷霆一击,重新夺回权力消灭曹氏集团,司马懿的忍术天下第一。

第五周瑜陆逊

这两个人应该是军事统帅,说是谋士有点大材小用。周瑜就不必多说了,赤壁之战千古留名。陆逊夷陵之战,一战成名,成为东吴最尖锐的长矛。在此前更是建议白衣渡江打败关羽,智慧之高,令人称绝。

以上五人就是我心目中的三国谋士的前五名,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历史评说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当中,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可以说是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但其中最厉害的并不是武力,而是头脑。一个好的谋士,便胜过了千军万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三国中谋士的排名:

第一位:郭嘉

郭嘉被人称为是鬼才,这个评价就足以知道郭嘉的一个能力有多强了,民间还有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不言而喻意思是郭嘉不死的话诸葛亮就不敢出山,相比“既生瑜何生亮”这才是真实的历史写照。曹操还是诸侯的时候就因为郭嘉对敌手的心理判断帮助曹操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此外曹操官渡对战袁绍的时候“十胜十败”言论就是郭嘉提出来的,不仅安定了曹操的心更是大涨了曹军的士气,让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称霸北方。不过郭嘉却因为日夜操劳英年早逝,多年后曹操在赤壁大败的时候都念念不忘仰天长叹“倘若奉孝还在,孤何至于此呀”,由此也能看出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分量确实很高,可以说是无人能比的三国第一谋士了。

一代鬼才,只可惜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要是郭嘉能活到六十岁,历史就要改写,不会再有三国,也不会有以后的司马晋。

第二位:司马懿

司马懿这个人大家一定也很熟悉,因为在三国后期的时候,唯一能够制衡诸葛亮的就是司马懿了,这个人虽然没有显示出有多么强的能力,但是他的性格确实很多人都不具备的,能屈能伸,尤其能忍,在曹操的猜忌中隐忍下来,保全了全家,而且又赢得了人心,凭借着超长的寿命熬死了曹操四代人,最后得到了曹魏的天下,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战役也能坦然面对,可见这个人的能力其实也是超高的,是具备聪明大略的,所以司马懿的排名绝对是在诸葛亮之上的。

第三位:周瑜

东吴周瑜一代英才,二十四岁就被封为建威中郎将,帮着孙策开疆拓土,“入为心膂,出为爪牙”,为了给孙家打下一片锦绣江山,“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

吴国的四州扬、荆、交、广,除荆州之外皆自周瑜之力。而后又于赤壁大败曹操八十三万大军,使其事业达到顶风。只是《三国演义》为了神化诸葛亮,严重丑化了周瑜。可怜一代天骄,缺没留下多少英名。

第四位:荀彧

“荀彧之才堪比张良”。

张良最出名的是有两点,一是奇谋善策、治国安邦,二是举贤人无数。荀彧先后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当世大才”,又在献计、密谋、治理国家方面颇有建树,所以堪比张良。

荀彧可以排第四,是综合分析的结果。何谓谋臣?为主公谋划天下,为天下谋划未来,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谋臣。荀彧做到了,荀彧虽然有汉朝帝党的嫌疑,但是从他为曹操先后谋划兖州、徐州等地;为曹操举荐人才无数;主张倾巢而出,不顾后方空虚;又深谙曹操的心理,曹操的一举一动,荀彧都能意会,而且还在曹操昏了头的时候用各种典故分析利弊,可谓是是三国之中心机最深、最可怕的人。

第五位:诸葛亮

诸葛亮之所以被世人推崇,也仅仅是三国之后,民间越来越多的神化,再加上两晋对曹魏的打压,才显出诸葛亮的光辉照人,诸葛丞相名垂千古,三国谋臣素有“前期看郭嘉,后期看孔明”之说。可惜其功绩实在不是太多,得失荆州算一个、攻下汉中新制粱州算一个、平定南蛮算一个。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帮助刘备壮大蜀国和魏国吴国三足鼎立,其功不可没。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第六位:贾诩

大败曹操者,除周瑜外首推贾诩。两败曹操,使其损兵折将,后归顺又屡建奇功,可为谋士亦可为大将,曹操手下用兵者,仅次郭嘉。贾诩,被人称之为“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李傕郭汜作乱时,在李傕帐中任谋士,后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之谋。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第七位:庞统

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第八位:鲁肃

鲁肃为人比较实在,被诸葛亮耍的团团转。早年为袁术账下,袁术请他出任东城长,鲁肃发现袁术手下法度松弛,弃袁术而去,举家迁至居巢,经周瑜举荐,为孙权献上《榻上策》,曹操攻打荆州之后,率大军追击刘备南下,当时孙权部下多主降,唯独周瑜和鲁肃主战,果不其然,孙刘联军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周瑜逝世后,鲁肃继任大都督,期间关于多次挑衅东吴,鲁肃为孙刘联盟大局计,数次忍让,讨要荆州时,鲁肃单刀赴会关羽,毫不畏惧。被誉为东吴第一战略家。

