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还有资格作为五常之一吗?

独狼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分别是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和法国。

近年来实际上随着英国和法国,经济影响力、综合国力、军事实力等多种因素逐步衰退,有个别人会认为英国和法国不太适合继续做常任理事国了。


实际上,五大常任理事国的行程是非常有历史原因的,自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变动。

比如,最初中国成为常任理事国是由蒋介石政府担任。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蒋介石只有一个台湾地区,名声、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实在是德不配位了。

1971年,根据非洲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的提案,要求恢复新中国的联合国地位。经投票,蒋介石政府被赶出了联合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顺理成章的恢复了地位,并成为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实际上很多人一直很纳闷,为什么有一票否决权的蒋介石政府不否决这一提案,而白白丢失到联合国的资格和各项权益呢?

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搞混了,所谓的一票否决权,指的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

新中国取代中华民国是在联合国大会上作出的决定,联合国大会是没有一票否决权的,每一个国家的投票都有同样的权力。所以,新中国能恢复联合国地位,真的多亏了这一群非洲老铁们。


当然,如果台湾有本事,能够获得一半以上国家的赞同票的话,一样能够替代新中国的地位,可惜无异于痴人说梦而已。

联合国安理会

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的六个下属主要机构之一,是唯一可以采取军事行动的机构。要想维护世界的安全,确实应当对军事行动多加几把锁,因此当时设置的是5把,也就是5个国家拥有军事行动的一票否决权。

其实联合国安理会只有15个国家组成,也就是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

非常任理事国,正如这个的名字,是由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的,任期两年,轮流做的,每年选举5个。

目前这10个非常任理事国是:科特迪瓦(2019年) 埃塞俄比亚(2018年) 玻利维亚(2018年) 哈萨克斯坦(2018年) 科威特(2019年) 瑞典(2018年) 赤道几内亚(2019年) 波兰(2019年) 秘鲁(2019年) 荷兰(2018年)。

其实,这样大家就明白了。所谓的五常也没有多大意义,只是在联合国军事行动的时候,拥有一票否决权而已。是防止世界军事行动过于泛滥的安全锁而已,这些锁过多了会导致很多行动寸步难行。

所以,像英国、法国在和平稳定的欧洲环境,担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能够履职尽责就行了,并不能因为国家实力就能够决定其任职资格的。


暖心人社


一、英国是以英格兰人(5600万人)为主体(占全国人口84.3%)的国家。英格兰面积13万平方公里(占英国面积24.4万平方公里的53.3%)。英格兰是英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密集、經济最发达的的英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世界二大金融中心之一。其GDP产值占全国的近90%。2018年英国的GDP产值28089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而英国的"脱欧"确实有可能导致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土3个民族谋求"独立"的可能性。但即便上述3个民族都"脱英入欧",英格兰GDP产值约25280亿美元,在欧洲仅次于德国与法国,远高于意大利GDP产值20869亿美元,俄罗斯GDP产值15765亿美元的水平。

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毫无疑问美英苏三国是最具影响力的"三巨头"。联合国机构设立时,已确立了"美苏(俄)英中法"为五大"拥有一票否决议的"五大常任理事国"地位。英国又是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英联邦"的"邦主"和"西方七国集团"的重要成员和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国"美国的重要盟友。世界在变,但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地位难以改变,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正面临"增加"的可能性…


知研42791366


如果重新选举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英国也有很大的机会入选,虽然现在的英国与二战之前的大英帝国无法相提并论,但是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仍在。


2018年,英国经济总量为2.8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排在英国全面的,只有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但是德国和日本的二战战败国身份意味着他们不可能成为五常,仅仅是经济方面,英国就还有留在五常的资本。

英国至今仍然保持着较强的军事实力,海军拥有2艘航母,而且能够从美国购买F35战斗机,可以极大程度上强化海军实力,作为老牌海上强国,如今在海军实力方面,能够轻松战胜英国的只有美国,其他最多也只是平手。



