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保护法,希望只保护祖国的花朵,不要成为小恶魔的保护伞

近年来,未成年人恶意伤害案件频发,是否要将刑责年龄从14岁降低至12岁,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

央视网新闻关于这个主题的讨论,达到50万次的播放量、近9000个点赞,近9000条评论,网友的意见大多是支持降低年龄,有网友甚至建议降到10岁、8岁。

到底要不要降呢,我们先来看几个真实的案例。

1. 10岁女孩内心的坚硬超过大家的想象

2013年11月25日,重庆一小区10岁女孩李某放学回家,在电梯遇到原原(男,1岁)与其奶奶外出,李某在原原奶奶出电梯时,将原原抱起,电梯门自动关上。电梯监控视频显示,李某在电梯里对原原进行了殴打。

据李某陈述,她将原原从电梯抱回25楼家中,在客厅沙发上对原原实施殴打,后将原原抱至阳台栏杆上逗玩,致原原从阳台栏杆坠落。原原奶奶看到电梯直接运行至25楼停下,遂赶至25楼寻找,遇李某从家中走出,遂向李某询问原原下落,李某谎称原原已被他人抱走,李某与原原奶奶一同乘电梯下楼寻找。李某绕行至原原坠落地处,将灌木丛中的原原挪至七八米外的小道上,然后返回自己家中。

李某未成年,警方撤案。

未成年保护法,希望只保护祖国的花朵,不要成为小恶魔的保护伞

图文不相关

2. 13岁的男孩已经是惯犯

2019年10月20日,大连某小区10岁的女孩小琪,上美术课外班回家,在离家里蔬菜店100米的地方失踪。其父母当天晚上终于找到孩子,小琪被人装在塑料袋内扔在小区一处灌木丛中,脸上还带着伤,下身裸露着,已经没有呼吸了。

警方找到凶手,同小区13岁的男孩蔡某。被抓前的几个小时里,蔡某某曾在微信群内发布了一段“围观”家属发现遗体现场的视频,称“警察要来找我了”。

小区里多名女性反映,都被这个男孩尾随过,心惊胆战,很害怕。未成年男孩已经对成年人造成威胁。

称蔡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认了杀害小琪的事实,因未满14周岁,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按照法定程序报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只能依法对其收容教养。

未成年保护法,希望只保护祖国的花朵,不要成为小恶魔的保护伞

图文不相关

凶手蔡某因未到刑责年龄,仍活得好好的。小琪父母永失爱女的伤痛,该如何平复?

3. 十二三岁弑母的男孩

2018年12月,湖南12岁男孩吴某,不服母亲管教过严,怀恨在心。残忍弑母之后,仍若无其事,面对审问振振有词,“我又没杀别人,杀的是我妈。”

2019年3月,江苏,又发生一起因管教起冲突,13岁的儿子弑母案件。

含辛茹苦养育的孩子,成为伤害自己的恶魔,还完全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天理何在?

未成年保护法,希望只保护祖国的花朵,不要成为小恶魔的保护伞

图文不相关

4. 未成年人绑架撕票,因年龄逃过刑罚之后竟相视一笑

犯罪心理学研究学者李玫瑾曾分享一个案例。

北京三个青少年,都不满14岁,早早地休学在社会上游荡。上网吧、打台球,各种玩乐,开销不少,家里满足不了,就自己想办法解决。

打探到一个女孩家境不错,策划绑架,绑架后又为免除后患,残忍撕票。

案件审理之后,因三人年龄不满14岁,没有一人判刑。三人竟相视一笑说,未成年人果然不需要坐牢。

未成年保护法,希望只保护祖国的花朵,不要成为小恶魔的保护伞

图文不相关

未年人保护法,成为某些小恶魔的保护伞。

到底要不要降低刑责年龄,我支持降低,原因:

1. 因为生活物质条件的改善,孩子的身体发育进程已经提前。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从“50后”开始,年轻一代成长过程中的平均身高稳步抬升,呈现一条漂亮的“上扬曲线”。其中,7到19岁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等指标增幅显著。

国家卫健委曾针对9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调查也印证了这条“曲线”:从1975年到2015年,我国儿童身高、体重指标均持续快速增长。以最具代表性的5到5.5岁年龄组为例,男童和女童身高分别增长了8.0厘米和8.2厘米。

现在孩子十一二岁,身高一般可以赶上妈妈,十二三岁的孩子身高都赶上爸爸了,从体格来看,跟成年人区别不大。

2. 信息社会,孩子心理比家长想象的更成熟。

从知识量来看,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同龄阶段掌握的知识更多。

从智力来看,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更聪明。

而且现在是信息社会,我们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他们有很多的渠道可以接触到各种信息。

而且很犯案的孩子来看,他们大多知道自己未到刑罚年龄,而且是事先就知道。

3. 警示家长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他还是个孩子。” 这是很多中国家长在孩子做错事之后喜欢说的一句话,不管多大,好像贴上“孩子”的标签就是握有免死金牌。

修改刑责年龄之后,对不起,即使在家长眼里他还是个孩子,也需要负法律责任了。如果希望孩子的人生没有污点,就要趁早教育。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是否有必要修改刑责年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