以上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如果您有什么高见,欢迎评论留言。感谢您顺手关注点赞。


李易阳风水命理


在三国时期,是个群星璀璨的年代,尤其是那些深不可测的谋士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虽然三国为期不长,但其头绪之繁杂,态势之多变,人才之杰出,故事之精彩,几乎空前绝后无与伦比。曹操、刘备、孙权之所以能削平群雄三分天下,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谋士们的出色规划,谋士们可以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智者纷纷亮相,计谋百出,帮助主公建功立业,那么这些谋士如何排名呢?

第一名 贾诩

贾诩在辅佐张绣的时候,在贾诩的操作下,张绣先是与刘表结盟,成为曹操南方的大患;后来在曹操来征的时候又建议张绣投降;但是曹操睡了张绣的婶婶,张绣忍无可忍,贾诩唯有献计让张绣引军围攻没有戒备的曹操,此役令曹操几乎失陷,并折损了大将典韦、长子曹昂及侄儿曹安民等。这是曹操一生真正败得最惨的一次。

曹操击败袁术后,再议征讨张绣。贾诩以将计就计之法,再次令曹操中伏,大损兵马,将领于禁、吕虔亦受战伤。后来曹操退兵,张绣、刘表议欲追袭,贾诩认为必败,果如其言;然而贾诩又劝二人再次起兵追袭,张绣听从其计,结果大胜而还。此回尽显贾诩料事如神的本领。

后来曹操无可奈何了,劝人许以高官厚禄并保证不追求以前责任来招降张绣;也是贾诩从大局观出发,让张绣投降,结果张绣过的果然很舒畅,充分体现了贾诩对人心的把握,他知道曹操恨张绣恨得咬牙切齿,但他也知道曹操不但不会杀张绣,反而要更好的对张绣。

马超兴兵讨曹操,贾诩随军西征,并献离间计,致抹书予韩遂令马超疑惑,使马超与韩遂失和相攻,曹军因而得胜。曹操征张鲁,欲得猛将庞德归顺,贾诩献计透过贿赂杨松,离间庞德与张鲁之间的关系,亦成功令庞德降曹。不论是李傕、张绣,还是曹操、曹丕,都将贾诩视为心腹。可见其人善于交际,亦深晓乱世自保之术。

甚至在魏国至关重要的立嗣问题上,曹操问了贾诩的意见,也正是他的意见让曹操在立嗣问题上一锤定音,决定了魏国接下来的政治走向。等到曹丕篡汉当上皇帝以后,贾诩被封为太尉,位极人臣,一直活到了七十七岁去世,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个人认为贾诩为三国第一智者,当之无愧,如果要说,三国哪个谋士能做到真正的百战百胜,也唯有贾诩。而且贾诩最后位极人臣,七十七岁寿终正寝,在如此颠沛流离的人生中既能保家卫国,又能安身立命,在三国众多智者中无出其右者。

第二名郭嘉

郭嘉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郭嘉实际上是曹操的第一谋士,也是三国中的第一谋士。

第三名司马懿

司马懿,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五一年,三国时魏国大将。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第四名诸葛亮

诸葛亮,生于公元一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人,号“卧龙 ”先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幼年丧父母,随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被刘备三顾茅芦的诚意感动,出任刘备军师,并帮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汉中,是赤壁大战的主要指挥者之一。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任他为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任益州牧,领军平定南蛮,七擒孟获,并北伐曹操,一生打了无数胜仗。制造“连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运输粮草的 “木牛流马”。建兴十二年在与司马懿军相拒时,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汉中勉县定军山)。

第五名荀彧

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三国志。中期曹操几乎言听计从。

荀彧,生于公元一六三年,死于公元二一二年。字文若,荀攸的侄子。先为袁绍谋士,后投效曹操,参与军国决策,贡献颇大。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操忌恨,自杀身亡。


燕山永固


一部《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谋士斗智、将士斗勇、英雄论剑的故事,无论是刘备、孙权阵营还是曹操阵营,都有一大批谋士为其出谋划策,指点江山,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为三国谋士们排排座次,分出个三六九等,成为后人玩文字游戏的一种方式了。

《三国演义》里谋士如云,要想为他们分出个高下还真费点心细,特别是两个重量级的谋士,诸葛亮和司马懿,更是难分伯仲。但我认为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最历害的谋士。分析如下:

司马懿为啥不受人待见?