此外,作为常任理事国,英国拥有215枚核弹头,拥有核潜艇等发射装置,总体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英国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领土遍布世界各地,英国在一战二战中损失惨重,无力维持殖民统治,殖民地纷纷独立,但是它们仍然与英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

由52个主权国家(属地)所组成的英联邦,其中大多数成员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联邦现任元首是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虽然英联邦元首不能干涉各国内政,但是也反应了英国的影响力。


英联邦国家

此外,现任英国女王是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6个国家的名义元首,实际负责管理以上国家的是总督,总督经过选举产生之后需要得到英国女王的承认。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原本就是按照各国在二战中的表现选出来的(法国除外),而这五个国家整体实力也处于世界上游,如果突然减少一个,将会对各方面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只要不是必须,联合国的机制就不会动,更不会随随便便把常任理事国踢走。


视野新观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的五大国(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有没有资格不是我们说了算,即使美国说了也不算,这是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决定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要推翻任何一个大国的合法席位,都是不现实的,也是十分危险的。


为什么印度、日本和德国等国家近年来谋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无法得逞呢?

原因就在于,这是要改变当今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的行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五大国都是不允许的,最近印度的再次“入常”申请又再次被五大国否决,就已经证明不可行。

回到英国本身来看,最起码英国还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去年全年的经济总量GDP达2.823万亿美元,而相比之下,法国经济总量则是2.776万亿美元,已下降至世界第六位。

当然以经济及科技水平来看,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都已经被日德两国甩在后面,因为日德两国目前分别位居世界第三、第四大经济体,且都是超过4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英法等显然无法比的。但我们肯定不能拿经济去衡量,否则俄罗斯岂不是更“惨”,因为它连2万亿美元都不到的。


这更加说明了俄罗斯、英国等国家的政治影响力要远远高于日德两国,尽管日德两国的经济总量排在世界前列,而且它们各自缴纳的联合国会费和各项摊款之和也是分别超过英、法、俄罗斯等常任理事国的。比如说,日本缴纳年度预算会费2.625亿美元,德国1.866亿美元;而英国则是1.399亿美元,法国1.357亿美元。俄罗斯更是只有0.737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缴纳年度预算会费的第二大国我国也是去年才超过日本,这之前一直都是日本排第二。我国现在的3.679亿美元已经于今年5月3日交清。

但是,英国作为反法西斯的同盟国,是付出了历史性的代价和巨大的牺牲,这一点其他五大国中除了法国之外都是一样的,因此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改变。半个世纪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为人类解放事业做出过像同盟国反法西斯战争那样的贡献。


总之,英国虽然已不是过去的大英帝国,但英国的余威仍在,它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并没有一落千丈,尤其是在软实力方面可以说连美国都未必能与之相比。现如今的英联邦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可以肯定,五大国都是拥有保持核战略平衡的“一票否决权”,谁也奈何不了。


东震木


关于这个问题,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表示:先别管什么五常了,先让我“脱欧”了行不?

随着鲍里斯·约翰逊接替特蕾莎·梅成为英国首相,英国的“脱欧”也开始进入倒计时,而与轰轰烈烈的“脱欧”相呼应的,是英国境内此起彼伏的“脱英”运动,除了老生常谈的苏格兰离婚,北爱尔兰的独立倾向越发明显,就连眼皮子底下的威尔士也表示扶我起来试试,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似乎就要彻底成为历史了。

近年来,随着我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昔日风光无限的欧盟逐渐暗淡,这让英国感觉没有继续和欧盟玩下去的必要,所以才有了“脱欧”的一系列运动。而英国的这种做法毫无疑问对不想离开欧盟的苏格兰、北爱尔兰等非常不公平,所以他们选择了“劳燕分飞”的处理方式,也就是此起彼伏的“脱英”运动。

对英国而言,“脱欧”虽然伤钱,但没有欧盟的英国还有美国这个靠山。而“脱英”就有点“釜底抽薪”的意思了。试想一个失去半壁江山的英国,还能是个大国吗?所以“脱英”比“脱欧”更严重。但现实情况是“脱英”越来越浩大,英国的分裂似乎为时不远。

