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cvt变速箱,为什么只有日产有低温保护?

长春微视点


只有日产CVT有低温保护?实际上任何自动变速箱都存在低温保护、只不过各家表现的形式不同,给车主带来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无论丰田、本田、日产、斯巴鲁、亦或者是三菱,它们的CVT变速器甚至At变速器,在东北极寒区域下、都会存在表现不利索的感觉,只不过日产CVT的低温保护、给人的感觉最不好!


实际上在东北的冬季、零下五度以下(一般环境温度低于五度、这个低温保护会触发)、水温在40度以下时,无论开卡罗拉、亦或者是驾驶思域,起步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有升转、不升挡的感觉,车子在短时间内的躁动感明显;即便车速只是三十几个、转速也能轻松接近两转转左右;原理就在于此时的挡位一般会被限制在三挡(不同品牌存在差异),因为是被限制住、所以不存在升挡、也不锁止,所以完全是靠发动机转速、来带动车子前进(三挡的传动比在一左右,直传),而当水温高于40度的时候,锁定三挡解除!

CVT为什么要有低温保护?

还是那句话任何自动变速箱都存在高、低温保护,只不过CVT毕竟是靠摩擦传动,所以高低温保护方面是重点,液压油温度低、流动性差容易导致低温磨损,液压油温度过高、黏度降低的太厉害容易导致高温磨损,所以在实现保护的作用中,往往在CVT上体现比较强烈;它毕竟不同于At变速器,At变速器大部分组件都浸泡在油液内,行星机构又是靠齿轮进行传动的,所以存在的摩擦要小一些,所以At变速器就无需像CVT那样采取保守高、低温保护,毕竟钢带与椎盘时刻都存在摩擦(而齿轮之间即便产生摩擦、只要不打掉齿,还是不影响相互咬合的),所以CVT的高、低温保护,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CVT是否需要低温保护?

鄙人觉得日系车企在设计CVT时,还是有些过于保守(仅代表个人意见,毕竟那么多专业工程师的决策、必然是有道理的),毕竟日系车企为了保证品质、低故障率,往往回采取比其它车系更保守的态度;实际上现如今无论是机油、变速箱油、亦或者是其它什么油,都是具备冷、热两级分布的,比如0W-40的机油,既可以满足低温下的流动性、又能满足高温下的黏度(仅仅是个例子),既然现在的各类油都能满足低温下的流动性(低温下可以保证流动性、就足以在低温下保护零部件)!那么真有必要设置这个低温保护程序么?


我们经常会提到低温磨损,但低温下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磨损?可能很多朋友见过发动机拉缸,可这些拉缸的发动机几乎都是在高温、高负荷运转下,机油黏度降低、变稀、油膜厚度变薄、破裂,始终导致拉缸;可曾有一台发动机是在低温下磨损、导致拉缸的么?所以对于CVT变速箱而言,可以存在高温保护、因为高温下的磨损是恐怖的;而低温保护是否有必要性还很难说,只能理解成日系车企的设计师的理念过于保守,即便牺牲行驶感受、也要给这CVT提供全面的保护!
所以任何CVT、甚至任何自动变速器,都存在高、低温保护(这是最起码的设计),只不过CVT的低温保护、给人的感受最明显(其它变速器的低温保护存在、但驾驶者可能根本感受不到),所以不仅仅是日产CVT存在这低温保护功能,其它品牌如丰田、本田、三菱、斯巴鲁的CVT同是如此;那么为什么日产的CVT低温保护问题反响最强烈呢?这或许是这十几年间捷特可CVT装机量太大了吧;用捷特可CVT的朋友多,自然就更容易被反应出来!


非专业车评


首先日产用的是加特可公司生产的CVT变速箱,是他的质量不行导致启用低温保护吗?下面我来详细解答这个问题,前排瓜子和可乐准备.......日产用的是 JF011E型号的CVT变速器(最新升级型号为JF016E),在日产称为RE0F10A,三菱称为INVECS-III,输入最大扭矩250NM。两者机械结构上一模一样,两种原厂CVT油也可以互相通用。不同的只是厂商自主设定的变速器ECU不同,负责变速箱逻辑控制。配备于日产的逍客,骐达1.6,轩逸1.8L和2.0L、天籁2.0L;三菱的劲炫,欧兰德、翼神;还有科雷傲、凯泽西、指南者等等车型。那么为什么只有日产采用变速箱低温保护,而其他车系没有?此刻心疼东北车友3秒钟。估计启动半小时才能找到感觉。估计日产为了减低变速箱损害程度,预防质保期内有变速箱损坏,一味的为了自身利益,完全不顾使用者们的油耗,磨损。以及驾驶喜好。不过这么多车友提出,相信日产会改变的。如果想取消这种模式,可以去4S店刷新电脑程序就OK了。


变速箱维修达人


高温、低温有可能加大磨损、造成损害,所以变速箱、发动机有温度保护是正常的。不只是是日产,像本田、丰田的CVT也是有低温保护的,只是日产的CVT(或者说有些)低温保护的时间有点久。

我是山东的,以前车子经常放在外面过夜,冬天零下十几度的时候,早上上班车子都要热很久。这个低温保护是根据水温来的,我觉得很正常。直到后来开过一次同事的老奇骏,才知道有些车子这个低温保护有点跟缺陷一样了。