《三国演义》神化和美化使诸葛亮头顶上的光环非常耀眼,这是宣传造成。前后两篇出师表,奠定了诸葛亮名臣贤相的地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大形象也成了为官者的榜样。司马懿作为诸葛亮的对头,老百姓当然对人有看法,印象不佳。

司马懿比诸葛亮计谋要高明一点。

而且司马懿不但在军事上是诸葛亮难以对付的对手,在政治上,也是表现不俗,不亚于诸葛亮的。在武都、阴平失守以后,司马懿料知诸葛亮不在营中,定去两城安抚百姓,派张郃、戴陵去夺蜀寨。但诸葛亮并未离寨,却设下包围圈以待偷袭。司马懿在这时以一种开阔的胸怀,大家的器度,承认“孔明智在吾先”。一个不怕承认失败的对手,是令人不寒而栗的。

诸葛亮摆下空城计,司马懿应是知道了,但他更知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没有了诸葛亮也就没有了司马懿,也就没有了后来的三国归晋,于是来了个将计就将,走为上策。

他和诸葛亮打仗,对其骂阵,拒不应战,诸葛亮用竹竿挑着妇女穿的衣服,在阵前羞辱他,他也一笑了之,不予理会,他明白,按捺不住底火的人,终究成不了大事。

司马懿能如此把握住诸葛亮,以致他“出师未捷身先死”,可见这个司马懿确实是三国时代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实事求是地讲,司马懿比诸葛亮确实要高明一点。

司马懿比诸葛亮更有心机和城府。

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言听计从,曹睿视司马懿不过是老臣之一,并不十分信任。诸葛亮在西蜀,几乎没有人能和他比肩的。而在洛阳朝中,曹真、曹休、夏侯楙这些近亲,陈群、华歆、王朗这些重臣,权势地位不弱,与司马懿不相上下,并对他深怀戒心。刘备托孤时,要他的儿子对诸葛亮以父事之,而曹操早留下了“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于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的评语。

在与蜀吴作战中,他也了解,一旦战果太辉煌了,同僚嫉妒,固非小事,主子猜疑,更加可怕。而无所作为的话,有可能被黜还朝,剥夺权力,解除兵甲,一败涂地。所以,他得把握住赢不能太赢,输不能太输,攻打不宜太猛,退守不宜示弱的分寸感,要比诸葛亮难做人多了。

由此可见司马懿的心机,和他处于荆棘丛中的谨慎,以及善处左右的韬略。在当时诸葛亮、陆逊与他这三个堪称棋逢对手的主帅之中,应该说他处境最难,所以,他在政治上,也包括在军事上,以退为进,以守为攻,步步为营,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三国谋士中,我认为,最能隐忍不发,最能韬晦不露,最能忍辱负重,大概要数司马懿了。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最出色的政治家。

其实曹操是并不信任司马懿的,甚至预言过他是一个对曹魏有威胁的人物。但他察时知世,审势慎行,进退有度,应对机变,获得曹丕的信任,也改变了曹操对他的看法。

一个心怀叵测的人,在中国这种最具危险性的继承接班的政治游戏中,他能历仕曹操、曹丕、曹睿三朝,虽然几次外放冷落,几次褫夺兵权,但能在政治风波中化险为夷,而且身居高位,始终处于权力的顶巅,应该说,他是三国末期最出色的政治家。他身受曹魏三朝顾命,但他在长久的等待以后,其曹魏政权也逐渐流向司马家族了。

司马懿才是三国里最大赢家

读《三国演义》,热闹都在前半部,司马懿出场较晚,舞台上的风光,都被最早走到脚灯前的角色抢光了,他显得不那么光彩出色。其实,在这段历史中,他是一位最了不起的,靠耐性、权谋、机智、残忍,夺得胜利的最大赢家。


凌云渡


《三国演义》中谋士众多,如果把他们排列一个大榜单,是一件很不容易也很繁琐的事情。因而,本回答仅列出十大谋士,并按照演义中的实力进行排名。这十大谋士分别是:诸葛亮、司马懿、周瑜、陆逊、荀彧、郭嘉、沮授、贾诩、程煜、庞统,最厉害的还是诸葛亮。为什么呢?