那么,即将分裂的英国,还能继续作为五常之一而存在吗?静夜史认为当然毫无疑问。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1、五常是历史的选择

英国的五常地位,不是天上掉的,也不是国际社会选出来的,而是自己刀光剑影拼杀出来的。

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影响最为深远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重演,在美国的倡导下,26个同盟国在1942年通过了《联合国家宣言》,有了联合国的雏形。而后在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

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避免世界大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联合国的核心就是五常,而五常的地位基本是由二战期间做出的贡献确定的。

除了“捡漏”的法国,美苏英中四国在抗击法西斯的战争中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英国的贡献虽然不及美苏,但因为英国殖民地遍布全球,英国的作战范围也空前广大。整个二战期间,英国动员的军队超过700万,阵亡人数26.4万。虽然损失看起来不大,却让英国彻底失去了一线强国地位,沦为美国的附庸,掉入二流强国序列。

但即便如此,因为英国在二战中做出的贡献,英国仍然有资格和美苏两国坐在一起,共同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

所以,英国的五常地位是对其二战贡献的肯定,和二战后英国的表现无关。从这个角度而言,只要二战构建的国际秩序不瓦解,英国的五常地位就不会丢。

如果因“脱欧”导致了“脱英”,那么英国完全可以参考苏联到俄罗斯的五常流转方式。

说白了,英国就算分裂到只剩一个村子,只要五常地位流传的规则透明,英国的五常地位就丢不了,想要补漏的印度巴西之流就死了这条心吧。

2、五常是大国的象征

五常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不仅是历史辉煌的见证,更是当下大国地位的体现。

换句话说,今天的五常,在国际社会绝对是名列前茅的存在,即便盛极而衰,也照样吊打其他国家。

二战在诞生了五常的同时,也推动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第三世界作为新兴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虽然很多国家挣脱了帝国主义的枷锁走向了政治独立,但是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仍然带着帝国主义殖民的烙印,而且这种难以抹杀的印记也使得新兴国家很难拥有真正的主权,他们即便走向了政治独立也依然是帝国主义的附庸和跟从。

今天的印度和巴西等第三世界国家,拼命想要摆脱殖民地的印记,但作为语言都带有殖民地色彩的国家而言,想要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谈何容易?

相比之下,那些在二战中被同盟国击败的德国、日本等国家似乎有着更强的实力。联邦德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重回欧洲经济一哥的地位,日本GDP更是在1968年超越德国名列资本主义世界第二。

但是,作为战败国,他们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五常之外,因为五常必须是战胜国,而且是做出巨大贡献的战胜国。除非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瓦解,否则德日等国永远没有机会。

而且虽然德日两国经济发达,但其他方面比如军事领域则是典型的受制于美,比如境内的美军基地。尤其是日本,俨然就是美国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这样的国家,想要取代英国简直是天方夜谭。

今天的英国,虽然早已不复日不落帝国荣光,但终归还是发达国家,且GDP总量达到2.8万亿美元,仅次于美中日德,这样的经济体量,不是一般国家可以赶超的。

而且自一战后《威斯敏斯特法案》建立的英联邦,由53个成员国构成,是今日英国国际影响力的最佳证明。

虽然二战后的英国外交政策紧密追随美国,但英国和日本这种被动追随不同,它可以选择不跟。

概括说来,英国之所以能够继续作为五常之一,原因在于它不仅是二战的最大功勋国之一,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独立国家”,只有这样的国家才配有五常之位。而且虽然日不落帝国不再,但英联邦仍然影响全球,英语仍旧是国际语言,英国经济实力依然首屈一指。

而即便英国失去了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剩下的英国除了经济缩水,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国际影响力上丝毫不会受影响。

所以,英国的五常资格是毋庸置疑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要按照英国近年来在欧洲的表现和它在安理会中的一贯表现,英国真的没有理由继续待在联合国常任理事会。

为什么呢?因为英国没有责任感。


英国脱欧充分表明了英国人的心态——英国人拒绝在欧洲事务中扮演角色,害怕在欧盟中吃亏,因此宁可拆了整个欧盟的台,也要脱离欧盟,守住自己的利益。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国家还有情可原,可你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对于欧洲都毫无责任感,更不要提对于世界了。

