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早上8點沒到,吳燕青帶著一班盆景愛好者,從南澳來到澄海張煥先老先生的家門口。這是他們第一次踏入老先生的盆景園,這一次的探訪,無疑是大開眼界,不虛此行。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從1984年張煥先做盆藝開始算起,他的知音不少,近一二十年,他不再參加外界的展覽活動,但他的作品卻不期地遇到新的粉絲。從潮陽特地趕過來的關山月自願地充當起攝影師,為老先生的盆景作品立此存照。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張煥先50歲才開始搗鼓盆景,然而次年,他的作品《風速的記錄》即一炮打響。他出手不凡,並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自己的風格,業界認為他是突破性地發展了嶺南盆景,他的作品,有極高的辨識度。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作品如人,是一種文藝共識。張煥先是個怎樣的人,才能做出這樣卓爾不凡的作品。熟知他的人說他,學一樣會一樣,他練書法,像模像樣,他唱潮曲玩潮樂,頗可與專業一較高下,他自學的算盤,給了他改變命運的機會。所以,50歲開始做盆景,為時不晚,他依然可以一鳴驚人。青少年的經歷,鍛就他堅毅不屈的性格。

張煥先原本出身富裕之家,家裡經濟很好。但是,7歲的他,便家園破碎,成為孤兒。那年,小煥先終止了一年半的學業,不久去鄰鄉為姑媽放牛,從8歲到16歲,他在韓江堤上放了整整8年牛,孤單的時候多,常常只有此景此身。縱然命運多舛,小煥先卻沒有放棄自己。他用樹枝在地上學寫字,請人教打算盤,投入地學習。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1947年,一起放牛的一位大朋友介紹他參加地下小鬼隊,並在他的帶領下入伍,成為同志,吃公糧。煥先因為打得一手好算盤,由勤雜員晉升幹部,當上保管員。他做過不少營生。在澄海,他很早就培植大麗花出售。花是一年一種,平時他就愛搗鼓些盆栽。而無疑的,盆景藝術是他表達自我、傾訴自我的極佳載體。他可以費很大的耐心和功夫去對待這些植物,等待它們漫長的成長,讓它們長成他意願的模樣。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盆景是中國優秀傳統藝術之一,是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地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老人愛說,盆景即心境。他的作品就像他的人,他的作品就是他的語言,很多人通過他的盆景讀懂了他。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蔡炫輝與老先生就是通過盆景結識的。那是1985年,他開始做盆景的第二年,那年張煥先做了一個風打樹的作品,在澄海文聯討論如何命題時,當時的時代精神還是很拼搏的,張煥先卻有自己的想法,他徵詢坐在旁邊的蔡炫輝,蔡炫輝拍腿稱好。這個作品後來在汕頭、全國展覽奪得金銀獎,從此,張煥先正式踏入盆藝界,並於1989年倡導組建了潮汕地區第一個盆景藝術協會——澄海盆景藝術協會,擔任協會副主席。而從此,他與蔡炫輝也開始來往,成為莫逆之交。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蔡炫輝擅詩詞書法,深諳傳統筆墨之道。他認為張煥先的作品甚得南齊謝赫《六法》中的繪畫理論的原理和審美,如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經營位置等。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張煥先老人的盆景園就在家的後面。他與他的盆景,一天不知要見幾回。對待這些濃縮了自己的精神和品性的作品,他耐性十足,園子裡稍微成形的盆藝,起碼要幾年,甚至十幾年、二三十年。比如,一件題為《古木山情》的作品如今已陪伴老先生30年有餘了。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20年前,張煥先就以一件雀梅附石《無意上九重》在第三屆中國盆景藝術展上獲大獎。這是張煥先對嶺南盆景的一大貢獻。中國著名盆景藝術大師,武漢大學教授賀淦蓀讚歎:“其根附石,何其美哉!中國附石盆景的發言權在於張煥先!”隨後,又在其主編的《花木盆景》雜誌上刊發了張煥先的論文《大膽跨越,不失法度》,並來函稱:“力作獨具一格,別開生面。它把嶺南盆景推上一個新的階段——即是在遵循共性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個性,擺脫固定模式,創立新風。”賀淦蓀來過張煥先的盆景園,兩人一見如故,不時書信往來,在藝術之外,又收穫了醇厚的友誼。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張煥先的盆景作品形態不一而足,既有高深雄奇的,也有氣壯勢寬的。老人某年作漳州行,不意在路旁的垃圾堆中發現了一塊被丟棄的樹皮。樹是老樹,皮是老皮,皮上有“瘤”,呈銅牆鐵壁之象。這皮還活著,長了一圈帶泥的鬍鬚!他給帶了回來,配上一隻寬敞的大盆,供養在園中最陰潤的地方,鋪上砂石,蓋上綠草,題以《長城內外》,把那一份蒼涼、那一份堅韌瞬間點亮。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老人似乎更偏愛那些不規整的素材。他的成名作《風速的記錄》的榆樹胚頭,其實是一塊賣不出去的材料。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如果說《風速的記錄》是因意造型,《羽翼未豐》即是一件因形賦意的作品,因形賦意,是由物誘發的創作靈感。這件作品的胚頭跟《風速的記錄》一樣,同車而來,也都是50元都賣不出去,丟水溝裡,也活著。既然活著,就不忍丟棄。一個午後,張煥先在園中乘涼,對幾塊胚頭端詳起來。這塊胚頭,那拐彎處,不就是一隻鳥的嗉囊麼?靈感由此而生。作品尚未成型,剛好汕頭辦展,來不及等雛鳥長大,張煥先靈機一動,命以《羽翼未豐》,恰好。所謂畫之不足,題以發之。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像小鳥愛惜自己的羽毛一樣,張煥先珍視自己的情感尊嚴,用筆隨時記下自己的所思所感,也許是他的某時興起。這些多年前留下的筆跡更比那些獎狀證書更動人心。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五十歲猶未晚矣,盆景仍可玩得一鳴驚人

張煥先的太太、園裡養的狗、一園的盆藝是煥先先生深情的陪伴。先生85歲了,七十多年前的孤兒如今兒孫繞膝,他的精神世界仍然充滿生命力,心中有方向,堅持不放棄,他也可以最後長成自己意願中的模樣,像他鐘愛的盆景藝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圖文來源:汕頭市廣播電視臺 /梁衛群 孟磊 楊昊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