十大谋士为何如此排名

在十大谋士之后,还可以列举出一大串名单,比如,袁绍手下的田丰、审配、许攸、逢纪,曹操帐中的荀攸、满宠,刘备曾经用过的徐庶、法正,东吴阵营里的张昭、鲁肃、诸葛恪等等,以及吕布手下的陈宫,不知是哪个阵营中的陈登父子,等等。这些人中,都有展示自己智谋的突出表现。但是,《三国演义》中,这些谋士的事迹并不是太突出,或者只是短时间的出现在罗贯中的演义舞台,并没有展示其正史中的实力。

袁绍手底下的谋士除了郭图尽出馊主意而外,其他几人都是非常厉害的谋臣。但他们并没有得到袁绍的更多信任,内讧消耗了他们的智谋,随着袁氏集团的迅速灭亡,他们也很快消失在历史舞台,没能在此后的三国时代一展风采。既然如此,同是袁绍谋士的沮授,何以能够入围“十佳”呢?原因很简单,沮授的智谋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战术之上,而更多的是其对天下大势的判断和谋划。荀彧在评价袁绍谋士时,对田丰、审配、许攸、逢纪等人很是不屑,独不敢轻视沮授。

官渡之战沮授被俘,曹操非常想得到他,曾经劝降道:本初无谋,不用君言,君何尚执迷耶?吾若早得足下,天下不足虑也。曹操的话很中肯,袁绍之所以能够称霸河北,是采用了沮授的建议,夺取了青州、并州、幽州,实力雄居天下。沮授还曾经献策,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惜袁绍胸无大志,没有采纳而错失争霸天下的良机。

沮授战略上高瞻远瞩,战术上也也深谙韬略,官渡之战时,分析形势,认为曹操粮草不继,利在速战。因而劝谏袁绍与曹兵打消耗战,让曹操不战自退,然后趁机进攻。袁绍不仅没有采纳,还治了沮授的罪。

沮授不仅谋一役而且谋全局,不仅谋全局而且谋天下。可惜的是,此人投错了主子,也深为愚忠所害。若是在曹操帐下,必定会建立不朽功业。

以沮授为标杆,本回答列出十大谋士,其排名也以战略、战术、功业三个标准来衡量。

贾诩程煜庞统是战术家

这三个人中,以庞统智谋最高,尚未出场便先声夺人,“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给予读者无限的期待。一出场时,果然也显得十分厉害,给曹操献连环计,帮助周瑜火烧战船,赢下赤壁之战,开创了三国鼎立的时代。耒阳断案如神,才华震惊了很少服人张翼德。征伐蜀中时,开始也节节胜利,给刘备的上中下三计,足以显示凤雏的才华。

但是,庞士元议取西川不过是诸葛亮北伐中原总体战略中的一大步骤,并非庞统的创举。遭遇蜀中名将张任之后,庞士元遇到了劲敌。此时,庞统不听诸葛亮劝阻,贪功冒进,失去了对局势的准确判断而在落凤坡殒命。

贾诩与庞统一样,是一个战术大师,最出彩的是张绣与曹操的战斗,料敌制胜,搞得曹孟德很是头疼。加盟曹操阵营之后,便在众多的谋士中不显得十分突出了。最精彩的一条计策,就是曹操故意涂抹书信离间了马超与韩遂,取得对阵西凉部队的胜利。

贾诩排名较低的原因,还是书中没有突出他对全局战略的分析判断,把握全局这样的能力有关。贾诩也有自知之明,进曹营之后便极少出头。其实,贾诩还是善于判断局势的,官渡之战前,贾诩劝张绣归附曹操,是他准确的预见了这场战役的结果。正是因为其智商过人,低调从事,才得以高寿。仅凭这一点,贾诩就能排在庞统之前。

程煜最主要的战绩是在曹操征讨徐州时,镇守大后方,抵抗了吕布的疯狂进攻,确保不丢失一座城池。程煜为人慷慨豪爽,也十分的低调,最终活了八十岁,帮助曹操成就霸业,辅佐曹丕建立曹魏王朝,进入三国演义谋士十佳,实至名归。

陆逊荀彧郭嘉有大智慧

这三人中,陆逊是最具大智慧者。荆州的前敌指挥官原本是吕蒙,实际的操作者则是陆逊。《三国演义》中说,关羽对吕蒙有几分忌惮,为了麻痹关羽,东吴雪藏吕蒙,任命年轻的陆逊袭取了荆州。实际上,这条计策也是陆逊所出,把关羽调出荆州,然后白衣渡江,乘虚一鼓而下。

荆州是东吴必须占据的地盘,否则,“东连吴会”,虎视江南,孙权也难安寝,陆逊这条功劳真的是太大了。

最著名的夷陵之战,则千真万确是陆逊指挥的,这场战役堪称《三国演义》中最惨烈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又一次拯救了东吴。这一仗,陆逊独挡一面,以主帅的身份决胜强敌,“书生拜大将”则是郭嘉望尘莫及的。

郭嘉要排在陆逊之后,原因有两点。没有做过独立统帅,亲自带兵打仗是其一,而且,寿岁不高也限制了其智谋的发挥,没能赶上与诸葛亮、周瑜、陆逊这样的高手对敌的历史机遇,其谋士能力尚未得到完全的真正的检验。