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应该由有责任感的国家担任,当初让英国担任五常之一,就是因为它在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担当起大国责任。

但不能因为一点功劳就躺在那啃老本,世世代代啃下去。现在的英国,显然没有了当年的责任感。


英国民众这样自私还说得过去,老百姓考虑问题不顾大局也是情理之中。英国政党在关键时候不敢担当,把如此重大的问题交给民众公投,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居然在逐渐走向民粹主义。

除了缺乏责任感外,英国在国际舞台中的角色也越来越缺乏独立性。

长期以来,英国在国际事务中不敢表达自己的立场,总是习惯处处跟美国人保持一致,成了美国的复读机和传声筒。

美国说打伊拉克,英国人说中;美国说要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英国代表说行;美国人说把要制裁伊朗,不让伊朗卖石油,英国在联合国的代表说没意见。


要说英美有着历史渊源,文化有共性,血浓于水,价值观一样,立场一样,也是情理之中,但你作为常任理事国,也不能每次都踩着美国的鼓点,总要有所同,有所不同。

在重大国际事务上表决的时候,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敢对美国说不,英国在常任理事国里的意义何在呢?就是演戏,也要演一次,在美国赞成的时候,你英国投一次否决权,反对票或者弃权票,让大家知道你不是摆设。

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国,作为跟英国一样的常任理事国,同样作为欧洲国家的法国不仅在欧盟中说一不二,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主性也非常强,绝不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地位。在非洲这种法国传统势力范围中,法国的影响力要明显高于美国。而英国在殖民地中的影响力已经逐渐被美国替代了。


诚然,英国现在是个不称职的常任理事国,可是,假如英国不再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谁来填补这个空缺呢?

日本吗?日本无论是GDP总量和全球各国对外援助排名都是前五位,可日本是二战战败国,法理上先天不足。

而且日本对美国也是亦步亦趋,比英国跟的还要紧。

况且,日本对二战中自己发动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伤害没有足够的反省;日本要入常,中国能答应吗?


德国吗?德国的GDP总量和对外援助排名也是世界前五,担当了足够的国际义务,在欧洲事务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国际事务中表现积极。

可是德国也有先天不足的地方,就是德国在历史上没有什么殖民地,缺乏影响力范围,在欧洲以外,没什么国家买他的帐。因此德国代表的更多是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在代表性方面不如英国。

英国GDP 总量 以28218.99 亿美元排名前五,英国政府对外经济援助排名前五,40年来英国的对外经济援助累计达到6000亿美元。从数字上看,英国还是有大国风范的。


英国为老大的英联邦,旗下有53个国家,英联邦元首还是16个英联邦王国名义上的老大。

这16个国家其实就是英国的自留地,虽然英联邦元首没有什么实权,英国国王也没有权力插手各成员国的内部事务,但英国在这个邦联里头还是有最大的影响和号召力。在这十六个国家里,还包括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等有影响力的大国。

这个优势是除法国以外任何国家都不具备的,像德国、日本、印度这样的国家,哪怕砸再多的钱,也砸不出英国这样的世界级影响力。


除了祖宗留下的殖民地势力范围以外,英国还有另一个优势——伦敦。

虽然英国早已从世界中心的位子上退下来,可是作为曾经的世界核心,伦敦,它的地位却有增无减。

靠着祖宗打下的基础,伦敦在世界城市的竞争中依然远远的把其他城市甩在后面。在国际城市排名中,伦敦和纽约是唯二的两个世界级大都市,像东京、香港、北京等城市的影响力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全球顶级的法律、教育、保险、金融资源都在伦敦,伦敦在第三产业中拥有世界级影响力。即使在金融证券方面,伦敦也仅次于美国,统治着世界第二大的欧洲证券市场。

所以,伦敦的影响力就是英国的影响力,这也是英国能位居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个位置上,英国虽然干的不好,可是又有谁能取代他呢?


