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慧助力雄安新區 白洋澱28村汙水一滴不入澱

北京排水集團實施的白洋淀環境一體化治理項目硬件工程日前正式完工,雄安新區28個村的水環境煥然一新,村內產生的所有汙水都有了去處,一滴都不會入澱。這一項目,不僅助力當地村落更好實現水環境治理,還讓北京治汙經驗首次落地雄安新區並開花結果。


北京智慧助力雄安新區 白洋淀28村汙水一滴不入澱

探訪

噴泉景觀暗藏治汙溼地

□地點:安新縣王家寨村

雄安新區在今年啟動白洋淀內源汙染治理試點項目、白洋淀78個村環境一體化治理項目。兩家來自北京的企業北京排水集團和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中標。北京排水集團為其中28個村提供治理方案和服務,他們將汙水治理的“北京經驗”活用到每個村,一村一策,開出了不同的“藥方”。

蘆花飛舞、波光粼粼,秋天的白洋淀進入了最美的季節,四面八方的遊客趁著好天氣前來賞秋。今年的秋天,這裡卻有些不一樣了。“往年這時候也會來遊客,但今年遊客好評特多。”安新縣安新鎮王家寨的村民老王說起這事兒,嘴角忍不住地上揚,好像遊客的好評都是給他一個人的一樣。為啥今年不一樣?老楊指了指村碼頭廣場上的噴泉小景觀,“多虧了它唄。”

這處噴泉小景是今年新建的,嘩嘩的清水衝高數米回落,讓這個澱中村多了幾分精緻感。王家寨四周環水,是個傳統的澱中村,有“澱中翡翠”之稱,常住人口超3500人。王家寨村風景宜人,村民早就不以打魚為生,而是吃上了旅遊飯,但汙水無處可排一直是最讓人頭疼的事兒。村子四面環水,沒有完善的汙水管網和足夠的處理能力,汙水只能直排,長年累月,對白洋淀水質造成了嚴重破壞,尤其是村子周邊一圈水域,經常呈現黃綠色,這場景經常讓前來遊玩的遊客皺眉頭。

自從今年成為開展治理的首批澱中村之一,身穿雄安北排工作服的工人入場施工,王家寨就不一樣了。最先改造的就是村內的排水管線,施工人員結合村子中間高、四周低的特點,繞島一週佈置收水管線,村民生活汙水可接入管網,實現全部收集,一滴不入澱。

汙水收集上來了,去哪兒處理呢?利器就藏在噴泉旁的“集裝箱”內,河北雄安北排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懷波告訴記者,這裡安裝了一個可移動式一體化處理裝置,相當於一座小型汙水處理廠,每天能讓180噸汙水變清。另外,在噴泉的下方,還有一片80平方米左右的小溼地,裡面既可過濾水質,還有水蔥、菖蒲、金魚藻等水生植物用於吸附水中汙染物,可起到進一步淨化水質的作用。經此溼地流出的再生水,水質優於河北省一級A汙水排放標準,可直排入澱,村民也可用這些水來澆花、為道路灑水。景觀與治汙功能相結合,既提高了農村人居環境,又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

智慧運維進行實時監控

□地點:安新縣邵莊子村

不同的村,北京排水集團的技術員能開出不同的“藥方”。同樣位於安新縣,跟王家寨村類似,邵莊子村也是白洋淀中心的一個旅遊村,平時生活用水50噸左右,但週末和節假日人口比平時多三分之一,多出三四百遊客,汙水量可能會達到七八十噸。根據工作人員觀察,村民排水的集中時段為中午11點到下午1點,每天都能形成排汙小高峰。北排裝備公司就根據這座小村的排汙量精準設置一臺日處理80噸汙水設備,還專門做出3個汙水前期收集桶,共能收集30噸生活汙水,從而保障汙水穩定處理。

汙水實現了處理,可怎麼才能確保設備穩定運行?河北雄安北排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嶽華告訴記者,汙水處理一體化設備智慧運維監視系統已經裝在了村裡。“這個系統能實現可視化運管、智能分析設備運轉情況、設備無人值守等。管理者和運維人員通過手機中的APP客戶端,就能實時監控、監測汙水處理狀態及各項指標情況。”劉嶽華介紹,這套北排自主研發的可移動式一體化設備,採用生物方式對農村生活汙水實行綜合處理,出水水質優於河北省一級A汙水排放標準。

“村裡大部分住戶已接入管網,流入小型汙水處理站,只需連接一體化設備即可。”河北雄安北排水環境公司副總經理張特介紹,對於村內沒有接入管網的分散住戶,公司鋪設臨時收集桶、水泵,用水車定期運送至應急處理站,再匯入一體化設備。

故事

作業面太窄 大吊車“站”在船上施工

第一次在水中村施工,作業困難特別多。劉嶽華告訴記者,因為是水中村,所以村裡施工的一磚一瓦都是靠船運過去的,為了吊裝大型設備,大吊車甚至需要在水中乘船作業。“我們也是頭一次在水中村施工,很多問題都是第一次碰到,只能打破作業習慣,見招拆招了。”劉嶽華說,在趙莊子村,一體化汙水處理站設置在村邊,可是村邊臨水,陸地上根本沒有大型吊車的作業空間。施工人員絞盡腦汁,最後想到了水路,於是找來兩艘載重30噸的大船,搭起一個水上施工平臺,一艘用來放設備,一艘用來進行焊接等施工作業。

進展

78個村綜合治理年底完成

10月底前,北京排水集團中標的28個村的硬件工程全部完成。

對於涉及78個村的白洋淀環境一體化治理項目,當地政府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原則,採取應急設備處理、導流收集、外運處置等多種辦法,已對46個不達標汙水處理站和澱中村、澱邊村排汙口進行治理。按計劃,78個村綜合治理將於年底完成驗收並達標運營。除汙水外,綜合整治將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清掃、保潔、收集、處理、外運,提倡垃圾分類和就地減量化,實現村中生活垃圾的全收集、全處理。汙水不再直排,廁所改造一新,亂丟垃圾逐漸減少,鄉親們期盼的水更清、岸更綠的白洋淀,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在白洋淀採用的這種農村小型汙水處理“菜單式”治汙,其實已在北京懷柔、延慶、平谷、順義等郊區推廣應用。2017年,排水集團對雁棲河上游36座汙水處理站進行水質提標改造,更是取得良好的效果。北京排水集團董事長鄭江表示,此次白洋淀水環境治理相當於把北京的治理經驗借鑑過來,通過進一步升級優化方案,確保把治理項目打造成“雄安質量”的精品力作。

治汙成績單

唐河汙水庫汙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是雄安新區環境治理的一號工程。2018年底完成一階段汙染治理工程,完成庫區生態修復工作約50%,預計2020年底完成二期治理工作。

對158家涉水企業集中整治。以旅遊餐飲集中區、人口密集村莊等區域為重點源,圍繞垃圾、汙水、廚餘、廁所糞汙問題綜合整治。

截至2018年底,共治理納汙坑塘606個,治理黑臭水體5條。

2018年澱區主要汙染物濃度實現“雙下降”,總磷、氨氮濃度同比分別下降35.16%、45.45%。

2019年年初,雄安新區以白洋淀78個澱中、澱邊村環境治理先行項目為抓手,推動農村村容村貌改善。

數據源自雄安發佈


監製:陳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