荀彧在战略预判方面一点都不输给郭嘉,战术能力也堪称一流。从其资历、智谋等方面来看,都无愧为曹营第一谋士。

这三位具有大智慧的谋士,与前面讲到的沮授一样,达到了战略家的层面,比一般的战术家要略高一个层次。但是,若与诸葛亮、司马懿、周瑜相比,则又要输一个档次以上了。

前三名有独立称霸的实力

周瑜是东吴第一统帅,从孙策时期起,就是与主将并驾齐驱,共成大事的谋略家。周瑜遇到孙伯符时,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某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意思便是并肩作战,而非仅仅充当一名军师。孙策也认可周瑜的说法,大喜道:“吾得公瑾,大事偕也。”

赤壁之战,孙权全权委托周瑜率兵与曹操作战,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一举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周瑜的军事才能属于超一流的存在,战术上也是非一般谋士可比。罗贯中写周瑜的智谋非常有霸气,有王霸之象。这一点,远非陆逊、荀彧、郭嘉所能企及。

诸葛亮后期虽然辅佐刘禅,但蜀汉的实际权力却在孔明手中。倘若诸葛亮有野心,取刘禅而代之,也是能够建立政权,与曹魏、东吴一争天下的。

司马懿自不待言,虽然他本人没能建立王朝,但却步步紧逼,逐渐篡夺了曹魏的最高权力。计赚曹爽,司马懿很顺利的夺取了兵权,为司马昭称王,也为司马炎篡魏奠定了基础。而其子孙的能力远远不及司马懿,只是其准确的判断了当时的局势,尚且没到称霸的时机而已。

实际上,《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司马懿是两大境界最高、能力最强、智谋最深的谋士,应当并列第一。此二人在长期的对峙中,是各自王朝的最高军事统帅,这一点,唯独只有周瑜能够与之相提并论。司马懿、诸葛亮一攻一守,攻得漂亮,守得完美,共同导演了三国时期最精彩的大戏。而且,审时度势,不称王霸,是“十佳谋士”中遥遥领先的大军师家,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如果要说诸葛亮稍微领先司马懿,也非常有道理。三国鼎立之时,司马懿并非主角,没能亲手左右这样一场历史大变局。

实际上,曹操、刘备、孙权也是大谋略家,可以借用韩信的那句名言来解读,这几位善于将将,诸葛亮等人再厉害,也都是他们的谋臣。


绿野萍踪01


第一,诸葛亮。诸葛亮《隆中对策》,指画天下,于手掌之中。出山之后,一收荆州,二取益州,定鼎三分。刘备死后,一身而负蜀汉军国重任,以蜀汉蕞尔之国,六出祁山,名震天下。慧眼识姜维,保得身后又延续蜀汉三十年命脉。当三国之世,无人能超越。

第二,司马懿。曹操死后,为曹魏政权柱石,北征公孙渊,、南讨诸葛涎,西抗蜀汉,尅日擒孟达……老谋深算,几无匹敌。

第三,郭嘉、荀彧、贾诩。此三人智略相同,成就相侔。助曹操统一北方,建立曹魏政权。郭嘉倡意北征乌桓,于中途又要曹操弃辎重,轻骑奔袭,果收奇功。荀彧于官渡最紧急时,要曹操坚持待机,反败为胜,败袁绍,成大功。贾诩算无遗策。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曾在赤壁之战之前,曾劝阻曹操对江南用兵,主张养兵蓄锐,收不战之功。曹操未采纳而致败。贾诩可谓是相当厉害了。

此三人合力成就曹操功业,较之司马,诸葛,稍有不如。

第四,鲁肃。鲁肃于东吴,主倡抗曹,联刘,于东吴鼎立,功绩尤大。可谓见识非凡。

其余,等而下之。

欢迎点评。


夕阳晚霞


一、 贾诩

人称之为“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开始在董卓手下效力,后又辅助张绣,对抗曹操,宛城之战让曹操丧失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还有爱将典韦,尤其是他对追击曹操胜负的判断让人拍案叫绝。

官渡之战时,他力劝张绣投靠曹操,分析入情入理,曹操果然不计前嫌厚待张绣,对贾诩更是格外重视,封他为执金吾,从此贾诩成为了曹操最重要最信任的谋士之一。贾诩是曹营后期最重要的谋士,曹操曹丕都对他信任倍至,在立魏王太子的事情上他巧妙地引用袁绍刘表的例子达到了立曹丕为世子的目的,虽然贾诩是曹丕的心腹,但立曹丕确实是当时合适的选择。曹丕称帝后自然对贾诩感激万分,立刻封他为太尉,三公之一。在后期他也为曹丕出了很多计策,成为魏国的元老。

