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的國土——智利

打開世界地圖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國家國土一直橫跨這個南美洲。相信不用我說大家也一定才到這個國家了,他就是智利。智利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南北長達4270公里,而東西平均寬度只有180公里,最窄處僅97Km左右。如果把智利放在中國地圖中,長度相當於從黑龍江省最北部一直延伸到西沙群島;但寬度,只相當於上海到杭州的距離,僅為國土長度的二十四分之一。

奇葩的國土——智利

那麼這種奇怪的國土是怎麼產生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帶領大家分析下。

西班牙殖民地的因素

說起智利就繞不開一個國家,那就是智利的宗主國西班牙,16世紀3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皮薩羅征服了北部的印加帝國,也是當時南美存在的最大文明,隨後開始向四周擴張,一直佔領了除現巴西以外的整個拉丁美洲。

西班牙人為了鞏固自己在南美洲的殖民統治,於1542年建立了第一個具體的行政機關:秘魯總督區,其範圍囊括了原印加帝國的幾乎所有領地,智利自然而然的也歸於秘魯總督區的管轄之下。

在這之後漫長的兩百年時間內,隨著西班牙人在南美洲的不斷擴張,漸漸地,原有單一的秘魯總督區,其統治能力無論是從處理殖民地事務的效率上還是發展殖民地經濟的措施上都顯得臃腫和遲鈍。

於是在1718年和1776年,兩個新的總督區:新格拉納達和拉普拉塔分別得以建立,之後又過了兩年,1778年智利也被從秘魯總督區分割出來,但因為其面積相對狹小的原因,成為了秘魯總督府下設的地區統治單位——智利都督府。

奇葩的國土——智利

(西班牙南美殖民地 圖片來源於網絡)

19世紀初受啟蒙思想的影響,智利的民族獨立運動也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終於在公元1810年,智利正式獨立,之後雖然秘魯總督區出動了大批軍隊前來進剿,但是他們陸陸續續的被智利的民族獨立軍所擊敗,在1818年時,局勢正式穩定下來。

但此時智利的領土只有現在智利十六個大區中的阿塔卡馬區以南,馬烏萊區以北這片領域,約為目前面積的三分之一,而這也就是智利的雛形。

奇葩的國土——智利

地緣危機四處擴張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戰略縱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剛獨立的智利自然也瞭解到自己的國土形態所存在的憂患,一旦外敵入侵,狹長的疆域將陷入到無法集合力量防守和抵抗的窘境,然而客觀地理條件的限制是無法改變的。

智利東部邊疆幾乎被整個安第斯山脈遮蔽,地形結構駁雜繁密,砂石林立,褶皺山系所帶來的地勢起伏不平,崎嶇艱險,加之高海拔氣候本身具有的溫度和降水量在不同時間段的高度差異,讓智利人始終無法尋找到適宜居住並且向外延伸的大型群落聚居地

獨立後的智利為爭硝石、鳥糞等沙漠和沿海資源,智利向北擴張開拓,與秘魯和玻利維亞聯軍打了一戰,史稱“南美太平洋戰爭”,結果智利取勝,兩國割地賠償。智利原先還想搶佔巴塔哥尼亞(現阿根廷中部)因地理原因,南北分兵作戰首尾難以呼應而作罷。最後沿海南下蠶食了一些邊角,不過也幾乎要一腿揣進南極半島去了。久而久之,相互間文化交流往來頻繁,形成共有的語言文化,因而形成了領土狹長的國家。

南美獨立運動中,智利土生白人自成一脈,普遍也遵守了這一國境線劃分原則,基本以安第斯山脈為界:東邊與阿根廷隔離開來,北邊是安第斯山兩條山脊之間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方,隨後沿著巴塔哥尼亞高原邊界南下,一直將版圖擴張到了合恩角,形成了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版圖。

奇葩的國土——智利

地理交通原因促使智利版圖的出現

智利正好處於南美洲的西南海岸,它的東面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脈,西面是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要知道,安第斯山脈擁有很多海拔在六千米以上的山峰,在現在這個年代翻越這麼高的山都很費勁,所以這些山峰嚴重阻礙了智利國土的向東發展,於是,一根“棍子”就這麼出現了。

從智利與阿根廷安第斯山脈的邊界往太平洋方向開車,也就四個多小時就可以看海,東、西最窄只有96公里。這種原因缺點也是非常明顯如何國家陷入戰爭,智利則個有可能被敵人攔腰折斷。不過看地形我們知道高大的安第斯山脈橫亙在智利與鄰居之間,想當初智利的獨立重要一點就是因為聖馬丁翻越安第斯山脈打了入侵者一個措手不及,從西班牙人手裡解放了出來;弊端也在於此,科技如此發達,不說翻越安第斯山脈,這麼狹長的國土僅憑航母就可以滅國,倘若有軍隊翻越安第斯山脈,依舊能和智利獨立時一樣,翻過山就能到首都,打頭、去尾、中切戰術都可以完美實行,可謂是相當的危險。

奇葩的國土——智利

就是這樣一個,在軍事家眼裡國土極度危險的國家依舊一直存在,而且還成為了南美洲最發達的國家。智利居民生活質量很高,礦產資源豐富,在國際上擁有很高的評價,而且智利對我國很友好,據資料顯示智利國內擁有著二十多萬華人同胞。

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