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聯手電商平臺開正門 把“校園貸”做成“安心貸”

近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把“校園貸”做成“安心貸”》的文章稱,大學生信貸消費旺,需要強化監管和引導,堵“偏門”開“正門”。

事實上,2017年金融監管部門機構叫停違規“校園貸”,鼓勵商業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進場服務大學生群體之後,相關行業整治已經卓有成效。目前金融機構正努力服務大學生信貸需求,銀行在大學校園也加大推廣學生信用卡和其他消費信貸服務的力度。人民日報在報道中也提到,學生信用卡確實滿足了部分大學生的信貸需求,不過總體來看,這些銀行發放的學生信用卡距離學生的需求有一定差距,成本高、收益低都是目前銀行服務對校園貸市場的難點。

符合校園需求且合規可行的“安心貸”也在此環境下應運而生。比如像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分期樂等電商平臺與金融機構合作,依託電商場景和流量入口,在產品設計等方面更好地迎合了年輕人的消費心理和使用習慣,為校園人群提供合法合規的消費信貸產品。

電商平臺與金融機構各自利用自身優勢,幫助校園金融“開正門”,一方面符合了監管關於貸款主體的合規要求,另一方面提供了精準適度的產品和能抑制大學生過度借貸衝動的額度,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金融機構單獨開展校園金融服務時面臨的各種難題。此外,合理的利率區間和完善的徵信體系也確保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就表示,要鼓勵更多的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和互聯網金融平臺等市場主體進入校園金融市場,滿足大學生合理的消費信貸需求。

這也和監管的要求不謀而合,湖北省銀保監局近日表示,將力爭按照每個學生消費貸款5000元左右的標準,向全省大學生投放80億元至100億元消費信貸。

同時我們也看到在大學生信貸消費市場中,經過多年的金融知識教育,當有充足供給的正規信貸產品時,包括學生在內的絕大多數人都能做到合理選擇。據央行發佈的《2019年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簡要報告》顯示,全日制學生的延遲消費意願最低,有71.37%的消費者在申請貸款前考慮了自己的償付能力。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也指出,對於大學生金融消費來說,應引入更多正規的金融服務機構,為學生消費群體提供更多、更充分的金融服務,用開正門的方式,不斷滿足校園群體合理的信貸需求。

人民日報在文章最後指出,在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大學生靠商業貸款完成學業的情況比較普遍,我國大學生群體基數龐大,信貸需求十分可觀。金融行業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組織、技術能力,都有條件去開發校園信貸市場,關鍵在於如何有效風控、高效服務。所以應該鼓勵更多的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與電商平臺等市場主體共同合作進入校園金融市場,滿足大學生合理的消費信貸需求,真正把“校園貸”做成“安心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