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不買房?“阻斷”高房價的方法找到了!馮侖、董明珠共同提議

不知不覺間,霜降來了,算是從深秋到初冬的一個過渡,自此之後,冷空氣愈加活躍,晝短夜長的特徵越來越明顯。

人常說不如意事十八九,樓市的“陽春”和“金秋”也是如此,在一年當中,滿打滿算不過幾個月的時間而已,到了10月底才發現,氣氛高漲的時間竟然這麼短。

比如,3-5月份時,市場盛傳所謂的“小陽春”,長三角、珠三角多個熱點城市限價盤出現搶房的現象,房企又開始爭當地王。

沒想到,這樣的火爆,僅僅短短兩個月就宣告結束,從5月份開始,連續三個月單月調控次數達到40次以上,土地市場降溫,房企融資收緊,熱點城市風光不再。

9月份的“金秋”也是如此,表面上看,恆大、碧桂園、融創等房企均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但是,根據房產研究機構克而瑞的監測報告,房企降價促銷的範圍,已經從三四線城市向一二線蔓延,包括熱點城市的遠郊、新城區、洋房、小高層等項目,折扣都比往年大的多。

樓市的“好日子”轉瞬即逝,剛需族也面臨新的問題,本來打算買房,又覺得行情變化太快,不值得“上車”,假如在快要到來的2020年放棄買房,會有什麼“後果”呢?

明年不買房?“阻斷”高房價的方法找到了!馮侖、董明珠共同提議

筆者認為,會造成兩種“結果”。

第一,廣大三四線城市,會有更多“性價比”房源出現。

棚改,是樓市最近四年崛起的一大“發動機”,原來的棚戶區改造,只給房子不給錢,就算有補助,大部分也是過渡費之類的“小錢”,這種安置方法,因為回遷房大部分不會入市流通,拆遷戶只能把房屋出租或低價轉讓才能賺錢,不會對當地樓市的流通體系造成衝擊。

從2015年開始,房子拆遷給了大量的現金補貼,同時不再安置房屋,拆遷戶猛地拿到一筆遠超自己房屋價值的資金,換做是誰,都會在房地產市場大肆“掃樓”。

但是,今年棚改貨幣化的腳步停住了,各地的棚改總量加起來,比去年降幅達到50%左右。

現在的影響還沒顯現出來,堅持今明兩年不買房,就可以等待不少三線以下城市露出“真面目”,到時候虛高的樓盤會以更低的價格清盤,房企手中的高價地,在缺失了購房者之後,也會以低價逐漸推出來。

第二,等待更多向剛需購房者傾斜的政策。

今年,我們就看到了不少向剛需族傾斜的政策。

明年不買房?“阻斷”高房價的方法找到了!馮侖、董明珠共同提議

比如,“舊改”持續推進,房地產的模式很有可能從“大拆大建”向“修修補補”轉變。

根據測算,我國城鎮需綜合改造的老舊小區投資總額可高達4萬億元,若改造期為五年,每年可新增投資約8000億元,高於“棚改”減半導致的資金缺口。

比如,租賃房市場不斷髮展,根據不完全統計,下半年以來,陝西、北京、深圳、廣州、合肥、南京、珠海、長春、南寧等9個省市,相繼出臺住房租賃新規。

其中既有租賃房源的規範細則,也有對租房者的補貼,無論是力度還是頻次,都比以往高出不少。

還有房貸利率首套房不低於當期5年LPR即可,二套房要加到60個基點以上,從各地實施房貸新規的節奏來看,剛需會受到更多的照顧。

針對這個問題,馮侖、董明珠也做出了預測。

明年不買房?“阻斷”高房價的方法找到了!馮侖、董明珠共同提議

作為業內知名的房產專家,馮侖此前發文指出,未來的樓市,以後的樓市,居者有其屋,但居者不一定有產權。

大家都有住的地方,也許是保障房,也許是公租房,也許是老舊小區的“舊改房”,也許是長租公寓,產權不一定是自己的,可租戶和有房族享有平等的教育和醫療等權利,在“房住不炒”的氛圍下,那些囤積多套房的投機者,十套也好,八套也罷,指望套利變現已經不可能。

董明珠在接受楊瀾採訪時表示,“其實現在年輕人他要結婚,要生孩子嘛,你說他本來就想搞個科研,但是找了個對象愁死了,房子也沒有,他的精力首先就拿掉了一半,他不可能用心去做科研。一人一套房,我逐步做到每個工人都有一人一套房。尤其是住房問題,這不只是基本的民生,更是在社會上的一種尊嚴”。

可以看出,這兩位企業家,都找到了“阻斷”高房價的手段:“保障房”,也都共同提議這才是未來樓市的趨勢。

明年不買房?“阻斷”高房價的方法找到了!馮侖、董明珠共同提議

如果不買房的堅持,能換來大量租賃房、保障房的鋪開,對剛需族來說也值了。

1998年以來,我們的住房供應體系以售為主,重銷售輕租賃。2015年城鎮居民租賃比例21%,低於多數發達國家,如德國、日本、英國、美國租賃比例分別為55%、39%、37%、36%。

也就是說,跟國際相比,未來我們的租房市場空間非常大。

人們以前習慣了買賣房產的方式,過度透支六個錢包,就因為感到居住方式沒有保障,假如有大量穩定的保障房出現,雖然租房者沒有產權,無法交易,但是房租穩定,也不用四處搬家,誰還會上趕著借錢也要買房子呢?

與此同時,保障房大量供給,也不會干擾商品房體系,如果一個購房者足夠有錢,家庭收入富足,多餘的錢只想用來買房,當然也沒問題。

只要能負擔多套房的房貸利率,以及未來可能會落地的房產稅,包括日益增加的房屋折舊成本,租房者和購房者的地位相同,不存在誰沒地方住、沒醫院看、沒學校上的情況,這就是未來樓市要走的路,我們每個人都是見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