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縣歷史名人——元代三俊曹元用

曹元用(1268—1330年),字子貞,汶上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學者。一生在元朝中央擔任重要官職。他精通曆代典章禮制,對元朝禮樂制度建設貢獻極大。他學問博大精深,有多種著作流傳後世。


曹元用出身於小官僚家庭,其父曾做過德清縣主簿。他質稟俊爽,幼年時便表現出不同尋常的毅力。曹元用十分喜歡讀書,記憶力極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常常讀書到深夜。他的父親怕他累壞了,每天趕著他熄燈睡覺。為了避開父親耳目,他每晚用衣服把窗戶擋起來,繼續苦讀。由於勤奮與聰穎,青年時代的曹元用便成為一個學富五車、博學多才的學者。

嘉祥縣歷史名人——元代三俊曹元用


後來,曹元用遊學到元朝首都。當時朝中文壇領袖是翰林承旨閻復。作為名滿天下的著名學者,閻復從不輕易稱讚後學。曹元用拜見他時,他拿出自己的文章給曹元用看,曹元用並不因為閻復是大學者而懼怕,他如實地談了自己對文章的看法,指出了文中的缺失。閻復大為驚異,十分佩服這個有膽、有才、有識的青年,馬上推薦他擔任了翰林國史院編修。曹元用踏入仕途後,先後擔任過中書省右司掾、禮部主事、尚書省員外郎、太常禮儀院經歷、翰林待制、直學士、禮部尚書兼經筵官、中奉大夫侍講學士兼經筵官等職。
曹元用為官一生,基本上未離朝堂,他對元朝禮樂典章制度建設貢獻很大。他針對翰林院不少人無才無守、混祿保位的情況,提出翰林考選的建議,擇優錄用,不合格者要降調。他的建議被朝廷採用,翰林院所有人員都參加了嚴格的考試。通過考試,選拔了真才,裁汰了庸劣之員,翰林院才真正成了人才薈萃之地。元朝初期,皇后逝世後沒有諡號,臣下皆可直呼其名。曹元用建議仿照漢制給皇后加徽號,此後,元朝才有了皇后諡典禮制。元朝的宗廟建制、禮祀儀注、鹵簿輿服也大多數是曹元用親手製訂的。這些制度的創立使元朝改變了遊牧民族的質野面貌。

嘉祥縣歷史名人——元代三俊曹元用


元朝時期,蒙古人排斥漢人,大小官職皆是蒙古人、色目人優先選授。延祐二年開科取士,主要也是錄取蒙古、色目人。漢族名額很少。但是,這一點微小改革蒙古貴族也反對。泰定時期,一班蒙古王公提出廢除科舉。曹元用向皇帝指出:方今天下已定,文治昌明,應當鼓勵有知識、有才能的人效忠國家,萬萬不可阻塞他們的報國之途,否則,必將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在他的堅持下,科舉未罷。曹元用和其他漢族官僚還對科舉制度進行了修訂,注意約束蒙古、色目貴族科場舞弊,使元朝科舉逐漸走上正規化。
曹元用為人剛正,識大體、有主見,至治三年(1323年),赤斤鐵木兒叛亂,乘元帝不在京師之機攻進京城,擄走兩院大學士北逃。許多人跟著走了,曹元用堅決不走。他說:“此為亂賊之叛,我寧死也不離京師!”不幾天,官軍平定了叛亂,朝野上下無不佩服曹元用的膽識。泰定三年(1326年),日食地震。曹元用上疏指出:天變向我們示警,消除災變不能只用空言,而應該修明政治,辦些實事。現在天下凋敝,當務之急是節約浮貴,選擇廉潔賢明的地方官,撫卹貧民,減少佛教祭典,停止大規模土木工程建設。整頓吏治、嚴格法制。曹元用的奏章句句切中時弊,傳誦一時。


文宗即位,曹元用代他去曲阜祭祀孔子,回朝後染病,於天曆三年(1329年)去世。追封東平郡公,諡為文獻。
曹元用一生著述甚豐。有詩文集《超然集》40卷行世。許多學者名臣出自他的門下。當時,他與清河元明善、濟南張養浩並稱為“三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