小约翰


英国🇬🇧当然还有资格作为五常之一,尽管现在的英国已然不复当年日不落帝国的盛况,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今的英国仍然在全世界拥有重大影响力。


政治上,英国作为二战战胜国也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作为五常之一是理所当然的。

时至今日,英国依然在处理全球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英联邦国家众多,并且英国和美国本是一家亲,两国经常通力合作插手全球事务,当年美国总统小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联手发动伊拉克战争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近来英国脱欧也是牵动世界各国的神经,在如今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从经济角度看,英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G7成员国,其工业和金融业以及服务业发达,2017年英国GDP为2.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六


,人均GDP高达39720美元,人类发展指数0.892,处于极高水平。

英国军事实力在全世界属于强国之列,虽然不及美俄中,但放眼世界可与之抗衡的国家也不多,英国军事工业发达,军事技术力量雄厚,当年在撒切尔夫人坚持下远程打赢马岛战争就可见一斑,其海空军装备优良,军人训练有素,战争能力不可小觑。
英国航母

英国是一个文化输出强国,英语作为世界语言使其拥有天然的文化优势,大本钟、伦敦眼、电话亭、英国王室、福尔摩斯等等都是典型的英国文化符号,英国教育科研同美国一道长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代表有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伊顿公学等,英国也是全世界留学移民的热门国家。



综合以上,英国仍然有资格继续作为五常之一,如果说没资格似乎法国更有争议,前段时间德国就提议法国让出常任理事国席位以欧盟🇪🇺代之,只不过被法国代表严词拒绝。所以,作为联合国五常之一,英国还是很有底气的。




仲夏轻飏


近段时间,抹黑和调侃英国的言论不绝于耳。不得不说,近年来一直在走下坡路的英国,其国力和影响力确实是每况日下。

如今,英国在国际事务上,已基本沦为美国老表的马前卒和跟班。此外,英国现在还随时都有分裂的危险。苏格兰的独立意向日益加强,随时都有可能因为英国的脱欧行为,而再起波澜。所以,前不久梅姨在卸任前的一次公开讲话中,也再度呼吁国家要团结。种种迹象看来,当年的日不落帝国,仿佛早已沦为了“日落帝国”。

于是,很多网友都开始对英国能否有资格继续作为五常之一。其实,小编想说的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英国即便再怎么落魄,时至今天依旧是世界性强国,不论军事、经济、文化还是政治上,仍旧具备很大的影响力。

英国现在的经济体量位列世界第五,总量达到2.8万亿美元,仅次于美中日德四国。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世界上很多地方过去都是英国的殖民地,深受英式文化影响。以英国为首的,由53个独立主权国家所组成的英联邦,虽然不过是个松散国际组织,但却还是英国强大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的一种反映。

至于近年来饱受人们吐槽的英国军力,尤其是那支曾经纵横海洋的皇家海军,如今只能靠一艘问题多多的“伊丽莎白女皇”号航母、6艘45型驱逐舰、13艘23型护卫舰和几艘核潜艇撑场面。

的确,对比于现在新舰下水如同“下饺子”般的中国海军,和巨无霸的美国海军,英国皇家海军确实差距甚远。但放眼世界,除了中美两个海军,又有哪个国家的海军真的能挑战英国海军呢?

即便是同为海军强国的日本海自,虽然拥有4艘准航母,6艘现役神盾舰和数十艘先进的驱护舰艇。但这些毕竟都只是常规海军力量,于核常兼备的英国海军相比,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因此,除去中美两个当今世界的海上巨无霸,英国皇家海军现役战力还是足以傲视群雄!

再说,哪怕英国这个联合王国真的解体,苏格兰独立出来,英国还是能屹立于五常之中。首先,是因为联合国的架构和规则本来就是五常制定的,五常有一票否决权,所以英国在此框架内有绝对优势,可不是德、日、印这些国家所能撼动的。

其次,即便联合王国解体了,那么作为联合王国主体的英格兰照样能以继承者的身份继承英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这一点我们参考苏联就知道了。

所以,现在认为“英国没资格继续成为五常”的观点,更多的只不过是一种武器只谈,不必当真!



