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容易!成都金堂援藏幹部高反,時常無法入眠……

生命是短暫的

人生的厚度才是生命的價值

在乎生命長度的人在這裡是弱者

在乎生命厚度的人在這裡才是強者

曾經為世間絢麗多姿的生命心生感慨

庸庸碌碌的吃飯睡覺是活著

平平凡凡的盡職工作是生活

轟轟烈烈的燃燒歲月才是生命

援藏是激活生命的方式

——《激活生命》


以上是一首獻給援藏者的詩歌節選。

在大多數人選擇舒適安逸、離家近的工作時,有這樣一批人,懷著大無畏的奉獻精神,走上高原,為高原留下援藏者的足跡。

彭華兵便是成都市金堂縣派駐理塘的一名援藏幹部。

太不容易!成都金堂援藏幹部高反,時常無法入眠……

他援藏前任金龍鎮黨政辦主任,現任金堂縣援藏指揮部臨時黨支部委員、金堂縣駐村工作隊負責人、理塘縣奔戈鄉黨政辦主任、奔戈鄉阿超村駐村隊員。“作為一名駐村幹部,到藏區脫貧攻堅第一線開展駐村幫扶工作,肩負的既是縣委、縣政府助力理塘全縣脫貧‘摘帽’的神聖職責,更是2020年全國全面脫貧的國家承諾和國家使命,也是一名援藏幹部牽手理塘、情繫高原的不變初心和使命。”彭華兵談起一年多來的援藏工作,感悟頗深。

缺氧不缺精神 艱苦不怕吃苦


“一開始,我對理塘的情況並不是特別瞭解。等真正到了理塘,面對特殊的高原環境,特別在極端氣候條件下,只有平原地區40%含氧量的生存環境,我開始出現高原反應,常常是深夜也無法入睡。”

彭華兵告訴記者,沒有多少適應時間,他和同事們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了。

太不容易!成都金堂援藏幹部高反,時常無法入眠……

駐村後,由於語言不通,在單獨與藏族老鄉交流時彭華兵基本只能靠比劃,但彭華兵沒有退縮,通過短短一個星期深入紮實的走訪,他很快就掌握了阿超村的第一手脫貧資料:這個村海拔4300米以上,村委會距鄉政府35公里,水不達標、路不通、沒有產業、沒有網絡信號、手機只能當照相機用;脫貧的村冊、戶袋要從頭開始弄,群眾就業培訓要開展、集體經濟要發展……事情是一件接著一件,每次走訪完回到駐地,彭華兵經常是連夜整理收集的材料,思考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脫貧舉措。“總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還不夠多,時間還不夠用,恨不得一天掰成兩天用。”

面對現實的困難和群眾的期待,彭華兵暗暗下定決心:來了,就一定要認認真真地幹出個樣子來,幹出金堂幹部的精、氣、神;要當主人、不當客人,要當使者、不當過客,要比擔當、不比享受;只能爭光、絕不能丟臉,只能向前、絕不能後退。這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出征誓言,這是一名共產黨員在黨旗下高舉拳頭的初心和使命。

我們手牽手 我們心連心

在幫扶工作中,彭華兵始終堅持“釘釘子精神”反反覆覆去抓,全程參與了阿超村48個脫貧項目的規劃和實施。“去年12月,阿超村建成了歷史上第一個超市,其實在我們看來,就是一個小賣部,但確實是從無到有,為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還輻射到了鄰近的雅江縣兩個村近千人。”彭華兵告訴記者,開業當天,來購物的群眾擠滿了整個超市,連雅江縣的群眾都專門騎摩托車,跑二三十公里來買東西。雖然不會說漢語,但村上的群眾看到我們駐村幹部都豎起了大拇指,連連說著“卡卓,卡卓”(謝謝,謝謝)。

太不容易!成都金堂援藏幹部高反,時常無法入眠……

今年3月,彭華兵和同事幫助阿超村成立了犛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建立了阿超村第一個集體產業。“就在上個月,我們村賣了24頭犛牛,全村群眾一共分紅18萬元,實現了阿超村集體經濟‘從建立到發展’‘從發展到分紅’兩個零的突破。”彭華兵自豪地對記者說,當看到群眾一邊數著錢,一邊用生硬的漢話說“共產黨好、共產黨好”的時候,就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暖流來自家鄉 牽掛激盪人心

目前,金堂縣在理塘的援藏幹部共有60名,分別在理塘縣7個縣級部門、2所醫院、1所學校、5個鄉鎮、17個國家級貧困村開展不同形式的對口幫扶工作。“在遠離家鄉和親人的情況下,我們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關心,精誠協作、逆境而為,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援藏精神,努力書寫了金堂援藏幹部助力理塘脫貧攻堅的最美篇章。”彭華兵激動地說,援藏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使命;帶著初心去、帶著使命幹;只要把心扎進去了,一切都不是問題。

太不容易!成都金堂援藏幹部高反,時常無法入眠……

“接下來的援藏工作將更加艱鉅,事關理塘全縣脫貧‘摘帽’。我受目前在藏區的60名援藏幹部委託,鄭重承諾,我們將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支援理塘工作的一切部署,政治上清醒、行動上堅定,用信念和行動堅守世界高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負組織重託、把心紮在理塘,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在理塘脫貧攻堅第一線再立新功!請大家放心,風雪援藏路上,我們使命必達!”

文圖/ 何城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