贾诩谋人、谋己、谋天下都达到了很高境界,贾诩在封为三公之后毫不张扬,而是明哲保身、不结交权贵。曹丕为人阴险狠毒,连叔父曹洪都要处死,贾诩这一行动在当时十分明智,在魏国的高级谋臣中,贾诩大智若愚,善始善终。

二、 郭嘉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东汉末年著名谋略家,战术家,当机立断,出奇制胜,随机应变,料事如神,敢出险招。

讨伐张绣,郭嘉详细立体的分析了曹操与袁绍的状况对比,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说,劝说曹操征讨吕布。郭嘉的分析流畅缜密,很具说服力,不但重新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

讨伐吕布,郭嘉看出胜机以项羽为例劝谏曹操,提出有勇无谋者若之气衰力竭只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观点,劝曹操急攻。果然一鼓作气擒杀吕布。

曹操派刘备联合袁术。郭嘉看破刘备狼子野心,谏曰:“刘备不可谴也!”曹操从言大悔,派人追刘备回来,已经来不及了。后来刘备果然杀车胄叛走与袁绍联兵。

官渡之战,郭嘉说袁绍性格迟缓多疑,就算要偷袭也不会很迅速。但刘备的势力刚刚聚集不久,众心未附。如果实行速战,必然得胜。于是曹操举师东征,大破刘备,获其妻子,擒关羽,进而又击破了和刘备联合的东海贼寇。

孙策刚刚成就江东霸业,遂有谋图中原之心。曹军都很畏惧,只有郭嘉料道孙策刚刚吞并江东,所杀的都是深得人心众养死士的英雄豪杰。而孙策本人又轻率疏于防备,虽然有百万之众,但还是和孤家寡人一样容易对付。如果有刺客伏杀,只不过能凭借一人之勇罢了。我看他必然死于匹夫之手。果然,孙策是年死于许贡家客的刺杀。

破二袁,郭嘉利用反间计轻而易举的分别击破了袁尚袁谭。郭嘉建议曹操多多招募重用河北名士,收附民心,彻底巩固目前的控制抵御。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甚至重用了曾经诋毁过自己的陈琳,果然有千金市骨之效。袁尚逃入乌桓。郭嘉进言道:“胡人自持偏远,现在必然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够将他们覆灭。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立刻进兵辽东。大破仓促应战的敌军。这一战也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从柳成回来的途中,郭嘉病逝,一代星陨。这一年郭嘉去世诸葛亮出山,两位重量级人物擦肩而过。

三、 诸葛亮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军事理论家,号卧龙。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提出著名的《隆中对》。

策动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曹操孙权的克星。赤壁之战舌战群儒,先后舌战战败东吴名士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赤壁之战后,负责调整荆南三郡赋税,充实军资。刘璋派法正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关羽、张飞等镇守荆州。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分兵平定各郡县,与刘备一起围成都。每每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如汉中之战就替刘备提供资援。

献帝被害群臣劝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于是刘备才答应。白帝托孤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逝去,否则必能阻止刘备东征之举。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七擒孟获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北伐—六出祁山,斩魏将王双,击退郭淮退,得二郡。大破魏后将军费曜(瑶)、郭淮于阳溪。

与司马懿交兵,魏延等将斩获敌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后又设计射杀张郃。 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屯田于渭滨。司马懿据守不出。八月,诸葛亮卒于五丈原。杨仪等率军还,有“死诸葛走生仲达”事。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虽然时机不利,但是他作出的战绩是有目共睹。





藏锋于繁华


1、诸葛亮:临危不惧,才华横溢,被尊称为卧龙先生,为后生留下著名的空城计、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博望与新野、六出祁山等典故。

2、司马懿:三国中后期唯一的一个能与诸葛亮匹敌的谋士,善于玩弄权术,依靠“不出战”策略,将诸葛亮拖死。

3、庞统:又被称为凤雏,在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齐名。天下名士水镜先生曾言: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4、田丰:为袁绍众多谋士中最强的谋士,料如死神。

5、鲁肃:深谋远虑、礼贤下士。

6、徐庶:他的才能堪比诸葛亮,刘备在新野任命徐庶为军师,以弱胜强,帮助刘备取得胜利,并且击败了曹军名将曹仁。

7、郭嘉:曹操最信任的谋士,具有超凡的战略目光和入木三分的观察能力,史书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8、贾诩:谋人、谋己、谋天下都达到了很高境界,贾诩在封为三公之后毫不张扬,而是明哲保身、不结交权贵。

9、荀彧,为曹操规划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计划,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大道禅意


三国演义,有一个小人物不被人们所熟知。电视剧中似乎也只有一个小镜头,但是此人却是整个三国时期最厉害的人物。人们常常惊叹《三国演义》妖化了诸葛亮,然而此人比妖化的诸葛亮还要厉害,为什么?因为他在现实生活中真的能呼风唤雨。他就是管辂。