这些历史要读


科技与教育

自从世界步入到工业时代以来教育与科技便是强国之本,它们是大国的基本特征之一。

在科技上,把世界各国的科技实力分成多个档次的话,美国无疑是第一档,而英国则是第二档,与日本、德国、法国在同一档次。



典型的,英国最拿的出手的科技公司ARM,他的身影在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上处于核心的地位。ARM家族在所有能数得上的32为嵌入式处理器中占据四分之三的比例,这一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ARM处理器被广泛应用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它即可以用于民用,也可以应用在军事领域,诸如导弹的弹载计算机等军用设施。



另外发动机技术上,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生产的罗罗发动机是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的,而这个公司也是世界三大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之一。

教育上,英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依然处于领顶尖水平。在去年,即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的前一百所大学中,英国占据了18所。当时英国共有200多所高校。这些著名大学中包含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华威大学、爱丁堡大学等等。



英国高等教育在质量上也胜于美国。另外从近代开始,英国教育便以严格和质量高而闻名。至今依然有大量的海外学子留学英国。

在诺贝尔奖获得人数上,英国的得奖人数长期以来都是仅次于美国的。得奖范围涵盖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

军事与海外影响力

目前很多历史爱好者在怀疑英国是否是五常上,最多的质疑便是军事。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军事上优先发展的则是海军和空军。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和新时代形势的变化,英国的军事规模越来越小,特别是海军的规模缩小到让不少人质疑他的军事大国地位。



不过英国在军工技术上依然保持着世界一流水平,科巴姆公司、BAE系统、Serco等都具有很强的水平。

而在海外影响力上,尽管英国大不如前,但凭借过去大英帝国残留下来的遗产,英国的影响力依然庞大。这包括了Politics、文化、军事等方面。在英联邦中,英国依然有话语权。



经济与金融

在经济上,话不多说,英国到目前依然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同时伦敦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伦敦在全球外汇交易市场上与纽约、东京处于同一档次。而且英国也是G7、G8、G20等世界重要的经济和工业大国俱乐部是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同时又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而在去年的2018年英国GDP总量也达到了2.83万亿美元。



而在民生上,英国也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与良好的社会保障。


黎塞留的野望


其实,以英国目前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来看,英国早已没有资格作为安理会五常之一了。

英国作为五常之一,直接因素是英国在二战中的巨大贡献。当时英国是战胜轴心国的主要大国之一,因而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也是理所当让。并且,当时的英国不仅是五常之一,在联合国内还拥有三个席位,是一国拥有三票的特权国家。世界历史上前后仅有三个国家有如此特权,另外两个是苏联和美国,可见当时英国影响力之大。


此外,除了在二战中的贡献以外,当时的英国还有一些实力是不容忽略的。其一,二战结束时的英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国家之一,拥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而不久之后,虽然这些殖民地相继独立,但在英国的主导下却建立起了英联邦,各殖民地纷纷加入,英国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依然非常庞大,并不输于同时期的美国苏联;

其二,英国是老牌强国,一战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即便在二战中有所削弱,但瘦死骆驼比马大,在二战后的三十四年里,英国的综合国力依然可以排进世界前五,完全有资格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


然而到了现在,英国的这些辉煌早已不再。英国的经济规模早已跌出世界前五,军事实力也被普遍认为不在前五之列。至于国际影响力,一个不断缩小的英国,除了成为美国的跟班,基本上已经没有独自发挥的能力了。在欧洲,英国受到欧盟各国的排挤,在欧盟的影响力远低于德法等国。而英国的老巢英联邦,如今也成为了一个松散的邦联,和俄罗斯主导下的独联体差不多。甚至就算在英联邦内,英国也不再是一家独大,新崛起的印度已经完全有能力挑战英国在英联邦的地位。

因此,当前的英国,作为五常的一员,实际上是名不副实的。当然,英国的幸运之处在于,五常的格局基本上是不会变化的,无论英国衰落到什么样子,只要联合国还存在,英国也还存在,英国就不会失去五常之一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