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治療策略有效阻止癌細胞轉移 延長患者生命

癌症的擴散轉移一般會有很高几率造成患者的死亡,為了阻止癌細胞的轉移,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究更加有效的治療策略,下面再生醫學網就為您推送一條相關資訊。

光動力治療(PDT)是一種新型的癌症治療模式,在各類癌症微創治療中展現了良好的效果。PDT治療腫瘤的基本原理是系統或局部給予的光敏劑在各組織中的半衰期不同,一段時間後腫瘤組織中光敏劑濃度明顯高於正常組織,形成光敏劑在腫瘤組織的選擇性滯留。在特定波長激發光的作用下,同時在分子氧存在的情況下,產生單線態氧(singlet oxygen)及其它活性氧類物質(reactive oxygenspecies,ROS),導致腫瘤細胞壞死和凋亡。然而,由於激光無法穿透腫瘤病灶中心以及腫瘤內部乏氧的限制,光動力治療不能完全地消滅癌細胞。

近些年來,熱療已發展成為癌症治療的一種替代或輔助療法。熱療不僅能夠促使癌細胞的消融,還可以誘導局部血管損傷,增加腫瘤組織的血液灌注,進而改善腫瘤內部的乏氧狀態。因此,熱療和光動力治療的結合可能會引起協同的抗腫瘤反應。雖然光動力治療與熱療具有毒副作用小等優點,但因為選擇性差,僅能作為癌症局部治療的手段,不能產生全身系統的抗腫瘤反應,因而這種聯合治療方法無法有效地抑制癌症的轉移。

綜合治療策略有效阻止癌細胞轉移 延長患者生命

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是一種通過激活腫瘤特異性免疫T細胞來對抗癌症轉移的臨床治療方式,但由於免疫反應激活效率的低下,使得該種療法在轉移性腫瘤的治療中表現並不理想。

有研究表明,光動力治療以及熱療可以引發腫瘤的免疫原性細胞死亡,誘導增強腫瘤特異性T細胞的分化和浸潤,因此可以產生強健的抗腫瘤免疫反應。考慮到這些發現,科研人員認為聯合光動力治療和熱療不僅能夠對腫瘤的原發灶產生協同的治療作用,還能夠提高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的效率,增強全身系統的抗腫瘤免疫應答,進而對轉移灶的腫瘤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為了實現這個綜合治療的策略,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董文飛課題組近期開發了一種Janus型磁介孔二氧化硅納米載藥系統。該納米載藥系統由四氧化三鐵磁球和二硫鍵僑聯的介孔二氧化硅棒兩部分組成。磁球功能單元具有極好的超順磁性,可用於磁靶向增強的磁熱治療。介孔二氧化硅棒功能單元可高效率地負載光敏劑Ce6,並在腫瘤微環境下降解,進而實現了Ce6的氧化還原/pH雙響應性釋放,提高了光動力治療的效率並降低其毒副作用。同時,腫瘤細胞膜被包覆在該納米粒子表面,延長了其血液循環時間並提高了其對腫瘤組織的靶向作用。更重要的是,這種非對稱結構的納米粒子,具有各個功能單元互不干擾的特點,因此,實現了高效的光動力磁熱協同抗腫瘤作用併產生腫瘤特異性免疫反應。當與免疫檢查點阻斷劑細胞毒性T細胞抗原-4抗體聯合使用後,產生了更強的全身系統性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因此,不僅原發灶的腫瘤體積進一步減少,轉移灶的腫瘤組織也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再生醫學網認為,這種綜合治療策略不僅能夠消除腫瘤細胞,又能夠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轉移,是非常值得推廣和應用的手段,讓我們共同期待它應用到臨床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