管辂 相貌丑陋,骨骼清奇。从小便立有大志:乐与季主论道,不欲与渔父同舟。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宁愿在朝堂上和君主论道,也不愿意和渔夫坐一条船。一句话,我是个干大事的人,不愿同闲人扯闲篇。

他 八九岁时就对天文星象产生好奇,整晚盯着天空看星星,遇到不认识的星辰便问身旁的人,还把天上的星辰图形画到地上研究。慢慢的,人们都说管辂是个怪孩子。果然,随着年龄的增长,管辂对周易八卦、风水堪舆发生了浓厚兴趣,日日钻研,逐渐精通。

他还有一项特异功能,懂鸟禽语言,通兽语。这个当然不是我杜撰的,是真实存在的事件。讲一个历史记载的小故事,管辂到安德县令刘长仁家做客,忽然屋外树上一只喜鹊呱呱直叫,叫声甚急。管辂听后对县令说:这只喜鹊说:东北方有一户人家,女主人杀了在自己的丈夫,然后诬陷是邻居所杀。日不过晌,便会有人来告状。

果然,日过午后不久,便有人从东北方赶来,声称女主杀了丈夫,然后栽赃陷害给邻居,说邻居和自己的丈夫发生口角,丈夫是被邻居所杀。县令刘长仁从容处理了此案,但是对管辂能解鸟语的神技表示深深的震惊。

辂至安德令刘长仁家,有鸣鹊来在閤屋上,其声甚急。辂曰:「鹊言东北有妇昨杀夫,牵引西家人夫离娄,候不过日在虞渊之际,告者至矣。」到时,果有东北同伍民来告,邻妇手杀其夫,诈言西家人与夫有嫌,来杀我婿。

管辂懂鸟语只能算是小儿科的技能,最厉害的在于管辂能呼风唤雨,说什么时候下雨,则必定下雨。管辂路过清河郡,与倪太守共宴。当时清河郡久旱,而倪太守早就听闻管辂是个神人,于是问管辂什么时候能下雨。

管辂微微一笑说道:今晚必有雨。当天白天烈日当空,异常燥热。人们都认为管辂是信口开河,根本不会有雨。谁知道刚到晚上,瞬间风起云涌,遮蔽日月,顷刻间大雨滂沱。人们不解,问管辂为什么知道晚上会下雨?

管辂解释道:我观天象,有水气藏于星辰之间。因此断定卯辰时刻有雨。而且我昨天发檄文召告五星,烧了符令,召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会齐,蛟龙带云,雷锤击电,风童布袋,雨伯施雨,怎么会不应验呢?天道有常,道法自然,很简单的事了

辂曰:「夫造化之所以为神,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十六日壬子,直满,毕星中已有水气,水气之发,动於卯辰,此必至之应也。又天昨檄召五星,宣布星符,刺下东井,告命南箕,使召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群岳吐阴,众川激精,云汉垂泽,蛟龙含灵,堃堃硃电,吐咀杳冥,殷殷雷声,嘘吸雨灵,习习谷风,六合皆同,欬唾之间,品物流形。天有常期,道有自然,不足为难也。」

如果你觉得这些过于神奇,那么我就说一件与历史紧密相关的事情。魏国自从曹爽弄权后朝政一片混乱,这当然不是曹爽一个人的过错,曹爽有三个心腹,俗称台中三狗。分别是何晏、邓飏、丁谧,这个故事跟此三人有关系。

何晏听说管辂是个神人,于是宴请管辂,当时正好邓飏也在场。何晏问管辂:我什么时候才能坐上三公这样的大官呢?这几天总是梦见青色的苍蝇趴到鼻子上,赶都赶不走。

管辂回答道:您现在位高权重,然而经常听说有人畏惧于你的威严,很少听说有人感恩于你的高尚品德。这不得不让人深思。鼻子,属艮,是天庭的高山,高而不危才能长保富贵。青色的苍蝇是大家都厌恶的东西,然而却趴在你的鼻子上,这或许是上天警告你要在职位上要怀恩怀德,多做符合礼仪之事,这样才能登上三公这样的高位。

邓飏当场嘲笑管辂老生常谈,根本不值得一信。何晏说:明年见到你再验证真伪。管辂回去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舅舅,舅舅怪他说话太直,容易得罪权贵。管辂冷冷的说道:跟死人说话还有什么好避讳的呢?后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曹爽、何晏、邓飏都被灭三族,舅舅这才佩服管辂的先见之明。

舅舅问管辂,你怎么看出来他们命不久矣。管辂笑着说道:邓飏走路轻飘无根,好像筋骨束缚不了血肉,犹如无手足之人。这在卦象上叫鬼躁。何晏坐下后面无血色,魂不守舍,精神烟浮,形容枯槁。这在卦象上叫鬼幽。鬼噪被风所收,鬼幽被火所烧,所以知道他们两个命不久矣!