举个例子,同样的条件,我的车是4AT,可能跑过一两公里是比较正常了,老奇骏可能要跑个四五公里才有劲。而且据同事说,还遇见过两次热保护。这种低温、高温保护都正常,但是像一些老的日产车上面这样,条件比较苛刻,还是说明设计不到位。

低温、高温保护是正常的的,哪辆车都有,但是在不是那么激烈的情况下会出现的,说明这些变速箱是有不足的,这种变速箱不限于CVT,AT、DCT都有。

据说日产新车在这方面表现好了很多,自己没条件测试也不敢乱说,希望日产车主朋友可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当年老日产这个低温保护,我觉得应该算缺陷了,而且这个问题也导致日产CVT的口碑比其他品牌差,导致现在很多人买新车都担心。


老胡评车


这个问题回答过几次了,先说答案,CVT的冬季低温保护,不仅仅是日产有,其它车也有,斯巴鲁、欧蓝德等也都有!实际上CVT的低温保护共分为两个阶段(冬季极寒温度地区),这两个阶段是通过检测发动机水温来判断的,这是本人通过专用的odb测试软件亲测:

第一阶段:保护变速箱阶段

当环境温度低于零摄氏度,发动机水温低于40℃时,变速箱油温过低,为了保护变速箱,此时变速箱档位被限制在2-3档(模拟),汽车时速在时速40km/时,发动机转数就已经达到2000转,这个状态会一直持续到水温超过40℃后解除。


第二阶段:促使发动机迅速升温阶段

水温超过40℃,仪表盘水温低温报警灯熄灭,此时如果关闭暖风行驶,变速箱档位限制解除,发动机转速正常,但是如果开启暖风,变速箱会限制档位不超过4-5档,发动机转数会提升500转左右。之所以我判断这个阶段是保护发动机,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只要打开暖风,水温就会迅速降低。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水温达到83℃。

第三阶段:正常工况

在这个阶段,只要水温超过83℃,此时开闭暖风对发动机运转工况没有丝毫影响,但是,如果在极寒天气,如果持续大风量开启暖风,还是有可能导致水温低于83℃的,那么系统会自动回归第二阶段。


众口说车


日产变速箱确实有低温保护,低温保护可以维护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状态,避免极寒天气对变速箱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保护变速箱的同时也在保护发动机,常见的变速箱有三种,CVT,AT和双离合,综合来说AT变速箱可靠性最高,其次是湿式双离合,最后是CVT,所以很多极寒的地方更多会使用AT变速箱车型,避免车型不容易启动,启动后能够保证正常行驶



在寒冷的冬天,日系CVT变速箱车型在冷启动之后,需要预热一段时间才能加速,在刚启动之后即使加速转速也上不去,速度也提不起来,等到预热一段时间,才可以正常行驶,这样的情况就是变速箱的冷保护在起作用,防止汽车冷启动对发动机和变速箱增加磨损


而AT变速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很多极寒地区,丰田普拉多,陆巡,日产途乐和丰田坦途等车型是很受欢迎的,大自然吸气发动机配备AT变速箱,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高,能够保证在极寒条件下行驶,变速箱和发动机基本不会出现问题

变速箱除了冷保护,一般都会有热保护,在汽车强度工作时,变速箱会采取热保护,防止变速箱过热,导致发动机和变速箱受损,常见的是陷车状态下,长时间的原地大油门用车,变速箱就会启动热保护

总结:变速箱的冷保护和热保护都是对车型变速箱和发动机的强制保护状态,防止用车过度,对主要部件造成大的磨损,这也是常见的主动保护措施


色彩车圈


用了9年日产逍客的我己在上个月将这个“破车”卖掉,被人开走的那一刻有种终于解脱了的感觉,并发誓这一辈子永远绝不再碰日产cvt。


zhangdag


自动变速箱低温保护,不单止CVT才有,AT也一样,只是CVT在低速开始保护限制,AT是限制不跳高档位,还有一个日产的CVT冷保护明显,本田丰田没那么明显,看各家车厂调教


風de线条


东北的,18年买的轩逸。冬季真心受不了,差不多得10多分钟才解除保护状态!还不敢开暖风!


心好累好想早点退休


你好,我能说日产的cvt变速箱没有本田的好吗?

首先看看什么是cvt冷保护

1、这是一种对变速器的保护行为。是车辆的一种独特设计结构或要求标准。

2、主要考虑在环境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以及发动机温度未升到正常可以行驶的范围时,此装置启动保护将会对车辆的润滑(变速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至于过度或过早磨损。

3、另一个原因有可能除因速箱需在低速行驶时(或低温时起动行驶)能够达到快速换档行为,有效而快速达到或保护变速 器在达到正常或未达到正常行驶时的粘稠度,以降各机械部件的摩擦力、阻力而达到自由升降档等。


一丝妩媚的朝阳


日产CVT变速箱低温保护这个问题


确实让很多车主头疼,在低温条件下变速箱不会升档,让发动机高速运转一段时间加速发动机和变速箱升温,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CVT变速箱的磨损。CVT变速箱冷保护这个问题不是所有品牌都有,比如和日产同样使用加特可的三菱车型就没有这个现象,而本田虽然使用自己生产的CVT变速箱但也有低温保护,所以低温保护这个问题还是不同品牌设计调教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