夫邓之行步,则筋不束骨,脉不制肉,起立倾倚,若无手足,谓之鬼躁。何之视候,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故鬼躁者为风所收,鬼幽者为火所烧,自然之符,不可以蔽也。」

在《三国演义》中对管辂的描述极少,其实关于管辂的故事还有很多,许多都过于离奇,但是却实实在在记录在正史之中。如果说三国中谁最令人震惊,我觉得非管辂莫属。











蜗牛影音推荐


以小说中来说绝对是诸葛亮第一,郭嘉第二,贾诩第三,司马懿第四,周瑜第五,陆逊第六,庞统第七,法正第八,荀彧第九,鲁肃第十。

这是以小说来看,诸葛亮绝对是小说中的“南玻万”,这是因为小说中把诸葛亮刻画的近似于妖了,所以谋划这方面无人能出其右。

郭嘉和贾诩都是心机深沉的人,郭嘉料事如神,善于窥测局势;贾诩是老谋深算,擅长洞察人性,利用人性去设计布局。

司马懿善于隐忍蓄势待发,在小说中防守反击打的非常好。

周瑜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击败曹操,一战就足以名垂青史,虽然小说中突显了诸葛亮的谋划优势,但是诸葛亮依然没掩盖住周瑜的风采。

书生领兵的陆逊第一仗在夷陵之战就以少胜多打败了老兵油子刘备,其实大家在此之前都忘了陆逊在吕蒙奇袭荆州时出谋划策了,关羽败走麦城其中陆逊占了很大功劳。

庞统在刘备入蜀时提供很多谋略方面帮助,其谋略表现非常厉害,犹胜于诸葛亮,让诸葛亮都叹服,可惜庞统死得太早来不及发挥。

法正是刘备入蜀以后的主要谋主,帮助刘备夺取汉中,法正的谋略规划不弱于庞统,可惜也是和庞统一样早早去世,如果法正在,刘备夷陵之战未必会输给陆逊。

看完小说很多人都认为荀彧擅长发掘人才,擅长做后勤保障工作,曹操前方征战,荀彧为他守护大后方根据地。但是大家都以为这守护后方根据地就这么容易嘛,那曹操为何不让自己的亲族大将去镇守,不是比荀彧更加可靠。荀彧在曹操征战以后,后方稳如磐石,就说明了,荀彧为人即擅谋略规划,又擅长处理政治,所以荀彧才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荀彧鲜有在战场上表现自己的机会而已,否则真上了战场荀彧的谋略规划未必会输给郭嘉和贾诩。从官渡之战中就可以看出荀彧对局势的把控,曹操因为粮草不继,将欲退兵时,荀彧写信劝曹操不要退兵,出奇制胜,在战略方面,给了曹操胜利的希望。

周瑜的接班人鲁肃在小说中虽然为人厚道,但是历史上鲁肃可是三分天下最早的规划者。即使小说中忠厚老实的鲁肃在当了都督以后竭力维护吴蜀关系,充分说明了鲁肃对时局的认识和把握,只有吴蜀保持和平稳定的关系,才能维持三国鼎立的局面。

这些排名只是按照小说排名,真在历史上来说,不存在排名,因为他们都是各有所长,没有谁更比谁强一说,诸葛亮在真实的历史上以擅长处理政事见长,谋略规划统兵打仗他比司马懿还是差了点;在历史上真正擅长谋略规划的非贾诩和郭嘉莫属,二人在历史上的神机妙算都留下了浓墨重彩;周瑜、鲁肃、陆逊东吴的三代都督,其中还加着一个吕蒙,这四人在历史上对东吴的建立都是有巨大功劳,尤其是周瑜、鲁肃、陆逊都有稳定东吴局势的大功,周瑜在史书上是纯靠自己谋略战术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鲁肃为孙权规划三分天下的策略,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同时和平稳定维持吴蜀关系都是鲁肃的贡献;陆逊最大功劳就是击退为关羽报仇伐吴的刘备,稳定了江东局势;法正和庞统又和郭嘉与贾诩相类似,都是纯善于谋略规划之人,但是只是二人去世太早,没有像郭贾二人那么彰显自身能力;荀彧在历史上是一位非常的能人,在《汉书》和《三国志》中都有他的传记,他一生虽然在战场上鲜露头角,但是在稳定政局和对政治局势把控上非常敏锐,同时眼光远大,更善于发现人才,这都是荀彧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